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學會交往》3.1我和父母1、不同家庭的類型: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家庭各有不同。有的家由父母和兒女組成......收養家庭。2、不同家庭的共同之處:都有親人之間的相互關愛,都有溫暖的血緣親情。3、家的功能(家對于我們的意義、重要性) :(1)家為我們提供物質生活的保障 (2)家是我們情感的歸宿 (3)家是人生的港灣。4、我們為什么要孝親敬長?(1)父母疼愛子女是天然的情感。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對子女的奉獻是毫無保留。(2)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做人的本分,成為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3)孝敬父母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規定。5、孝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內容不同?(1)在少年時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現在對父母的體諒、關心、盡可能為父母分擔生活的壓力和苦惱,讓父母為自己的良好行為高興、驕傲,不使父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憂慮、煩惱。(2)當父母年老,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時,就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孝敬父母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規定。 6、為什么會出現“愛的沖突”我們正處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我們的視野逐漸開闊,能力逐漸增強,獨立性逐漸顯現,對父母慣常的關切、要求、管教可能越來越不以為然,有時還會產生抵觸情緒。這樣,被稱為“代溝”的分歧出現了,“愛的沖突”發生了。7、“愛的沖突”有什么危害性:使父母憂心、使自己煩惱,使家庭氣氛緊張,消極后果顯而易見。8、怎樣化解“愛的沖突”:化解愛的沖突辦法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雙方的理解與溝通。讓我們停止對父母的抱怨、責怪,從自己做起。我們應該(1)時時記住父母的良苦用心,發生矛盾時不發脾氣,不鬧對立;(2)經常與父母談心,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校生活和朋友關系;(3)遇事多和父母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要求自作主。(4)對父母作出的承諾要說到做到,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5)做了錯事主動檢討,不逃避責任;(6)了解父母的工作,體諒他們的難處和心情;(7)學習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幫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朋友;(8)發現父母言行有誤,敢于指出,耐心說服糾正,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堅持正確原則。3.2師生情誼1、老師的重要作用: 人生不能缺少教育,教育不能沒有老師。(1)老師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為我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和方法。(2)老師是我們道德人格形成的導師,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3)老師是我們心靈的保健醫生,為我們掃除心理障礙。(4)老師是我們的朋友,尊重、理解和愛護我們。(5)老師是我們的榜樣,言傳身教,讓我們受益終身。(6)老師的工作平凡、辛苦又責任重大。老師確實是照亮學生,燃燒自己的蠟燭,是我們攀登人生階梯的引導者、扶持者。老師,不愧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崇高稱謂。2、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什么: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和諧。(1)在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感到自己更加受尊重,和老師的關系變得平等了。(2)在課程學習中,老師帶我們進入自主學習的新天地。(3)在課外活動中,老師常常只充當指導者而不是領導者。3、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或如何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你應該做出哪些努力?)師生之間有時出現誤解、隔閡、矛盾甚至沖突,我們心里不痛快,老師也一定很煩惱,化解師生矛盾,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還是要靠理解和溝通。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1)尊重與信任老師。當老師的某些要求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我們可以先檢查自己是否錯了。當自已受了批評,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時,更需要冷靜反省,體會老師的批評與表揚都是出自同樣的目的,讓我們成長得更好。(2)理解與體諒老師。作為學生,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理解老師,經常和老師交流,主動取得老師的幫助。當老師做錯了某些事,我們也應該善意指出。(3)關心和幫助老師,和老師做朋友。亦師亦友是師生關系的美好境界,只要你樂意了解老師,找機會和老師談心,欣賞老師的優點,當老師有困難的時候,真誠地關心,經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諧的師生關系一定能建立起來。4、如何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尊重老師?(1)講禮貌(2)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3)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4) 認真完成作業。(5)鼓勵接近老師,體會老師的辛勞,感受老師的學識3.3文明交往1、為什么社會交往是人們必不可缺少的活動?(社會交往的重要性)(1)、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獲得知識、友誼、信任、肯定,從而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人們在尋求和創造生存發展的各種條件時,幾乎都離不開社會交往。(2)、在現代社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決定了人們的社會交往必然越來越頻繁,空間與時間的局限性越來越被打破,個人越來越一可能孤立孤獨地生活。交往能力對現代人越來越重要了。2、如何掌握交往藝術?交往是一門藝術,要掌握好這門藝術,需要學習、思考和實踐。但善于交往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能力。(1)交往的前提是尊重。(2)交往的“通行證”是禮貌。3、為什么交往的前提是尊重?與任何人打交道,首先要尊重對方,學會尊重。不以自己的某些長處自居自傲,才能獲得尊重。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誼。4、為什么交往的通行證是禮貌?(1)禮貌是人們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是謙虛恭敬的態度和言行, 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形式。(2)能夠顯示一個人的文化內涵和修養,增添風采和魅力。禮貌是交往的第一張‘通行證’。5、待網絡交往的利弊網絡交往優點:1、網絡交往的快捷便利是無可比擬的 2、網絡是一個平等開放的交往平臺。網絡交往弊端:1、如果對網絡交往對象缺乏分辨能力,毫無防范,可能帶來嚴重后果。2、如果沉迷網絡交往,疏忽甚至代替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可能影響心理健康,造成社會會交往能力障礙。6、正確認識和對對待網絡交往自己上網,應自覺規范上網行為,遵守網絡規則,有網絡道德,做文明上網人。對網絡信息要有分辨能力,避免輕信盲從。第四單元《學會學習》1、學習的內涵: 學習是個人經過練習,由不會到會,由不能到能的過程。2、學習活動類型:語文學習、技能學習、解決問題學習、品德學習3、學習活動不同方式:學校學習 個人學習 家庭學習 社會學習4、學校學習的內涵:學校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活動。5、學校學習的意義(作用) 學校學習幫助我們系統。。。。。。。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6、樹立正確學習觀念對個人和國家的意義或作用?對個人方面(1)學習是我們自身成長的需要。(2)學習是我們在未來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對于國家方面: (3)學習也是國家、民族發張和強盛的前提條件。。。。。。小康社會。7.如何養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P73 (1) (2)8、終身學習新觀念9、如何學會做學習的主人? A.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B.自主參與學習活動。C。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4.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1、學習方法的內涵 P802、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有哪些?A.掌握學習方法,可以節省學習時間和提高學習效率。B.掌握學習方法,可以提升自信心。C.學習方法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很重要。 D、學習方法是經過許多人。。。。。。的社會。3、正確學習方法的特點? 具有科學性和普遍適用性。4、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基本有哪些?(1)做好學習計劃,科學安排學習時間。(2)集中注意力。專注是學習成功的關鍵。(3)培養記憶力。(4)學會收集、整理、運用信息。(5)善于運用互聯網進行學習。5、如何培養專注力?a.學習時不分心,不想別的事。b.排除與學習無關的干擾。c.自我暗示保持較久的注意。6、如何培養記憶力?a.加強過度學習,以保持較長時間的記憶b.歸納整理學習資料,以便記憶學過的內容。c.練習自我追憶,以強化記憶。7.如何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a.我們不能照搬別人的方法,而應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維特點去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B、我們在每一個學習階段之后,只要認真總結自己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很快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4.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什么是習慣?習慣是人們長期養成后不易改變的態度和行為。2、什么是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學習行為方式。3、學習習慣有哪些類型 ?學習習慣有良好與不良之分。4、良好學習習慣的作用有哪些?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獲取優良學習成績,塑造健康人格,使人受益終生。5、 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有哪些 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佳,嚴重者還可能產生厭學情緒,荒廢學業,可能會助長生活中的消極因素,貽害無窮6、良好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有哪些?良好學習習慣表現:愛動腦筋,愛觀察,愛提問;有鉆研精神,喜歡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有目標,有計劃;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經常使用工具書參考書;喜歡閱讀,適當上網,有意識地拓寬知識面;經常與同學討論問題;今日事今日畢等。 不良學習習慣表現:(p86)7、怎樣培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A.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制定具體、明確、可行的計劃開始 B. 交一些能夠管束自己的朋友C. 用暗示法來提醒自己 D. 用寫日記的方法來管束自己為未來社會做準備相對集中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系統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