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上第3章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3.1-3.3)期末備考秘籍(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上第3章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3.1-3.3)期末備考秘籍(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三章 期末備考
(復習范圍:3.1-3.3)
考點一、能量及其形式
考點精要: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人類的行走屬于機械運動,做機械運動的物體具有機械能;儲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燃料儲存著化學能;聲音具有的能量叫聲能;電具有的能量叫電能;電磁輻射具有電磁能。
典例1:(2022九上·溫州期中)如圖是一種航天器能量儲存系統原理示意圖。其中裝置Y 為氫氧燃料電池,物質和能量沿箭頭方向轉化。
(1)該系統中存在 種形式的能量之間的轉化。
(2)寫出裝置在白天工作時的能量轉化過程 (至少寫 2 條), 裝置X 中的物質變化,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達為: 。
(3)關于該裝置的其他說法正確的有( )
A.太陽能電池只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B.裝置X 能實現燃料電池的燃料和氧化劑再生裝置X、Y 形成的子系統能實現物質的零排放
C.該系統可以能實現化學能與電能間的完全轉化
【答案】(1)4
(2)太陽能→電能→機械能,太陽→電能→化學能;2H2O 通電 2H2↑+O2↑
(3)B
【解析】(1)該裝置涉及太陽能、電能、化學能和機械能,即4種能量。
(2)該裝置白天時的能量轉化:
①太陽能通過電池板轉化為電能,電能通過電動機轉化為機械能;
②太陽能通過電池板轉化為電能,再通過燃料電池轉化為化學能。
在裝置X中,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 2H2O 通電 2H2↑+O2↑ 。
(3)A.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裝置,故A錯誤;
B.裝置X可電解水生成H2和O2,能實現燃料電池的燃料和氧化劑再生,故B正確;
C.裝置X、Y形成的子系統能實現物質的零排放,但無論是原電池還是電解池都不可能實現電能與化學能的完全轉化,故C錯誤。
考點二、動能
考點精要: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影響動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典例2:(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飛行的撲克牌能切入黃瓜(如圖甲),某同學對此很好奇,設計了以下實驗來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將同一小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2)換用不同質量的小球,按照步驟(1)重復兩次實驗,發現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以下改進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
A.換用一塊更粗糙的木板  B.在木塊上加一個鉤碼
C.降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  D.換用質量更大的小球
(3)根據以上探究可知,撲克牌能切入黃瓜,一定具有__________的速度(填“較大”或“較小”)。
【答案】質量相同時,物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ABC 較大
【解析】(1)此實驗把動能的大小轉換為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距離越遠表明小球的動能越大。因為推動的距離越遠表明小球的動能越大,如圖甲乙所示可知乙圖中小球將木塊推動的遠些,說明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速度越快,動能就越大。
(2)A.換用更粗糙木板,小球因為克服摩擦力做功變多,則木塊被撞擊距離會變短,故A方法可行。
B.在木塊上加一個鉤碼會讓木塊更難被推動,所以被撞擊的距離會變短,故B方法可行。
C.降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使小球到達斜面底端的動能變小,則木塊被撞擊的距離會變短,故C方法可行。
D.用質量更大的球,會增大小球的動能,則木塊被撞擊的距離會變長,故D方法不可行。故選ABC。
(3)由圖甲知,質量較小的撲克牌動能較大時能切入黃瓜,說明撲克牌的動能較大,可知飛行的撲克牌一定具有的速度較大。
考點三、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考點精要: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實驗題眼突破:①實驗探究對象是小球。②轉換法的應用:物體的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距離大小來反映的。③選擇同一小球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小球的質量相同。④讓不同的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目的是讓小球到達斜面底部的初速度相同。⑤控制變量法的應用:a.控制速度一定,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b.控制質量一定,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⑥如本實驗中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原因是小車將一直勻速直線運動下去。⑦注意:實驗中要保持小球的運動路線與木塊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⑧實驗結論: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與運動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典例3:(2021·南湖模擬)一切做機械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那么,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科學興趣小組同學開展了以下實驗探究。
①讓質量均為m的小球分別從同一斜面A處和B處由靜止開始滾下,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甲和乙所示;
②讓質量為2m的小球從上述同一斜面的A處由靜止開始滾下,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丙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動能大小的判斷:實驗時,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
(2)變量的控制:做甲、丙實驗時,要讓小球從相同的高度滾下,這樣做是為了使質量不同的兩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具有________。
(3)影響因素的比較:要研究質量和速度哪個因素對動能影響更大,只要比較________兩個實驗的結果就能做出判斷。
【答案】(1)木塊被推動的距離(2)相同的速度或速度相等、速度大小相等(3)乙、丙
【解析】(1)小球撞擊木塊后,木塊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據W=Fs可知,木塊移動的距離越遠,克服阻力做功越多,則小球的動能越大;
(2)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與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關,即高度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3)要探究質量和速度對動能的影響大小,就要一個保持質量不變改變高度,另一個保持高度不變而改變質量,通過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判斷對動能的影響大小,據此選擇對照實驗。
【解答】(1)動能大小的判斷:實驗時,通過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
(2)變量的控制:做甲、丙實驗時,要讓小球從相同的高度滾下,這樣做是為了使質量不同的兩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或速度相等、速度大小相等。
(3)影響因素的比較:要研究質量和速度哪個因素對動能影響更大,只要比較乙、丙兩個實驗的結果就能做出判斷。
考點四、重力勢能
考點精要: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高度。質量相同時,高度越大的物體重力勢能越大;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重力勢能越大。
典例4:(2022·舟山模擬)“轟-6N”國產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以在空中水平勻速直線飛行的過程中給戰斗機進行空中加油。在加油過程中,“轟-6N”的動能和勢能變化情況為( )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B.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加
C.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 D.動能減少,重力勢能減少
【答案】D
【解析】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據此分析判斷。
在加油過程中,“轟-6N”的速度不變質量減小,那么動能減小;“轟-6N”的高度不變質量減小,那么重力勢能減小,故D正確,而A、B、C錯誤。
考點五、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考點精要:探究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實驗題眼突破:①實驗探究對象是小球。②轉換法的應用: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來反映的。③選擇同一小球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小球的質量相同。④讓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釋放。⑤控制變量法的應用:a.控制高度一定,探究重力勢能與質量的關系;b.控制質量一定,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⑥實驗結論: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與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典例5:(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小敏同學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紡想一: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高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他利用小桌、沙子、質量不同的重物和刻度尺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將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重物從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記錄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按上述方案進行實驗,其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鐵塊質量m/g 鐵塊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h/cm
1 20 20 1.9
2 20 30 2.9
3 20 40 3.8
4 30 20 2.9
5 40 20 4.1
(1)實驗中通過比鉸___________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
(2)為了驗證猜想一,需選擇表中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三組數據進行分析;
(3)分析表中1、2、3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答案】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 1、4、5 當質量相同時,物體所處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解析】(1)[1]實驗通過比較桌腿進入沙子的深淺來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的。桌腿進入沙堆越深說明物體做的功越多,它原來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
(2)[2]要驗證物體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應控制物體的高度相同,改變物體質量的大小,故小明要完成探究,需要找數個質量不同的物體進行實驗,故1、4、5三組數據符合,所以應利用1、4、5三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3)[3]比較表中1、2、3的實驗數據,可以發現,質量相同,3中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更深,所以,3中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大,即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質量相同的物體,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考點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考點精要: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時,物體的速度不斷減小,高度不斷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時,高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
典例6:如圖所示為某市輕軌車站的設計方案,與站臺連接的軌道有一個小坡度,這樣能有效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列車進站時動能減小,勢能減小 B.列車進站時動能增大,勢能增大
C.列車出站時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D.列車出站時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答案】C
【解析】動能與速度和質量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據此分析即可。
列車進站時,高度不斷增大,則它的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儲藏起來,故A、B錯誤;
列車出站時,高度不斷減小,則它的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則動能增大,將重力勢能又轉化為動能,故C正確,D錯誤。
考點七、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
考點精要: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時,速度不斷減小,彈性形變不斷增大;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時,彈性形變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
典例7:(2022·金華模擬)小蘇同學所在的興趣小組準備探究“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猜想:彈簧彈性勢能可能與彈簧長度變化量、彈簧螺紋圈直徑、彈簧的材料等因素有關。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墻上,AO等于彈簧原長,水平面O
點左側光滑,右側粗糙。將物體M從O點壓縮彈簧到P點,然后由靜止釋放,當物體M運動到O點與彈簧分開,最終運動到Q點靜止。請補充完成他們的探究過程:
(1)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比較是通過________;
(2)探究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變化量的關系,應該選用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彈簧進行實驗,并先后改變________之間的距離,測出OQ的距離,重復實驗,測量多組數據并記錄;
(3)小蘇的實驗小組經過多次實驗得出了結論。在上面的實驗中,他們運用到了________等兩種科學方法。
【答案】(1)滑塊運動過的OQ長度 (2)相同;OP (3)轉換法、控制變量法
【解析】(1)彈簧推動木塊,將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木塊的機械能,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據W=fs可知,滑塊通過的距離OQ越長,做的功越多,說明彈簧的彈性勢能越大。
(2)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求可知,探究彈簧的彈性勢能與長度變化量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彈簧的螺紋圈直徑和材料相同,其實就是使用相同的彈簧,而改變彈簧長度的變化量,也就是被壓縮的長度OP。
(3)探究一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控制其它因素相同,這就是控制變量法;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解答】(1)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比較是通過滑塊運動過的OQ長度;
(2)探究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變化量的關系,應該選用相同彈簧進行實驗,并先后改變OP之間的距離,測出OQ的距離,重復實驗,測量多組數據并記錄;
(3)小蘇的實驗小組經過多次實驗得出了結論。在上面的實驗中,他們運用到了轉換法、控制變量法等兩種科學方法。
考點八、機械能是否守恒的判定及轉化
考點精要:當物體只受重力和彈力時(不受阻力時),機械能總量不變。即動能減少多少,勢能就增加多少;勢能減少多少,動能就增加多少。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那么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減少。
典例8:(2022·浙江舟山·九年級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如圖是“返回器”通過大氣層返回地球時“打水漂”過程示意圖,“返回器”躍出大氣層后不再受摩擦阻力。下列關于“返回器”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A到B點內能增大,勢能增大
B.從B點到C點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C.從C點到D點動能先減小后增大,機械能不變
D.從C點到D點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機械能變小
【答案】C
【解析】A.從A到B點,“返回器”與空氣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故A錯誤;
B.從B點到C點,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故B錯誤;
CD.從C點到D點,在大氣層外,質量不變,高度先增大后減小,勢能先增大后減小,速度先減小后增大,動能先減小后增大,躍出大氣層后不再受摩擦阻力,機械能不變,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考點九、功和功的計算
考點精要:力學中的功:如果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功的兩個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勞而無功。②不勞無功。③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垂直。計算公式:物理學中,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Fs。做功的實質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因此可以用功來度量能量轉化的多少。
典例9:(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長方體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圖甲所示。此過程中,推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丙所示。
(1)0~1秒內,推力F對木箱是否做功___________(選填“是”或“否”);
(2)3~5秒內,推力F對木箱做功___________焦。
【答案】否 400
【解析】(1)0~1s內,由圖丙知木箱的速度為零,處于靜止狀態,由圖乙可知,推力F=100N,有推力,但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推力F對木箱沒有做功。
(2)由圖丙知,3~5s內,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推力F1=200N,木箱的速度v=1.0m/s,時間t=5s-3s=2s
木箱移動的距離s=vt=1.0m/s×2s=2m
則推力做功W=F1s=200N×2m=400J
考點十、功率和功率的計算
考點精要: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①不同物體做相同的功,比較做功時間。②相同時間,比較做功多少。在物理學中,用功率來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表明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小,表明物體做功越慢。根據功率的定義,可以得出功率的計算公式為P=W/t。當勻速運動時P=Fv
典例10:(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未來供電的主要能源。某學校開展了“制作太陽能動力小車”的項目活動。小科制作的小車已經完成測定的參數如下:小車的質量為100g,車長8cm、寬6.5cm、高3cm,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cm2完成下列問題:
(1)小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某次測試中,小車在陽光照射下行駛40米用時1分20秒,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為多少?
(3)測試中,小車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行駛,若受到的阻力為重力的0.1倍,此時小車的功率為多少瓦?
【答案】(1);(2);(3)
【解析】(1)小車的重力
小車對地面的壓強
(2)測試過程中小車行駛的時間t=1min20s=80s
則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
(3)小車受到的阻力
因為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小車的牽引力
則此時小車的功率
1.(2022·四川中考真題)2022年5月20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三星”方式將3顆低軌通信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通信試驗衛星沿橢圓軌道從遠地點問近地點運行過程中(  )
A.機械能守恒,動能增大 B.機械能守恒,勢能增大
C.動能增大,勢能增大 D.動能減小,勢能減小
【答案】A
【解析】衛星在大氣層外環繞地球運行時,不受空氣阻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因此衛星的機械能守恒(即機械能不變);衛星沿橢圓軌道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其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增大,所以衛星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2.(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某同學分別用背、抱、平拉、滾拉的方式運水(塑料桶中間帶有轉軸,桶中裝滿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相同路程,他對水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A中是用背背,即力的方向向上,而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距離,即沿向上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因此A中對貨物不做功,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B中是用手抱,即力的方向向上,而桶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距離,即沿向上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因此B中對貨物不做功,故B不符合題意;
CD.CD中用平拉、滾拉的方式運送同一貨物,C中滑動摩擦力大于D中的滾動摩擦力,所以C中拉力大于D中的拉力,由于所移動的距離s相同,由W=Fs可知C做功最多,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
3.(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下列情況中,人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
A.人用力推木箱卻沒有推動 B.手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
C.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D.人推著車在水平路面上向前勻速運動
【答案】D
【解析】A.人用力攤木箱卻沒有推動,木箱受到推力,但是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人對物體不做功,故A錯誤。
B.手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時,手對水桶的拉力豎直向上,而水桶卻在水平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人對水桶不做功,故B錯誤。
C.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杠鈴受到豎直向上的舉力,但是沒有在這個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人對杠桿沒有做功,故C錯誤。
D.人推著車在水平路面上向前勻速運動時,車受到向前的推力,且車在這個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人對車做功,故D正確。
4.(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如圖,把同一小球從同一高度,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分別沿斜向上和水平方向拋出,小球第一次落地速度為v1,第二次落地速度為v2,不計空氣阻力,則v1和v2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v1>v2 B.v1=v2 C.v1【答案】B
【解析】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時,它們的重力勢能相同。以相同的速度向不同方向拋出時,它的動能相同。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此時它的機械能相等。
當小球落地時,由于不計空氣阻力,即沒有能量損失,因此小球的機械能仍然相同。由于此時重力勢能為零,所以動能相等,即v1=v2。故選B。
5.(2022·浙江舟山·九年級期末)用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向上運動t1、t2時間(忽略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的圖線①、②分別表示這兩次運動情況。其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則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答案】A
【解析】由圖象可知,物體兩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得,拉力等于重力,由于物體的重力不變,因此拉力相等,從圖象中可以判斷出t1、t2時間內,兩次通過的距離相同,根據功的公式W=Fs,拉力相等,通過的距離也相同,則拉力做的功也相同,即W1=W2,故選A。
6.(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是雜技演員演出時的過程示意圖。男演員從甲處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翹翹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員彈上乙處,由于存在阻力故( )
A.男演員的質量必須要大于女演員的質量
B.甲處男演員的勢能一定要大于乙處女演員的勢能
C.男演員離開跳臺時的機械能一定大于乙處女演員的勢能
D.女演員彈起時的動能與她站在乙處時的機械能相等
【答案】C
【解析】從整個能量轉化過程來看,甲處男演員的機械能在下落過程中轉化為動能,動能又通過杠桿轉化為女演員的動能,最后女演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轉化為自己的重力勢能;要使站在b處的女演員能彈上乙處,考慮到阻力的存在,則必須使甲處的機械能大于乙處女演員的重力勢能,故C正確。
7.(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甲物體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地面上,在大小為6牛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速度為5米/秒的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忽略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甲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甲物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6牛
C.當F的大小為6牛時,做功的功率為30瓦
D.當F的大小為10牛時,甲物體將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D
【解析】AB.已知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5m/s,甲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由題意可知,水平推力F為6N,方向水平向右,則摩擦力為6N,方向水平向左;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當F的大小為6N時,做功的功率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速度無關,因此當F的大小為10牛時,摩擦力不變,還是6N,則推力大于摩擦力,甲物體將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符合題意。
8.(2022·浙江杭州市九年級期中)“蹦床”是體育比賽項目,床面彈性很大,運動員可在上面反復彈跳。從高空落下的運動員剛好與水平床面接觸的點為A點,能到達的最低點為B點,如圖所示,運動員從B點反彈回A點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則( )
A.運動員在B點速度為0,受平衡力作用
B.在反彈的瞬間,運動員在B點所受重力大于彈簧彈力
C.從B點向上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從B點向上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答案】C
【解析】分析運動員在B點時的受力情況做出判斷;重力勢能大小跟質量、高度有關;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質量;蹦床過程中,存在人的機械能與蹦床間的機械能相互轉化過程。
AB.運動員在B點時(最低點),蹦床彈性形變最大,對人的彈力最大,彈力大于運動員的重力,這兩個力是非平衡力,故A、B不符合題意;
C.運動員在B點時受到蹦床彈力最大,彈力大于人的重力,合力向上,人開始加速向上運動;隨著蹦床形變逐漸變小,彈力逐漸減小,當彈力等于運動員重力時,運動員上升速度開始減小,達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所以運動員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則運動員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C符合題意;
D.從B點向上運動過程中,蹦床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機械能,運動員的機械能增大,故D不符合題意。
9.(2022·浙江寧波·九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將甲乙兩球拋出:甲球以速度v豎直向下拋出后落地;乙球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至最高點A后落地,若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拋出時刻,甲球的動能比乙球的動能小
B.拋出時刻,甲球的機械能比乙球的機械能大
C.乙球在上升至最高點的過程中動能逐漸減小為零
D.甲球落地時的速度大于乙球落地時的速度
【答案】C
【解析】AB.拋出時甲、乙兩球質量相等,速度相等,動能相等;高度相同,重力勢能相同,故機械能相同;故AB錯誤;
C.乙球在上升至最高點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達到最高點速度為零,動能為零,故C正確;
D.由于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的機械能是守恒的,故落地時兩球的機械能相同,又因為兩球落地時高度相同,則重力勢能相同,故兩球落地時的動能也相同,根據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可知,兩球落地時的速度相等,故D錯誤。
10.(2022·浙江寧波市九年級期中)在3米板跳水運動過程中,其跳水的過程可簡化為:運動員將跳板向下壓到最低點C,跳板自然伸展的位置B點,運動員向上運動的最高A點,那么運動員從C點到A點的運動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  )
A.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
B.運動員從C點到A點的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
C.運動員速度達到最大值時在B點的下方
D.運動員在A點和C點時處于平衡狀態
【答案】C
【解析】A.由于運動過程中,存在運動員對跳板做功,所以,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
B.運動員從C點到B點的過程中,跳板對運動員做功,機械能增大,從B點到A點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故B錯誤;
C.從B到C過程中,人受到重力及板向上的彈力,先是彈力小于重力,運動員做加速運動,然后彈力大于重力,運動員做減速運動,所以運動員速度達到最大值時在B點的下方,C點上方,故C正確;
D.根據題意知道,在A點運動員只受到重力作用,故不是平衡態;在C點時受到的彈力大于重力,合力不是0,即也不是平衡態,故D錯誤。故選C。
11.如圖為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示意圖,在大氣層外環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人造地球衛星在近地點的動能 它在遠地點的動能;在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的過程中,它的重力勢能的變化情況是 。
【答案】大于;變大
【解析】(1)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2)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根據機械能守恒分析動能的大小變化。
【解答】 (1)在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的過程中, 它到地面的高度不斷增大,而質量不變,則它的重力勢能變大。
(2)根據機械能守恒可知,它的動能不斷減小,即近地點的動能大于遠地點的動能。
12.(2022九上·越城期末)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將甲球以速度v豎直向下拋出,乙球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乙球在上升過程中能量轉化情況是 1 ;甲球落地時速度 2 乙球落地時速度 (選填“>”、“<" 或“=")。
【答案】動能轉化為勢能;=
【解析】(1)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據此分析兩種能量的變化即可;
(2)不考慮空氣阻力,那么機械能守恒,據此比較二者落地時的速度大小。
【解答】(1)乙球在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增大,那么重力勢能增大;質量不變,速度減小,那么動能減小,因此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2)在開始運動時,兩球質量相等,高度相等,那么重力勢能相等;出手速度相等,那么動能相等。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出手時兩球的機械能相等。不考慮空氣阻力,那么機械能守恒,即兩球落地時機械能相等,因為此時重力勢能相等,所以動能相等,則落地時的速度相等。
13.(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是皮球落地后彈起過程中,每隔相同時間曝光一次所拍攝的照片。
(1)皮球離開地面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勢能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機械能__________。
(2)A、B兩點等高,A點的速度__________B點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增大 減小 大于
【解析】(1)[1][2]由圖可知,皮球離開地面上升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上升,重力勢能增大;皮球彈起后高度逐漸降低,說明球在落地、彈起的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機械能,所以機械能逐漸減小。
(2)[3]A點和B點的高度相等,重力勢能相同,A點的機械能大于B點的機械能,所以A點的動能大于B點的動能,A點的速度大于B點的速度。
14.(2021·南湖模擬)2020年12月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約2千克月壤樣品返回地球,為保證返回器安全著陸,采用了類似“打水漂”的方式來減速 ,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
(1)從A到B的過程中,返回器的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保持不變”)
(2)“嫦娥五號”抵達月球的時候,是利用火箭發動機反推的方式進行減速,而不能采用“打水漂”的方式,其原因是________。
(3)為了研究月壤樣品的成份,裝有月壤樣品的容器罐采用了嚴格的密封裝置。這么做是為了保證月壤________。
【答案】(1)減小(2)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或月球表面沒有氣體 (3)不受污染或不被破壞、不變質
【解析】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月球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解答】(1)由圖可知,從A到B過程中經過大氣的摩擦,會損失部分能量,所以機械能會減小;
(2)在地球采用打水漂的方式是因為存在大氣的摩擦過程中,可以減少本身具有的能量,而月球表面沒有大氣,無法通過摩擦減少能量;
(3)月球表面沒有大氣,而在運輸回地球過程中會接觸到空氣,有可能會被污染,所以要密封保存;
15.(2022·浙江中考真題)跳臺滑雪是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
(1)北京冬奧會上某運動員在跳臺滑雪比賽時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該運動員沿跳臺從A點到B點的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大小的變化是___________;
(2)跳臺采用的人造雪可循環利用,體現綠色奧運理念。造雪時不斷吸入水,噴出粉狀雪,該造雪過程中水發生的主要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
【答案】變小 凝固
【解析】(1)[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運動員沿跳臺從A點到B點的下滑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勢能變小。
(2)[2]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造雪時不斷吸入水,噴出粉狀雪,是液態變為固態,所以,該造雪過程中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固。
16.(2021·浙江九年級專題練習)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用于表彰鋰離子電池的研發。這種質量輕、可充電、功能強大的電池現在被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
(1)鋰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__________能。
(2)碳酸二甲酯是鋰電池電解液的一種成分,下列關于碳酸二甲酯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
A、由、、三種元素組成 B、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相對分子質量是90克 D、分子中、、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
(3)圖為某款鋰電池手機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請結合圖像分析手機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化學 AD 溫度越低,電壓下降到放電終止電壓時間越短
【解析】(1)鋰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2)A.由化學式可知,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說法正確;
B.碳酸二甲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3):(1×6):(16×3)=6:1:8,可見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說法錯誤;
C.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故說法錯誤;
D.由化學式可知,碳酸二甲酯分子中C、H、O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3:63:=1:2:1,故說法正確。
故選AD;
(3)由圖象可知,溫度越低,電壓下降到放電終止電壓時間越短,所以手機夏天比冬天耐用;
17.(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如圖是U型滑臺和運動員姿勢的簡化示意圖。運動員在滑臺A處下滑,僅依靠滑行,滑到與A相同高度的滑臺B處時靜止。請回答下列問題:
(1)整個過程中動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機械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_(選填“A”、“O”或“B”)。
(2)若想滑到C點,小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豎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這個操作即可實現,則在___________(選填“A”、“O”或“B”)點起跳有可能達到該目的。
【答案】O A A
【解析】(1)[1][2]在下滑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而動能增大,此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O點時的高度最小,則轉化成的動能最多,因此動能最大的位置在O點。A點時剛開始運動,機械能還沒有損失,則機械能最大的位置在A點。
(2)[3]根據圖片可知,要想滑到C點,則需要有更多的機械能,如果在到達B點之前能夠向上跳起,從而增大重力勢能,進而增大機械能,就能達到目的,則選A。
18.(2022·浙江溫州·中考真題)如圖是小明在做俯臥撐和引體向上的鍛煉場景。
(1)圖甲中小明靜止時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為F1,圖乙中小明靜止懸掛在單杠上時,單杠對他的作用力為F2,則F1___________F2(選填“大于”“小于”“等于”)。
(2)重為600牛的小明按圖乙做一個引體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___________焦。
(3)運動時,人體產熱增加,散熱也加快,使體溫維持穩定。寫出此時散熱的一種方式:___________。
【答案】小于 420 汗液蒸發散熱(或皮膚直接散熱)
【解析】[1]圖甲中小明靜止時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為F1,此時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和雙腳的支持力的和等于小明自身的重力大小。故F1[2]重為600牛的小明按圖乙做一個引體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W=Gh=600N×0.7m=420J
[3]由于運動時,會大量出汗,而汗液蒸發吸熱,所以,此時散熱的方式是通過皮膚汗液蒸發散熱。
19.(2022·浙江舟山·九年級期末)健腹輪是一種健身器材,使用時可將膝蓋跪在墊上,雙手緊握健腹輪手柄,向前推動健腹輪至身體水平于地面,然后回收歸位,反復操作,如圖所示。
(1)圖甲所示,身重為500牛的人身體從狀態1到狀態2的過程中,身體重心平均下降30厘米,重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焦。
(2)在身體從狀態1到狀態2的過程中,輪內的彈性鋼圈因形變而繞緊,在從狀態2恢復到狀態1時,繞緊的鋼圈會自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讓人體自動回彈。圖乙是兩種彈性鋼圈使用過程中彈性勢能的變化圖,結合圖中信息進行分析,在健腹輪中安裝________ (填A或B)型鋼圈將使產品具有更強的自動回彈功能。
【答案】150 A
【解析】(1)重力做的功為W=Gh=500N×0.3m=150J
(2)根據圖乙可知,A型鋼圈的彈性勢能大于B型,因此在健腹輪中安裝A型鋼圈將使產品具有更強的自動回彈功能。
20.(2021·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重2牛的物體A掛于彈簧測力計下,分別做圖甲、乙、丙所示的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速度v1=v3=0.1m/s,v2=0.2m/s,物體A沿速度方向均運動了0.5米。(不考慮空氣阻力)
(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對A做功為______焦;
(2)圖乙中彈簧測力計對A做功的功率為______瓦;
(3)圖內中彈簧測力計對物體A沒有做功,原因是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等于______米。
【答案】1 0.4 0
【解析】(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對A做功W=Gh=2N×0.5m=1J
(2)圖乙中,彈簧測力計對A做功的功率
(3)圖丙中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等于0米,所以彈簧測力計對物體A沒有做功。
2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為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系在運動員雙腳上,另一端固定在跳臺O點。運動員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A點處彈性繩正好處于原長;B點處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小相等;C點處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整個過程忽略空氣阻力,彈性繩的自重不計)
(1)從O點到A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或“先增大后減小”)。
(2)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彈性繩的彈性勢能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或“先增大后減小”,下同);運動員的動能___________。
【答案】不變 增大 先增大后減小
【解析】(1)[1]O點到A點,運動員自由下落,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由于不計空氣阻力,所以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
(2)[2][3]在從A點至C點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為繩的彈性勢能,所以運動員的機械能轉為繩的彈性勢能。A點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大于彈性繩對運動員拉力,因此速度越來越大,動能越來越大;
B點處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小相等,所以B點到C點過程中,彈性繩對運動員拉力大于運動員重力,因此速度越來越小,動能越來越小;
到C點運動員動能變為0,彈性勢能增大到最大值,所以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彈性繩的彈性勢能增大,而運動員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22.(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長度均為20厘米的相同均質木塊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從圖示位置開始推木塊,當F為3牛時,木塊靜止;當F為6牛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2秒后木塊A掉落;繼續推木塊B使其仍做勾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
(1)推力為3牛時,AB整體受到摩擦力為___________牛。
(2)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米/秒。
(3)從開始推動到木塊B掉落的過程中,推力共做功___________焦。
【答案】3 0.05 1.2
【解析】(1)當F為3牛時,木塊靜止,即AB整體處于平衡態,此時整體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靜摩擦力,此二力平衡,故整體受到摩擦力大小是3N。
(2)由圖知道,當A的重心到達桌面邊緣上時,就會掉落,此時木塊A向前移動的距離是
故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
(3)根據題意知道,木塊A掉落前,推力大小是6N,AB整體向前運動的距離是0.1m,此過程推力做功
由于當F為6牛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平衡條件知道,AB整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6N;根據題意知道,木塊A掉落后,B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此過程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故B受到的摩擦力也減小一半,所以,由平衡條件知道,此時推力大小為3N。繼續推木塊B直至木塊B的重心到達桌面邊緣上掉落,此時木塊B向前移動的距離是
此過程推力做功
所以,從開始推動到木塊B掉落的過程中,推力共做功
23.(2022·柯橋模擬)小球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從A點出發做加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消除外力F。然后,小球沖上豎直平面內半圓環,能維持在圓環上做圓周運動,到達最高點C后拋出,最后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A處,如圖所示,試畫出小球在整個過程中動能隨時間變化的圖形,并說明理由。(AB和半圓環表面光滑,整個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
【答案】0-t1此段小球加速直線運動,質量一定,速度增大,動能增大;
t1-t2小球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勢能,動能減小
t2時水平方向速度不為0,動能不為0;
t2-t3小球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
B點到C點所增加的重力勢能在C點到A點過程中轉化為動能,t3時動能大小等于t1時動能;
【解析】①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即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②根據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化分析從B→D→C的動能變化;
③根據重力勢能和動能的轉化分析從C→A的動能變化。
④整個過程沒有能量損失,注意分析A點動能和B點動能的大小關系,據此畫出對應的圖像即可。
24.(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翊鳴勇奪單板滑雪大跳臺金牌。
(1)滑雪板底做得越寬大,對雪地的壓強___________;
(2)若滑雪板與雪地總接觸面積為0.4m2,蘇謝鳴和滑雪板的總質量為72千克,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強為多大?___________
(3)圖甲是他在決賽中的完美飛行軌跡,AB是飛躍跳臺的上升階段,BC是下落階段,請在圖乙中畫出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v0為A點的速度,不計空氣阻力)___________
【答案】越小 1800Pa
【解析】(1)[1]滑雪板底做得越寬大,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大,對雪地的壓強越小。
(2)[2]對雪地的壓力F=G=mg=72kg×10N/kg=720N
對雪地的壓強
(3)[3]不計空氣阻力,空中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到達最高點B點時,速度最小,但不為零;下落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增大,由于C點的高度低于A點的高度,C點的重力勢能小于A點的重力勢能,C點的動能大于A點的動能,C點的速度會大于v0,如圖所示:
25.(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和三個相同的金屬圓環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金屬環下落時撞擊輕質木板,壓縮彈簧(圖乙所示),讀出木板對應位置的刻度并紀錄,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
組別 金屬環個數 起始位置 木板的最低劉度/m
1 1 A 20.00
2 2 A 19.00
3 3 A 18.00
4 1 B 21.00
(1)本實驗根據___________判斷重力勢能大小;
(2)要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需要選擇的組別是___________
(3)根據實驗1、2、3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答案】木板的最低刻度(木板被撞后下落的高度或彈簧被壓縮的程度) 1和4 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重力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重力勢能與重力有關。
【解析】(1)[1]本實驗根據木板的最低刻度(木板被撞后下落的高度或彈簧被壓縮的程度)判斷重力勢能大小;
(2)[2]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時,必須控制質量相同而改變高度,故選實驗1和4。
(3)[3]在實驗1、2、3中,金屬環的個數不同,即質量不同,起始位置相同,即下落高度相同,那么得到結論: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重力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重力勢能與重力有關。
26.(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某物理實驗小組在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
猜想三: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
實驗中用到的小球,A、B、C球體積均為V,D球體積為2V,A、C、D球質量均為m,B球質量為2m。實驗時均讓小球從圖中高度自由下落,記錄小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彈簧的長度,所用實驗裝置如上圖所示。請你根據圖中實驗情景完成下列問題:
(1)為驗證猜想一,可以通過比較___________兩球的實驗;
(2)通過本實驗可知,猜想___________是正確的;
(3)小科認為利用這套實驗裝置,還可以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比如通過比較A、C兩球實驗,可以探究___________對動能大小的影響。
【答案】A和B 一、二 速度
【解析】(1)為驗證猜想一,即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的關系,保持高度相同,質量不同,選擇AB兩球的實驗。
(2)選擇AB兩球的實驗,B球質量大于A球質量,發現B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彈簧的長度最短,B球的重力勢能較大,說明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選擇AC兩球的實驗,質量相同,高度不同,C球高度較大,C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彈簧的長度最短,C球的重力勢能較大,說明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
選擇CD兩球的實驗,質量和高度相同,體積不同,兩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彈簧的長度相同,說明它們的重力勢能相同,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體積無關。
通過本實驗可知,猜想一、二是正確的。
(3)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通過比較A、C兩球實驗,質量相同,高度不同,接觸彈簧時速度不同,探究速度對動能大小的影響。
27.(2021·浙江·南海實驗學校九年級期中)某新型太陽能汽車動力完全由安裝在車頂的電池板收集的太陽能提供。汽車(包括乘務人員)的質量為1.2t,接收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為8m2。
(1)如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為車重的0.02倍,則汽車牽引力為多大?
(2)當汽車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功率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求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20s的時間內,牽引力一共做了多少功?
(3)若汽車吸收的太陽能有40%轉化為機械能,則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為多少?
【答案】240牛 7.2×104J 1125
【解析】(1)由題可知汽車的質量為m=1.2t=1.2×103kg
汽車所受的重力為G=mg=1.2×103kg×10N/kg=1.2×104N
汽車所受阻力為f=0.02G=0.02×1.2×104N=240N
因為汽車勻速行駛,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牽引力F=f=240N
(2)由圖乙可知,汽車勻速行駛時,v=15m/s
則汽車的恒定功率為P=Fv=240N×15m/s=3600W
汽車在0~20s內牽引力做的功為W=Pt=3600W×20s=7.2×104J
(3)由題可知,汽車獲得的機械功率為P機=3600W
太陽照射在地面的輻射總功率為
太陽照射在地面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
28.(2021·浙江九年級期末)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某次跳傘訓練過程中,一質量為50kg的運動員背著重為50N的降落傘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經15s下落210m后,繼續勻速下落直至落地,整個過程用時30s,求:
(1)整個過程中運動員所受到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2)勻速下落過程中,降落傘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3)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
A.機械能先增大后一直減小 B.機械能總量不斷減小
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再不變 D.重力勢能不斷減小
【答案】1.5×105J 300W BCD
【解析】(1)[1]由題可知,運動員在0﹣15s下落的路程為s1=210m
由圖象可知,運動員在15﹣30s通過的路程為s2=vt =6m/s×15s=90m
總路程為s=s1+s2=210m+90m=300m
運動員下落時重力做的功W=Gh=500N×300m=1.5×105J。
(2)[2]勻速階段降落傘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P=Fv=Gv=50N×6m/s=300W。
(3)[3]AB.運動員下降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機械能一直減少,故A錯誤、B正確。
C.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速度有關,在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速度先變大在減小在不變,所以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再不變,故C正確。
D.重力勢能和高度以及質量有關,運動員質量不變,高度不斷減小,所以重力勢能不斷減小,故D正確。故選BCD。
29.(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器成功降落火星,如圖甲所示。質量為1300千克的“天問一號”在距火星表面100米高處短暫懸停,選定安全地點后著陸。某同學對最后100米的降落過程,其速度大小隨下降高度的變化作了簡單的模擬繪圖,如圖乙所示。已知同一物體在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求:
(1)在100米降落過程中,“天問一號”所受火星重力對它做了多少功?
(2)在勻速下降期間,“天問一號”所受火星重力對它做功的功率為多大?
【答案】(1)520000J;(2)18720W
【解析】解:(1)“天問一號”在火星所受重力G=mg=1300kg×10N/kg×=5200N
“天問一號”重力做功為W=Gh=5200N×100m=520000J
(2)“天問一號”所受火星重力對它做功的功率為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精選精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三章 期末備考
(復習范圍:3.1-3.3)
考點一、能量及其形式
考點精要: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人類的行走屬于機械運動,做機械運動的物體具有機械能;儲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燃料儲存著化學能;聲音具有的能量叫聲能;電具有的能量叫電能;電磁輻射具有電磁能。
典例1:(2022九上·溫州期中)如圖是一種航天器能量儲存系統原理示意圖。其中裝置Y 為氫氧燃料電池,物質和能量沿箭頭方向轉化。
(1)該系統中存在 種形式的能量之間的轉化。
(2)寫出裝置在白天工作時的能量轉化過程 (至少寫 2 條), 裝置X 中的物質變化,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達為: 。
(3)關于該裝置的其他說法正確的有( )
A.太陽能電池只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B.裝置X 能實現燃料電池的燃料和氧化劑再生裝置X、Y 形成的子系統能實現物質的零排放
C.該系統可以能實現化學能與電能間的完全轉化
考點二、動能
考點精要: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影響動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越大。
典例2:(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飛行的撲克牌能切入黃瓜(如圖甲),某同學對此很好奇,設計了以下實驗來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將同一小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1(2)換用不同質量的小球,按照步驟(1)重復兩次實驗,發現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以下改進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
A.換用一塊更粗糙的木板  B.在木塊上加一個鉤碼
C.降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  D.換用質量更大的小球
(3)根據以上探究可知,撲克牌能切入黃瓜,一定具有__________的速度(填“較大”或“較小”)。
考點三、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考點精要: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實驗題眼突破:①實驗探究對象是小球。②轉換法的應用:物體的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距離大小來反映的。③選擇同一小球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小球的質量相同。④讓不同的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目的是讓小球到達斜面底部的初速度相同。⑤控制變量法的應用:a.控制速度一定,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b.控制質量一定,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⑥如本實驗中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原因是小車將一直勻速直線運動下去。⑦注意:實驗中要保持小球的運動路線與木塊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⑧實驗結論: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與運動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典例3:(2021·南湖模擬)一切做機械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那么,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科學興趣小組同學開展了以下實驗探究。
①讓質量均為m的小球分別從同一斜面A處和B處由靜止開始滾下,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甲和乙所示;
②讓質量為2m的小球從上述同一斜面的A處由靜止開始滾下,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木塊相碰,木塊被推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丙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動能大小的判斷:實驗時,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
(2)變量的控制:做甲、丙實驗時,要讓小球從相同的高度滾下,這樣做是為了使質量不同的兩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具有________。
(3)影響因素的比較:要研究質量和速度哪個因素對動能影響更大,只要比較________兩個實驗的結果就能做出判斷。
考點四、重力勢能
考點精要: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高度。質量相同時,高度越大的物體重力勢能越大;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重力勢能越大。
典例4:(2022·舟山模擬)“轟-6N”國產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以在空中水平勻速直線飛行的過程中給戰斗機進行空中加油。在加油過程中,“轟-6N”的動能和勢能變化情況為( )
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B.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加
C.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 D.動能減少,重力勢能減少
考點五、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考點精要:探究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實驗題眼突破:①實驗探究對象是小球。②轉換法的應用: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是通過鉛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來反映的。③選擇同一小球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小球的質量相同。④讓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釋放。⑤控制變量法的應用:a.控制高度一定,探究重力勢能與質量的關系;b.控制質量一定,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⑥實驗結論: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與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典例5:(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小敏同學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紡想一: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高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他利用小桌、沙子、質量不同的重物和刻度尺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將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重物從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記錄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按上述方案進行實驗,其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鐵塊質量m/g 鐵塊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進入沙子的深度h/cm
1 20 20 1.9
2 20 30 2.9
3 20 40 3.8
4 30 20 2.9
5 40 20 4.1
(1)實驗中通過比鉸___________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
(2)為了驗證猜想一,需選擇表中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三組數據進行分析;
(3)分析表中1、2、3的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考點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考點精要: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時,物體的速度不斷減小,高度不斷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時,高度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
典例6:如圖所示為某市輕軌車站的設計方案,與站臺連接的軌道有一個小坡度,這樣能有效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列車進站時動能減小,勢能減小 B.列車進站時動能增大,勢能增大
C.列車出站時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D.列車出站時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考點七、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
考點精要: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時,速度不斷減小,彈性形變不斷增大;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時,彈性形變不斷減小,速度不斷增大
典例7:(2022·金華模擬)小蘇同學所在的興趣小組準備探究“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猜想:彈簧彈性勢能可能與彈簧長度變化量、彈簧螺紋圈直徑、彈簧的材料等因素有關。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墻上,AO等于彈簧原長,水平面O
點左側光滑,右側粗糙。將物體M從O點壓縮彈簧到P點,然后由靜止釋放,當物體M運動到O點與彈簧分開,最終運動到Q點靜止。請補充完成他們的探究過程:
(1)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比較是通過________;
(2)探究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變化量的關系,應該選用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彈簧進行實驗,并先后改變________之間的距離,測出OQ的距離,重復實驗,測量多組數據并記錄;
(3)小蘇的實驗小組經過多次實驗得出了結論。在上面的實驗中,他們運用到了________等兩種科學方法。
考點八、機械能是否守恒的判定及轉化
考點精要:當物體只受重力和彈力時(不受阻力時),機械能總量不變。即動能減少多少,勢能就增加多少;勢能減少多少,動能就增加多少。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那么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減少。
典例8:(2022·浙江舟山·九年級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如圖是“返回器”通過大氣層返回地球時“打水漂”過程示意圖,“返回器”躍出大氣層后不再受摩擦阻力。下列關于“返回器”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A到B點內能增大,勢能增大
B.從B點到C點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C.從C點到D點動能先減小后增大,機械能不變
D.從C點到D點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機械能變小
考點九、功和功的計算
考點精要:力學中的功:如果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功的兩個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勞而無功。②不勞無功。③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垂直。計算公式:物理學中,功等于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W=Fs。做功的實質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因此可以用功來度量能量轉化的多少。
典例9:(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長方體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圖甲所示。此過程中,推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丙所示。
(1)0~1秒內,推力F對木箱是否做功___________(選填“是”或“否”);
(2)3~5秒內,推力F對木箱做功___________焦。
考點十、功率和功率的計算
考點精要: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①不同物體做相同的功,比較做功時間。②相同時間,比較做功多少。在物理學中,用功率來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表明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小,表明物體做功越慢。根據功率的定義,可以得出功率的計算公式為P=W/t。當勻速運動時P=Fv
典例10:(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未來供電的主要能源。某學校開展了“制作太陽能動力小車”的項目活動。小科制作的小車已經完成測定的參數如下:小車的質量為100g,車長8cm、寬6.5cm、高3cm,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cm2完成下列問題:
(1)小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某次測試中,小車在陽光照射下行駛40米用時1分20秒,該次測試中小車的速度為多少?
(3)測試中,小車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行駛,若受到的阻力為重力的0.1倍,此時小車的功率為多少瓦?
1.(2022·四川中考真題)2022年5月20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三星”方式將3顆低軌通信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通信試驗衛星沿橢圓軌道從遠地點問近地點運行過程中(  )
A.機械能守恒,動能增大 B.機械能守恒,勢能增大
C.動能增大,勢能增大 D.動能減小,勢能減小
2.(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某同學分別用背、抱、平拉、滾拉的方式運水(塑料桶中間帶有轉軸,桶中裝滿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相同路程,他對水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3.(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下列情況中,人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
A.人用力推木箱卻沒有推動 B.手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
C.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D.人推著車在水平路面上向前勻速運動
4.(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如圖,把同一小球從同一高度,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分別沿斜向上和水平方向拋出,小球第一次落地速度為v1,第二次落地速度為v2,不計空氣阻力,則v1和v2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v1>v2 B.v1=v2 C.v15.(2022·浙江舟山·九年級期末)用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向上運動t1、t2時間(忽略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的圖線①、②分別表示這兩次運動情況。其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則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6.(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是雜技演員演出時的過程示意圖。男演員從甲處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翹翹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員彈上乙處,由于存在阻力故( )
A.男演員的質量必須要大于女演員的質量
B.甲處男演員的勢能一定要大于乙處女演員的勢能
C.男演員離開跳臺時的機械能一定大于乙處女演員的勢能
D.女演員彈起時的動能與她站在乙處時的機械能相等
7.(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甲物體放在粗糙程度不變的水平地面上,在大小為6牛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速度為5米/秒的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忽略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甲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甲物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6牛
C.當F的大小為6牛時,做功的功率為30瓦
D.當F的大小為10牛時,甲物體將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勻速直線運動
8.(2022·浙江杭州市九年級期中)“蹦床”是體育比賽項目,床面彈性很大,運動員可在上面反復彈跳。從高空落下的運動員剛好與水平床面接觸的點為A點,能到達的最低點為B點,如圖所示,運動員從B點反彈回A點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則( )
A.運動員在B點速度為0,受平衡力作用
B.在反彈的瞬間,運動員在B點所受重力大于彈簧彈力
C.從B點向上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從B點向上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9.(2022·浙江寧波·九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將甲乙兩球拋出:甲球以速度v豎直向下拋出后落地;乙球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至最高點A后落地,若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拋出時刻,甲球的動能比乙球的動能小
B.拋出時刻,甲球的機械能比乙球的機械能大
C.乙球在上升至最高點的過程中動能逐漸減小為零
D.甲球落地時的速度大于乙球落地時的速度
10.(2022·浙江寧波市九年級期中)在3米板跳水運動過程中,其跳水的過程可簡化為:運動員將跳板向下壓到最低點C,跳板自然伸展的位置B點,運動員向上運動的最高A點,那么運動員從C點到A點的運動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  )
A.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
B.運動員從C點到A點的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
C.運動員速度達到最大值時在B點的下方
D.運動員在A點和C點時處于平衡狀態
11.如圖為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示意圖,在大氣層外環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人造地球衛星在近地點的動能 它在遠地點的動能;在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的過程中,它的重力勢能的變化情況是 。
12.(2022九上·越城期末)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將甲球以速度v豎直向下拋出,乙球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若不考慮空氣阻力,乙球在上升過程中能量轉化情況是 1 ;甲球落地時速度 2 乙球落地時速度 (選填“>”、“<" 或“=")。
13.(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如圖是皮球落地后彈起過程中,每隔相同時間曝光一次所拍攝的照片。
(1)皮球離開地面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勢能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機械能__________。
(2)A、B兩點等高,A點的速度__________B點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2021·南湖模擬)2020年12月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約2千克月壤樣品返回地球,為保證返回器安全著陸,采用了類似“打水漂”的方式來減速 ,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
(1)從A到B的過程中,返回器的機械能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保持不變”)
(2)“嫦娥五號”抵達月球的時候,是利用火箭發動機反推的方式進行減速,而不能采用“打水漂”的方式,其原因是________。
(3)為了研究月壤樣品的成份,裝有月壤樣品的容器罐采用了嚴格的密封裝置。這么做是為了保證月壤________。
15.(2022·浙江中考真題)跳臺滑雪是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
(1)北京冬奧會上某運動員在跳臺滑雪比賽時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該運動員沿跳臺從A點到B點的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大小的變化是___________;
(2)跳臺采用的人造雪可循環利用,體現綠色奧運理念。造雪時不斷吸入水,噴出粉狀雪,該造雪過程中水發生的主要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
16.(2021·浙江九年級專題練習)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用于表彰鋰離子電池的研發。這種質量輕、可充電、功能強大的電池現在被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
(1)鋰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__________能。
(2)碳酸二甲酯是鋰電池電解液的一種成分,下列關于碳酸二甲酯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
A、由、、三種元素組成 B、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C、相對分子質量是90克 D、分子中、、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
(3)圖為某款鋰電池手機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請結合圖像分析手機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
17.(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如圖是U型滑臺和運動員姿勢的簡化示意圖。運動員在滑臺A處下滑,僅依靠滑行,滑到與A相同高度的滑臺B處時靜止。請回答下列問題:
(1)整個過程中動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機械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_(選填“A”、“O”或“B”)。
(2)若想滑到C點,小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豎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這個操作即可實現,則在___________(選填“A”、“O”或“B”)點起跳有可能達到該目的。
18.(2022·浙江溫州·中考真題)如圖是小明在做俯臥撐和引體向上的鍛煉場景。
(1)圖甲中小明靜止時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為F1,圖乙中小明靜止懸掛在單杠上時,單杠對他的作用力為F2,則F1___________F2(選填“大于”“小于”“等于”)。
(2)重為600牛的小明按圖乙做一個引體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___________焦。
(3)運動時,人體產熱增加,散熱也加快,使體溫維持穩定。寫出此時散熱的一種方式:___________。
19.(2022·浙江舟山·九年級期末)健腹輪是一種健身器材,使用時可將膝蓋跪在墊上,雙手緊握健腹輪手柄,向前推動健腹輪至身體水平于地面,然后回收歸位,反復操作,如圖所示。
(1)圖甲所示,身重為500牛的人身體從狀態1到狀態2的過程中,身體重心平均下降30厘米,重力所做的功為________焦。
(2)在身體從狀態1到狀態2的過程中,輪內的彈性鋼圈因形變而繞緊,在從狀態2恢復到狀態1時,繞緊的鋼圈會自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讓人體自動回彈。圖乙是兩種彈性鋼圈使用過程中彈性勢能的變化圖,結合圖中信息進行分析,在健腹輪中安裝________ (填A或B)型鋼圈將使產品具有更強的自動回彈功能。
20.(2021·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重2牛的物體A掛于彈簧測力計下,分別做圖甲、乙、丙所示的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速度v1=v3=0.1m/s,v2=0.2m/s,物體A沿速度方向均運動了0.5米。(不考慮空氣阻力)
(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對A做功為______焦;
(2)圖乙中彈簧測力計對A做功的功率為______瓦;
(3)圖內中彈簧測力計對物體A沒有做功,原因是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等于______米。
2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為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系在運動員雙腳上,另一端固定在跳臺O點。運動員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A點處彈性繩正好處于原長;B點處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性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小相等;C點處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整個過程忽略空氣阻力,彈性繩的自重不計)
(1)從O點到A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或“先增大后減小”)。
(2)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彈性繩的彈性勢能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或“先增大后減小”,下同);運動員的動能___________。
22.(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長度均為20厘米的相同均質木塊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從圖示位置開始推木塊,當F為3牛時,木塊靜止;當F為6牛時,木塊A、B開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2秒后木塊A掉落;繼續推木塊B使其仍做勾速直線運動直到掉落。
(1)推力為3牛時,AB整體受到摩擦力為___________牛。
(2)木塊A在桌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米/秒。
(3)從開始推動到木塊B掉落的過程中,推力共做功___________焦。
23.(2022·柯橋模擬)小球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從A點出發做加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消除外力F。然后,小球沖上豎直平面內半圓環,能維持在圓環上做圓周運動,到達最高點C后拋出,最后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A處,如圖所示,試畫出小球在整個過程中動能隨時間變化的圖形,并說明理由。(AB和半圓環表面光滑,整個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
24.(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翊鳴勇奪單板滑雪大跳臺金牌。
(1)滑雪板底做得越寬大,對雪地的壓強___________;
(2)若滑雪板與雪地總接觸面積為0.4m2,蘇謝鳴和滑雪板的總質量為72千克,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強為多大?___________
(3)圖甲是他在決賽中的完美飛行軌跡,AB是飛躍跳臺的上升階段,BC是下落階段,請在圖乙中畫出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v0為A點的速度,不計空氣阻力)___________
25.(2022·浙江杭州·九年級期末)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和三個相同的金屬圓環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金屬環下落時撞擊輕質木板,壓縮彈簧(圖乙所示),讀出木板對應位置的刻度并紀錄,實驗數據記錄如表所示。
組別 金屬環個數 起始位置 木板的最低劉度/m
1 1 A 20.00
2 2 A 19.00
3 3 A 18.00
4 1 B 21.00
(1)本實驗根據___________判斷重力勢能大小;
(2)要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需要選擇的組別是___________
(3)根據實驗1、2、3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26.(2022·浙江紹興·九年級期末)某物理實驗小組在探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猜想二: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
猜想三: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
實驗中用到的小球,A、B、C球體積均為V,D球體積為2V,A、C、D球質量均為m,B球質量為2m。實驗時均讓小球從圖中高度自由下落,記錄小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彈簧的長度,所用實驗裝置如上圖所示。請你根據圖中實驗情景完成下列問題:
(1)為驗證猜想一,可以通過比較___________兩球的實驗;
(2)通過本實驗可知,猜想___________是正確的;
(3)小科認為利用這套實驗裝置,還可以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比如通過比較A、C兩球實驗,可以探究___________對動能大小的影響。
27.(2021·浙江·南海實驗學校九年級期中)某新型太陽能汽車動力完全由安裝在車頂的電池板收集的太陽能提供。汽車(包括乘務人員)的質量為1.2t,接收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為8m2。
(1)如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大小為車重的0.02倍,則汽車牽引力為多大?
(2)當汽車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功率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求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20s的時間內,牽引力一共做了多少功?
(3)若汽車吸收的太陽能有40%轉化為機械能,則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為多少?
28.(2021·浙江九年級期末)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某次跳傘訓練過程中,一質量為50kg的運動員背著重為50N的降落傘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經15s下落210m后,繼續勻速下落直至落地,整個過程用時30s,求:
(1)整個過程中運動員所受到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2)勻速下落過程中,降落傘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3)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
A.機械能先增大后一直減小 B.機械能總量不斷減小
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再不變 D.重力勢能不斷減小
29.(2022·浙江臺州·九年級期末)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器成功降落火星,如圖甲所示。質量為1300千克的“天問一號”在距火星表面100米高處短暫懸停,選定安全地點后著陸。某同學對最后100米的降落過程,其速度大小隨下降高度的變化作了簡單的模擬繪圖,如圖乙所示。已知同一物體在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求:
(1)在100米降落過程中,“天問一號”所受火星重力對它做了多少功?
(2)在勻速下降期間,“天問一號”所受火星重力對它做功的功率為多大?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精選精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阿拉善左旗| 汶川县| 吐鲁番市| 滦平县| 成都市| 刚察县| 景东| 郸城县| 福泉市| 油尖旺区| 屏东市| 独山县| 洛宁县| 弋阳县| 呼和浩特市| 凌源市| 黔西县| 辽中县| 乌拉特前旗| 聂荣县| 萝北县| 镇远县| 云南省| 佛坪县| 南汇区| 上饶市| 双柏县| 荃湾区| 芦山县| 彭山县| 泉州市| 平泉县| 阿合奇县| 台中市| 青州市| 汶川县| 阿坝| 民权县| 凯里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