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快人一步】浙教版2022-2023學年寒假七(下)科學講義(十四):力的存在【wro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快人一步】浙教版2022-2023學年寒假七(下)科學講義(十四):力的存在【wro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力是什么
1.杠鈴被舉起、小車被推動、路面被壓實、鐵屑被吸引等現象,說明物體和物體之間分別發生了舉、推、壓、吸引的作用,這說明了力的存在。
2.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拉、提、壓等作用時,另一物體就會受到這種作用,施加這種作用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這種作用的物體叫受力物體。
3. 力的作用總是跟兩個物體相聯系(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如果離開物體是不可能有力的作用的,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能力拓展】
①力的產生不能脫離物體,當發生力的作用時,總有兩個物體存在,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也是受力物體。
②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如兩正方體木塊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兩木塊雖然接觸,但它們之間沒有發生相互作用),沒有接觸的物體之間也不一定沒有力的作用(如磁鐵吸引相隔一定距離的小鐵釘)。
二、力的作用效果
科學上是從力的作用效果來認識力的,那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呢
(a)用力將拉力器拉長
(b)飛來的網球將球拍的網壓變形
(c)熊貓將竹子拉彎
(d)足球運動員踢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e)運動員用頭頂球,使球改變運動方向
由(a)(b)(c)知,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由(d)(e)知,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
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相互作用力
手拍桌子,手感到疼,說明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也同樣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相互作用力的特點
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又稱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如果把其中一個力叫作用力,則另一個力就叫反作用(1)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沒有先后之分。
四、力的測量
(一)力的單位
要準確地區分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而測量力的大小,首先應該確定力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字母N表示。它是以英國科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牛。
(二)彈性彈力
(1)彈性: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稱為彈性。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彈力是由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三)測力計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彈簧測力計是一種常用的測力計,它的內部裝有一根可以伸縮的彈簧。
(四)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和使用
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調零:使用前應檢查指針有沒有對準零刻度線,若沒有對準,則需要調零。
(2)被測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即量程。
(3)測量時拉桿、彈簧不能與面板摩擦。
(4)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方向要跟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即要沿著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施力。
(5)讀數時,應讓視線與面板表面刻度垂直。
五、力的三要素
人們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二是使物體發生形變。那么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活現象 現象分析 結論
小孩的力氣小,一根彈簧也拉不開;大人的力氣大,很容易拉開三根彈簧 由于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有關
在排球運動中,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向上運動,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變運動方向,急速下落 由于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
一個長方體木塊,立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它的下部,木塊可以在桌面上運動起來;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它的上部,木塊則會翻倒 由于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
【能力拓展】
(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共同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當其中一個要素改變時,力的作用效果也會隨之改變。
(2)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個要素時要用控制變量法。例如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力的方向與作用點相同。
六、力的示意圖
科學上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來直觀地表示力,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 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這種表示力的
圖形叫做力的示意圖。
例1、如圖所示,四個力中的一個與其他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斧頭對木柴的力 B.球拍對乒乓球的力
C.手對彈簧的拉力 D.手捏橡皮泥的力
例2、如圖所示,用手捏握力器時,手握在A點比握在B點要更省力。這現象能說明與力的作用效果有關的是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點 D.大小、方向、作用點
例3、如圖所示,某同學實驗時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
A.0牛 B.3牛 C.6牛 D.12牛
例4、如圖所示,將一根原長為L0的彈簧一端固定在墻面上,分別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彈簧的另一端,實驗現象如圖(b)、(c)、(d)、(e)所示。
(1)分析比較圖________可知,當力的大小和作用點相同時,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分析比較圖(b)和(c)可知,________。
例5、小金同學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彈簧長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
(1)從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稱量是   N。
(2)若該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N,則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   cm
(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將伸長   cm。
1.如圖所示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部分體育圖標,其中與其他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①用力拉弓,弓弦彎了
B.②用力蹬腳踏板,自行車加速前進
C.③用力墊球,球飛出去
D.④用力劃水,人加速前進
2.質量相等的甲、乙兩位同學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場上相對而立。若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同時,乙對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靜止不動,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過程中,始終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靜止變為后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下列有關力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
A.人推車前進時,人同時也受到車對人的推力
B.兩個物體只要互相接觸,就一定發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塑料瓶會變癟,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D.腳踢足球使球飛起來,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4.一物塊沿斜面勻速下滑,如圖關于該物塊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5.如圖所示,用扳手擰螺母,手握在扳手的A處比握在C處更費力,此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有關
6.小樂為了制作橡皮筋測為計進行了如下研究:如圖甲所示,將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x;多組實驗后根據數據得到如圖乙所示圖線。
(1)當在橡皮筋A上懸掛重為6N的鉤碼時,其伸長量△x為________cm。
(2)若要制作量程較大的橡皮筋測力計,應選擇橡皮筋________(選填“A”或“B”)。
7.小輝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與彈簧測力計對它的拉力F大小的關系”。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用彈簧測力計對同一彈簧片施加豎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實驗數據如下表:
試驗次數 1 2 3 4 5 6
形變量x/cm 0.6 1.2 1.8 2.4 3.0
拉力F/N 1 2 3 4 5
(1)實驗次數4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18所示,為________N
(2)分析可知,實驗次數4時,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大約是________cm
(3)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與所受拉力F成________關系
(4)請你猜想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可能還與________、________等有關。
1.如圖所示,鉛球被運動員推出,空中飛行后,落地并在草地上滾動一段距離,最后靜止在丁處,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在甲、乙、丙、丁4個位置中,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圖所示,某同學實驗時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
A.0牛 B.3牛 C.6牛 D.12牛
3.關于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受力物體同時一定也是施力物體
D.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4.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力的關系時,選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彈簧,將甲、乙彈簧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為F的力壓乙的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 , 則(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5.如圖所示,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動另一艘船時,發現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還可說明物體間 。
6.“嫦娥三號”探月衛星,在距離月球表面100km高度經過多次“剎車制動”,最終繞月球做圓周運動。衛星“剎車制動”時,沿運動方向噴射高溫氣體,高溫氣體對衛星施加制動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繞月球做圓周運動時,衛星的運動狀態   (填“改變”或“不改變”),在繞月飛行的過程中,若以地球為參照物,“嫦娥三號”衛星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
7.學校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了甲、乙兩種規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圖所示。圖中OA段和OB段在彈性形變范圍內。若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他們應選彈簧 ;若要制作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彈簧 。
8.為了研究彈簧受到拉力作用時,其伸長量與彈簧自身因素的關系。小明同學選擇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彈簧A、B、C、D,其中彈簧A、C由同種金屬絲繞制而成,彈簧B、D由另一種金屬絲繞制而成。A、B原來的長度均為L0 , C、D原來的長度均為L0',且A、B、C、D的橫截面均相同。實驗操作如下:他將彈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別用水平向右的力通過測力計拉伸彈簧,它們的長度各自增加了△L1、△L2、△L3和△L4 , 如圖甲、乙、丙、丁所示。
(1)甲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受到A彈簧水平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的拉力。
(2)操作甲、乙、丙、丁中,比較________,說明彈簧的伸長量與金屬絲的材料有關。
(3)小明同學通過比較甲、丙和乙、丁,進一步得出“同種材料制成的粗細相同的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________,并說明理由 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B
【解析】A、斧頭對木柴的力改變了木柴的形狀;
B、球拍對乒乓球的力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狀態;
C、手對彈簧的拉力改變了彈簧的形狀;
D、手捏橡皮泥的力改變了橡皮泥的形狀;
由此可知,B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它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例2、C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根據題目描述分析哪個因素改變即可。
用手捏握力器時,手握在A點比握在B點要更省力,這里力的作用點不同,則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C正確,而A、B、D錯誤。
例3、C
【解析】彈簧測力計測量的是掛鉤上拉力的大小,根據圖片可知,測力計掛鉤上受到的拉力為6N,那么它的示數為6N,故C正確,而A、B、D錯誤。
例4、(1)ce (2)當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不同時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解析】(1)根據描述確定哪些因素相同,哪些因素不同,據此選擇對照實驗;
(2)比較圖b和c,確定相同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描述結論。
【解答】(1)探究力的方向對作用效果的影響時,必須控制大小和作用點相同而改變力的方向,故選圖c和e。
(2)圖b和c中,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相同,但是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得到結論:當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相同時,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例5、(1)1.5 (2)0.2 (3)1.5
【解析】(1)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比較前兩組數據找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再確定最大稱量值即可。(2)(3)利用前面兩組數據計算出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數量關系,再根據這個關系計算即可。
【解答】(1)比較第1和2組數據可知,當彈簧受到的拉力為0.5N時伸長:7.5cm-6.5cm=1cm。那么當彈簧受到的拉力為2N時,彈簧應該伸長:1cm×=4cm,此時彈簧的長度應該為:6.5cm+4cm=10.5cm≠11cm,因此此時已經超出彈簧的彈性限度,那么該測力計的最大稱量為1.5N。
(2)設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x,; 解得:x=0.2cm。
(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75g的重物時,彈簧受到的拉力為F=G=mg=0.075kg×10N/kg=0.75N;設此時彈簧伸長距離為y,; 解得:y=1.5N。
1.A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②力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據此分析判斷。
①用力拉弓,弓弦彎了,即力改變物體的形狀;
②用力蹬腳踏板,自行車加速前進,即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③用力墊球,球飛出去,即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④用力劃水,人加速前進,即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其中與其它三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①。
2.D
【解析】A.乙對甲的力和甲對乙的力為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乙對甲的推力也是60N,故A錯誤;
B.甲和乙質量相同,滑板也相同,受到相同的力后,乙和甲都會向相反方向后退,故B錯誤;
C.乙在后退的過程中,甲的手不再與乙接觸,因此乙不再受到60N的推力,故C錯誤;
D.乙由靜止變為后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
3.B
【解析】A.人推車前進時,人同時也受到車對人的推力,因為物體間力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兩個物體互相接觸還要發生形變,才會產生力的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用手捏塑料瓶會變癟,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故C正確不合題意;
D.腳踢足球使球飛起來,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不合題意。
4.D
【解析】從斜面上勻速下滑的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方向與斜面垂直且向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方向與斜面平行且向上;受到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如下圖:
故D正確,而A、B、C錯誤。
5.C
【解析】用扳手擰螺母,手握在扳手的A處比握在C處更費力,這就是力的作用點不同,因此本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C正確,而A、B、D錯誤。
6.(1)12 (2)B
【解析】(1)根據乙圖確定橡皮筋A的伸長與受到拉力的關系,據此計算拉力為6N時伸長量;
(2)橡皮筋能夠承受的拉力越大,測力計的量程越大。
【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在拉力小于10N時,橡皮筋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據此得到:;
解得:△x=12cm。
(2)根據圖乙可知,橡皮筋A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0N,B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5N,則制作量程大的測力計,應該選擇橡皮筋B。
7.(1)3.5 (2)2.1 (3)正比 (4)長度;厚度
【解析】(1)根據圖片可知,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則示數為:3N+0.1N×5=3.5N;
(2)根據表格可知,拉力每增大1N,形變量增大0.6N,據此可知:;
則實驗4中形變量x:1.8cm+0.3cm=2.1cm。
(3)根據表格可知,每組中形變量和拉力的比值都是0.6,則得到: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與所受拉力F成正比關系 。
(4)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可能還與長度、厚度等有關。
1.B
【解析】在甲位置時,鉛球只受到重力,不受推力,故A錯誤;
在乙位置時,鉛球只受重力,故B正確;
在丙位置時,鉛球受到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豎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C錯誤;
在丁位置時,鉛球除以靜止狀態,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故D錯誤。
2.C
【解析】彈簧測力計測量的是掛鉤上拉力的大小,根據圖片可知,測力計掛鉤上受到的拉力為6N,那么它的示數為6N,故C正確,而A、B、D錯誤。
3.D
【解析】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受力物體同時一定也是施力物體,故C正確不合題意;
D.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也會發生力的作用,例如重力、萬有引力、電磁力等,故D錯誤符合題意。
4.B
【解析】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拉力越大,伸長的長度越大,據此分析即可。
甲和丙中,彈簧都處于靜止狀態,它的伸長情況只與向右的拉力大小有關,與是否連接在墻壁上無關,所以甲和丙彈簧的伸長相同,即彈簧的長度相同;
乙和丁中,彈簧都處于靜止狀態,它的伸長情況只與向右的拉力大小有關,與是否連接在墻壁上無關,所以乙和丁彈簧的伸長相同,即彈簧的長度相同;甲和丙,彈簧都是受到拉力,那么它們的長度都是增大的;
乙和丁,彈簧都是受到壓力,那么它們的長度都是縮小的,因此甲和丙中彈簧的長度肯定大于乙和丁中彈簧的長度;
那么彈簧長度的大小關系:L乙=L丁<L甲=L丙。
5.運動狀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1)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變;
(2)甲對乙施加力,同時乙對甲也施加力,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圖所示,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動另一艘船時,發現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相互;改變;運動。
【解析】(1)衛星用力噴射高溫氣體時被噴射的氣體對衛星也有力的作用,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衛星在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速度方向不斷改變,運動狀態不斷改變。
(3)“嫦娥三號”衛星在繞月飛行的過程中,衛星飛行的速度遠遠大于地球運動的速度,所以若以地球為參照物,“嫦娥三號”衛星是運動的。
7.乙;甲
【解析】在彈性限度內,彈簧能夠承受的拉力越大,它的量程就越大;伸長相同的長度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小,則它的精確度越高。
(1)根據圖像可知,在彈性限度內,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4N,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8N,則制作量程大的測力計,應該選乙;
(2)根據圖像可知,伸長4cm時,甲彈簧受到拉力大約為2.5N,而乙彈簧受到拉力單位8N,則制作精確度較高的測力計,應該選彈簧甲。
8.(1)左
(2)甲和乙(或丙和丁)
(3)錯誤;沒有控制彈簧原長相等
【解析】(1)甲實驗中,彈簧向右伸長,因此彈簧產生的彈力方向向左,那么彈簧測力計受到A彈簧水平向左的拉力。
(2)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金屬絲的材料的關系時,必須控制彈簧的長度和橫截面積,拉力相等,因此選擇甲和乙(或丙和丁)。
(3)甲和丙比較,它們受到的拉力相同,但是伸長量不同,因此不能得到彈簧伸長量越大產生彈力越大的結論,理由是:沒有控制彈簧原長相等。
浙教版寒假“快人一步”七(下)科學講義(十四)
力的存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喀喇沁旗| 介休市| 南岸区| 贡觉县| 诸城市| 新沂市| 苗栗市| 韩城市| 高要市| 宝应县| 勐海县| 从化市| 辽宁省| 石屏县| 调兵山市| 琼海市| 任丘市| 福州市| 江油市| 三亚市| 合作市| 黑龙江省| 泗阳县| 松桃| 长子县| 子长县| 泌阳县| 准格尔旗| 盐池县| 确山县| 伽师县| 靖西县| 通榆县| 信宜市| 大方县| 古浪县| 南丹县| 威海市| 昌图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