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5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使用時間:2022年11月25日 導案編號:5號一、 預習要求 1.用5分鐘時間閱讀課文:了解并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時間和主要成就(重點);分析并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和影響(難點);了解電力的廣泛使用和交通工具的革新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化學工業和新材料的興起情況。 2.用藍色的筆在課本上劃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和影響。 3、通過預習,明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學習發明家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堅強的意志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二、 預習檢測 用5分鐘時間完成練習冊第130頁——131頁的填空題。三、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1)完成兩次工業革命的對比表格: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根本原因 開始的標志 1870年最顯著的標志 主要國家 能源煤炭 重要發明 (寫清楚發明者及其發明) 基本特征 特點 共同影響(2)根據表格歸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最多的是哪兩個國家?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后英國鐵和煤產量)材料二: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產生了以紡工業、機器制造業、鐵路運輸業和煤炭工業為主的工業群。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方面帶動了一個新工業群的出現, 如電力工業、電器工業、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另一方面也使舊的工業部門由于生產技術的改造而得到飛躍發展,鋼鐵工業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這不僅是一個量的增長,而且是質的突變。因為重工業的發展使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它們開始由輕工業為主導轉化為重工業為主導,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并為其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世界史》 材料三:壟斷組織在形成過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設備先進、管理有方的企業吃掉和收買效益差的企業,兼并后又以先進的那一套去改變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聯合與合并,在結成一體統一經營后,也要采用先進的方式經營。——劉宗緒《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間,世界貿易額增長了三倍左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非工業國家生產的糧食和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工業化國家,工業化國家生產的工業品則銷往全世界,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歷史 必修2》 材料五:工業化之后,倫敦的工廠如雨后春筍,高大的煙囪林立,處處濃煙滾滾,能見度極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說的,“凡是可以用來形容倫敦的也可以用來形容曼徹斯特、伯明翰、利茲,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紀后期的英國,呼吸系統的疾病,特別是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和氣喘等,已成為非常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1873年、1880年和1892年,倫敦相繼發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霧事件,先后奪去了1800人的生命。 ——梅雪芹在《環境史學與環境問題》(1)根據以上五則材料,分析歸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技革命的認識?四、 我的疑問五、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某部19世紀后期的電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認為可能會被吐槽的是: A.福特向觀眾介紹世界上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 B.男主角駕車帶愛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默默相視,旁邊茶幾上的電話嘀嘀直響 D.女主角在白熾燈下完成繪畫作品 2.(2019·四川雅安·12)表1為1874~1890年美、德、英、法、日五國工業年均增長率表。對表中數據分析正確的有: 國家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工業年均增長率5.2%3.5%1.7%2.1%12.1%①英、法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②日本經濟總量已都越德國 ③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 ④美國已成為世界霸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英國學者安德魯波特說:“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那將是世界大國命運的又一次興衰消長。”引起“又一次興衰消長”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 B、經濟危機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C、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D、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4.某歷史課外興趣小組辦了一期黑板報,有如下的一段宣傳材料: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請你給宣傳材料的“發明”添加一個合適的標題: A、信息時代的到來 B、理性時代的到來 C、蒸汽時代的到來 D、電氣時代的到來 5.科技創新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新變化。以下成果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2018·鹽城模擬)馬克思曾預言:“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個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將取而代之。”材料中“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應指: A.第一次工業革命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法國大革命 7.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新技術發明和應用方面走在其他國家前面的是: A.英國和法國 B.德國和美國 C.俄國和日本 D.英國和德國六、 知識鏈接 1.自由資本主義(laissez-faire capitalism)是指以自由競爭為特征的市場結構。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第一階段,與壟斷市場對立。亦稱“壟斷前”。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私人資本家或資本家集團之間可以不受限制地展開自由競爭,國家不干預社會經濟生活,采取自由放任和自由貿易的政策,企業和社會的經濟活動完全受經濟規律的自發調節。 2.壟斷資本主義(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它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在生產和資本加速集中的過程中,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起來的。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結果。壟斷是適應生產高度社會化而產生的資本社會化形式。壟斷取代自由競爭只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范圍內生產關系的階段性調整。壟斷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又出現部分質的變化,從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3.壟斷資本主義和自由資本主義的區別:壟斷資本主義其實就是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出來的更高一級的形式。自由資本主義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觀點,也叫早期資本主義和殖民資本主義.中國教科書的解釋就是資本主義在發展初期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叫做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后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生產力水平和能力急劇提高,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經過大范圍的殘酷競爭和淘汰,各個主要行業被一家或者幾家超級企業控制,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也被我們叫做帝國主義。 4.華人獲諾貝爾獎: (1)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屠呦呦成為國內第一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獲得者,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女性。她也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2)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3)李政道與楊振寧因提出"宇稱不守恒"觀念被實驗證明而獲諾1957年的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均為中華臺北籍貫。其中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1964年2月23日加入美國國籍,2015年4月1日放棄美國國籍,隨后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九年級歷史下冊第5課導案 第1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