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 測量平均速度 導案【學習目標】能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能用停表測出物體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能根據公式 v=s/t計算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速度能寫出簡單的實驗報告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測量數據的嚴謹作風【課前預習】導學一:測量平均速度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教材P23圖1.4-1,要測出小車的平均速度原理是什么?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儀器設備?2.為了更準確地測量小車從斜面上滑下的時間,你覺得操作的過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3.在用圖1.4-1的方法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小車上半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1 和下半段運動的平均速度 v2一樣嗎?誰大?為什么?4.閱讀課本P24 擴展實驗和科學世界,了解其它更先進的測量速度的方法。5.根據物理實驗冊,了解物理實驗報告的寫法。【課堂檢測】1.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應該用 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s,用 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t,通過用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2.小明爬山中,上山的速度是4 m/S,下山的速度是6 m/S,則小明的爬山平均速度是5 m/S,請問這種做是對的嗎?請說出你理由。3.在學校運動會上,小明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 s的優異成績獲得冠軍。關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4.新龜兔賽跑: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出發,當兔子遠遠超過烏龜時,便驕傲地睡起了大覺,當它醒來后,發現烏龜已快接近終點,于是兔子撒腿就追,結果烏龜和兔子同時到達終點,在龜兔賽跑地全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子的速度始終大于烏龜的速度 B.龜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C.子的平均速度大于烏龜的平均速度D.龜的平均速度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5.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長,速度就越大C.物體運動的越快,速度就越大 D.只知道速度大小,不能比較物體運動快慢6.如圖,測平均速度時,測得小車從斜面的頂端A處由靜止開始滑到B處所用時間為t,小車長為S1,斜面長為S2。小車從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數學表達式為v=_______(用題中字母來表示);若小車還沒放開之前就已開始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偏_______;如圖中能夠準確反應小車運動情況的是_______。7.測一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是 。實驗中要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原因是 。為了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下滑到撞擊底端金屬片的時間t,在正式測量前,要多練習幾次,目的是 。一同學首先測出圖中的距離s后,再測出小車從A點滑到C點所需時間t,則上述測量中, 的測量有誤,原因是 。8.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 ;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實驗時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些,這樣做的目的是 .某次實驗的過程如圖所示,圖中的電子表分別表示小車在斜面頂端、中點和底端不同時刻,則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車從斜面頂端到底端時,做 ?。ㄟx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