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3 機械效率 導案(班級: 學號: 姓名: )【學習目標】結合實例認識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會簡單計算機械的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學習重點】知道什么是機械效率。學會找有用功、總功,并計算機械的機械效率。【學習難點】會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課前預習】導學一:有用功和額外功、機械效率1.自學教材第85-86頁第3-4自然段,填寫:(1) 叫有用功,用 表示。(2) 叫額外功,用 表示。(3) 叫總功,用 表示。(4) 叫機械效率,用 表示。(5)計算機械效率的表達式是 。2.利用右圖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不使用機械時人做的功 使用機械時人做的功鉤碼重G/N 鉤碼升高高度h/m 人直接做的功/J 動力F/N 手移動的距離s/m 使用機械所做的功/J實驗表明:3.討論:為什么使用任何機械的效率總是小于1?4.練習:1.一臺起重機將重3000N的貨物提高5m,起重機做得有用功是 ;如果額外功是9000J,總功是 ;機械效率是 。2.用一個動滑輪在6s內將一重為300N的物體向上提起3m,拉力為180N,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有多大?5.思考:功、功率、機械效率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導學二: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閱讀課本P85-87,完成一下問題(1)利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G的物體,繩子的拉力為F,物體升高h,繩子移動距離為s,則計算有用功的方法 ;計算總功的方法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2)利用斜面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到長為L,高為h的斜面上,若拉力為F,則計算有用功的方法 ;計算總功的方法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2.實驗突破(1)如課本87頁實驗,提升物體做的有用功是 ;額外功是 ;總功是 。(2)實驗原理:η= =(3)測量的物理量有:(4)實驗器材:除鉤碼、鐵架臺、滑輪、細線外,還需(5)探究實驗:實驗中,應 拉動彈簧測力計,測力計要在拉動中讀數。(6)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鉤碼重力G/N 物體上升的距離h/cm 彈簧測力計的讀數F/N 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s/cm 機械效率η123思考:①如果沒有刻度尺,能得到機械效率嗎?②如果停下來讀數,會對數據造成什么影響?實驗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② ③注意:繞線方法和重物的提升的高度不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法練習:完成《高分突破》P67 試著自己總結斜面的機械效率:引導總結:利用斜面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到長為S,高為h的斜面上,若拉力為F,則計算有用功的方法 ;計算總功的方法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