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免疫調節——2022-2023學年高二生物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期末復習基礎知識填空考點1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一、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器官(1)組成:骨髓、________、_____、淋巴結、扁桃體等。(2)作用:____________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2.免疫細胞(1)吞噬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2)淋巴細胞作用:參與特異性免疫(包括:T細胞、B細胞,分別在_____和骨髓中成熟)3.免疫活性物質(1)組成:抗體、_________、溶菌酶等。(2)來源: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二、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主要組成 獲得途徑 免疫類型第一道防線 皮膚、_____等 ________ 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 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生來就有 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 免疫器官、免疫細胞 在和_______做斗爭中獲得 特異性免疫2.免疫系統的三大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2)免疫自穩:機體清楚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我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3)免疫監視:機體識別和清除______的細胞,防止_____發生的功能。三、比較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比較項目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區別 范圍 對體內異物都可以發生免疫反應 僅對某一異物(抗原)產生免疫反應(作用范圍狹窄)特性 非專一性 專一性形成 人人生來就有的 后天逐漸形成的,因人而異作用 弱 強聯系 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共同構成人體總的防御系統,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產生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考點2 特異性免疫一、體液免疫1.抗原和抗體(1)抗原:能夠引起機體產生_______________反應的物質。 特點:大分子性、異物性、特異性。(2)抗體:機體受到抗原刺激產生的專門抗擊這種病原體的____________。2.體液免疫(1)體液免疫:B細胞主要靠產生______與病原體“作戰”的方式。(2)免疫過程(3)記憶細胞與二次免疫應答 記憶細胞特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長時間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 二次免疫反應:當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快速產生大量抗體。 二次免疫的特點:反應迅速、產生的抗體多、可大大降低患病程度。可用下圖表示:總結: 能產生抗體的細胞:漿細胞。 能識別抗原的細胞:吞噬細胞(不能特異性識別)、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 能識別抗原的物質:抗體。二、細胞免疫(1)階段Ⅰ:抗原經過______________的攝取和處理,再呈遞給_______。(2)階段Ⅱ:T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開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效應細胞,小部分形成________。(3)階段Ⅲ:效應T細胞和________結合,使________裂解死亡,釋放內部的抗原。考點3 免疫功能異常與免疫學應用一、免疫失調1.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1)過敏反應(免疫功能過強) 概念:已經產生免疫的機體,在______接受相同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 特點a.發作迅速、反應強烈、______較快;b.一般不會破壞__________,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c.有明顯的______傾向和個體差異。 預防:找出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______。(2)自身免疫病 產生原因: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______,“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_、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3)免疫缺陷病 概念:由于機體免疫功能_____或_____所引起的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 類型獲得性免疫缺陷病:如________ 發病機理: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先天不足(遺傳缺陷)或遭病毒等攻擊破壞而致。 實例:艾滋病a.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一種免疫缺陷病。b.病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 是一種逆轉錄病毒。c.病理:HIV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特別是侵入_____,使T細胞大量死亡,導致免疫調節障礙,最終引起全面的免疫二、免疫學應用1.疫苗(1)作用:預防病原體入侵引起的傳染病。(2)適用對象:具有潛在患病幾率的健康人。(3)疫苗種類:a.常規疫苗:滅活的或_____的病原體。b.基因工程疫苗:將抗原特異性基因作為__________,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疫苗。c.DNA(核酸)疫苗:接種的核酸疫苗在人體內表達抗原特性物質,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2.器官移植:醫學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1)每個人的細胞表面都帶有一組與別人不同的組織相容性抗原,也叫人類白細胞抗原,簡稱HLA。正常情況下,白細胞不會攻擊自身細胞,若將其他人的組織或器官移植過來,白細胞就能識別出HLA的不同而發起攻擊,這稱為__________。(2)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供者和受者的HLA否一致或相近。(3)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3.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比較項目 免疫預防 免疫治療原理 抗原刺激機體主動產生免疫力 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獲得方式 抗原入侵獲得;注射疫苗獲得 用抗體、細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質進行免疫增強療法;用免疫抑制劑進行免疫抑制療法適用對象 健康人 患者或疑似患者4.免疫診斷(1)原理:抗原-抗體雜交原理。(2)方法:用_______檢測病原體或腫瘤標志物等。(3)適用對象:患者或疑似患者。(4)特點:靈敏度高。參考答案考點一:胸腺 脾 免疫細胞 胸腺 淋巴因子 黏膜 生來就有 病原體 突變 腫瘤考點二:特異性免疫 蛋白質 抗體 漿細胞 吞噬細胞 T細胞 記憶細胞 靶細胞 靶細胞考點三:再次 消退 組織細胞 遺傳 過敏原 過度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不足 缺乏 艾滋病 T細胞 減毒 目的基因 免疫排斥 抗原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