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一 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jié) 生物的特征課標要求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歸納生物的基本特征。 2.說出科學觀察的基本方法。課標解讀 1.本節(jié)旨在了解生物區(qū)別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本節(jié)內(nèi)容為學習第二節(jié)“調(diào)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初中的生物教學和學習構(gòu)建起了基本框架,是后續(xù)章節(jié)的基石。 2.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立問題,讓學生從已知常識出發(fā),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從學生的生活和經(jīng)驗認知水平出發(fā),讓學生從常見的生命現(xiàn)象層面去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地接受知識。 3.本節(jié)中關于區(qū)別生物與非生物的活動是教材中第一個觀察與思考活動,本活動以問題和圖片的形式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這是建構(gòu)概念的一種重要的方式。該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理念。(續(xù)表)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后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概述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標 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觀察和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參與對實物的觀察和比較,進行表達交流,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重點難點 重點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難點 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學準備 兔子玩具和兔子、小魚和玩具魚(紅色)、含羞草、仙人球和珊瑚、倉鼠、手掰模型、機器人等、生物的特征ppt課件。教學策略 本節(jié)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從學生在常見的生命現(xiàn)象層面上,了解生物區(qū)別于非生物的特征,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生物的難度,并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本節(jié)教學可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如向?qū)W生提問: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或者老師準備一些多媒體畫面,畫面中有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原、森林中有棲息在樹上的鳥兒、追逐嬉戲的梅花鹿、潺潺的流水,突起的山石。草原中有奔騰的馬群,有悠閑吃著牧草的牛、羊,還有冒著炊煙的蒙古包,蒙古包前有停著的馬車和水槽。在蔚藍的大海上有揚帆起航的船兒,有不時從海面掠過的海鷗,在水中游弋的魚兒、海蜇,還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珊瑚蟲……讓學生記錄觀察到的生物和非生物,并在小組間交流。在觀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討論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對照教科書上的描述比較學生歸納的特征。教師在與學生討論時,應讓學生多舉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補充,如生物對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提問:以下哪些是生物? 播放校園環(huán)境照片。 提問:為什么說它是生物,具有什么特征,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生物呢? 學生判斷圖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觀察與思考 比較、討論、提要求、小組完成學案。 比較小組所分到材料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和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科學的語言歸納和概括生物都有什么特征?請把你歸納的結(jié)果寫在紙上。 看哪個小組概括得準確、全面、效率又高。 分組比較生物和非生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共同歸納概括生物的特征。(續(xù)表)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生物的特征 分組展示。 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本組的討論結(jié)果,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 糾正學生的錯誤(教師可引導學生使用生物學術語進行表達)。 總結(jié)學生的回答: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細胞構(gòu)成的。 學生提問/教師提問 1.珊瑚和仙人球都會長大,但為何仙人球是生物而珊瑚不是生物呢? 2.僅憑長大這一條能不能判斷該物體是生物呢? 3.根據(jù)哪些特征來判斷物體是生物呢? 1.分小組展示。 2.傾聽他人的回答,思考,提出問題。 3.總結(jié)生物的基本特征。課堂小結(jié) 總結(jié)歸納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細胞構(gòu)成的。 思考、討論拓展應用 枯死的含羞草是不是生物? 思考(辯論),應用本節(jié)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認識生物第一節(jié)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細胞構(gòu)成的。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是初中生物的第一堂課,也是整個初中階段生物學的開頭部分。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成為本節(jié)的第一個重點目標。所以我搭建平臺,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從而總結(jié)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但是第一節(jié)課,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逐漸加強。對于病毒不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改善做法。探究點一 觀察[情景展示][問題探究]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的要求是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科學觀察不同于一般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對于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和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在觀察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課堂速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點二 生物的特征[情景展示][問題探究] 如何判斷一種物體是不是生物?[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提升] 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現(xiàn)象。生物與非生物相比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營養(yǎng),能進行呼吸,排出廢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長和繁殖、遺傳和變異等。它們是區(qū)分生物和非生物的直接依據(jù)。[課堂速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