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上第2章 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2.1-2.2)期末備考秘籍(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上第2章 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2.1-2.2)期末備考秘籍(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二章 期末備考
(復習范圍:2.1-2.2)
考點一、金屬與非金屬
考點精要:金屬的物理性質:金屬都有特殊的光澤;大多數金屬的顏色為銀白色或灰色,但金為金黃色,銅為紫紅色;金屬在常溫下為固態(除汞外,常溫下為液態);金屬比較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和延展性。
非金屬的物理性質:大多數非金屬沒有光澤,表面暗淡。大多數固體為灰黑色(磷為白色或暗紅色);多數氣體無顏色,少數氣體有顏色;溴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非金屬硬度一般較小,但差異很大,一般不具備導電性、導熱性,也沒有延展性。
典例1:(2022九上·東陽月考)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金屬,高科技新材料開發和應用也需要金屬。
(1)根據上圖金屬應用實例推斷,金屬具有的物理性質有(寫出1條即可):   ;
(2)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多數屬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見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純金屬的性能
焊錫 熔點183 °C 錫:熔點232°C;鉛:熔點327 °C
硬鋁 強度和硬度好 鋁、銅、鎂等。硬度小,質軟
不銹鋼 抗腐蝕性好 鐵、鉻、鎳等。純鐵抗腐蝕性能不如不銹鋼
由表中信息可以推斷,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合金的優點一般有(填序號,可多選)   。
①強度更低 ②硬度更高 ③熔點更高 ④抗腐蝕性更好
【答案】(1)良好導電性、良好導熱性、良好延展性 (2)②④
【解析】(1)金屬一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等方面的性質;
(2)合金是指由一種金屬和其它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合金的優點一般有強度好、熔點低、抗腐蝕性更好等。
【解答】(1)由圖中可知,可以用作導線說明金屬的導電性良好,可以用作炊具說明金屬的導熱性良好,金屬具有的物理性質有 良好導電性、良好導熱性、良好延展性 。
(2)由上表推斷,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合金的優點一般有強度好、熔點低、抗腐蝕性更好等。
故選 ②④ 。
考點二、常見金屬材料
考點精要:金屬材料包括金屬和合金兩大類。當把金屬材料變成納米級的粒子時,金屬的性質會發生變化,甚至與原來的性質完全不同。把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就稱為合金。鋼是一種由鐵和碳等元素組成的合金,生活中常見的合金還有銅合金、鋁合金及鈦合金等,合金往往比純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
典例2:(2022·浙江·寧波市九年級期末)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
(1)銅制插頭,這是利用金屬銅具有良好的________的性質。
(2)鐵制品易銹蝕,工廠用稀硫酸除去鐵銹的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導電性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1)銅制插頭,這是利用金屬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的性質。
(2)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工廠用稀硫酸除去鐵銹的原理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考點三、金屬與氧氣反應
考點精要:有些金屬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如金屬鋁的表面易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它能阻止金屬鋁繼續被空氣氧化;酸性或堿性物質會破壞鋁的氧化膜,故不可用鋁制容器盛酸性或堿性物質,也不要用鐵絲球等來擦洗鋁制品。有些金屬能在氧氣中燃燒,寫出鎂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Mg+O22MgO;寫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3Fe+2O2Fe3O4。有些金屬不能燃燒,但能生成氧化物,如銅在加熱條件下能生成黑色的氧化銅。鐵、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典例3:(2022·浙江溫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兩只燃燒匙里裝有相同質量的鎂粉與鋅粉,分別在空氣中加熱燃燒。根據燃燒難易及劇烈程度不同,可推測鎂與鋅具有不同的(  )
A.顏色 B.熔點 C.金屬延展性 D.金屬活動性
【答案】D
【解析】根據題意,兩只燃燒匙里裝有相同質量的鎂粉與鋅粉,分別在空氣中加熱燃燒,燃燒難易及劇烈程度不同,結合金屬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兩只燃燒匙里裝有相同質量的鎂粉與鋅粉,分別在空氣中加熱燃燒,如圖所示鎂粉燃燒時反應劇烈,根據燃燒難易及劇烈程度不同,說明鎂比鋅金屬活動性強。
考點四、金屬與酸反應
考點精要:反應特性:金屬+酸→鹽+H2↑。
(1)鋁與稀鹽酸反應 現象:反應較劇烈,產生大量氣泡,放出熱量;
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鎂或鋅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現象:金屬表面都有氣泡產生;
化學方程式: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
結論:能跟酸反應并產生氫氣的金屬,是較活潑的金屬。
(3)銅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現象:沒有明顯現象。
典例4:(2022·浙江杭州·一模)小樂將表面銹蝕的鐵釘放入燒杯中,然后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產生氫氣的質量和加入稀鹽酸的質量如圖所示。
(1)當稀鹽酸質量小于10克時,鐵釘表面看不到明顯的氣泡,原因是___________。
(2)生成氫氣的質量為多少克___________?
【答案】稀鹽酸和鐵釘表面的鐵銹反應,未產生氣泡 與鐵反應消耗氯化氫的質量是(60g-10g)×14.6%=7.3g,設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
x=0.2g
答: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2g。
【解析】(1)當稀鹽酸的質量為10g時,不產生氫氣的原因是稀鹽酸只和鐵釘表面的鐵銹氧化鐵反應,不產生氣體;
考點五、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
考點精要: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金屬的位置越靠后,該金屬的陽離子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獲得電子變成原子。
記住兩種應用:(1)判斷金屬與酸的反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而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2)判斷金屬與鹽的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注意三個要點:(1)適用范圍:金屬活動性順序僅適用于在水溶液中的反應,超出此范圍則不一定適用;(2)判斷金屬跟酸反應時的要點:①酸:這里的酸一般是指稀硫酸、稀鹽酸等非氧化性強酸,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等強氧化性酸;②金屬:鐵與酸(如:稀硫酸、稀鹽酸)反應,生成+2價的亞鐵鹽;(3)判斷金屬跟鹽反應時的要點:①鹽:鹽必須是可溶的,因為金屬與鹽的反應必須在溶液中進行;②金屬:鐵與鹽反應,生成+2價的鐵鹽。
典例5:(2022·浙江杭州·一模)鈧鈦合金廣泛應用于航天領域。小樂為了研究鈧(Sc)和鈦(Ti)的化學活動性強弱,將Sc和Ti分別與鹽酸反應,發現只有Sc表面產生氣泡。據此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Sc能與鹽酸反應
B.Sc的化學活動性強于Ti
C.僅用Ti、Cu和稀鹽酸,能比較Ti和Cu的化學活動性強弱
D.僅用Sc和CuSO4溶液,能比較Sc和Cu的化學活動性強弱
【答案】C
【解析】A、根據題意可知將Sc和Ti分別與鹽酸反應,發現只有Sc表面產生氣泡,說明Sc的金屬活動性大于氫和Ti,故Sc能與鹽酸反應,A選項不符合題意。
B、根據題意可知將Sc和Ti分別與鹽酸反應,發現只有Sc表面產生氣泡,說明Sc的金屬活動性強于Ti,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由題可知Ti、Cu的金屬活動性都在氫之后,故均不能和稀鹽酸反應,所以不能僅用Ti、Cu和稀鹽酸來判斷Ti和Cu的化學活動性的強弱,故C選項符合題意。
D、由題可知Sc的金屬活動性在銅之前,故Sc可以置換出CuSO4中的銅,可以判斷兩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考點六、金屬的銹蝕及其保護
考點精要:金屬的銹蝕既與周圍環境中的空氣、水等物質有關,也與金屬內部的結構有關。根據金屬銹蝕的條件,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可以是:(1)保持金屬制品(特別是鋼鐵)表面的潔凈和干燥;(2)在金屬制品(特別是鋼鐵)表面涂上一層保護膜,如涂油、噴漆、覆蓋搪瓷、塑料等;(3)改變金屬的自身結構,如加入鉻、鎳等制成不銹鋼。
典例6:(2022九上·舟山期末)你注意過嗎?家庭使用的鐵制工具隔一段時間不用就變得銹跡斑斑,而廣場上矗立的不銹鋼雕塑,幾經風霜雨雪總能保持原有的本色。
(1)鐵與空氣中的   直接接觸會導致鐵制品的銹蝕。
(2)不銹鋼是鋼鐵中添加了Cr(鉻)、Ni(鎳)、Mn(錳)等元素,才有了耐腐蝕性。這種將多種金屬.熔合在一起的材料稱為合金,它是   。(選填“混合物”、“純凈物”或“有機化合物”)
【答案】(1)水、氧氣 (2)混合物
【解析】(1)鐵生銹是鐵與水和氧氣共同作用的結果;
(2)合金是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混合物。
考點七、置換反應中濾液、濾渣成分的分析
考點精要: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則濾渣和濾液的成分可能是:(鐵先和AgNO3 反應,再和Cu(NO3)2反應)
①鐵粉的量不足,AgNO3 沒有反應完(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濾液:AgNO3、Cu(NO3)2 、Fe(NO3)2
②鐵粉與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CuSO4溶液沒有參與反應(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濾液:Cu(NO3)2 、Fe(NO3)2
③鐵粉與CuSO4溶液發生反應,但CuSO4溶液沒有反應完(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Cu 濾液:Cu(NO3)2 、Fe(NO3)2
④鐵粉與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Cu 濾液: Fe(NO3)2
⑤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完,鐵粉沒有反應完(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Cu、Fe 濾液: Fe(NO3)2
典例7:(2022·嘉興模擬)人類對科學規律的認識常需經歷漫長的探索過程,對金屬活動性規律的認識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勞貝爾發現將金屬放入稀鹽酸中會“消失",這為發現金屬活動性順序奠定了基礎。小嘉選用錫、銅、鋅三種金屬重溫實驗,則會“消失”的金屬有________。
(2)1766年卡文迪許用金屬與酸反應制取了一種可燃性氣體,他稱之為“可燃空氣”,其實該氣體就是________。從此為探索金屬活動性打開了新思路。
(3)1865年貝開托夫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了金屬活動性規律。小嘉運用該規律開展實驗,向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則B點時溶液中所含的金屬陽離子有________。
【答案】(1)錫、鋅(2)氫氣(3)Cu2+、Fe2+
【解析】(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和酸反應生成氫氣;
(2)活潑金屬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遇明火容易爆炸;
(3)跟機鐵粉和兩種鹽的反應過程分析判斷。
【解答】(1)錫、銅、鋅中,只有錫和鋅排在氫的前面,因此會“消失”的金屬是錫和鋅。
(2)1766年卡文迪許用金屬與酸反應制取了一種可燃性氣體,他稱之為“可燃空氣”,其實該氣體就是氫氣,從此為探索金屬活動性打開了新思路。
(3)鐵粉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單質,再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單質。由于銀和銅的原子量都大于鐵,所以溶液的質量都會減小,且前者質量減小的速度大于后者,那么AB段為鐵和硝酸銀的反應,B點時硝酸銀完全反應,硝酸銅還沒有開始反應,因此溶質為硝酸亞鐵和硝酸銅,溶液中的陽離子為 Cu2+、Fe2+
考點八、金屬與酸反應圖像
考點精要:解題關鍵:
一看:橫、縱坐標的含義;
二看:化學反應中的折點的含義:一般認為每一折點代表一個反應的開始或結束;
三看:理解曲線的變化或趨勢。即圖像是上升,下降,還是平直。
一般規律:
①反應快慢:看傾斜角度(只有時間圖像才能說反應快慢);
②產物質量:看圖像縱坐標最大值;由完全反應掉反應物質量決定;
③反應起始時間:若反應條件為加熱(高溫),開始時間大于零。
催化劑能改變反應所需時間但不影響生成物質量。
典例8:(2021·余姚模擬)現有質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氣(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顯+2價)。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Zn、Fe
B.金屬活動性:甲>乙>丙
C.相對原子質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質量:甲>乙>丙
【答案】D
【解析】(1)(2)金屬越活潑,反應速率越快,反應需要時間越短;
(3)根據M+H2SO4=MSO4+H2↑可知,當金屬完全反應時,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生成氫氣質量越少;
(4)反應生成的氫氣中的氫元素完全來自于硫酸。
【解答】由圖中信息可知,完全反應所需時間:乙<甲<丙,則金屬活動性強弱是:乙>甲>丙,則甲、乙、丙依次不可能是Mg、Zn、Fe,故A、B錯誤;
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顯+2價,稀硫酸足量,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生成的氫氣質量越小,因此相對原子質量:丙>乙>甲,故C錯誤;
生成的氫氣中的氫元素完全來自于硫酸,因此生成氫氣質量越大,消耗硫酸質量越大,因此消耗硫酸的質量:甲>乙>丙,故D正確。
1.(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冬奧會紀念幣。在選擇鑄造紀念幣的材料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金屬的硬度 B.金屬的耐腐蝕性
C.金屬的導電性 D.金屬的延展性
【答案】C
【解析】根據硬幣的流通特點可知:鑄造出的紀念幣要有較強的耐腐蝕性、硬度較大且硬幣價值與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金屬的延展性較好,也便于鑄造硬幣。而金屬的導電性、導熱性等不是鑄造硬幣所考慮的因素,故C符合題意。
2.(2021·浙江溫州·九年級期中)用鎳鈦合金制成的宇宙飛船自展天線,在低溫下被折疊,進入太空后,在陽光照射下可重新展開,恢復成原狀。關于此天線制作材料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具有形狀記憶功能 B.具有很低的熔點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答案】B
【解析】用鎳鈦合金制成的宇宙飛船自展天線,在低溫下被折疊,進入太空后,在陽光照射下可重新展開,恢復成原狀,說明它具有形狀記憶功能、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導電性,而鎳鈦合金的熔點也很高,只有B錯誤。
3.(2022九上·義烏期中)飛機的制造材料主要是鋁合金。一架普通的飛機,差不多要用50萬個鋁合金做的鉚釘,飛機的外殼、機翼、機尾螺旋槳、引擎的許多部件也是用鋁合金制成的。對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鋁合金的導電性極差,使飛機不容易被閃電擊中
B.鋁的密度比較小,大量使用鋁材能減小飛機質量,有利于飛行
C.鋁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不容易生銹
D.飛機材料采用鋁合金而不用純鋁的主要原因,是純鋁比較軟而鋁合金比較硬
【答案】A
【解析】A.鋁合金的導電能力很強,故A錯誤符合題意;
B.鋁的密度比較小,大量使用鋁材能減小飛機質量,有利于飛行,故B正確符合題意;
C.鋁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不容易生銹,故C正確不合題意;
D.飛機材料采用鋁合金而不用純鋁的主要原因,是純鋁比較軟而鋁合金比較硬,故D正確不合題意。
4.(2022九下·杭州月考)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鎂片放置在空氣中,不需要加熱就能夠在表面生成MgO
B.鐵絲加熱后放入氧氣中,燃燒生成Fe2O3固體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
D.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
【答案】A
【解析】A、鎂的化學性質活潑,鎂片放置在空氣中,不需要加熱就能夠在表面生成MgO ,符合題意;
B、鐵絲加熱后放入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固體,不符合題意;
C、木炭不經點點燃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不會燃燒 ,不符合題意;
D、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 ,不符合題意;
5.(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Cu→Cu(NO3)2 B.Cu(OH)2→CuO C.BaCl2→BaSO4 D.CaCO3→Ca(OH)2
【答案】D
【解析】A、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銅受熱分解可生成氧化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可生成硫酸鋇,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鈣難溶于水,不能一步轉化為氫氧化鈣,符合題意。
6.(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取一段鎂條放入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中,用手摸試管外壁會感覺發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Cl=MgCl2+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無明顯現象 B.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
C.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少 D.反應說明鎂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答案】D
【解析】A、取一段鎂條放入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中,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有氣泡產生,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用手摸試管外壁會感覺發燙,說明放出了熱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每24份質量的鎂可置換出2份質量的氫氣,溶液的質量會增加,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說明鎂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故選項說法正確。
7.(2022·浙江舟山市九年級階段練習)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鎂、鋅、鐵三種金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最終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氫氣質量相等,鎂比鋅活潑,鋅比鐵活潑,因此鎂反應時間最短,鐵反應時間最長。
8.(2022九上·西湖期末)將一定量的銅鐵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現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淀。則濾渣的成分是(  )
A.銀 B.銀、鐵 C.銀、銅 D.銀、銅、鐵
【答案】A
【解析】根據銅和鐵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硝酸銀剩余,則固體銅和鐵都不能剩余分析。
將一定量的銅鐵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銅和鐵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現象,說明濾渣中一定沒有鐵,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淀,說明硝酸銀有剩余,則濾渣中只有銀。
9.(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如圖曲線能正確反映下列化學變化中y與x變化關系的是(  )
A.鋅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氫氣的質量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y代表沉淀的質量
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稀鹽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質量
【答案】D
【解析】A、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一開始就產生氫氣,與圖像不符,故選項錯誤;
B、二氧化碳不能與氯化鈣溶液反應,不會產生沉淀,與圖像不符,故選項錯誤;
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稀鹽酸,堿性逐漸減弱,酸性逐漸增強,pH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等于7、小于7,與圖像不符,故選項錯誤;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開始時不會生成沉淀,鹽酸消耗完再與硫酸銅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故沉淀的質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后,再不斷上升,最后反應結束,不再生成沉淀,形成一條水平直線;與圖像相符,故選項正確。
10.(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向盛有一定質量的黃銅(銅鋅合金)粉末的燒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邊滴加邊攪拌,反應過程中燒杯內剩余固體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通過a、c點時固體的質量可以計算鋅的質量分數
B.b點的現象是溶液變為藍色
C.d點的現象是有氣泡產生
D.d點時溶液的pH大于c點時的pH
【答案】A
【解析】A、a點是黃銅質量,c點鋅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剩余固體質量為不反應的銅的質量,所以通過a、c點時固體的質量可以計算鋅的質量分數,故A正確;
B、b點是稀硫酸和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有氣泡生成,硫酸鋅溶液是無色的,故B錯誤;
C、d點硫酸過量,溶質是硫酸鋅和硫酸,沒有明顯現象,故C錯誤;
D、c點硫酸鋅溶液呈中性,pH═7,d點硫酸呈酸性,pH<7,所以d點時溶液的pH小于c點時的pH,故D錯誤。
11.(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小敏稱取等質量的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25毫升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硝酸銀溶液中(如圖所示),充分反應。下列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A.鐵和銅都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7:8
B.鐵和銅都沒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1
C.鐵有剩余,銅沒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6:15
D.銅有剩余,鐵沒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5:14
【答案】C
【解析】由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鐵>銅>銀,等質量的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25毫升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硝酸銀溶液中,反應的質量關系是:
A.鐵和銅都有剩余時,硝酸銀全部參加反應,因為硝酸銀溶液的體積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因此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1,故A錯誤;
B.鐵和銅都沒有剩余,則金屬銅和銀全部反應,根據化學方程式,設金屬的質量均為m,則生成銀的質量比為: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故B錯誤。
C.由方程式可知,每64份質量的銅能與340份質量的硝酸銀溶液恰好反應,每56份質量的鐵能與340份質量的硝酸銀溶液恰好反應,等質量的硝酸銀溶液完全反應消耗的銅的質量大于鐵的質量,故鐵有剩余時,銅能完全反應,C選項有可能出現,故C正確。
D.等質量的銅和銀,銅有剩余,則鐵一定有剩余,故D錯誤。
12.(2022九上·嵊州期末)在鹽酸中加入過量的某種金屬粉末,反應的微觀模型如圖所示,圖中圓圈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
(1)該金屬粉末可能是 。
A.Cu B.Mg C.Al D.Na
(2)圖中“ ”所代表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答案】(1)B;C (2)Cl-
【解析】根據反應的實質,可以知道溶液里面粒子的變化情況;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只要是氫前金屬都可以和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所以只有鎂和鋁可以。
(1)反應前,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氫離子、氯離子,金屬粉末與鹽酸反應后,跟圖片相符的是Mg和Al,銅與鹽酸不反應,因此該金屬粉末可能是Mg和Al 。
(2)反應前后溶液中都存在的離子是氯離子,所以圖中“” 所代表的離子是Cl-。
13.(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再到鈉電池,鉀電池,科學家在不斷提升電池的性能。
(1)金屬原子失去電子后形成___________(選填“陰”或“陽”)離子,鋰、鈉、鉀等金屬很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被用作電池材料。
(2)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如圖是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___________電池。
【答案】陽 鉀
【解析】(1)電子帶負電,金屬原子失去電子后形成帶正電荷的陽離子;
(2)由題意,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由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鉀離子半徑最大,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鉀電池。
14.(2022九上·舟山開學考)科學探究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某興趣小組進行了金屬燃燒實驗:
實驗 1 2 3
步驟 將一片鋁箔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 將另一片相同鋁箔伸入到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引燃 將一段鎂條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
現象 鋁箔不燃燒,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層薄膜 鋁箔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1、2實驗的目的是為研究鋁和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是否與氧氣的   有關。
(2)某同學分析1、3實驗后就得出了如下結論:不同金屬的活動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學認為這個結論不可靠,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   
【答案】(1)濃度 (2)只用鎂、鋁做實驗,選擇的金屬樣品種類太少
【解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2)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換用不同的實驗器材反復進行多次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到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
【解答】(1)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明顯低于氧氣瓶中氧氣的濃度,則進行1、2實驗的目的是為研究鋁和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是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2)某同學分析1、3實驗后就得出了如下結論:不同金屬的活動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學認為這個結論不可靠,我認為他們的理由是:只用鎂、鋁做實驗,選擇的金屬樣品種類太少。
15.(2021九上·嘉興期末)2021年6月,嘉興市有軌電車T1線示范段正式開通。
(1)列車軌道由錳鋼制成,錳鋼屬于   材料
(選填“合金”或“有機合成”)。
(2)已知錳的金屬活動性介于鎂和鋅之間,通過實驗來比較鐵和錳的金屬活動性強弱,下列試劑中可以選用的是________。
A.Fe、Mn、ZnSO4溶液 B.Fe、Mn、CuSO4溶液 C.Cu、FeSO4 溶液、MnSO4溶液
【答案】(1)合金 (2)A
【解析】(1) 錳鋼為合金;
(2)鐵不能與硫酸鋅反應,而錳能與硫酸鋅反應,可證明錳的活動性大于鐵,A正確;鐵和錳都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無法證明鐵、錳的活動性強弱,B錯誤;銅與硫酸亞鐵、硫酸錳都不反應,無法證明鐵、錳活動性強弱,C錯誤;
16.(2022·麗水模擬)為探究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小濤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完成下列問題:
(1)同學們經討論后認為該方案可以優化,________試管的實驗是多余的;
(2)去掉多余的實驗,同學們將另兩只試管中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大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組成濾渣的所有可能是 ________。
【答案】(1)丙 (2)Cu、Fe和Cu、Fe、Mg
【解析】(1)根據金屬能否與鹽溶液反應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
(2)根據銅不能與硫酸反應,鐵和鎂能與硫酸反應,濾渣中固體存在的順序為先強后強分析。
【解答】(1)甲試管可得出鎂的活動性大于鐵,乙試管可得出鐵的活動性大于銅,甲乙試管即可得出鎂、鐵、銅的活動性順序,丙可得出鎂的活動性大于銅,該實驗多余;
(2)去掉多余的實驗,將另兩只試管中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大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一定有鐵和銅,可能有鎂,則組成濾渣的所有可能是 Cu、Fe和Cu、Fe、Mg。
17.(2022·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小麗和小科在做“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時,他們分別將鎂條投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小麗加入少量鎂條,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鎂條。一段時間后,小科的試管底部“意外”地出現了灰白色固體。為探究該固體是什么物質,他們開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足量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灰白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氫氧化鎂和堿式氯化鎂[Mg(OH)Cl]都難溶于水,但都能與稀硝酸反應,后者能生成Mg(NO3)2
[建立假設]假設1:未溶解完的氯化鎂;假設2:氫氧化鎂;假設3:堿式氯化鎂…
[進行實驗]將灰白色固體過濾、充分洗滌后進行如下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一 取灰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振蕩 固體不溶解 假設1______。
實驗二 取灰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蕩 固體溶解 假設2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______。
[評價交流]小麗認為該灰白色固體平定是堿式氯化鎂。小科認為上述探究還不足以說明該固體就是堿式氯化鎂,其理由是______。
[繼續探究]…
【答案】不成立 產生白色沉淀 只證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證明堿式氯化鎂中的其他元素
【解析】{進行實驗}
實驗一:氯化鎂溶于水,取灰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振蕩固體不溶解,說明白色固體不是未溶解的氯化鎂,即假設1不成立,故填不成立。
實驗二:假設2不成立,說明白色固體不是氫氧化鎂,取灰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蕩,固體溶解,說明固體可能是堿式氯化鎂,或堿式氯化鎂和氫氧化鎂的混合物,根據堿式氯化鎂[Mg(OH)Cl]難溶于水,但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Mg(NO3)2和HCl,所以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鹽酸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因此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產生白色沉淀,故填產生白色沉淀。
{評價交流}
通過以上探究,只證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證明堿式氯化鎂中的其它元素,因此上述探究還不足以說明該固體就是堿式氯化鎂,故填只證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證明堿式氯化鎂中的其它元素。
18.(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久置的鎂帶表面會有一層灰黑色固體。為了測量久置鎂帶中金屬鎂的質量分數,同學們提出了兩種實驗方法:
物理方法:取一定質量的鎂帶,用砂紙打磨,除盡表面的灰黑色固體,根據剩余固體質量計算金屬鎂的質量分數。
化學方法:取一定質量的鎂帶,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根據測得生成氣體體積計算金屬鎂的質量分數。
(1)經討論,同學們否定了物理方法。理由是:打磨過程中___________。
(2)常溫常壓下氫氣密度已知,因此大家認為化學方法可行。
(提示:鎂與稀硫酸反應放熱;灰黑色固體除氧化鎂外,還存在少量堿式碳酸鎂【MgCO3 Mg(OH)2】,它與酸反應會產生CO2氣體;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同學們從下列裝置中選擇合適的裝置,組裝并進行實驗,
A. B. C. D.
①圖C、D虛線框內有一種測量體積的儀器(未畫出),該儀器是___________。
②完成該實驗應選擇的裝置為___________(填字母)。
③結合實驗方法和選擇的裝置分析,會造成實驗結果不準確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稀硫酸不足,鎂帶有剩余 B.裝置氣密性不好 C.反應結束,立即讀數
【答案】可能會除去部分鎂 量筒 ABC ABC
【解析】(1)物理方法:取一定質量的鎂帶,用砂紙打磨,除盡表面的灰黑色固體,根據剩余固體質量計算金屬鎂的質量分數,否定了物理方法,是因為打磨過程中可能會除去部分鎂。
(2)①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
②鎂帶與硫酸反應是固液不加熱型,用A做發生裝置;由于灰黑色固體除了氧化鎂之外,還存在少量堿式碳酸鎂MgCO3 Mg(OH)2,它與酸反應會產生CO2氣體,故可用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選用的裝置是B,氫氣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因此用裝置C收集氫氣,從短管進入,水從長管排出到量筒,量筒內水的體積即為生成氫氣體積,故完成該實驗應選擇的裝置為ABC;
③A.加入稀硫酸不足,鎂帶有剩余,金屬鎂的質量分數偏小,會造成實驗結果不準確;
B.裝置氣密性不好,氫氣體積不準確,求得鎂質量不準確,會造成實驗結果不準確;
C.鎂與稀硫酸反應放熱,反應結束,立即讀數,氫氣體積受熱膨脹偏大,會造成實驗結果不準確。
故選ABC。
19.(2020九上·濱江月考)小華想測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實驗室只提供了一瓶稀鹽酸和相關的儀器。
(1)根據現有的條件,你認為只能測出________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
(2)若想測出該鹽酸的質量分數,你認為實驗時必須提供和測出的數據是____(選填序號)。
A.參加反應的合金質量 B.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質量 C.產生氣體的質量.
(3)為了測定該合金的組成,小華稱取10克該合金粉末,在粉末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如圖,求出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列式計算)
【答案】(1)Cu-Zn
(2)B,C
(3)根據圖片可知,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2g,
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解得:x=6.5g;
那么銅的質量分數為:。
【解析】(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2)利用生成氫氣的質量,結合鋅和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溶質HCl的質量,最后根據計算出稀鹽酸的質量分數。
(3)根據圖像確定生成氫氣的質量,利用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用合金的質量減去鋅的質量就是銅的質量,并計算出它的質量分數。
【解答】(1)在三種金屬中,只有金屬鋅能夠與酸反應生成氫氣,銅和銀都不能與酸反應,因此只能測出Cu-Zn合金的銅的質量分數;
(2)若想測出該鹽酸的質量分數,我認為實驗時必須提供和測出的數據是: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質量 和產生氣體的質量.故選BC。
(3)根據圖片可知,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2g,
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 解得:x=6.5g;
那么銅的質量分數為:。
20.(2021九下·臺州月考)某金屬混合物的主要成分是鋅、鐵和銅,課外興趣小組將500克稀硫酸溶液不斷加到50克金屬混合物中得到如下數據:
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的質量/克 100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體的質量/克 37 24.9 a 3 3
(1)表格中“a”的值為________;
(2)其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3)第2次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________。
【答案】(1)13.7
(2)繼續加入100g硫酸,所以在13.7的基礎上繼續減少11.2g剩余2.5g,結果是剩余3g,說明硫酸過量,鐵完全反應。
100g硫酸對應鋅的減少量為13g,
設100g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g x
; 解得:x=19.6g;
則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3)FeSO4、ZnSO4
【解析】(1)在鋅、鐵和銅三種金屬,鋅和鐵都能和硫酸反應,只有銅不和硫酸反應,所以不斷加入硫酸最后剩余的是銅,也就是銅的質量為3g.由于鋅鐵的活動性是鋅比鐵活潑,根據金屬反應的優先原則,鋅先和硫酸反應,等到鋅完全后鐵才能和硫酸反應,據此分析計算a的值;
(2)根據第1組數據可知,加入100g稀硫酸,固體質量減少13g,即有13g鋅完全反應,根據鋅和稀硫酸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硫酸溶質的質量,最后根據計算它的溶質質量分數。
(3)根據前面的分析,確定第2次時參加反應的物質,從而確定溶質種類。
【解答】(1)在鋅、鐵和銅三種金屬,鋅和鐵都能和硫酸反應,只有銅不和硫酸反應,所以不斷加入硫酸最后剩余的是銅,也就是銅的質量為3g.由于鋅鐵的活動性是鋅比鐵活潑,根據金屬反應的優先原則,鋅先和硫酸反應,等到鋅完全后鐵才能和硫酸反應。
消耗等質量的硫酸,需要鋅和鐵的質量為65:56,也就是當加入等質量的酸,如果是同種金屬,則引起的固體質量變化相等,而現在加入第一次硫酸,引起的質量變化為:50g-37g=13g,而第二次是:37g-24.9g=12.1g,說明第一次加入酸,只有鋅參加了反應,第二次是鋅和鐵參加的反應。
此時如果100g硫酸消耗的鐵的質量為 , 而當加入第三次硫酸的時候只有鐵和硫酸反應,所以可知固體在24.9g的基礎上減少了11.2g,所以a=24.9g-11.2g=13.7g。
(2)綜上所述,繼續加入100g硫酸,所以在13.7的基礎上繼續減少11.2g剩余2.5g,結果是剩余3g,說明硫酸過量,鐵完全反應。
100g硫酸對應鋅的減少量為13g,
設100g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g x
; 解得:x=19.6g;
則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3)第2次反應結束后,鋅已經完全反應,而鐵沒有完全反應,那么溶質為硫酸鋅和硫酸亞鐵,即 FeSO4、ZnSO4 。
21.(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某同學為探究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實驗數據如表。請分析與計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20
所加稀硫酸的質量/g 100 120 80 18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2 0.2 0.2 X
(1)表中X=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次實驗中,稀硫酸過量;
(3)求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_________;
(4)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
【答案】(1)0.4 (2)一、二、四
(3)解:設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為m,所加稀硫酸的溶質質量為n,
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100%=56%;
(4)12.25%。所加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2.25%;
【解析】(1)由表中的數據對比可知,一、二次實驗對比,說明10g合金與足量硫酸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一、三次實驗對比,說明80g稀硫酸與足量合金反應最多生成0.2g氫氣,即10g合金與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2g氫氣,則第四次實驗中加入180g稀硫酸,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4g,故填:0.4g;
(2)由上述分析可知,10g合金與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則第一、二、四次實驗中,稀硫酸過量,故填:一、二、四;
22.(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舉重前運動員常常會抓一把“鎂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種“鎂粉”中只含有MgO,Mg(OH)2,MgCO3中的一種或幾種固體。某興趣小組對其成分展開了探究分別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鎂粉”置于燒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種固體消耗稀鹽酸的質量如表所示,且燒杯③和燒杯④中產生了大量氣泡。請結合實驗現象和數據回答問題。
物質 MgO Mg(OH)2 MgCO3 “鎂粉”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克 121.8 m 58.0 61.9
(1)燒杯③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
(2)“鎂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種物質,理由是___________。
(3)表格中m的值為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____
(4)為確定“鎂粉”的具體成分,興趣小組補充了如下實驗:取“鎂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相同條件下的氣體體積分別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該種“鎂粉”的成分是___________。
【答案】CO2 相等質量的“鎂粉”和MgCO3消耗稀鹽酸的質量不同
設與碳酸鎂反應消耗的氯化氫的質量為x,
x=3.65g
所用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設與氫氧化鎂反應消耗的氯化氫的質量為y,
y≈5.286g
消耗鹽酸的質量為
故表格中m的值為84.0 MgCO3和Mg(OH)2
【解析】(1)碳酸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燒杯③中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和取“MgCO3和“鎂粉”樣品4.2g,逐滴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消耗的鹽酸質量不相等,可知“鎂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種物質。
(3)解析見答案。
(4)為確定“鎂粉”的具體成分,同學們認為還需要補充如下實驗:取“鎂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相同條件下的氣體體積分別為952毫升和1120毫升;
設MgCO3的質量為m,則,解得m=3.57g,消耗鹽酸的質量為;“鎂粉”中另一種物質的質量為4.2g﹣3.57g=0.63g,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為61.9g﹣49.3g=12.6g,則設4.2g該物質消耗稀鹽酸質量為n,則,解得n=84g,故“鎂粉”中除MgCO3外另一種物質為Mg(OH)2。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精選精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二章 期末備考
(復習范圍:2.1-2.2)
考點一、金屬與非金屬
考點精要:金屬的物理性質:金屬都有特殊的光澤;大多數金屬的顏色為銀白色或灰色,但金為金黃色,銅為紫紅色;金屬在常溫下為固態(除汞外,常溫下為液態);金屬比較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和延展性。
非金屬的物理性質:大多數非金屬沒有光澤,表面暗淡。大多數固體為灰黑色(磷為白色或暗紅色);多數氣體無顏色,少數氣體有顏色;溴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非金屬硬度一般較小,但差異很大,一般不具備導電性、導熱性,也沒有延展性。
典例1:(2022九上·東陽月考)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金屬,高科技新材料開發和應用也需要金屬。
(1)根據上圖金屬應用實例推斷,金屬具有的物理性質有(寫出1條即可):   ;
(2)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多數屬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見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純金屬的性能
焊錫 熔點183 °C 錫:熔點232°C;鉛:熔點327 °C
硬鋁 強度和硬度好 鋁、銅、鎂等。硬度小,質軟
不銹鋼 抗腐蝕性好 鐵、鉻、鎳等。純鐵抗腐蝕性能不如不銹鋼
由表中信息可以推斷,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合金的優點一般有(填序號,可多選)   。
①強度更低 ②硬度更高 ③熔點更高 ④抗腐蝕性更好
考點二、常見金屬材料
考點精要:金屬材料包括金屬和合金兩大類。當把金屬材料變成納米級的粒子時,金屬的性質會發生變化,甚至與原來的性質完全不同。把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就稱為合金。鋼是一種由鐵和碳等元素組成的合金,生活中常見的合金還有銅合金、鋁合金及鈦合金等,合金往往比純金屬具有更好的性能。
典例2:(2022·浙江·寧波市九年級期末)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金屬。
(1)銅制插頭,這是利用金屬銅具有良好的________的性質。
(2)鐵制品易銹蝕,工廠用稀硫酸除去鐵銹的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考點三、金屬與氧氣反應
考點精要:有些金屬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如金屬鋁的表面易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它能阻止金屬鋁繼續被空氣氧化;酸性或堿性物質會破壞鋁的氧化膜,故不可用鋁制容器盛酸性或堿性物質,也不要用鐵絲球等來擦洗鋁制品。有些金屬能在氧氣中燃燒,寫出鎂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Mg+O22MgO;寫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3Fe+2O2Fe3O4。有些金屬不能燃燒,但能生成氧化物,如銅在加熱條件下能生成黑色的氧化銅。鐵、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典例3:(2022·浙江溫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兩只燃燒匙里裝有相同質量的鎂粉與鋅粉,分別在空氣中加熱燃燒。根據燃燒難易及劇烈程度不同,可推測鎂與鋅具有不同的(  )
A.顏色 B.熔點 C.金屬延展性 D.金屬活動性
考點四、金屬與酸反應
考點精要:反應特性:金屬+酸→鹽+H2↑。
(1)鋁與稀鹽酸反應 現象:反應較劇烈,產生大量氣泡,放出熱量;
化學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鎂或鋅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現象:金屬表面都有氣泡產生;
化學方程式: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
結論:能跟酸反應并產生氫氣的金屬,是較活潑的金屬。
(3)銅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現象:沒有明顯現象。
典例4:(2022·浙江杭州·一模)小樂將表面銹蝕的鐵釘放入燒杯中,然后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產生氫氣的質量和加入稀鹽酸的質量如圖所示。
(1)當稀鹽酸質量小于10克時,鐵釘表面看不到明顯的氣泡,原因是___________。
(2)生成氫氣的質量為多少克___________?
考點五、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
考點精要: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金屬的位置越靠后,該金屬的陽離子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獲得電子變成原子。
記住兩種應用:(1)判斷金屬與酸的反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而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2)判斷金屬與鹽的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注意三個要點:(1)適用范圍:金屬活動性順序僅適用于在水溶液中的反應,超出此范圍則不一定適用;(2)判斷金屬跟酸反應時的要點:①酸:這里的酸一般是指稀硫酸、稀鹽酸等非氧化性強酸,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等強氧化性酸;②金屬:鐵與酸(如:稀硫酸、稀鹽酸)反應,生成+2價的亞鐵鹽;(3)判斷金屬跟鹽反應時的要點:①鹽:鹽必須是可溶的,因為金屬與鹽的反應必須在溶液中進行;②金屬:鐵與鹽反應,生成+2價的鐵鹽。
典例5:(2022·浙江杭州·一模)鈧鈦合金廣泛應用于航天領域。小樂為了研究鈧(Sc)和鈦(Ti)的化學活動性強弱,將Sc和Ti分別與鹽酸反應,發現只有Sc表面產生氣泡。據此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Sc能與鹽酸反應
B.Sc的化學活動性強于Ti
C.僅用Ti、Cu和稀鹽酸,能比較Ti和Cu的化學活動性強弱
D.僅用Sc和CuSO4溶液,能比較Sc和Cu的化學活動性強弱
考點六、金屬的銹蝕及其保護
考點精要:金屬的銹蝕既與周圍環境中的空氣、水等物質有關,也與金屬內部的結構有關。根據金屬銹蝕的條件,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可以是:(1)保持金屬制品(特別是鋼鐵)表面的潔凈和干燥;(2)在金屬制品(特別是鋼鐵)表面涂上一層保護膜,如涂油、噴漆、覆蓋搪瓷、塑料等;(3)改變金屬的自身結構,如加入鉻、鎳等制成不銹鋼。
典例6:(2022九上·舟山期末)你注意過嗎?家庭使用的鐵制工具隔一段時間不用就變得銹跡斑斑,而廣場上矗立的不銹鋼雕塑,幾經風霜雨雪總能保持原有的本色。
(1)鐵與空氣中的   直接接觸會導致鐵制品的銹蝕。
(2)不銹鋼是鋼鐵中添加了Cr(鉻)、Ni(鎳)、Mn(錳)等元素,才有了耐腐蝕性。這種將多種金屬.熔合在一起的材料稱為合金,它是   。(選填“混合物”、“純凈物”或“有機化合物”)
考點七、置換反應中濾液、濾渣成分的分析
考點精要: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則濾渣和濾液的成分可能是:(鐵先和AgNO3 反應,再和Cu(NO3)2反應)
①鐵粉的量不足,AgNO3 沒有反應完(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濾液:AgNO3、Cu(NO3)2 、Fe(NO3)2
②鐵粉與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CuSO4溶液沒有參與反應(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濾液:Cu(NO3)2 、Fe(NO3)2
③鐵粉與CuSO4溶液發生反應,但CuSO4溶液沒有反應完(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Cu 濾液:Cu(NO3)2 、Fe(NO3)2
④鐵粉與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Cu 濾液: Fe(NO3)2
⑤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完,鐵粉沒有反應完(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濾渣:Ag 、Cu、Fe 濾液: Fe(NO3)2
典例7:(2022·嘉興模擬)人類對科學規律的認識常需經歷漫長的探索過程,對金屬活動性規律的認識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勞貝爾發現將金屬放入稀鹽酸中會“消失",這為發現金屬活動性順序奠定了基礎。小嘉選用錫、銅、鋅三種金屬重溫實驗,則會“消失”的金屬有________。
(2)1766年卡文迪許用金屬與酸反應制取了一種可燃性氣體,他稱之為“可燃空氣”,其實該氣體就是________。從此為探索金屬活動性打開了新思路。
(3)1865年貝開托夫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了金屬活動性規律。小嘉運用該規律開展實驗,向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則B點時溶液中所含的金屬陽離子有________。
考點八、金屬與酸反應圖像
考點精要:解題關鍵:
一看:橫、縱坐標的含義;
二看:化學反應中的折點的含義:一般認為每一折點代表一個反應的開始或結束;
三看:理解曲線的變化或趨勢。即圖像是上升,下降,還是平直。
一般規律:
①反應快慢:看傾斜角度(只有時間圖像才能說反應快慢);
②產物質量:看圖像縱坐標最大值;由完全反應掉反應物質量決定;
③反應起始時間:若反應條件為加熱(高溫),開始時間大于零。
催化劑能改變反應所需時間但不影響生成物質量。
典例8:(2021·余姚模擬)現有質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氣(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顯+2價)。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Zn、Fe
B.金屬活動性:甲>乙>丙
C.相對原子質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質量:甲>乙>丙
1.(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冬奧會紀念幣。在選擇鑄造紀念幣的材料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金屬的硬度 B.金屬的耐腐蝕性
C.金屬的導電性 D.金屬的延展性
2.(2021·浙江溫州·九年級期中)用鎳鈦合金制成的宇宙飛船自展天線,在低溫下被折疊,進入太空后,在陽光照射下可重新展開,恢復成原狀。關于此天線制作材料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具有形狀記憶功能 B.具有很低的熔點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3.(2022九上·義烏期中)飛機的制造材料主要是鋁合金。一架普通的飛機,差不多要用50萬個鋁合金做的鉚釘,飛機的外殼、機翼、機尾螺旋槳、引擎的許多部件也是用鋁合金制成的。對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鋁合金的導電性極差,使飛機不容易被閃電擊中
B.鋁的密度比較小,大量使用鋁材能減小飛機質量,有利于飛行
C.鋁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不容易生銹
D.飛機材料采用鋁合金而不用純鋁的主要原因,是純鋁比較軟而鋁合金比較硬
4.(2022九下·杭州月考)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鎂片放置在空氣中,不需要加熱就能夠在表面生成MgO
B.鐵絲加熱后放入氧氣中,燃燒生成Fe2O3固體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
D.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
5.(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Cu→Cu(NO3)2 B.Cu(OH)2→CuO C.BaCl2→BaSO4 D.CaCO3→Ca(OH)2
6.(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取一段鎂條放入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中,用手摸試管外壁會感覺發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Cl=MgCl2+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無明顯現象 B.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
C.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少 D.反應說明鎂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7.(2022·浙江舟山市九年級階段練習)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鎂、鋅、鐵三種金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 B. C. D.
8.(2022九上·西湖期末)將一定量的銅鐵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現象,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淀。則濾渣的成分是(  )
A.銀 B.銀、鐵 C.銀、銅 D.銀、銅、鐵
9.(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如圖曲線能正確反映下列化學變化中y與x變化關系的是(  )
A.鋅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氫氣的質量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氣體:y代表沉淀的質量
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稀鹽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質量
10.(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向盛有一定質量的黃銅(銅鋅合金)粉末的燒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邊滴加邊攪拌,反應過程中燒杯內剩余固體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通過a、c點時固體的質量可以計算鋅的質量分數
B.b點的現象是溶液變為藍色
C.d點的現象是有氣泡產生
D.d點時溶液的pH大于c點時的pH
11.(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小敏稱取等質量的銅粉和鐵粉,分別加入25毫升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硝酸銀溶液中(如圖所示),充分反應。下列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
A.鐵和銅都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7:8
B.鐵和銅都沒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1
C.鐵有剩余,銅沒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6:15
D.銅有剩余,鐵沒有剩余,甲、乙生成銀的質量比為15:14
12.(2022九上·嵊州期末)在鹽酸中加入過量的某種金屬粉末,反應的微觀模型如圖所示,圖中圓圈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
(1)該金屬粉末可能是 。
A.Cu B.Mg C.Al D.Na
(2)圖中“ ”所代表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13.(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再到鈉電池,鉀電池,科學家在不斷提升電池的性能。
(1)金屬原子失去電子后形成___________(選填“陰”或“陽”)離子,鋰、鈉、鉀等金屬很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被用作電池材料。
(2)研究表明,半徑越大的金屬離子越容易在電池正負極之間移動,充電速度越快。如圖是鋰、鈉、鉀三種金屬的離子半徑大小,電池容量相同的這三種電池,充滿電的時間最短的是___________電池。
14.(2022九上·舟山開學考)科學探究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某興趣小組進行了金屬燃燒實驗:
實驗 1 2 3
步驟 將一片鋁箔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 將另一片相同鋁箔伸入到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引燃 將一段鎂條在空氣中用酒精燈加熱
現象 鋁箔不燃燒,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層薄膜 鋁箔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1、2實驗的目的是為研究鋁和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是否與氧氣的   有關。
(2)某同學分析1、3實驗后就得出了如下結論:不同金屬的活動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學認為這個結論不可靠,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   
15.(2021九上·嘉興期末)2021年6月,嘉興市有軌電車T1線示范段正式開通。
(1)列車軌道由錳鋼制成,錳鋼屬于   材料
(選填“合金”或“有機合成”)。
(2)已知錳的金屬活動性介于鎂和鋅之間,通過實驗來比較鐵和錳的金屬活動性強弱,下列試劑中可以選用的是________。
A.Fe、Mn、ZnSO4溶液 B.Fe、Mn、CuSO4溶液 C.Cu、FeSO4 溶液、MnSO4溶液
16.(2022·麗水模擬)為探究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小濤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完成下列問題:
(1)同學們經討論后認為該方案可以優化,________試管的實驗是多余的;
(2)去掉多余的實驗,同學們將另兩只試管中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大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組成濾渣的所有可能是 ________。
17.(2022·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小麗和小科在做“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時,他們分別將鎂條投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小麗加入少量鎂條,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鎂條。一段時間后,小科的試管底部“意外”地出現了灰白色固體。為探究該固體是什么物質,他們開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足量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灰白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氫氧化鎂和堿式氯化鎂[Mg(OH)Cl]都難溶于水,但都能與稀硝酸反應,后者能生成Mg(NO3)2
[建立假設]假設1:未溶解完的氯化鎂;假設2:氫氧化鎂;假設3:堿式氯化鎂…
[進行實驗]將灰白色固體過濾、充分洗滌后進行如下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一 取灰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振蕩 固體不溶解 假設1______。
實驗二 取灰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蕩 固體溶解 假設2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______。
[評價交流]小麗認為該灰白色固體平定是堿式氯化鎂。小科認為上述探究還不足以說明該固體就是堿式氯化鎂,其理由是______。
[繼續探究]…
18.(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久置的鎂帶表面會有一層灰黑色固體。為了測量久置鎂帶中金屬鎂的質量分數,同學們提出了兩種實驗方法:
物理方法:取一定質量的鎂帶,用砂紙打磨,除盡表面的灰黑色固體,根據剩余固體質量計算金屬鎂的質量分數。
化學方法:取一定質量的鎂帶,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根據測得生成氣體體積計算金屬鎂的質量分數。
(1)經討論,同學們否定了物理方法。理由是:打磨過程中___________。
(2)常溫常壓下氫氣密度已知,因此大家認為化學方法可行。
(提示:鎂與稀硫酸反應放熱;灰黑色固體除氧化鎂外,還存在少量堿式碳酸鎂【MgCO3 Mg(OH)2】,它與酸反應會產生CO2氣體;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同學們從下列裝置中選擇合適的裝置,組裝并進行實驗,
A. B. C. D.
①圖C、D虛線框內有一種測量體積的儀器(未畫出),該儀器是___________。
②完成該實驗應選擇的裝置為___________(填字母)。
③結合實驗方法和選擇的裝置分析,會造成實驗結果不準確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稀硫酸不足,鎂帶有剩余 B.裝置氣密性不好 C.反應結束,立即讀數
19.(2020九上·濱江月考)小華想測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實驗室只提供了一瓶稀鹽酸和相關的儀器。
(1)根據現有的條件,你認為只能測出________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
(2)若想測出該鹽酸的質量分數,你認為實驗時必須提供和測出的數據是____(選填序號)。
A.參加反應的合金質量 B.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質量 C.產生氣體的質量.
(3)為了測定該合金的組成,小華稱取10克該合金粉末,在粉末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曲線如圖,求出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列式計算)
20.(2021九下·臺州月考)某金屬混合物的主要成分是鋅、鐵和銅,課外興趣小組將500克稀硫酸溶液不斷加到50克金屬混合物中得到如下數據:
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的質量/克 100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體的質量/克 37 24.9 a 3 3
(1)表格中“a”的值為________;
(2)其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3)第2次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________。
21.(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某同學為探究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實驗數據如表。請分析與計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20
所加稀硫酸的質量/g 100 120 80 18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2 0.2 0.2 X
(1)表中X=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次實驗中,稀硫酸過量;
(3)求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_________;
(4)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
22.(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舉重前運動員常常會抓一把“鎂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種“鎂粉”中只含有MgO,Mg(OH)2,MgCO3中的一種或幾種固體。某興趣小組對其成分展開了探究分別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鎂粉”置于燒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種固體消耗稀鹽酸的質量如表所示,且燒杯③和燒杯④中產生了大量氣泡。請結合實驗現象和數據回答問題。
物質 MgO Mg(OH)2 MgCO3 “鎂粉”
消耗稀鹽酸的質量/克 121.8 m 58.0 61.9
(1)燒杯③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
(2)“鎂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種物質,理由是___________。
(3)表格中m的值為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____
(4)為確定“鎂粉”的具體成分,興趣小組補充了如下實驗:取“鎂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相同條件下的氣體體積分別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該種“鎂粉”的成分是___________。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精選精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左权县| 迁西县| 永宁县| 永城市| 普格县| 大同市| 顺平县| 阿拉尔市| 冀州市| 类乌齐县| 沾益县| 崇左市| 分宜县| 双鸭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西贡区| 庆安县| 阆中市| 长武县| 姜堰市| 隆德县| 刚察县| 新平| 伊宁市| 五原县| 德惠市| 锡林郭勒盟| 安陆市| 临安市| 西贡区| 安阳县| 阿城市| 雅江县| 黄冈市| 麻栗坡县| 云和县| 夏津县| 新竹市| 岳普湖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