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11課 古代日本 使用時間:2022年11月9日 導案編號:11號一、 預習要求 通讀課文,在課本上用藍色的筆劃出: 統一日本的時間與政權; 大化改新的時間、在位天皇、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3)武士的形成和幕府統治的建立。 2.認識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二、 預習檢測 用5分鐘時間完成練習冊第52頁-第53頁的填空題。三、 合作探究 日本因善于學習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日本文明是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結合下列史料,完成探究任務。 【文物“析”歷史】 材料一 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誰設計和建造的 日本遣唐使回國后推動了哪次重大社會變革 大化改新時的日本中國隋唐政治中央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地方設立國、郡、里郡縣制經濟班田收授法均田制租庸調制租庸調制材料二 (2)通過表中的歸納,請說出日本大化改新的性質。 (3)這兩則材料反映出日本民族的什么特點 【探究“啟”歷史】 材料三 像日本人那樣自覺的、大規模的文化引進,在西方歷史中是找不出同樣的例子的。 ——賴肖爾《當今日本人》 (4)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有限,資源匱乏,但日本已躋身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通過今天我們學習古代日本的這段歷史,你有何啟示 四、 我的疑問五、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 1.“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鄙鲜霾牧嫌兄谖覀兞私猓?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開始的標志 C.大化改新的經過 D.大化改新后產生的影響 2.下圖反映的是日本效仿中國的: A.政治體制 B.經濟形式的變革 C.思想文化 D.社會習俗 3.唐朝初年,遣唐使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對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大化改新使日本發生的實質性變化是: A.天皇掌握了實權 B.引進中國先進制度 C.緩和了各種矛盾,穩定了政局 D.日本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4.日本進行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四分五裂,人們渴望統一 B.落后的奴隸制度嚴重阻礙了日本社會的發展,日本社會矛盾非常尖銳 C.改革派積極提倡仿效中國制度進行改革 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權 5.12至19世紀中期的日本被稱為幕府統治時期,是因為: A.天皇、將軍、“國司”、武士構成了日本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 B.幕府將軍把持國家大權,實行封建軍事專政 C.天皇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D.統治者在幕府議政六、 知識鏈接 武士道興起于藤原氏專權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與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的瓦解和莊園制的發展相關聯的。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也不可“臣不臣”。中國的原始儒學是以孝為本,盡孝才是絕對的價值。如果“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但是如果“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逃之”。武士道論者認為,儒家的“士道論”乃在粉飾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倫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選擇生死,則面對死卻不干脆去死。唯有純粹徹底的覺悟死,才是武士道強人之處。武士道徹底的覺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語、起居動作,也就與眾不同。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幾個方面: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九年級歷史上冊第11課導案 第1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