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 使用時間:2023年5月18日 編號:19一、 目標導學 1.閱讀課本第97頁到98頁,了解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生活發生根本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狀況,知道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重點),理解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難點); 2.閱讀課本第99頁到101頁,了解我國交通、通信事業的發展狀況,分析交通、通信的發展對我國人民生活的影響,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感,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信念。二、預習檢測 1、觀看視頻—中國人餐桌變化,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上翻天覆地的變化; 2、學生采訪身邊的長輩,記錄改革開放前后家庭變遷,寫成口述家史。三、 合作探究 【衣食住行的變化,講述生活變遷】 (1)從以上三組圖片中找出衣、食、住的變化。結合材料和所學說出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 (2)改革開放前為什么“購物憑票限數量” 【交通、通信的發展,見證大國蝶變】 材料四 從“自行車王國”到多種交通方式任意選擇 (3)結合圖一,說出人們出行方式發生變化的原因。 (5)結合圖二,說出電信網絡和互聯網的發展對人們的 生活產生的影響。四、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的括號里。 ( )1.(2021蘇州)1955年11月我國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糧票,1993年2月后糧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糧票的使用與廢除實際上體現了 A.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B.所有制形式的變化 C.經濟體制的變化 D.產品分配方式的變化 ( )2.(2021衡陽)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家庭財富標志。下圖是改革開放以來家庭財富標志的變化,反映出 A.經濟持續增長使農業結構不斷優化 B.經濟發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C.經濟持續發展使就業觀念不斷變化 D.工業技術進步使產品質量不斷提升 ( )3.使用訂餐APP,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挑選各種美食,通過手機訂外賣;一個小小的遙控器,可以打開車庫門、打開屋內燈光;通過自動購票機輕松購車票,避免排隊,節約了時間。這些現象反映了 A.交通運輸業推動餐飲業發展 B.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 C.科技發展改變人們生活方式 D.人們的出行方式出現多元化 ( )4.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既突出了“國事”“大事”和“大國重器”,又強調老百姓身邊的“家事”“小事”,如“的確良”就是第一代的化纖產品,取消糧票、“廁所革命”等,還專門設計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婚房場景,改革開放初期城鄉居民家庭的場景,以及現在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易地扶貧搬遷家庭的實景。對材料理解最為準確的是 A.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翻身成為國家主人 B.展現了70年來百姓日常生活的巨大變化 C.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設成就巨大 D.體現了我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 )5.民間婚嫁習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時代的變遷。下表所示內容反映了我國(歷史理解) A.經濟快速發展 B.文化教育進步 C.社會保障提高 D.飲食結構優化五、 我的疑問【合作探究】(1)答:變化:衣:從衣著藍灰黃到衣著多彩又多樣;食:從食物匱乏缺營養到飲食搭配講營養;住:從居住多為土坯房到住進樓房講寬敞。原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解放了社會生產力,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激發了社會的活力,使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2)在計劃經濟時代,物資嚴重匱乏,為緩和供應的緊張,保持物價的穩定,國家對生產和供應加以控制,所以“購物憑票限數量”。(3)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4)電信網絡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更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課堂檢測】題號 1 2 3 4 5答案 C B C B A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9課導案 第3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