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導案【學習目標】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知道測量有誤差,了解誤差和錯誤的區別能通過日常經驗、物品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了解計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學習重點】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單位的換算和特殊測量【學習難點】單位的換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課前預習】導學一:長度的測量活動1、長度的單位及換算1.閱讀課本P10兩幅插圖,動手測量比較。憑感覺去判斷正確嗎,準確嗎?2.閱讀課本P10--P11關于長度單位的兩段話,知道以下內容:(1)常見的長度單位和單位的符號?(2)各個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活動2、刻度尺的使用1.閱讀課本P11--P12完成下面問題:(1)認識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刻度尺的使用:認,選,放,看,讀,記?怎么估讀?數據包括什么組成?導學二:誤差閱讀課本P14的關于誤差的這段話,回答出以下問題:誤差的定義,減小誤差的方法?(2)誤差和錯誤的區別?導學三:時間的測量。閱讀課本P13--P14關于時間的測量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時間的國際單位是?(2)常見的時間單位和符號 ?閱讀課本P14的實驗,知道機械停表的讀數規則【課堂檢測】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35 cm,2.36 cm,2.36 cm ,則測量結果應記為 ( )A. 2.36 cm B. 2.357 cm C. 2.35 cm D. 2.4 cm2.下列哪個物體的長度最接近160 cm ( )A. 中學生的身高 B. 文具盒的長度C. 鉛筆的長度 D. 課本的長度3.如圖1-1-2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A”或“B”),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__cm.4.如圖1-1-3所示,圖A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__;圖B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__.5.李陽同學為了測某一品牌導線的直徑,他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把這段導 線緊密地單層在一支鉛筆上纏繞40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這導線 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1-1-4所示.則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這個導線圈的 長度是_______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是_______mm.6.如圖1-1-5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____mm.7.如圖所示,機械秒表的示數分別是__________s與 s.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需要達到的準確度,跟測量的要求有關,跟測量的人和工具無關B.在記錄測量結果時,只寫數字不寫單位是毫無意義的C.在記錄測量結果時,小數點后面數字的位數越多,說明測量結果越準確D.在記錄測量結果時,數值的大小與所用的單位沒有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