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18課 美國的獨立 使用時間:2022年12月8日 導案編號:18號一、 預習要求 通讀課文,在課本上用藍色的筆劃出: 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情況; (2)美國獨立戰爭中的重大事件與影響;(重點) (3)《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重點) 2.理解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與雙重性質。(難點)二、 預習檢測 用5分鐘時間完成練習冊第86頁-第87頁的填空題。三、 合作探究 美國,這個只有200多年歷史的國家,卻在近代史上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年輕的它曾與中國一樣,飽受殖民掠奪,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最終贏得了民族解放。 材料一 (1)識讀材料一中名為《“美利堅”烈馬》的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匹“美利堅”烈馬要將英國殖民者掀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訴諸武力的辦法是由英王選擇的,北美大陸已經接受了這個挑戰。 ——托馬斯·潘恩 (2)“挑戰”何時開始 材料三 我們以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謹莊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 ——摘自美國歷史上某部文獻 馬克思稱這部文獻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結合所學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材料四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美力量對比表 材料四顯示出戰爭期間英美雙方力量對比情況是怎樣的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能夠打敗英國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歷史,是從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 ——列寧 (5)材料五中的“戰爭”指什么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次戰爭有什么影響。四、 我的疑問五、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 1.英國開辟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目的是: A.轉移本國人口 B.把它作為原料產地與商品銷售市場 C.幫助北美發展經濟 D.證明地球是圓的 2.“他是戰爭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這是參加獨立戰爭的一位老兵的話。你認為句中的“他”是: A.華盛頓 B.拿破侖 C.玻利瓦爾 D.林肯 3.增強了美國人民爭取戰爭勝利的信心,也為美國抗英戰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成為獨立戰爭的轉折點的戰役是 : A.來克星頓槍聲 B.薩拉托加戰役 C.納西比戰役 D.約克鎮戰役 4.7月4日被定為美國的“獨立日”,這是為了紀念: A.來克星頓槍聲打響 B.《獨立宣言》發表 C.薩拉托加戰役勝利 D.1787年憲法通過 5.美國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軍隊力量薄弱 B.美軍裝備精良 C.法、荷等國軍事援助 D.美國人民英勇斗爭 6.華盛頓在1783年12月的辭職講話中說:“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賦予我的使命,我將退出這個偉大的舞臺,并且向莊嚴的國會告別。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奮戰已久。我謹在此交出委任并辭去我所有的公職。”華盛頓完成的使命是 A.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B.確立了民主共和制 C.廢除了封建農奴制 D.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7.下列關于美國獨立戰爭的史實表述正確的是: ①抗英斗爭的第一槍在薩拉托加打響 ②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 ③《獨立宣言》的發表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 ④美國獨立戰爭過程中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任何援助 ⑤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8.美國獨立戰爭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國家獲得獨立 B.制定1787年憲法 C.取得法國、荷蘭的援助 D.華盛頓當選第一任總統 9.下列圖示反映了美國現行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該體制的形成源自 《神曲》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美國1787年憲法六、 知識鏈接 1、華盛頓(1732—1799年),出身于種植園主家庭。16歲開始獨立謀生,21歲,開始了他的軍人生涯。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他被委任為大陸軍的總司令,負責組建大陸軍,開展抗英斗爭,為美國獨立和統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是美國的開國元勛。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將生死置之度外,領導美國人民為爭取自由和獨立而戰;擔任八年的總統(1789—1797)后,他發誓不再連任,開創了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的典范。華盛頓既是美國的開國元勛,為美國的獨立與統一立下了赫赫功績,還為人類結束終身制、消除個人獨裁提供了一個彌足珍貴的范例。由于他扮演了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稱為美國國父,學者們則將他和亞伯拉罕·林肯并列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1790年,華盛頓就讓杰斐遜盡快確立專利保護制度。就在華盛頓總統任內,杰斐遜一手操辦,美國通過了保護創新和發明的專利法,從此美國成為世界上保護創新最嚴格的地方。 第一代美國領袖知道,雖然美國有資源,但是如果它不制造,它就永遠不是一個強國。誰制造誰強大,是工業革命時代的鐵律。為此,美國必須廣羅技術人才,有人才才會有自己的制造業。從此開創了美國特別優待技術人才的傳統。至今為止,美國人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美國必須是全世界給人才以最好條件的地方。什么地方給人才的條件比美國好,美國肯定會提出更好的條件,超過那個地方。 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年—1826年),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與華盛頓、本杰明·富蘭克林并稱為美利堅開國三杰。除了政治事業外,杰斐遜同時也是農業學、園藝學、建筑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亞大學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國總統中智慧最高者。他在任期間保護農業,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從法國手中購買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國領土近乎增加了一倍。杰斐遜一輩子從政,但也是一個興趣廣泛、極喜歡想出新鮮玩藝兒的人。 (1)他家客廳的雙開大門,兩扇門會同步轉動、開閉,是他自己在地板下安裝了連動兩個門軸的裝置。地下室廚房里做好的飯菜,通過升降梯送到樓上餐廳,這個裝置我們在飯店里司空見慣,卻是杰斐遜第一個搞出來的。 (2)他改造了自己家墻上的鐘。裝上了一個垂直移動的指針,用來指示星期幾,可以說是世上第一個日歷鐘。 (3)他一輩子寫下大量書信文稿,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復寫紙,他是使用一個特殊的復寫裝置,能夠一次得到兩份一模一樣的書寫稿,所以他寫的信,自己都有一份底稿。 (4)他發明了一個手提式的寫字臺,提在手里是個手提箱,放下一架就是一個寫字臺,翻開來就是他自己喜歡的紙,小抽屜里有墨水瓶,鵝毛筆,還有削鵝毛筆的小刀。側面的抽屜里有他日常用的小用品,還有一個政治家必用的封蠟和封印。總之,箱子雖小,當年一個紳士在書房里需要的東西卻樣樣俱全,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他都有自己需要的東西了。這樣一個小箱子,兩百年前就相當于今日功能齊全的手提電腦。 3、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 ,本杰明·富蘭克林是美利堅開國三杰之一,1706年1月17日—1790年4克林、班杰明·富蘭克林),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 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并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1775年3月,從英國倫敦回到北美洲。之后于費城,他被選為英國北美殖民地大陸會議的成員,協助起草《美國獨立宣言》。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于電的實驗,并且發明了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恒定律。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杰明·富蘭克林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曾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評價富蘭克林:“他從蒼天那里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權。”(九年級歷史上冊第18課導案 第1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