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4 密度與社會生活 導案【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知道溫度對密度的影響,知道密度對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2.正確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學習重點】1.密度與溫度的關系【學習難點】1.水的反常膨脹【課前預習】導學一:密度與溫度的關系思考風的形成(閱讀P120-122)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后,密度變 ,從而向 運動而周圍溫度 的氣體會從四面八方流過來,從而形成風。溫度能改變物質的密度,常見物質中, (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的密度受溫度影響最大。物質的熱脹冷縮:物體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收縮變小,因此一定質量的物體溫度變化,其體積會發生變化,導致密度發生改變。導學二:水的反常膨脹一般來說,同種物質溫度越高密度越小,遵從熱脹冷縮規律,但是水比較特殊。溫度高于4 ℃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變 ,密度變 ,溫度低于4 ℃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的體積變 ,密度變 ;水在4 ℃時密度最 。圖中為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凍了,較深的湖底的水卻又可能保持在4℃的水溫,魚兒仍然可以自由自在游動。【思考】為什么北方的冬天自來水管會被凍裂?導學三:密度與物質鑒別【思考】有一塊質量為10克的獎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會不會是純金打造的呢?如何鑒別一下?可以通過間接測量密度的方法來鑒別物質,因為密度是物質的屬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該物質的密度數值,再查密度表確定屬于那種物質。此法可以來判斷物質的真偽。【課堂評學】如圖所示是冬天河面封凍后河水溫度的分布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在4 ℃時密度最大 B.水結冰后體積變大,密度變小 C.水在0~4 ℃之間有反膨脹的性質 D.水結冰后質量、體積都變大2. 杯中的蠟從液態變成固態時,中間會凹陷下去,蠟的質量蠟的密度 (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 一般的物質在發生物態變化時遵循“熱脹冷縮”的規律,但水卻不是,水在結冰后,體積變 ,由于質量不變,密度一定變 。4. 將一銅塊加熱,它的質量 ,體積 ,密度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 我國設計的北京奧運會獎牌,獎牌的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的玉石,形像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得”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獎牌分為金牌、銀牌、銅牌。其中金牌由純銀、玉石、純金組成,金牌的總體積約為23cm3,鑲嵌玉石的體積約為5.4 cm3,純金的質量為6g,(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 ),則:一枚金牌約需玉石多少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