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3】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沖刺重高培優講義專題31:常見的化合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3】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沖刺重高培優講義專題31:常見的化合物(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酸的定義
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2.幾種常見的酸
酸 鹽酸 硫酸
化學式 HCl H2SO4
顏色、狀態 “純凈”:無色液體;工業用鹽酸:黃色(含Fe3+) 無色、黏稠、油狀液體
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 無
特性 易揮發 不易揮發
用途 ①金屬除銹;②人體中含有少量鹽酸,助消化 ①金屬除銹;②化肥農藥;③精煉石油
2、比較酸的相似性質并說明原因
1.酸的共性
(1)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中和反應)。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3)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2HCl===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4)能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Zn+2HCl===ZnCl2+H2↑
Fe+H2SO4==FeSO4+H2↑
(5)能與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AgNO3+HCl====AgCl↓+HNO3(檢驗Cl-)
Ba(NO3)2+H2SO4===BaSO4↓+2HNO3(檢驗SO)
3.原因:酸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
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 
指示劑只能粗略地指示溶液的酸堿性(定性指示),而pH則能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定量指示)。
pH——酸堿度的表示方法
1.范圍:通常0—14之間。
4.測定: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5.pH大小與溶液的酸堿性和指示劑的關系
pH 溶液的酸堿性 石蕊試液顏色 酚酞試液顏色
pH=7 中性溶液 紫色 無色
pH<7 酸性溶液,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強 紅色 無色
pH>7 堿性溶液,pH越大,溶液堿性越強 藍色 紅色
6、酸的使用注意事項
a、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揮。
b.濃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不易揮發,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c.稀釋濃硫酸的方法:將濃硫酸沿著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2022秋 萊州市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HCl和H2SO4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21cnjy.com
A.只要把試劑瓶的瓶塞打開,放在空氣中觀測,就可以鑒別濃鹽酸和濃硫酸
B.濃鹽酸、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均會變小,都應該密閉保存
C.鹽酸、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或稀硫酸
【答案】 D
【解答】解:A、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會結合成鹽酸的小液滴,瓶口出現白霧,而濃硫酸沒有此現象,可以鑒別,故選項說法正確。
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鹽酸、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均會變小,都應該密閉保存,故選項說法正確。
C、鹽酸、硫酸均屬于酸,鹽酸、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D、稀硫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微溶性固體硫酸鈣,它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反應一會就停止,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2022 臨邑縣二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生產原料,也是實驗室中常用的試劑,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化學小組又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已知:六支試管中均發生化學反應)
(1)上述六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的是 (填序號),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只寫出一個)
(2)試管C中,可觀察到的明顯實驗現象為(至少寫一條) 。
(3)物質X是與其他試管中類別不同的物質,請舉一個例子(填化學式) 。
(4)充分反應后,小娜同學取試管F中的上層清液,繼續進行實驗探究,她向其中加入了少量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出現白色沉淀,從而得出原試管F中反應物BaCl2過量的結論,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她的看法,請說明理由: 。
【答案】(1)BE;Mg+H2SO4=MgSO4+H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紅色固體減少或消失,溶液變為黃色;
(3)NaOH(或Ca(OH)2或KOH或Ba(OH)2合理即可);
(4)不同意;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的鹽酸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解答】解:(1)上述六支試管中,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有氣泡產生的是BE,化學方程式為:Mg+H2SO4=MgSO4+H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試管C中,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可觀察到的明顯實驗現象為:紅色固體減少或消失,溶液變為黃色;
(3)物質X是與其他試管中類別不同的物質,可以是:NaOH;
(4)充分反應后,取試管F中的上層清液,繼續進行實驗探究,向其中加入了少量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出現白色沉淀,從而得出原試管F中反應物BaCl2過量的結論,不同意她的看法,說明理由是: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的鹽酸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故答案為:(1)BE;Mg+H2SO4=MgSO4+H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紅色固體減少或消失,溶液變為黃色;
(3)NaOH(或Ca(OH)2或KOH或Ba(OH)2合理即可);
(4)不同意;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的鹽酸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堿的定義
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2.幾種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顏色狀態 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溶解放熱)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燒堿、火堿、苛性鈉(具有強腐蝕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用途 ①氫氧化鈉固體作干燥劑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紙③去除油污:爐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①工業:制漂白粉②農業:改良酸性土壤、配波爾多液③建筑
3、比較堿的相似性質并說明原因
a.堿的共性
(1)可溶性堿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如:
2NaOH+SO2===Na2SO3+H2O
Ca(OH)2+SO2===CaSO3↓+H2O
應用:工業上常用堿溶液來吸收SO2氣體
Ca(OH)2+CO2===CaCO3↓+H2O
應用: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檢驗CO2氣體
(3)與酸發生中和反應
(4)與某些可溶性鹽發生復分解反應,如:
2NaOH+CuSO4===Na2SO4+Cu(OH)2↓
現象:產生藍色絮狀沉淀
3NaOH+FeCl3===3NaCl+Fe(OH)3↓
現象:產生紅褐色沉淀
Na2CO3+Ca(OH)2===2NaOH+CaCO3↓
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應用:可用于實驗室制取少量的氫氧化鈉
b.原因:堿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OH-。
4、知道堿的使用往意事項
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將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5、說出常見的酸、堿的用途與對人類的影響 
a.酸的用途
酸的用途十分廣泛,主要應用于除銹,制藥物,生產化肥、農藥、火藥,精煉石油等。
b.堿的用途
氫氧化鈉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制皂、造紙、石油和紡織等行業。氫氧化鈣也具有廣泛的用途,除了用于建筑外,還可用于制造漂白粉、配制波爾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022秋 大慶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Cu(OH)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整個反應過程中,氯離子個數改變
B.P點溶液中的溶質只有一種
C.M點溶液比P點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小
D.沉淀完全時,m1的數值為120
【答案】D
【解答】解:A、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鈉易溶于水,實驗整個反應過程中,氯離子個數不變,故A錯誤;
B、P點溶液中的溶質應該是氯化鈉和氯化銅,故B錯誤;
C、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氯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NaOH+HCl═NaCl+H2O,2NaOH+CuCl2═2NaCl+Cu(OH)2↓,
40 58.5 80 117 98
4g 5.85g 8g 11.7g 9.8g
P點氯化鈉質量分數為:,M點氯化鈉質量分數為:,比較可知,M點溶液比點P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大,故C錯誤;D、由C中可知,氯化銅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是8g,則沉沉完全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故D正確。
故選:D。
1、酸和堿反應的實質,舉例說明酸堿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a.酸堿反應: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中的一種。如: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治療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過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等。
b.酸堿反應的實質:H++OH-===H2O。
向混有少量稀H2SO4的MgSO4混合液中逐滴加Ba(OH)2溶液,則沉淀質量為(  )
A.B.C.D.
【答案】C
【解答】解:向混有少量稀H2SO4的MgSO4混合液中逐滴加Ba(OH)2溶液,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了硫酸鋇沉淀,氫氧根離子先與氫離子結合生成了水,當氫離子反應完后再加入的氫氧化鋇與鎂離子、硫酸根離子結合同時生成了氫氧化鎂沉淀和硫酸鋇沉淀,當上述離子反應完后不再生成沉淀。
由上述分析可知,開始時就生成了硫酸鋇沉淀,所以A不符合題意,硫酸反應后在同時生成了氫氧化鎂和硫酸鋇沉淀,觀察圖象B、D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某錐形瓶內盛有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錐形瓶內溶液質量m1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m2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至A點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量為40g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CuCl2和NaCl
C.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質量為280.4g
D.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23.4g
【答案】D
【解答】解:A、由圖中數據可知,反應至A點時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40g-100g=40g,故A說法正確;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有CuCl2和NaCl,故B說法正確;
C、設生成的氫氧化銅的質量為x,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
由圖象可知,與氯化銅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200g-40g=160g。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98 117
160g×10% x y
解得:x=19.6g y=23.4g
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質量為:100g+200g-19.6g=280.4g,故C說法正確。
D、設40g10%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z
NaOH+HCl═NaCl+H2O
40 58.5
40g×10% zwww.21-cn-jy.com
解得:z=5.85g
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5.85g+23.4g=29.25g。
故D說法錯誤。
故選:D。2-1-c-n-j-y
1.幾種重要的鹽
概述 化學性質 用途
碳酸鈉 白色粉末,水溶液顯堿性,因而俗名純堿,俗稱蘇打,碳酸鈉晶體的化學式為Na2CO3·10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玻璃、造紙、紡織品、洗滌劑等工業原料
碳酸鈣 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CaO+CO2↑CaCO3+CO2+H2O===Ca(HCO3)2 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
氯化鈉 無色透明的晶體,俗稱食鹽,不潮解,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 NaCl+AgNO3===NaNO3+AgCl↓ 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鹽酸、氯氣、燒堿等的原料
2.鹽的溶解性
一般來說,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易溶;而大多數碳酸鹽都不溶于水;鹽酸鹽除AgCl不溶,硫酸鹽除BaSO4不溶,其余均可溶(注:Ag2SO4、CaSO4為微溶物)。
3.鹽的性質
(1)金屬和鹽溶液反應生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例:Fe+CuSO4===Cu+FeSO4
反應條件:參加反應的金屬比鹽中金屬活潑(除鉀、鈣、鈉外)。
(2)酸和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酸和另一種鹽。例: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鹽和鹽反應生成另外兩種新鹽。例:Na2SO4+BaCl2===BaSO4↓+2NaCl
(4)堿和鹽反應生成另一種堿和另一種鹽。例:2NaOH+CuSO4===Na2SO4+Cu(OH)2↓
4.幾種常見離子的檢驗
(1)Cl-的檢驗: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證明樣品中含Cl-。例:AgNO3+HCl===AgCl↓+HNO321教育網
(2)SO的檢驗: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說明樣品中含SO。例:H2SO4+Ba(NO3)2===BaSO4↓+2HNO3
(3)CO的檢驗:向試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體產生,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變渾濁,說明樣品中含有CO。例:Na2CO3+2HCl===2NaCl+H2O+CO2↑ 
(2022秋 廬陽區月考)利用數字化實驗可以更準確地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如圖1所示,傾斜錐形瓶使試管內稀鹽酸流入瓶中與固體發生反應,瓶內氣壓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②表示的是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
B.a點表示某種顆粒大小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已停止
C.等質量不同顆粒大小的碳酸鈣參加反應,粉末狀碳酸鈣產生的CO2質量更多
D.對比曲線①②中c、d兩點可知,產生相同質量的CO2,粉末狀碳酸鈣用時更少
【答案】C
【解答】解:A、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反應需要時間短,曲線②表示的是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故A正確;
B、曲線①表示的是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a點之后曲線①的氣壓不再變化,說明此時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停止,故B正確;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來自于碳酸鈣,所以等質量不同狀態的碳酸鈣參加反應,粉末狀碳酸鈣產生CO2速度較快,但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相等,故C錯誤;
D、曲線①表示的是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曲線②表示的是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對比曲線①②中c、d兩點可知,相同的氣壓時,c所需的時間短,即產生相同質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狀碳酸鈣用時更少,故D正確。
故選:C。21*cnjy*com
(2022 青山區模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航天員通過化學反應讓奧運五環在中國空間站上飄浮。首先王亞平在透明的五環模型中加入了無色的透明溶液依次是1、4、5號環中的碳酸鈉、2號環中的碘化鉀、碘酸鉀,3號環中的乙酸溶液,看似完全相同的透明五環在加入不同試劑后就顯現出了不同顏色。
(1)碳酸鈉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成 色。
(2)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碘化鉀、碘酸鉀碘遇到乙酸后產生碘單質,可用淀粉檢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KI+KIO3+6CH3COOH=6CH3COOK+3I2+3X,則X的化學式為 。
【答案】(1)①堿性;紅;(2)+5;H2O。
【解答】:(1)碳酸鈉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2)在化合物中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一般顯-2價,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3=0,則x=+5價。
由質量守恒定律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6個鉀原子、6個碘原子、15個氧原子、24個氫原子,反應后有6個鉀原子、6個碘原子、12個氧原子、18個氫原子,則每個X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即X的化學式為:H2O。
故答案為:(1)①堿性;紅;(2)+5;H2O。
1、常見的有機物:甲烷(CH4)、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
2、無機物和有機物:化合物可分為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和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以外)稱為有機物。有機物在物質種類中占了絕大多數。
3、人體內最基本的有機物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糖類是人體供應能量的主要來源;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脂肪是人體內的主要儲能物質。
4、知道天然氣、石油、煤等物質在生活中的意義、使用情況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a.天然氣:俗稱沼氣、瓦斯氣,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主要由植物殘體分解而生成。
b.石油:古代動植物遺體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有C、H兩種元素。
c.煤:古代植物遺體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
(2022 杭州模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糖類是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B.蛋白質在加熱、遇到重金屬鹽時會變性
C.脂肪是人體的后備能源
D.維生素的作用非常重要,攝入量越多越好
【答案】D
【解答】解:A、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并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其中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該選項正確。
B、蛋白質在加熱或遇到重金屬鹽時會變性,失去生理活性,該選項正確。
C、脂肪是人體的后備能源,一般存儲在皮下備用,該選項正確。
D、維生素既不構成細胞,也不提供能量,但能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維生素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適量攝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該選項不正確。
故選:D。【來源:21·世紀·教育·網】
(2022 江西模擬)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影片《長津湖》中的英雄氣概激勵我們前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食物短缺:以凍土豆(馬鈴薯)為食,土豆富含的營養素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 。
(2)服裝單薄:衣服材料是棉衣,棉線屬于 (選填“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合成橡膠”),鑒別衣服材料是棉線還是羊毛的方法是 。
(3)戰斗激烈:炸藥隨時可能在身邊爆炸,炸藥由硝酸鉀、木炭和硫黃混合而成,硝酸鉀中陰離子的符號是 。
【答案】(1)能量;(2)天然纖維;灼燒,聞氣味;(3)NO3 。
【解答】解:(1)土豆中富含的營養素為糖類,糖類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故答案為:能量;
(2)棉線屬于天然纖維;棉花灼燒時有燒紙的氣味,羊毛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則鑒別棉花還是羊毛可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故答案為:天然纖維;灼燒,聞氣味;
(3)硝酸鉀中陰離子為硝酸根離子,符號為NO3 。故答案為:NO3 。
1、(多選)(2022 青島自主招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兩種溶液的化學性質,進行如下實驗,四支試管內的物質在燒杯G中混合,充分反應后得到無色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六支試管中的溶液有兩份是無色的
B.燒杯G中含有NaCl和KCl
C.燒杯G中含有的溶質最多有三種
D.取少量試管B中溶液,滴加少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發現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試管B中稀鹽酸過量
【答案】CD
【解答】解:A、B、E中的稀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變色,該選項正確。
B、燒杯G中含有NaCl(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和KCl(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生成),該選項正確。
C、燒杯G中含有的溶質最多有4種,即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氫,該選項不正確。
D、不能證明試管B中稀鹽酸過量,是因為氯化鉀、氯化鈉、氯化鈣都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銀,該選項不正確。
故選:CD。
2、欲測量久置在空氣中的NaOH固體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取ag樣品,按下列方案進行實驗,合理的是(  )
A.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氣體
B.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稱量反應后的溶液,質量為m1g
C.與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應,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得到m2g固體
D.與足量濃鹽酸充分反應,逸出的氣體用NaOH固體充分吸收,固體質量增加m3g
【答案】C
【解答】解:A、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該選項不合理;
B、只知道反應后溶液質量,不能計算碳酸鈉質量,因此不能測定碳酸鈉質量分數,該選項不合理;
C、m2g固體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的質量,根據碳酸鈣質量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碳酸鈉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碳酸鈉質量分數,該選項合理;
D、固體質量增加的m3g,是二氧化碳和揮發出的氯化氫的質量和,不能計算碳酸鈉質量分數,該選項不合理。
故選:C。
1、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開幕。我國冰雪健兒頑強拼搏,再次創造歷史。運動員對飲食的能量要求很高,在人類食物所供給的總能量中,有60%﹣70%來自糖類,下列食品中富含糖類的是(  )
A.黃瓜蛋花湯 B.滑蛋蝦仁
C.鮮奶饅頭 D.西芹炒牛肉
【解答】解:A、黃瓜蛋花湯中中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故選項錯誤。
B、滑蛋蝦仁中富含蛋白質,故選項錯誤。
C、鮮奶饅頭中富含淀粉、蛋白質,淀粉屬于糖類,故選項正確。
D、西芹炒牛肉中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故選項錯誤。
故選:C。
2、如圖所示,當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滴入到錐形瓶中時,會引起氣球膨脹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錐形瓶內氣體體積增加,瓶內壓強增大,氣球縮小,故不選A項;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錐形瓶內氣體體積增加,瓶內壓強增大,氣球縮小,故不選B項;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錐形瓶內氣體受熱膨脹,氣球縮小,故不選C項;氯化氫氣體能與石灰水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HCl+Ca(OH)2=CaCl2+H2O,錐形瓶內氣體體積減少,瓶內壓強減小,氣球膨脹,故選D項。
3、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為驗證CO2與NaOH能夠發生反應,某同學按圖組裝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21*cnjy*com
(1)有時藥品滴加順序會影響實驗現象。如果觀察到的現象是“氣球先膨脹,后變癟”,則加入試劑的順序應該是 (填字母).【出處:21教育名師】
A.先加入鹽酸,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B.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鹽酸
(2)請解釋氣球“先脹”的原因: 。
(3)寫出氣球“后變癟”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B (2)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廣口瓶內氣壓減小
(3) 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1)“氣球先膨脹,后變癟”,是由于瓶內壓強先變小,后變大,先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瓶內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瓶內壓強變小,氣球膨脹。再加入鹽酸與先前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壓強變大,氣球變癟。(2)瓶內的二氧化碳氣體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膨脹。
4、小蘭同學設計了一個驗證某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Na2SO4和NaOH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1)試管A中的溶液呈紅色。
(2)滴加過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試管B中有白色沉淀產生,溶液仍顯紅色,則可判斷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    (只寫一個)。
(3)再向C中加入適量X溶液,即可確定溶液成分,則X溶液可能是    (填字母)。
A.稀HCl B.稀H2SO4 C.CaCl2
【解答】解:(2)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試管A中的溶液量紅色,說明溶液顯喊性,含有碳酸鈉或氫氧化的中的一種或兩種;繼續滴加過里的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溶液仍顯紅色,則酸酸鈉或硫酸鈉被反應完,又知BaC12、NaC1溶液呈中性,即可判斷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呈堿性的氫氧化鈉,試管B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或BaSO4,則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Na2SO4;故答案為:氫氧化鈉;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Na2SO4;
(3)碳酸鋇沉淀能與酸反應,硫酸鋇沉淀不溶于酸,則X應為酸溶液,但不能選用稀硫酸,因為會對新酸的的檢驗造成干擾。根據沉淀部分消失還是全部消失、是否有氣泡產生,可以完成對Na2CO3和Na2SO4的驗證;故答案為:A。
5、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大理石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
將過量的稀鹽酸加入到20 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把產生的CO2氣體用足量的燒堿溶液吸收,同時測量C瓶燒堿溶液增加的質量,結果如下表所示:
時間/分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質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上表中,第10分鐘時,x=   。
(2)計算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要寫計算過程)
(3)請在如圖的坐標紙上,以時間為橫坐標,以產生CO2氣體的質量為縱坐標,畫出能夠表明產生氣體的質量隨時間變化規律的關系曲線。21·cn·jy·com
(4)B中所裝藥品為碳酸氫鈉溶液,作用是吸收揮發出的HCl氣體,該裝置使測量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沒有影響”)。
【解答】解:(1)由表可以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最大量為6.6g,在第8分鐘和第12分鐘時均為6.6g,則第10分鐘也為6.6。www-2-1-cnjy-com
(2)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解得:x=15g
所以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75%。
(3)根據表中給出的時間和氣體的質量繪制圖如下:
(4)由于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導致燒堿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所生成的二氧化碳,進而導致測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大。
故答案為:(1)6.6;
(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75%
(3)見上圖;(4)偏大
1.(2022 濟南二模)家庭中常見食品及生活用品的近似pH如下:檸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牙膏9.8~9.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牙膏是顯堿性的物質
B.胃酸過多的人應少飲番茄汁
C.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強
D.檸檬汁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
【解答】解:A、牙膏pH為 9.8~9.0,顯堿性,故正確;
B、番茄汁pH為4.0~4.4,呈酸性,胃酸過多的人應少飲番茄汁,故正確;
C、番茄汁pH為4.0~4.4,牛奶pH為 6.3~6.6,pH越小酸性越強,所以番茄汁比牛奶的酸性強,故錯誤。21·世紀*教育網
D、檸檬汁pH為 2.1~2.8,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故正確;
故選:C。
2.(2022 金華模擬)小雪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打開開關時,觀察到燒瓶內形成美麗的噴泉。則她在稀鹽酸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  )【版權所有:21教育】
A.木炭 B.銅粒 C.鎂粉 D.硝酸銀
【解答】解:A、木炭與稀鹽酸不反應,瓶內氣壓變化不大,不會產生噴泉,故選項錯誤。
B、銅與稀鹽酸不反應,瓶內氣壓變化不大,不會產生噴泉,故選項錯誤。
C、鎂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產生氫氣的速率快,能產生壓強差,能產生噴泉,故選項正確。
D、硝酸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瓶內氣壓變化不大,不會產生噴泉,故選項錯誤。
故選:C。
3.(2022 尋烏縣二模)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
A.0~a段表示稀硫酸參加了反應
B.整個過程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數目不變
C.d點溶液中的的微粒有Na+、OH﹣、H2O
D.c點溶液中的溶質有1種
【解答】解: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會先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A、0~a段表示稀硫酸參加了反應,故A正確;
B、整個過程溶液中參加反應的離子是、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硫酸根離子的數目不變,故B正確;
C、d點溶液中的的微粒有Na+、OH﹣、H2O、S,故C錯誤;
D、c點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1種,故D正確。
故選:C。
4.(2022 濉溪縣模擬)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實驗時先觀察一段時間,發現無明顯現象,然后用膠頭滴管向裝置中加入氯化鈉溶液,8min后打開止水夾,發現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鐵的銹蝕是氧化反應
B.使用氯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鐵的銹蝕
C.此實驗能推斷出鐵的銹蝕需要水的參與
D.此實驗能測出空氣中氧氣含量
【解答】解:A、鐵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屬于氧化反應,故A正確;
B、實驗開始滴加氯化鈉溶液前,無明顯現象,說明反應緩慢,滴加氯化鈉溶液后,發現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說明反應速率加快,所以使用氯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鐵的銹蝕,故B正確;
C、此實驗只能推斷出氯化鈉溶液能加速鐵的銹蝕,不能推斷出鐵的銹蝕需要水的參與,故C錯誤;
D、鐵銹蝕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裝置內氣壓減小,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消耗多少氧氣,向左移動多少體積,所以此實驗能測出空氣中氧氣含量,故D正確。
故選:C。
5.(2022 安徽模擬)下列關于人體的營養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淀粉屬于糖類,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葡萄糖
B.脂肪會導致人體肥胖,生活中應禁止食用脂肪
C.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青少年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
D.維生素在人體內需要量很小,但是缺乏也會使人患病,如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解答】解:A、淀粉屬于糖類,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葡萄糖,說法正確;
B、脂肪是人體內重要的供能物質,應合理攝入,說法錯誤;
C、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青少年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說法正確;
D、維生素在人體內需要量很小,但是缺乏也會使人患病,如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說法正確。
故選:B。
6.(2022 泗洪縣校級模擬)2021年5月以來,世界范圍內的新冠疫情依然非常嚴峻,尤其是印度的疫情幾乎失控。為了預防新冠肺炎,人們常采取一些措施:
(1)佩戴KN95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過濾病毒還能除去異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2)公共場合可用0.5%的過氧乙酸溶液來消毒,若要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0g,則需要    g過氧乙酸,量取    mL的水。在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其他實驗操作均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0.5%(填“>”或“=”或“<”)。
(3)測量體溫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環節。常用的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溫度升高,水銀柱會上升,從微觀角度來解釋是    。
(4)居家隔離期間,大家紛紛學習制作各種美食,其中涼皮成為抖音美食。涼皮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面粉中的有機營養素主要是    。
【解答】解:(1)佩戴KN95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過濾病毒還能除去異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故答案為:吸附;
(2)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0g,需要過氧乙酸的質量為1000g×0.5%=5g,需要水的質量為1000g﹣5g=995g,水的體積為995g÷1g/mL=995mL;在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量取的水偏少,若其他實驗操作均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大于0.5%;故答案為:5;995;>;2·1·c·n·j·y
(3)水銀溫度計,溫度升高,水銀柱會上升,從微觀角度來解釋是:溫度升高,汞原子之間間隔變大;故答案為:溫度升高,汞原子之間的間隔變大;
(4)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有機營養素中的糖類;故答案為:糖類。
7.(2022 蘭考縣二模)某藥物標簽如圖,其中鋁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  三 位,該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的化學方程式是    。治療胃酸過多還可選用的一種鹽是    。
【解答】解: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氧、硅、鋁、鐵、鈣等,鋁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三位,氫氧化鋁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3O,碳酸氫鈉是一種鹽,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也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故答案為:三;Al(OH)3+3HCl=AlCl3+3H3O;碳酸氫鈉(或NaHCO3)。
8.(2022 淮濱縣校級模擬)某實驗小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產生沉淀的質量與通入CO2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過量的二氧化碳會繼續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氫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理論上a點對應的CO2的質量為    。
【解答】解:過量的二氧化碳會繼續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氫鈣,根據元素守恒,反應物還缺氫元素,故反應物還應增加水,其反應方程式為:CaCO3+CO2+H2O=Ca(HCO3)2;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后碳酸鈣繼續和過量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故現象為: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后變澄清。
a點對應沉淀的質量為10g,故CaCO3的質量為10g,設CO2的質量為x。0﹣a點發生的反應為:
Ca(OH)2+CO2═CaCO3↓+H2O,
44 100
a 10g
a=4.4
故答案為:CaCO3+CO2+H2O=Ca(HCO3)2;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后變澄清;4.4g。
9.(2022 大慶模擬)資料顯示,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受熱的情況下會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的硫酸銅固體粉末.某同學為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①稱量潔凈而干燥的空坩堝(質量為m克),再稱取10克硫酸銅晶體研細后倒在坩堝里;
②把坩堝置于鐵架臺上的石棉網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熱,直到藍色的硫酸銅晶體全部變成白色粉末;
③移去酒精燈,將坩堝放在干燥器里冷卻至室溫,稱量.將坩堝連同固體繼續加熱,冷卻后稱量,反復進行三次,直到質量不再變化為止.實驗過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數據:
稱量次數 1 2 3 4 5
坩堝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克 m+10 m+6.4 m+6.3 m+6.3 m+6.3
根據實驗的操作規范和實驗結果分析,請完成下列問題:
(1)加熱到硫酸銅晶體完全分解時,剩余固體質量是  克;
(2)該同學測得的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質量分數是   ;
(3)與理論計算值比較,該實驗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產生
這種偏差的原因(寫出一條即可):   .
【解答】解:(1)由數據可知,第3次稱量后,坩堝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不再改變,所以加熱到硫酸銅晶體完全分解時,剩余固體質量是(m+6.3)g﹣mg=6.3g;故填:6.3;
(2)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質量分數是=37%;故填:37%;
(3)理論上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質量分數為=36%,稱量的硫酸銅晶體潮濕,導致的水的質量偏大;加熱過程中有少量固體濺失,則計算的水的質量偏大等原因與理論計算值比較,該實驗結果偏大.故填:偏大;稱量的硫酸銅晶體潮濕,導致的水的質量偏大(合理即可).
10.Cu與Zn的合金稱為黃銅,有優良的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可用作各種儀器零件。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黃銅的組成,取20g該黃銅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應。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及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g)
第1次 40 m
第2次 40 14.8
第3次 40 12.2
第4次 40 11.2
第5次 40 11.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從以上數據可知,最后剩余的11.2g固體的成分是   ;表格中,m=   。
(2)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   。
(3)計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配制100g該濃度的稀硫酸需要質量分數為98%濃硫酸的質量是多少?
【解答】解:(1)由金屬活動性可知,合金中只有鋅可以與硫酸反應;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4次再加入40g稀硫酸時。第三次剩余固體還能在減少,說明前三次加入的硫酸完全參加了反應。反應掉的鋅的質量為:14.8g﹣12.2g=2.6g,據此分析,m=14.8g+2.6g=17.4g。由第四次反應掉的鋅的質量為:12.2g﹣11.2g=1g<2.6g,可判斷此時合金中金屬鋅已完全反應,剩余的固體11.2g的成分是銅;
(2)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100%=44%;
(3)設40g稀硫酸中硫酸的質量為X
H2SO4+Zn═ZnSO4+H2↑
98 65
x 2.6g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100%=9.8%
(4)設需要質量分數為98%濃硫酸的質量為Y 則
100g×9.8%=Y×98% 解得;Y=10g
故答案為:(1)Cu,17.4; (2)44%;(3)9.8%;(4)10g。
專題31 常見的化合物
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
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
歸類探究1、酸的主要性質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1
變式演練1
歸類探究2、堿的主要性質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2
變式演練2
歸類探究3、酸堿反應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3
變式演練3
歸類探究4、重要的鹽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4
變式演練4
歸類探究5、常見的有機物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5
變式演練5
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
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
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酸的定義
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
2.幾種常見的酸
酸 鹽酸 硫酸
化學式 HCl H2SO4
顏色、狀態 “純凈”:______液體;工業用鹽酸: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黏稠、油狀液體
氣味 有______氣味 無
特性 ______揮發 ______揮發
用途 ①金屬除銹;②人體中含有少量鹽酸,助消化 ①金屬除銹;②化肥農藥;③精煉石油
2、比較酸的相似性質并說明原因
1.酸的共性
(1)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______,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中和反應)。
NaOH+HCl===__________________ 
Cu(OH)2+H2SO4===__________________
(3)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2HCl===__________________
Fe2O3+3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Zn+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H2SO4==__________________
(5)能與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AgNO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Cl-)
Ba(NO3)2+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SO)
3.原因:酸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______。
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 
指示劑只能粗略地指示溶液的酸堿性(定性指示),而pH則能表示溶液的___________(定量指示)。
pH——酸堿度的表示方法
1.范圍:通常0—14之間。
4.測定: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____________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__________________對照。
5.pH大小與溶液的酸堿性和指示劑的關系
pH 溶液的酸堿性 石蕊試液顏色 酚酞試液顏色
pH=7 中性溶液 紫色 無色
pH<7 酸性溶液,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強 ______ 無色
pH>7 堿性溶液,pH越大,溶液堿性越強 ______ 紅色
6、酸的使用注意事項
a、濃鹽酸是______、____________氣味的液體,______。
b.濃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不易揮發,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c.稀釋濃硫酸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秋 萊州市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HCl和H2SO4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21cnjy.com
A.只要把試劑瓶的瓶塞打開,放在空氣中觀測,就可以鑒別濃鹽酸和濃硫酸
B.濃鹽酸、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均會變小,都應該密閉保存
C.鹽酸、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或稀硫酸
(2022 臨邑縣二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生產原料,也是實驗室中常用的試劑,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化學小組又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已知:六支試管中均發生化學反應)
(1)上述六支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的是 (填序號),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只寫出一個)
(2)試管C中,可觀察到的明顯實驗現象為(至少寫一條) 。
(3)物質X是與其他試管中類別不同的物質,請舉一個例子(填化學式) 。
(4)充分反應后,小娜同學取試管F中的上層清液,繼續進行實驗探究,她向其中加入了少量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出現白色沉淀,從而得出原試管F中反應物BaCl2過量的結論,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她的看法,請說明理由: 。
1.堿的定義
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2.幾種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顏色狀態 白色固體,______溶于水(溶解放熱) 白色粉末,______溶于水
俗名 ______、火堿、苛性鈉(具有強腐蝕性) ____________、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用途 ①氫氧化鈉固體作干燥劑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紙③去除油污:爐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①工業:制漂白粉②農業:改良酸性土壤、配波爾多液③建筑
3、比較堿的相似性質并說明原因
a.堿的共性
(1)可溶性堿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______,使無色酚酞試液變______。
(2)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如:
2NaOH+SO2===__________________
Ca(OH)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用:工業上常用堿溶液來吸收SO2氣體
Ca(OH)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用: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檢驗CO2氣體
(3)與酸發生中和反應
(4)與某些可溶性鹽發生復分解反應,如:
2NaOH+CuSO4===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產生藍色絮狀沉淀
3NaOH+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產生紅褐色沉淀
Na2CO3+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應用:可用于實驗室制取少量的氫氧化鈉
b.原因:堿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__________________。
4、知道堿的使用往意事項
氫氧化鈉有強烈的____________,使用時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將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5、說出常見的酸、堿的用途與對人類的影響 
a.酸的用途
酸的用途十分廣泛,主要應用于除銹,制藥物,生產化肥、農藥、火藥,精煉石油等。
b.堿的用途
氫氧化鈉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制皂、造紙、石油和紡織等行業。氫氧化鈣也具有廣泛的用途,除了用于建筑外,還可用于制造漂白粉、配制波爾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022秋 大慶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Cu(OH)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整個反應過程中,氯離子個數改變
B.P點溶液中的溶質只有一種
C.M點溶液比P點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小
D.沉淀完全時,m1的數值為120
1、酸和堿反應的實質,舉例說明酸堿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a.酸堿反應:__________________成鹽和水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中的一種。如: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治療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過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等。
b.酸堿反應的實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混有少量稀H2SO4的MgSO4混合液中逐滴加Ba(OH)2溶液,則沉淀質量為(  )
A.B.C.D.
某錐形瓶內盛有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錐形瓶內溶液質量m1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m2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至A點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量為40g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CuCl2和NaCl
C.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質量為280.4g
D.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23.4g
1.幾種重要的鹽
概述 化學性質 用途
碳酸鈉 白色粉末,水溶液顯______,因而俗名純堿,俗稱蘇打,碳酸鈉晶體的化學式為Na2CO3·10H2O Na2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造紙、紡織品、洗滌劑等工業原料
碳酸鈣 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CaO+CO2↑CaCO3+CO2+H2O===Ca(HCO3)2 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
氯化鈉 無色透明的晶體,俗稱______,不潮解,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 NaCl+AgNO3===NaNO3+AgCl↓ 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鹽酸、氯氣、燒堿等的原料
2.鹽的溶解性
一般來說,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______;而大多數碳酸鹽都______于水;鹽酸鹽除______不溶,硫酸鹽除______不溶,其余均可溶(注:Ag2SO4、CaSO4為微溶物)。
3.鹽的性質
(1)金屬和鹽溶液反應生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例:Fe+CuSO4===Cu+FeSO4
反應條件:參加反應的金屬比鹽中金屬______(除鉀、鈣、鈉外)。
(2)酸和鹽反應生成另一種______和另一種______。例: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鹽和鹽反應生成另外____________。例:Na2SO4+BaCl2===BaSO4↓+2NaCl
(4)堿和鹽反應生成另一種堿和另一種鹽。例:2NaOH+CuSO4===Na2SO4+Cu(OH)2↓
4.幾種常見離子的檢驗
(1)Cl-的檢驗:加入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證明樣品中含Cl-。例:AgNO3+HCl===AgCl↓+HNO321教育網
(2)SO的檢驗:加入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說明樣品中含SO。例:H2SO4+Ba(NO3)2===BaSO4↓+2HNO3
(3)CO的檢驗:向試樣中滴加稀______,有氣體產生,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變渾濁,說明樣品中含有CO。例:Na2CO3+2HCl===2NaCl+H2O+CO2↑ 
(2022秋 廬陽區月考)利用數字化實驗可以更準確地比較不同顆粒大小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如圖1所示,傾斜錐形瓶使試管內稀鹽酸流入瓶中與固體發生反應,瓶內氣壓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②表示的是塊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
B.a點表示某種顆粒大小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已停止
C.等質量不同顆粒大小的碳酸鈣參加反應,粉末狀碳酸鈣產生的CO2質量更多
D.對比曲線①②中c、d兩點可知,產生相同質量的CO2,粉末狀碳酸鈣用時更少1*cnjy*com
(2022 青山區模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航天員通過化學反應讓奧運五環在中國空間站上飄浮。首先王亞平在透明的五環模型中加入了無色的透明溶液依次是1、4、5號環中的碳酸鈉、2號環中的碘化鉀、碘酸鉀,3號環中的乙酸溶液,看似完全相同的透明五環在加入不同試劑后就顯現出了不同顏色。
(1)碳酸鈉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成 色。
(2)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碘化鉀、碘酸鉀碘遇到乙酸后產生碘單質,可用淀粉檢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KI+KIO3+6CH3COOH=6CH3COOK+3I2+3X,則X的化學式為 。
1、常見的有機物:甲烷(CH4)、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
2、無機物和有機物:化合物可分為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和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以外)稱為有機物。有機物在物質種類中占了絕大多數。
3、人體內最基本的有機物是糖類、______和脂肪。糖類是人體供應能量的主要來源;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脂肪是人體內的主要儲能物質。
4、知道天然氣、石油、煤等物質在生活中的意義、使用情況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a.天然氣:俗稱沼氣、瓦斯氣,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主要由植物殘體分解而生成。
b.石油:古代動植物遺體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兩種元素。
c.煤:古代植物遺體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
(2022 杭州模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糖類是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B.蛋白質在加熱、遇到重金屬鹽時會變性
C.脂肪是人體的后備能源
D.維生素的作用非常重要,攝入量越多越好源:21·世紀·教育·網】
(2022 江西模擬)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影片《長津湖》中的英雄氣概激勵我們前行。請回答下列問題:
(1)食物短缺:以凍土豆(馬鈴薯)為食,土豆富含的營養素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 。
(2)服裝單薄:衣服材料是棉衣,棉線屬于 (選填“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合成橡膠”),鑒別衣服材料是棉線還是羊毛的方法是 。
(3)戰斗激烈:炸藥隨時可能在身邊爆炸,炸藥由硝酸鉀、木炭和硫黃混合而成,硝酸鉀中陰離子的符號是 。
1、(多選)(2022 青島自主招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兩種溶液的化學性質,進行如下實驗,四支試管內的物質在燒杯G中混合,充分反應后得到無色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六支試管中的溶液有兩份是無色的
B.燒杯G中含有NaCl和KCl
C.燒杯G中含有的溶質最多有三種
D.取少量試管B中溶液,滴加少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發現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試管B中稀鹽酸過量
2、欲測量久置在空氣中的NaOH固體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取ag樣品,按下列方案進行實驗,合理的是(  )
A.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氣體
B.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稱量反應后的溶液,質量為m1g
C.與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應,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得到m2g固體
D.與足量濃鹽酸充分反應,逸出的氣體用NaOH固體充分吸收,固體質量增加m3g
1、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開幕。我國冰雪健兒頑強拼搏,再次創造歷史。運動員對飲食的能量要求很高,在人類食物所供給的總能量中,有60%﹣70%來自糖類,下列食品中富含糖類的是(  )
A.黃瓜蛋花湯 B.滑蛋蝦仁
C.鮮奶饅頭 D.西芹炒牛肉
2、如圖所示,當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滴入到錐形瓶中時,會引起氣球膨脹的是
A. A B. B C. C D. D
3、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為驗證CO2與NaOH能夠發生反應,某同學按圖組裝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21*cnjy*com
(1)有時藥品滴加順序會影響實驗現象。如果觀察到的現象是“氣球先膨脹,后變癟”,則加入試劑的順序應該是 (填字母).【出處:21教育名師】
A.先加入鹽酸,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B.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鹽酸
(2)請解釋氣球“先脹”的原因: 。
(3)寫出氣球“后變癟”的化學方程式: 。
4、小蘭同學設計了一個驗證某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Na2SO4和NaOH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1)試管A中的溶液呈紅色。
(2)滴加過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試管B中有白色沉淀產生,溶液仍顯紅色,則可判斷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    (只寫一個)。
(3)再向C中加入適量X溶液,即可確定溶液成分,則X溶液可能是    (填字母)。
A.稀HCl B.稀H2SO4 C.CaCl2
5、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大理石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
將過量的稀鹽酸加入到20 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把產生的CO2氣體用足量的燒堿溶液吸收,同時測量C瓶燒堿溶液增加的質量,結果如下表所示:
時間/分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質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上表中,第10分鐘時,x=   。
(2)計算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要寫計算過程)
(3)請在如圖的坐標紙上,以時間為橫坐標,以產生CO2氣體的質量為縱坐標,畫出能夠表明產生氣體的質量隨時間變化規律的關系曲線。21·cn·jy·com
(4)B中所裝藥品為碳酸氫鈉溶液,作用是吸收揮發出的HCl氣體,該裝置使測量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沒有影響”)。
1.(2022 濟南二模)家庭中常見食品及生活用品的近似pH如下:檸檬汁2.1~2.8,番茄汁4.0~4.4,牛奶6.3~6.6,牙膏9.8~9.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牙膏是顯堿性的物質
B.胃酸過多的人應少飲番茄汁
C.牛奶比番茄汁的酸性強
D.檸檬汁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
2.(2022 金華模擬)小雪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打開開關時,觀察到燒瓶內形成美麗的噴泉。則她在稀鹽酸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  )【版權所有:21教育】
A.木炭 B.銅粒 C.鎂粉 D.硝酸銀
3.(2022 尋烏縣二模)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
A.0~a段表示稀硫酸參加了反應
B.整個過程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數目不變
C.d點溶液中的的微粒有Na+、OH﹣、H2O
D.c點溶液中的溶質有1種
4.(2022 濉溪縣模擬)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實驗時先觀察一段時間,發現無明顯現象,然后用膠頭滴管向裝置中加入氯化鈉溶液,8min后打開止水夾,發現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鐵的銹蝕是氧化反應
B.使用氯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鐵的銹蝕
C.此實驗能推斷出鐵的銹蝕需要水的參與
D.此實驗能測出空氣中氧氣含量
5.(2022 安徽模擬)下列關于人體的營養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淀粉屬于糖類,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葡萄糖
B.脂肪會導致人體肥胖,生活中應禁止食用脂肪
C.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青少年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
D.維生素在人體內需要量很小,但是缺乏也會使人患病,如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6.(2022 泗洪縣校級模擬)2021年5月以來,世界范圍內的新冠疫情依然非常嚴峻,尤其是印度的疫情幾乎失控。為了預防新冠肺炎,人們常采取一些措施:
(1)佩戴KN95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過濾病毒還能除去異味,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2)公共場合可用0.5%的過氧乙酸溶液來消毒,若要配制0.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0g,則需要    g過氧乙酸,量取    mL的水。在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其他實驗操作均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0.5%(填“>”或“=”或“<”)。
(3)測量體溫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環節。常用的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溫度升高,水銀柱會上升,從微觀角度來解釋是    。
(4)居家隔離期間,大家紛紛學習制作各種美食,其中涼皮成為抖音美食。涼皮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面粉中的有機營養素主要是    。
7.(2022 蘭考縣二模)某藥物標簽如圖,其中鋁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    位,該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的化學方程式是    。治療胃酸過多還可選用的一種鹽是    。
8.(2022 淮濱縣校級模擬)某實驗小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產生沉淀的質量與通入CO2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過量的二氧化碳會繼續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氫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理論上a點對應的CO2的質量為    。
9.(2022 大慶模擬)資料顯示,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受熱的情況下會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的硫酸銅固體粉末.某同學為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①稱量潔凈而干燥的空坩堝(質量為m克),再稱取10克硫酸銅晶體研細后倒在坩堝里;
②把坩堝置于鐵架臺上的石棉網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熱,直到藍色的硫酸銅晶體全部變成白色粉末;
③移去酒精燈,將坩堝放在干燥器里冷卻至室溫,稱量.將坩堝連同固體繼續加熱,冷卻后稱量,反復進行三次,直到質量不再變化為止.實驗過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數據:
稱量次數 1 2 3 4 5
坩堝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克 m+10 m+6.4 m+6.3 m+6.3 m+6.3
根據實驗的操作規范和實驗結果分析,請完成下列問題:
(1)加熱到硫酸銅晶體完全分解時,剩余固體質量是  克;
(2)該同學測得的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質量分數是   ;
(3)與理論計算值比較,該實驗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寫出一條即可):   .
10.Cu與Zn的合金稱為黃銅,有優良的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可用作各種儀器零件。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黃銅的組成,取20g該黃銅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應。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及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g)
第1次 40 m
第2次 40 14.8
第3次 40 12.2
第4次 40 11.2
第5次 40 11.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從以上數據可知,最后剩余的11.2g固體的成分是   ;表格中,m=   。
(2)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   。
(3)計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配制100g該濃度的稀硫酸需要質量分數為98%濃硫酸的質量是多少?
專題31 常見的化合物
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
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
歸類探究1、酸的主要性質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1
變式演練1
歸類探究2、堿的主要性質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2
變式演練2
歸類探究3、酸堿反應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3
變式演練3
歸類探究4、重要的鹽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4
變式演練4
歸類探究5、常見的有機物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5
變式演練5
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
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
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清徐县| 寿宁县| 房山区| 永清县| 镇远县| 安西县| 汝阳县| 灵武市| 星子县| 天柱县| 遵义县| 阿勒泰市| 卢湾区| 新化县| 肃北| 息烽县| 吉林市| 石渠县| 陆丰市| 横山县| 韶关市| 永年县| 德安县| 来安县| 北票市| 天门市| 新竹县| 肃北| 交口县| 吴堡县| 阿拉善右旗| 绥中县| 樟树市| 东至县| 库尔勒市| 昌图县| 广德县| 周至县| 三门峡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