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023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填空考點1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觀察現象,提出問題1. 雜交實驗P 黃色圓粒×綠色皺粒↓F1 黃色圓粒↓ F2 ____ _____ _____ _____9 ∶ 3 ∶ 3 ∶ 12. 分析(1)性狀的顯隱性:顯性性狀:_____、_____;隱性性狀:____、____。(2)相對性狀的分離比: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均分別遵循_____定律,判斷的依據是F2中黃∶綠=3∶1,圓∶皺=3∶1。(3)F2中出現了重組類型,即_____和_____。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分析問題,提出假說1. 理論解釋(1)F1(YyRr)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產生的雌雄配子均為4種,基因型及比例為YR:Yr:yR:yr=__________。(2)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___種。(3)F2的基因型有9種,表現型有4種,比例為__________。2. 遺傳圖解(1)過程圖解(2)F2基因型與表現型 基因型:純合子: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單雜合子:YyRR、YYRr、Yyrr、yyRr(各占2/16)雙雜合子:YyRr(占4/16) 表現型顯隱性:雙顯(Y_R_,占9/16);單顯(Y_rr+yyR_,占3/16×2);雙隱(yyrr,占1/16)與親本關系:親本類型(Y_R_+yyrr,占10/16);重組類型(Y_rr+yyR_,占6/16)三、對自由組合現象的驗證——演繹推理,驗證假說1. 演繹推理:設計測交實驗,推測實驗結果3. 進行實驗:不論是正交還是反交,______實驗結果都與預期相同,證明了F1,(YyRr)產生了4種配子,且比例為1:1:1:1,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四、分析結果,得出結論——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考點2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一、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實質1. “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2. 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和適用范圍(1)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___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_________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發生時間:形成______時。(3)適用范圍 使用生物:進行________的真核生物的遺傳遵循,原核生物與病毒的遺傳均不遵循。 使用遺傳方式:適用于________遺傳,不適用于細胞質遺傳。二、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1. 指導雜交育種,把________結合在一起。2. 為遺傳病的______和______提供理論依據。三、孟德爾成功的原因分析(1)正確選用豌豆作實驗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條件:豌豆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①________傳粉,可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②具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③花較大,人工去雄和異花授粉較方便。(2)對相對性狀遺傳的研究,從一對到多對 生物的性狀多種多樣,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如果有n對性狀自由組合,后代的性狀組合會有____種,這是很難統計的。 孟德爾采取了由單因素(即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因素(即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研究方法。(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孟德爾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了統計,從而發現了生物性狀的遺傳在數量上呈現一定的比例,并最終解釋了這些現象。(4)運用假說—演繹法這一科學方法:孟德爾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的程序,按“提出問題→實驗→假設(解釋)→_____→總結規律”的科學實驗程序進行。(5)創新的驗證假說:孟德爾創新性地設計了測交實驗,證實了對實驗現象的解釋,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并歸納出了分離定律和_______定律。四、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1)表型(表現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2)基因型: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如高莖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如D和d。參考答案考點一:黃圓 黃皺 綠圓 綠皺 黃色 圓粒 綠色 皺粒 分離 黃皺 綠圓 1:1:1:1 16 9:3:3:1 測交考點二:非等位基因 減數分裂 配子 有性生殖 細胞核 優良性狀 預測 診斷 自花 2n 驗證 自由組合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