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道德與法治部編版 七年級上4.9.1 守護生命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增進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認同。道德修養:踐行自律自強道德要求,愛護身體從自律開始。法治觀念:了解和識別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為,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預防和遠離傷害。健全人格:正確認識自己,守護生命,具備健康心理素質,樹立不怕挫折,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責任意識:養成對自己負責任,樹立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責任感。新知導入唐僧師徒的說話內容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運用你的經驗只要我不死,我就一定能取到真經!我們得小心,不要讓妖精吃了師父才好。我寧愿餓著,也不吃那妖怪給的食物!我老豬趕路好累,是得減減肥了。身體健康理想信念人格尊嚴生命安全新知導入結合以上四個方面,通過預習,說說著守護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養護精神身體健康理想信念人格尊嚴生命安全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安全及自我防護意識新知講解一、愛護身體新知講解探究與分享你如何評價林阿姨對待自己病情的行為?你認為應該怎樣愛護身體,正確對待自己的生命?2022年11月18日,59歲的癌癥患者林阿姨在廣州中山六院出院了,疫情嚴重期間,她萬念俱灰,都想放棄治療了,但一位素昧平生的醫生,一場打“飛的”之旅,挽救了她的生命……今年9月,中山六院醫生馬騰輝,網上接診了林阿姨,林阿姨已無法自主進食,幾近休克,便勸說林阿姨到廣州就診,然而林阿姨對此不抱希望,對自己病情很不樂觀,“我不想治了!”她早已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希望。馬騰輝醫生在與患者女兒意見達成一致后,毫不猶豫打“飛的”直接空降湖北,與當地主管醫生聯合會診,勸說林阿姨不要放棄治療。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林阿姨康復出院了。新知講解林阿姨開始對待自己病情的行為是經不住病痛的折磨,放棄治療,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我們要愛護自己的身體,永不放棄生的希望。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輕易放棄生的希望,要勇敢堅強。任何輕生或傷害身體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新知講解 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1. 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新知講解新知講解青少年問題調查分析提到青少年,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么?朝氣蓬勃、年輕活力、祖國的花朵……與此同時,“問題少年”“叛逆少年”“網癮少年”“抑郁少年”等等已經越來越令人擔心。據北醫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中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0萬名青少年死于自殺,平均每分鐘就有2個孩子死于自殺,8個自殺未遂。據中科院2020年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稱,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抑郁率呈明顯的上升態勢。新知講解材料反映的問題,給我們青少年什么樣的警示和思考?不做過激行為,不傷害自己的身體。新知講解 當某些內心需要(如愛、被承認、被接納、尊嚴、自由等)得不到滿足時,有的人經不起一時的挫折,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有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成長中的我們,應該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2. 守護生命,要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新知講解得意失意,切莫在意;順境逆境,愛護身體。善待自己,快樂無比;善待生命,安全第一。新知講解10月29日,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致150多人死亡,80多人受傷。分享交流:韓國的踩踏事件告訴我們如何愛護自己的身體?新知講解 在生活中,我們會面對一些客觀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或一些人為災難。我們需要有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3. 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新知講解火 災 逃 生 小 知 識撥打火警電話119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放低身體,向安全方向跑;失火樓房內,不可使用電梯逃生,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不要盲目跳樓……新知講解地 震 逃 生 小 常 識如室外空曠,應迅速跑到屋外躲避,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新知講解雙手緊緊抓住把手,低下頭。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兩手臂保護頭面部。遇到翻車或墜車時,迅速蹲下身體,緊緊抓住前排座位的底部。事故車輛行駛中,乘客不要盲目跳車,應待車輛停下后再陸續撤離。急救電話:120火警電話:119匪警電話:110交通事故報警:122發生交通事故小常識新知講解二、養護精神新知講解如果把“眼前的茍且”理解為好好地在當下活著,那“詩與遠方”你是怎樣理解的?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人生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新知講解 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1. 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躺平是近年來流行的一個詞。顧名思義,是指平靜躺下,不再熱血追求成功。網上還給躺平畫出了各種像,比如,有人受夠了大城市的壓力,選擇回到了小地方;有人看透了職場人際關系,選擇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人不愿意再折騰了,干脆選擇在家啃老;有人連升職加薪也不感興趣,只想得過且過……類似畫像,在現實中都能找到對應的案例。新知講解“拒絕躺平”才是時代的真相年輕人要有“流水爭先”的精神,“流水爭先”,首先要爭先。拒絕躺平,與扎根崗位,乃至甘于平凡,其實并不矛盾,并不是說要一頭扎進功利的河流,這更多強調的是,人要有一種進取的精神,不能在本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至于說,最終能到達的位置,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不必在執著中焦慮,乃至在患得患失中不可終日。即便不能實現世俗成功,最起碼擁有過程的充實。這世上哪有真正的躺平?所有的幸福都要靠自己奮斗,通過奮斗得來的才是最大的幸福。真要躺下來,只會發現無“平”可言,渾身不自在。(材料來源 :羊城晚報·羊城派)年輕人要拒絕躺平新知講解材料對我們守護生命有什么樣的啟發?請談談你的認識。我們每個人都要過精神生活。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新知講解(1)即使在物質貧乏、外部環境艱難的情況,只要我們守信自己的心靈,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2.精神發育與特質支持的關系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2)過度的物質追求、物質攀比,容易使我們喪失對真、善、美的體驗,丟失精神世界的財富。新知講解仔細觀看視頻,你能發現哪些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成果?新知講解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你接受過哪些優秀文化成果的熏陶?對你有什么影響?新知講解作為中國人,我們每個人的精神生命都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守護精神家園,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揚民族精神。新知講解課堂筆記一. 如何愛護身體?1關注自己的身體和健康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2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要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不做傷害自己身體的過激行為,愛惜自己的身體。3提高自護意識和能力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新知講解課堂筆記二. 如何養護精神?1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生活需求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2追求真善美,不過分追求物質生活條件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即使在物質貧乏、外部環境艱苦的情況下,只要我們守住自己的心靈,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過度的物質追求、物質攀比,容易使我們喪失對真、善、美的體驗,丟失精神世界的財富。3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作為中國人,我們每個人的精神生命都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守護精神家園,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課堂練習1.“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笨悼邓趯W校積極開展跑操、跳繩等多種形式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學校的做法 ( )A.占用了學生的休息時間B.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C.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D.忽視了學生的在校安全C課堂練習2.在公共場所發生人群擁擠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險的,當出現混亂局面而自己又不幸卷入時,我們應該( )①順著人群的流向,雙腳小步地移動向前②俯身蹲下快速去撿掉落蘋果手機和錢包③兩只手臂撐開護住胸前空間,防止窒息④已倒地時平躺張開,護住身體重要臟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C課堂練習3.“腹有詩書氣自華”“書香社會”這一溫馨浪漫的詞匯“亮相”政府工作報告,點亮了無數人的眼睛,目前全國各種線上線下的閱讀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類活動的開展( )①有助于養護精神,充盈個人的精神世界②有助于培養我們高雅的生活情趣③有助于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④表明我國已成為文化強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板書設計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愛護身體守護生命養護精神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精神發育與特質支持的關系守護精神家園,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守護生命》精品課件.pptx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mp4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溫暖瞬間回放.mp4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