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快人一步】浙教版2022-2023學年寒假八(下)科學講義(十):原子結構的模型【wro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快人一步】浙教版2022-2023學年寒假八(下)科學講義(十):原子結構的模型【wro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
(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
時間 模型類型 科學家 模型說明 建立模型的依據
1803 實心球模型 道爾頓(英國) 認為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 猜測
1897 棗糕模型(又叫西瓜模型) 湯姆生(英國) 原子是一個球體,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電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樣鑲嵌其中 湯姆生發現電子,且測得電子帶負電,而原子顯電中性
1911 核式結構模型(又叫行星模型) 盧瑟福(英國) ①原子的大部分體積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運動 a粒子轟擊金屬箔實驗
1913 分層模型 玻爾(丹麥) 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的一定軌道上分層繞核做高速的運動 帶負電的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穩定軌道上運動
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個不斷完善 、不斷修正的過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
(二)原子的構成
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構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做高速運動,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電性相反,因此原子呈電中性。(三)原子核與原子大小的比較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徑大約是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原子核的體積雖然很小,但它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
【能力拓展】盧瑟福的a粒子轟擊金屬箔實驗
如圖所示,a粒子是一種帶正電荷的粒子,用它轟擊金屬箔,發現多數x粒子穿過金屬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極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甚至有個別的a粒子被彈回。實驗結論:
①原子核體積很小,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間,所以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
②原子核帶正電,a粒子途經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改變了運動方向;
③原子核的質量比a粒子大得多,當a粒子碰到體積很小的原子核時被彈了回來。
二、揭開原子核的秘密
(一)原子核的構成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一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氫原子除外)
(2)原子核帶正電,原子核中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帶負電,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而原子呈電中性,因此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3)科學上把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稱為核電荷數。核電荷數 = 質子數。
(二)構成原子的各種粒子之間的關系
(1)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如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則氧原子核帶8個單位正電荷(即+8), 即核電荷數為8,而核外電子數也為8。
(2)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如鈉原子的質子數為11,中子數為12,兩者并不相等。
(3)原子核內一定有質子, 但不一定有中子。如普通氫原子核內只有1個質子而沒有中子。
(三)質子、中子和電子的質量比較
原子中電子的質量在整個原子質量中所占的比重極小,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四)構成質子和中子的粒子
科學家又對質子和中子的構成進行了研究,發現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構成的??淇诉€可以再分。有關夸克的結構和性質還在研究中。
三、帶電的原子-離子
(一)離子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原子團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結合而成的原子集團,在許多化學反應中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
(二)離子的分類
(1)陽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如鈉離子銨根離子。
(2)陰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如氯離子硫酸根離子。
(三)離子的形成
一般來說,金屬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變成陽離子,非金屬原子容易得到電子變成陰離子。
(四)原子與離子的比較
項目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
結構關系 質子數 = 電子數 質子數 > 電子數 質子數 < 電子數
電性 呈電中性 帶正電 帶負電
相互轉化 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的原子核相同,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陰、陽離子
(五)氯化鈉的形成
鈉在氯氣中燃燒時,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正電荷的鈉離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帶負電荷的氯離子。帶相反電荷的鈉離子和氯離子之間相互吸引,構成了呈電中性的氯化鈉。
【能力拓展】①離子形成化合物的過程:原子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電子的得失,從而形成陰、陽離子,陰、陽離子因所帶電荷不同而相互吸引形成化合物。②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是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變,改變的只是核外電子,即在離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四、原子的“孿生兄弟”
(一)元素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電荷數為8的氧原子的總稱,氫元素就是所有核電荷數為1的氫原子的總稱。
(二)同位素
(1)定義: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
(2)同位素原子是一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如三種氧原子:氧-16、氧-17、氧-18的質子數均為8,中子數分別為8、9、10,因此它們都屬于氧元素,不同的是其核內的中子數。
(3)同位素原子的表示方法
為了區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常用原子符號(AzX)表示,其中X表示原子種類,Z表示質子數,A表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如氫有氕(11H)、氚(21H )氚(31H)三種同位素。
(4)同位素原子在工業、農業、醫療、國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如質譜分析中,用穩定同位素原子作為示蹤原子;核潛艇利用鈾的同位素裂變釋放的能量作為動力;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對一些臟器進行掃描,診斷腫瘤等疾?。桓鶕派湫酝凰氐陌胨テ?,進行古董鑒定。
【能力拓展】①元素概念中必須強調的微粒是原子或單核離子。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或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因為常見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離子,有些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質子數相同,如水分子中有10個質子,氖原子也有10個質子,但它們不是同種元素。
②元素屬于宏觀概念,表述時只能說“物質由某種或某些元素組成”而不能說成“物質由某種或某些元素構成”。
③元素只論種類,不計個數。
例1、美國夏威夷聯合天文中心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氫粒子,它由三個氫原子核(只含有質子)和兩個電子構成,這為解釋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參考。對于這種粒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它一定含有3個中子 B.它比一個普通氫分子多一個氫原子核
C.該氫粒子中有5個微粒 D.它的化學性質與氫氣不同
例2、有三種原子,甲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乙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9個中子,丙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是同種原子 B.甲和乙是同種元素
C.乙和丙核電荷數相等 D.乙和丙核外電子數相等
例3、如圖為某原子結構模型的示意圖,其中a、b、c是構成該原子的三種不同粒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決定該原子種類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與c的數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與c的數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質量集中在a和c上
例4、表中①②③④是四種粒子,請填表并回答有關問題。
粒子序號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帶電性
① 14 14 14    
② 26 30     帶2個單位正電荷
③ 14 14 16    
④ 14 16     不帶電
表中粒子屬于陽離子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陰離子的是   ,屬于原子的是  ??;   屬于同種元素;   互為同位素原子。
1.已知一種氧原子,原子核內含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該氧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  )
A.8 B.10 C.2 D.18
2.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表的編制作出巨大貢獻,人們將101號元素命名為“鍆”來紀念他。鍆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01,相對原子質量為258,則鍆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101 B.157 C.258 D.359
3.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氦-3,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4的形式存在,如圖是它們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表示質子 B. 表示中子
C.氦-3原子核內有兩個電子 D.氦-3與氦-4互為同位素
4.與銨根離子(NH )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的微粒是( ?。?br/>A.Na+ B.OH- C.H2O D.LiF
5.R2-的離子核外共有n個電子,則R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
A.n+2 B.n-2 C.n D.2n
6.有一種人造氫原子(可表示為 )的原子核中有3個中子,它可以結合成 分子。一個 分子中,下列微粒的個數不等于2的是( ?。?br/>A.原子 B.質子 C.中子 D.電子
7.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上百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國對此表示反對。核污水中含有氚,右圖為氚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氚原子( ?。?br/>A.含有2個質子 B.核電荷數為1
C.相對原子質量為4 D.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
8.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湯姆生、盧瑟福和波爾等提出的模型的過程。請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有關問題。
(1)1897年,湯姆生發現原子中存在一種帶負電荷的粒子,證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提出了“面包模型”。湯姆生發現的粒子是    。
(2)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都集中到了中心一個很小的結構上”,提出了“核式結構模型”。盧瑟福所說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1.在化學發展史上,道爾頓提出的近代原子學說對化學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擁有“原子之父”的美譽。在他的學說中有下述三個主要論點: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的各種性質和質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從現代的觀點看,你認為這三個論點中不確切的是(  )
A.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根據三種不同的原子(如表所示),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原子種類 A原子 B原子 C原子
質子數 8 8 7
中子數 8 9 7
A.A和B是同一種元素 B.A和B的核電荷數不同
C.B和C的核外電子數相等 D.B和C互為同位素原子
3.小金對某元素三種同位素的結構示意圖,進行了相關闡述,不合理的是( ?。?br/>A.圖示的是氫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首位
B. 表示的電子帶負電,質量遠小于質子
C. 表示的中子不帶電,三種同位素的中子數不同
D. 表示的質子帶正電,與中子的個數和質量都相等
4.生物體死亡后,體內含有的碳-14會逐漸減少(稱為衰變)??茖W家可通過測量生物體遺骸中碳-14的含量,來計算它存活的年代,這種方法稱為放射性碳測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和8個中子,在衰變時,一個中子變成質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關于新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個質子,8個中子 B.氮原子核,含7個質子,7個中子
C.碳原子核,含6個質子,7個中子 D.氧原子核,含7個質子,8個中子
5.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 ”、“ ”和“ ”分別表示電子、中子、質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B.乙、丁不屬于同一種元素
C.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D.甲、乙為互為同位素原子
6.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箔實驗。結果發現: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進(圖中未標出),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1)【解釋與結論】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認為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   。
(2)【分析與應用】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如圖所示的運動軌跡中不可能是   。(填字母)。
答案及解析
例1、A
【解析】根據所給粒子3個原子核,核內3個質子,無中子,核外兩個中子,一個氫分子2個原子核,核內2個質子、核外2個電子分析。
A、該粒子原子核中不含中子,符合題意;
B、一個普通氫分子有2個氫原子核,該粒子有3個氫原子核,比氫分子多一個氫原子核 ,不符合題意;
C、該氫粒子中有3個質子和2個電子,共5個微粒 ,不符合題意;
D、氫氣的化學性質與氫分子相同,該粒子的構成與氫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不符合題意;
例2、B
【解析】元素的本質區別就是原子的質子數不同;在原子中,質子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甲和乙的質子數相同,肯定為同種元素,但是中子數不同,肯定不是同種原子,應該為同位素原子,故A錯誤,B正確;
核電荷數=質子數,因為乙和丙的質子數不同,所以二者的核電荷數不同,故C錯誤;
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因為乙和丙的質子數不同,所以二者的核外電子書不同,故D錯誤。
例3、C
【解析】根據原子的構成及各粒子的帶電情況,確定出a為電子,b為中子,c為質子,再結合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
A、決定該原子種類粒子質子,質子是原子核的構成粒子,帶正電核由圖示可知,C為質子 ,不符合題意;
B、b為中子,c為質子,在 原子中b與c的數目不一定相同 ,不符合題意;
C、a為電子,c為質子,原子中a與c的數目一定相同 ,符合題意;
D、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即b和c上 ,不符合題意;
例4、不帶電;24;帶2個單位負電荷;14;②;③;①④;①③④;①④
【解析】根據陽離子質子數大于電子數,帶正電,陰離子質子數小于電子數,帶負電,原子質子數=電子數,不顯電性及元素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分析。
【解答】質子數=電子數=14的粒子為氮原子,不帶電呈中性,質子數為26,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粒子為陽離子,即失了兩個電子,其電子數為24,質子數為14,電子數為14的粒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質子數為14不帶電的粒子,電子數也為14; ② 中質子數大于電子數,為陽離子, ③ 質子數小于電子數,為陰離子, ①④ 中質子數=電子數,為原子, ①③④ 質子數都是14,為同種元素; ①④ 表示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互為同位素的原子。
1.A
【解析】根據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分析。在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氧原子質量數為8,則電子數也為8;
2.A
【解析】根據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分析。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所以鍆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01;
3.D
【解析】(1)(2)同種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3)在原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4)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原子成為同位素原子。
【解答】氦-3和氦-4都是一種元素,那么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根據圖片可知,兩個原子都有2個,則為質子,而為中子,故A、B錯誤;
氦-3的質子數為2,根據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可知,它的原子內有2個電子,當并沒有在原子核內,故C錯誤;
氦-3和氦-4都是一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的中子數,肯定為同位素,故D正確。
4.A
【解析】微粒中質子數為各原子的質子數之和,若微粒為分子,質子數=電子數;若微粒為陽離子,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若微粒為陰離子,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本題考查了微粒中質子數和電子數之間的關系,難度不大,明確陽離子中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陰離子中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
【解答】解:方法一:NH 中N原子的質子數為7,H原子的質子數為1,所以NH 的質子數為11,電子數=11-1=10。
A、Na+中質子數為11,電子數=11-1=10;
B、OH-中質子數為9,電子數=9+1=10;
C、H2O中質子數=1×2+8=10,分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故其電子數也為10;
D、LiF中質子數=3+9=12,分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故其電子數也為13;
方法二:由于銨根離子屬于陽離子,而要求的微粒和銨根離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故符合條件的微粒一定是陽離子。
5.B
【解析】根據陰離子是原子得電子后形成及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分析。
【解答】 R2-的離子是R原子得2個電子形成,其核外共有n個電子,則R原子的電子數為n-2,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n-2,B正確;
6.C
【解析】根據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分子中的質子數、電子數和中子數為構成其原子的各粒子的總和分析。
【解答】人造氫原子的原子核中有3個中子,1個質子,1個電子,則一個 分子中含有2具原子,質子數為2,電子數為2,中子數為6;
7.B
【解析】根據結構圖可知,該原子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故A、D錯誤;
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故B正確;
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3,故C錯誤。
8.(1)電子(2)原子核
【解析】(1)在原子中,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電子帶負電荷;
(2)原子中間為原子核,它的質量很大,但是體積很小,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1897年,湯姆生發現原子中存在一種帶負電荷的粒子,證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提出了“面包模型”。湯姆生發現的粒子是電子。
(2)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都集中到了中心一個很小的結構上”,提出了“核式結構模型”。盧瑟福所說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
1.D
【解析】根據原子是由中心的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外有很大空間,原子的質量由原子核決定,同種原子由于中子數不同,則質量不同分析。
【解答】 ①原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而不是不能再分的粒子,論點不確切;②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可能中子數不同,則質量不相同,論點不確切;③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運動的電子,原子不是微小的實心球體 ,論點不確切;
2.A
【解析】根據A和B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C與A和B質子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為同種元素,質子婁秒相同的原子為不同種元素分析。
A、A和B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符合題意;
B、A和B質子數相同,則核電荷數也相同 ,不符合題意;
C、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 B和C的核外電子數不相等 ,不符合題意;
D、B和C質子數不同,不是互為同位素原子 ,不符合題意;
3.D
【解析】根據原子的構成及質子、中子、電子的帶電情況分析。
A、圖示的各粒子質子數是1,是氫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首位 ,不符合題意;
B、表示的電子,帶負電,質量遠小于質子 ,不符合題意;
C、表示的中子,不帶電,三種同位素的中子數不同,不符合題意;
D、表示的是質子,帶正電,與中子的個數不一定相等,符合題意;
4.B
【解析】根據質子數為7的原子為氮原子分析。
【解答】 碳-14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和8個中子,在衰變時,一個中子變成質子,形成新的原子核 ,則新原子核內7個質子,7個中子,即為氮原子核;
5.C
【解析】(1)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分析;
(2)原子中質子數相同為同種元素,質子數不同為不同種元素;
(3)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4)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中子數的原子,稱為同位素原子。
【解答】A.甲和丙的質子數都是1,根據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它們的核電荷數相同,故A錯誤;
B.乙和丁的質子數都是2,為同種元素,故B錯誤;
C.甲的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2,則相對原子質量:1+2=3;丁的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則相對原子質量:2+1=3,則二者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故C正確;
D.甲和乙的質子數不同,肯定不是同位素原子,故D錯誤。
6.(1)原子核(2)BC
【解析】(1)原子核帶正電荷,α粒子也帶正電荷,當α粒子靠近原子核時會受到排斥力而改變運動軌跡。由于只由極少數α粒子有較大幅度的偏轉,那么說明排斥力作用的范圍很小,即原子核本身很小。
(2)根據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斷。
【解答】(1)【解釋與結論】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認為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原子核。
(2)【分析與應用】當α粒子轟擊金箔時,會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那么上面的α粒子運動軌跡向上偏折,下面的α粒子運動軌跡向下偏折,因此運動軌跡不可能的是BC。
浙教版寒假“快人一步”八(下)科學講義(十)
原子結構的模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武山县| 合阳县| 昔阳县| 巴青县| 无极县| 开鲁县| 武邑县| 静宁县| 河源市| 高唐县| 巴林左旗| 松江区| 弥渡县| 邳州市| 麻阳| 湖北省| 威远县| 托里县| 台南市| 固镇县| 阳朔县| 佛坪县| 当雄县| 贵港市| 义乌市| 内丘县| 三台县| 潮安县| 新郑市| 建平县| 孟村| 彰武县| 都匀市| 临漳县| 颍上县| 崇义县| 微山县| 海林市| 凤山市|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