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袍江中學2014屆九年級上學期開學回頭考社會思品試題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回眸歷史,世界上火車和電力鐵路最早出現在A.英國 德國 B.英國 法國 C.法國 美國 D.德國 美國2.依法治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英法美等國在社會巨變中制定了許多法律文件,開啟了現代法治社會的先河。其中最早為君主立憲制奠定法律基礎的是A.英國《權利法案》 B.法國《人權宣言》 C.美國《獨立宣言》D.美國1787年憲法3.近代中國政體經歷了從君主專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轉型。建立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4.近代以來日本屢次侵略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并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是A.中日甲午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5.下列歷史事件中,為公元6世紀的全國統一準備了條件的是A.商鞅變法 B.元朝實行行省制度C.秦始皇推行群郡縣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6.學習歷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來“重建”歷史場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的情形有①人們出行乘火車 ②報紙上刊登北伐戰爭的消息③有人在閱讀《新青年》 ④青年學生熱議巴黎和會的情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某初三學習小組開展了“資產階級革命”專題探究,所收集的資料符合該主題的有①我國發行的紀念抗戰勝利的郵票 ②網上下載的克倫威爾的資料③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時的照片 ④課本上攻克巴士底獄的插圖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規定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超過10億兩。期間,因國際局勢變化,中國于1917年和1937年分別停止了對德國和日本的賠款。據此回答8-9題。8.該條約的簽訂使①中國再次被迫割讓了大片領土②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③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材料中的國際局勢變化分別是指①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世界性經濟危機③日本開始全面侵華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商鞅變法是社會轉型時期進行的重大改革,其重要舉措是A.推行漢化政策 B.建立縣制C.統一全國貨幣 D.確立三省六部制11.英國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曾說:“發現美洲和經好望角至東印度群島的航道,是人類歷史上所記載的最偉大、最重要的事件。”其中“發現美洲”的航線是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2.在“打倒列強,消滅軍閥”這一共同愿望的推動下,國民黨與共產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其標志是A.1923年中共三大的召開 B.1924年黃埔軍校的創辦C.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D.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3.在紹興日報社發起的“同處北緯30度,支援雅安地震災區”活動中,小田同學捐出了自己的500元稿費。 這是小田在依法行使對自己財產的A.收益權 B.使用權 C.處分權 D.占有權14.今年以來,在某地活躍著這樣一群“網絡媽媽”,她們開展網站內容巡視、、網站評議、網吧監管、網癮少年關愛等活動。她們的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杜會保護 D.司法保護15. “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針對“中國式過馬路”的議論,你認為正確的是①在馬路上自由行走是公民的人身自由②在馬路上行走必須遵守交通規則③行人闖紅燈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④對行人闖紅燈的行為應實施行政制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 漫畫《伸與縮》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公民依法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依法履行義務②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的,履行了義務,就不能享受權利③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具有一致性④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7. 2013年2月,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因價格壟斷被貴州省物價局依法處以2.47億元的罰款。這是我國反壟斷法2008年實施以來開出的最大罰單。該公司的價格壟斷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A.自主選擇權 B.公平交易權 C.依法求償權 D.人格尊嚴權18.黨的十八大報告從制度設計的角度傳遞出社會公平的新希望。下列選項能夠從制度設計的角度體現社會公平的是①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②國家統計局發布《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③國務院批轉《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④國務院通過《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我國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的執法力度。下列因嚴重違法行為受到法律懲處的案例是A.王某蛋糕作坊因不衛生而受到衛生監督機構的罰款處罰B.張某出售已變質魚貨損害顧客身體健康,法院對其作出賠款判決C.江某多次銷售摻假食品,被工商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D.姚某因指使員工用地溝油“提煉”食用油大量出售……被依法拘役并處罰金20.近年來,網絡上出現的 “人肉搜索”是指追蹤網絡某個特定人物的真實身份,公開其私人信息的網絡行為,雖有其正義的一面,但是從法律的角度看,這種行為侵犯了他人的A.財產權 B.生命健康權 C.消費權 D.隱私權袍江中學2013年第一學期社會思品回頭考答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綜合體 (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先生代表皮諾家族表示,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材料二:圖三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時政府人員合影 圖四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1)材料一中兩件文物的流失與19世紀中期發生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這一事件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2)據材料二圖片所反映的史實,分別簡述中國人民為此所作的努力。(4分)(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3分)22.(11分)1500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中國也經歷了一個“拒絕融入世界——被動融入世界——主動融入世界”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喬治三世的敕諭:“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斤,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須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引自《粵海關志》卷二十三材料二:康有為說:“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譯洋報,為講求外國情形之始。”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也稱“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改編自馮宗輝《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別與中國文化的走向》材料三:(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這一政策到19世紀40年代出現了什么變化?用相關史實說明之。(3分)(2)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是誰?他為何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3分)(3)聯系材料三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政治潮流是什么?為了順應這股潮流、求得“中國之自由平等”,孫中山作了哪些努力?(3分)(4)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以更加主動的姿態積極融入世界。試舉兩個具體實例。(2分)22.(11分) (1)閉關自守。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其中規定實行五口通商、關稅“協商”。(2)林則徐;因為他在廣州主持禁煙和抗英斗爭期間,組織翻譯外文書報,購買外國船只和大炮,開創了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3)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發展;(須“民主政治”或“民主制度”)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展國民革命運動。(4)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加入WTO、舉辦奧運會……23.(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近代以來,無數中華兒女為追尋民族獨立和解放前赴后繼。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別為上述圖片設計解說詞。(4分)(2)歷史告訴我們,國家的命運決定其民族和地區的命運。請結合近現代香港的有關史實印證這一觀點。(4分)(3)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綜合上述信息,談談青少年應怎樣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6分)(1)1926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進行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反動軍閥和外國列強;l937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實現全民族抗戰。(2)近代中國逐漸落伍,遭到英國侵略,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香港逐步淪陷。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l997年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洗雪百年國恥。(3)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主動為國分憂,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結合,團結合作,共同奮斗;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24.( 10 分)初中生小淘,一直吵鬧著要蘋果手機,爸爸買給了他。但自從有了這部隨時可以上網的手機,煩惱就沒有離開過他。行為 后果煩惱一 沉迷手機游戲和網絡,經常逃學 學習成績下降,常被批評煩惱二 收到一則關于H7N9禽流感在家鄉蔓延并有多人死亡的信息,輕信謠言隨即群發 引起社會不安,被追究法律責任煩惱三 某一天,手機不見了,就毫無根據地懷疑同桌并當著同學的面罵他是小偷,同桌氣憤地要打他 與同桌同學關系緊張運用權利和義務的有關知識,分析煩惱一、二中小淘的行為。(4 分)煩惱三中小淘的行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權利?請說明理由。(3 分)結合三則煩惱,請從道德和法律角度向小淘提出合理建議。(3 分)23.(1)煩惱一: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受教育既是權利又是義務),小淘沒有自覺地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煩惱二: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小淘的行為引起社會的不安,沒有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2)名譽權(人格尊嚴權)。因為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3)道德角度: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法律角度:學法守法;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學會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等。25.(10分)閱讀漫畫,回答問題。(1)漫畫中主人公的行為其實難以讓人放心,請從法律和道德角度說明理由。(6分)(2)漫畫中主人公的行為對我們成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有何警示 (4分)(1)兩幅漫畫中主人公的行為是法律意識淡薄和社會道德缺失的表現。會威脅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侵犯消費者權益(或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權),違背了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破壞了社會風氣,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2)正確行使權利,珍愛自己的生命,忠實履行義務,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自覺依法自律,加強道德修養,做一個具有高度法制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答案21.(1)英國、法國(2分)示例:①英國在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實行由議會制約國王權力的君主立憲制政體。②l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不久法國頒布《人權宣言》。(此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給分)(4分)(2)清朝軍隊武器落后,戰斗力弱;專制皇權強化,統治腐朽:對外盲目自大,閉關自守;人民思想愚昧保守。(2分)而西方已經走上近代化道路,軍事技術領先于中國,近代中國逐漸落伍,面臨著嚴峻的危機與挑戰。(2分)24. (1)建議權或監督權;(1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1分)(2)不侵犯。(1分)隱私是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1分)官員的不雅視頻、以權謀私信息是不道德、違法的行為,損害了公共利益,不是個人隱私。(1分)(3)公民在行使監督權的時候,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不能超越其范圍;要以合法方式、依據法定程序行使權利。公民要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規范自己的言行等等。(答出3個角度,共3分)25. (12分)(1)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2分)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2分);公益性(1分)(2)人口素質不斷提高(2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大教育投入等(2分)(3)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2分),我們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1分)26.(1)不利于保障行人的生命健康權;導致交通擁堵,交通秩序混亂。(2分)(2)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1分)材料中行人的行為違反了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情節比較輕微。(2分)(3)政府要加強對公民交通法規知識的教育和宣傳,增強公民的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政府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和完善交通法規,嚴格執法;嚴厲打擊交通違法行為等。(不同角度3點,每點1分,共3分)第16題圖 《伸與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