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總結提升 要點一 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和農耕時代的原始居民遠古人類和原始居民 生活年代 發現地點 生產工具 生產、生活狀況遠古人類 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云南元謀縣 粗糙的石器 知道使用火北京人 距今約70萬—20萬年 北京西南周口 店龍骨山上 打制石器 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已經學會使用火,會長時間保存火種山頂洞人 距今約3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 山頂部的洞穴 打制石器 集體生活;懂得人工取火農耕時代的原 始居民 河姆渡原 始居民 距今約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 渡(長江流域) 磨制石器、骨耜 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屋;挖木結構水井;飼養豬、狗、水牛;會制作陶器、玉器、樂器;會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半坡原 始居民 距今約6000年 陜西西安東部半 坡村(黃河流域) 磨制石器、骨 器、角器等 種植粟;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飼養豬、狗;會制作彩陶;會紡織、制衣 要點二 我國原始社會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有哪些 他們有什么主要事跡 人物 主要事跡炎帝 傳說中在阪泉之戰后歸順黃帝。與黃帝聯合,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黃帝 傳說中在阪泉之戰中打敗炎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與炎帝聯合,在涿鹿之戰中打敗蚩尤,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能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并發明了弓箭堯 鼓勵人們開墾農田,發展歷法,適時耕種。年老時征求各部族首領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舜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年老時讓位于禹禹 采用疏導的方法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被尊稱為“大禹” 要點三 結合本單元內容,說說我們了解歷史的主要途徑途徑 本單元我們了解歷史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遺址遺跡中的歷史,二是傳說中的歷史。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歷史是通過遺址與遺跡來了解的;黃帝、炎帝、堯、舜、禹的歷史則是通過傳說來了解的1.(2021北京海淀區期末)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了5個頭蓋骨化石、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人工打制的石器等。這些考古發現可用于 ( )①復原北京人的特征 ②了解北京人制作工具的技術 ③說明北京人以采集狩獵為生 ④證明北京人已經會用火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2022山西朔州懷仁市校級月考)韓非描述遠古社會自然環境時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可見,上古之人最需要的是 ( )A.學會制造工具 B.過群居生活 C.用火驅趕野獸 D.移居山洞生活3.(2021新疆烏魯木齊月考)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時節》展現了不少中國傳統美食的生產、加工工藝。假設該劇組想拍攝關于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專題片,那么你認為最符合他們拍攝要求的外景地點是 ( )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山頂洞人遺址 D.元謀人遺址4.(2022江蘇無錫江陰市期末)考古發現能幫助我們認識文字出現前的歷史。請根據圖片和文字,選出它們所屬的早期人類遺址 ( )A.北京人遺址 B.元謀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5.(2022北京大興區期末)相傳在黃帝時期,伶倫制作音律,黃帝的妻子嫘祖會繅絲,擅長紡織。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發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骨笛、蠶繭和絲織品等。由此可知 ( )A.傳說近乎神話,完全不可信B.考古發現證實傳說具有一定的歷史真實性C.傳說是真實的歷史D.考古發現證實了黃帝的傳說都是真實的6.(2021河南焦作中站區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材料四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于天。”(1)從材料一看,我國早期人類遺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點 看到祖國境內的這些早期人類遺址,你有哪些感想 (2)材料二中房屋的結構是不同的,它們分屬于不同的原始農耕居民,其中圖(a)的房屋名稱是什么 屬于哪個地方原始農耕居民的房屋 從房屋建筑的不同風格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誰 “華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點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種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這種選拔方法的依據是什么 單元總結提升【優選拔高】1.A 2.B 此題為材料選擇題,考查遠古人類生活的組織形式。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遠古時期,自然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遠古人類必須過群居生活才能生存。故選B。3.B4.D 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他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進行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粟;他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為彩陶。故選D。5.B 據題干“相傳在黃帝時期,伶倫制作音律,黃帝的妻子嫘祖會繅絲,擅長紡織。考古學者在河南、陜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發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骨笛、蠶繭和絲織品等”可知,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表明考古發現證實傳說具有一定的歷史真實性,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6.(1)我國早期人類遺址遍布南北,分布范圍廣,但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我國是世界上發現早期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2)半地穴式圓形房屋。黃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人類要科學合理地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與自然要協調發展。(3)炎帝、黃帝。華夏民族是由各族交錯雜居,在求大同去小異,相互交流、交融的過程中形成的。(4)禪讓制。德行和才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