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細胞的生命歷程——2022-2023學年高一生物學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末復習基礎知識填空考點1 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1、細胞周期2、有絲分裂的過程(以高等植物細胞為例)時期 植物細胞示意圖 主要特點分裂間期 完成 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每條染色體都形成兩條完全一樣的姐妹染色單體分裂期 前期 ①出現________;②核仁逐漸解體,_____逐漸消失;③從細胞的兩極發出許多紡錘絲,形成________中期 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________上,染色體的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較清晰后期 每個著絲點分裂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____________末期 ①兩套染色體分別到達細胞的兩極后,每條染色體逐漸變成細長而盤曲的染色質絲;②________逐漸消失;③核膜、核仁重新出現3、細胞增殖過程中有關曲線和柱形圖的分析1. 曲線模型2. 細胞增殖過程中染色體數量與核DNA數量比值的變化曲線圖中 ef (BC) 段表示S期 DNA 的復制,染色單體形成,fg (CD) 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單體的時期,包括G2期、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gh (DE) 段表示有絲分裂_____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消失。3. 根據柱狀圖判斷細胞分裂時期的規律(1)根據染色單體變化判斷各時期(2)根據比例關系判斷各時期四、有絲分裂的特征和意義(1)特征: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關鍵是DNA的復制)之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2)意義: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DNA,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的穩定性。五、無絲分裂1.含義:細胞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2.過程:細胞核延長→核中部向內凹進,縊裂成兩個細胞核→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為兩個子細胞3.實例:蛙________的無絲分裂。六、有絲分裂的觀察一、實驗原理項目 原理選材 高等植物的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較旺盛染色 細胞核內的染色體(質)易被堿性染料[如甲紫溶液(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染成深色時期確定 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判斷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二、實驗步驟考點2 細胞不能無限長大一、實驗: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1)實驗現象 瓊脂塊的___________和_______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NaOH擴散的體積和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2)實驗結論: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_____,物質運輸的效率越低。二、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1)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2)細胞核的控制能力制約細胞的_____。考點3 細胞分化與全能性一、細胞分化及其意義1. 細胞分化的概念: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______差異的過程。2. 時間:發生在____生命歷程中,達到最大限度。3. 結果:(1)分子水平的變化:mRNA種類不同、蛋白質種類不同。(2)細胞水平的變化:細胞形態、結構和_________的變化,逐漸失去分裂能力。(3)組織、器官水平的變化:產生不同類型的細胞,構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4. 細胞分化的特點特點 解釋持久性 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分化程度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不可逆性 一般來說,分化了的細胞,不會再演變成原始的細胞,將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直至死亡普遍性 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穩定性 分化后的細胞內________不發生改變4. 意義: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使多細胞生物體重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5. 原因: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不同的細胞中遺傳信息的情況不同(或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二、細胞的全能性1. 概念: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2. 原因:細胞內含有形成完整個體所需的全套基因。3. 植物細胞全能性和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細胞表現全能性的條件:________(必要條件)、提供營養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氨基酸等)、激素(細胞分裂素生長素等)及其他適宜條件(適宜的溫度、pH等) 動物細胞的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動物細胞,從整個細胞來說,其_______受到限制。但是,其細胞核仍然保持著全能性。如利用核移植技術克隆動物(如克隆羊多利的產生)。4. 細胞全能型大小的比較細胞全能性的大小:一般而言,細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小。 受精卵>__________>體細胞; 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能夠增殖的細胞>停止增殖的細胞。注意:動物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兩個細胞,具備與受精卵類似的全能性。5. 應用:細胞全能性的應用主要有____________、培育克隆動物。組織培養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名貴花卉珍稀草藥優良物種的迅速繁殖等:克隆技術可以應用于瀕危動物的保護。考點4 細胞的衰老與死亡一、細胞的衰老1. 細胞衰老的含義:細胞衰老是細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表現為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2. 細胞衰老的特征:(1)形態結構方面 細胞膜:________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______、染色加深。(2)細胞內的物質方面 水:水分減少(特別是自由水含量減少), 細胞______、體積變小。 酶:多種酶的活性降低,__________減慢,新陳代謝速率減慢。 色素:細胞內的色素逐漸積累,妨礙細胞內物質的交流和傳遞。(3)人體衰老的主要表現及原因分析人體衰老的主要表現 原因分析皮膚干燥、發皺 細胞內的水分減少,使細胞萎縮頭發變白 細胞內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導致黑色素的合成減少出現老年斑 細胞內色素(主要是脂褐素)積累吸收能力下降 細胞膜的_________改變無力 細胞呼吸速率減慢,新陳代謝速率減慢,能量供應不足2. 細胞衰老的原因(1)自由基學說(2)端粒學說3. 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的關系(1)單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就是個體的衰老。(2)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個體的衰老是_________的。然而個體衰老的過程也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二、細胞死亡1. 類型:細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壞死等方式,其中凋亡是細胞_________死亡的一種主要方式。2. 細胞凋亡概念 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機制 細胞凋亡受到受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_______,是一種程序性死亡類型 (1)個體發育過程中的死亡(2)成熟生物體內,細胞的自然更新和某些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______意義 (1)保證_______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2)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3)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4. 細胞壞死: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由于細胞正常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三、細胞自噬1. 概念:在一定條件下,細胞會將受損或功能退化的細胞結構等,通過_______降解后再利用,這就是_______。2. 意義:(1)處于營養缺乏條件下的細胞,通過細胞自噬可以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和能量(2)通過細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損或衰老的_______,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從而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3)人類許多疾病的發生,可能與細胞自噬發生障礙有關,細胞自噬機制的研究對許多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義3. 細胞自噬與細胞凋亡的區別與聯系(1)形態學上的區別:凋亡會使染色體固縮,染色加深,細胞膜內陷形成________,最后細胞解體;自噬是形成雙層膜的自噬泡,包裹胞質內的物質,然后與溶酶體融合消化掉內容物。(2)生理意義上的區別:凋亡是正常的細胞死亡途徑,凋亡后,細胞必定死亡;自噬只是細胞在高脅迫的環境中的一種應急機制,旨在為自身提供營養或講解錯誤折疊蛋白等,不一定引起死亡。(3)聯系:有些激烈的細胞自噬,可能誘導細胞凋亡。參考答案:考點一:蛋白質 微管蛋白 均分 染色體 核膜 紡錘體 赤道板 子染色體 紡錘絲 后期 紅細胞考點二:表面積 體積 越小 長大考點三:胚胎時期 穩定性 整個 生理功能 遺傳物質 離體 全能性 生殖細胞 執行 植物組織培養考點四:生理狀態 化學反應 通透性 收縮 萎縮 呼吸速率 通透性 不同步 程序性 調控 清除 代謝活動 多細胞 溶酶體 細胞自噬 細胞器 凋亡小體G1期(DNA復制前期):進行RNA和有關______的合成,為S期DNA的合成做準備。分裂間期(90%~95%)S期(DNA復制期):DNA的合成,完成DNA的復制,復制后的兩個DNA分子位于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G2期(DNA復制后期):RNA和蛋白質復制,特別是的___________合成。細胞周期前期完成核遺傳物質的_______分裂期(M期)(5%~10%)中期后期末期有 → G2期、前期、中期:甲圖后期、末期:乙圖染色單體無G1期:丙圖4n:4n:2n → G2期、前期、中期:甲圖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4n:0:4n → 后期、末期:乙圖2n:0:2n → G1期:丙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