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課時教案備課教師課題 汽化和液化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蒸發、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明白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重點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特征難點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特征教具、學具 教材、PPT、練習本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1: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59頁實驗部分,并思考以下問題: 1.沸騰發生的部位 2.沸騰的條件 3.水沸騰時的現象及溫度變化的特點 要求:認真思考,標畫重點,3分鐘后檢測自學效果。 自學指導2: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61頁液化部分的內容,回答: 1.常見的液化現象的例子 2.液化的兩種方法 3.液化放熱還是吸熱? 要求:3分鐘后看誰能更準確的回答以上問題。先學 1.人們喝開水時,怕水燙嘴,常常向水面吹氣,使水涼下來,這是因為( ) A.向水面吹氣吹出二氧化碳有制冷作用 B.向水面吹氣,可以加快水的蒸發,從而帶走較多的熱量 C.吹出的氣體溫度比較低,兩者混合水就涼了一些 2.水壺中的水沸騰后,仍放在火爐上加熱,水壺中水的溫度將( ) A.升高 B.不變 C.忽高忽低 D.降低 3.下列關于蒸發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增大液體表面積,蒸發加快 B.加快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蒸發加快 C.提高液體溫度,蒸發加快 D.水只有在100℃時才能蒸發后教 實驗現象總結 1.沸騰前氣泡 ,沸騰時氣泡變 。 2.沸騰前溫度升高,繼續加熱,達到一定溫度沸騰,且溫度 。 3.停止加熱, 沸騰。 4.沸騰條件:溫度達到 ,繼續 。 5.蒸發: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6.使氣體液化的第一種方法--降低溫度;另一種方法:壓縮體積。當堂訓練 1.在水的沸騰實驗時,正確的是( ) A.水沸騰時的溫度一定是100℃ B.水沸騰時停止對水加熱,水仍能繼續沸騰 C.水沸騰時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會再升高 D.水沸騰時繼續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不變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水蒸氣 B.露是大量水冰晶吸熱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 C.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能液化 D.液化是一個吸熱的過程 3.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春天,冰凍的湖面開始解凍 B.夏天,打開冰棍看到周圍有“白氣” C.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白色的霜 D.冬天,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 4.同步訓練冊板書設計 汽化和液化 汽化(吸熱) 一 液態 氣態 液化(放熱) 二 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內部和表面同發生的劇烈汽化 三 沸騰 現象: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 特征:吸熱,溫度保持不孌(沸點) 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