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背記)第1單元 長度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和厘米。(1)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1厘米大約是(2)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m”表示。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3.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是可以測量出長度。4.畫線段的方法:①方法一:從尺子刻度0位置開始畫,畫到幾就是幾厘米。②方法二:從尺子的刻度幾開始畫,畫到“刻度幾+需要畫的長度”位置第2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法時: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如果個位滿10,要向十位進1。2.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法時: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③如果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當10再減,計算時十位要記得減去退掉的1。總之:筆算加、減法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都要從個位算起。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①連加豎式計算,可以用三種方法計算,如:②連減豎式計算,可以用兩種方法計算,如:也可以先算40與26的和,再用84減去40與26的和。③加減混合豎式計算,按順序從左往右算。 ④有括號的豎式計算,先算括號里的。3.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是多少用加法計算。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是多少用減法計算。第3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的邊。角的兩條邊是射線而不是線段。射線就是只有一個端點,不能測量出長度。畫角的方法:直角 直角的畫法:4.角的分類5.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三角尺上有3個角,其中只有1個角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4個角都是直角。6.用放大鏡觀察角,角的大小不會發生改變。7.圓形或橢圓形紙片,對折兩次后可以折出直角。8. 長方體有(6個)面,一個面有(4)個直角,總共有(24)個直角。正方體有(6個)面,一個面有(4)個直角,總共有(24)個直角。9.一副三角尺能拼出銳角和鈍角,但不能拼出直角。第4第6單元 表內乘法(一)和(二)幾個相同數連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還可以用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簡捷。例如:寫乘法算式時,可以交換兩個乘數(因數)的位置,但讀乘法算式時,只能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去讀。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①加法:加數+加數=和和-加數 =另一個加數②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 = 差 + 減數減數 =被減數 — 差③乘法: 乘數×乘數=積4.、分清“幾和幾相加”、“幾個幾相加”、“幾和幾相乘”、“幾個幾相乘”:2和5相加是多少? 2+5、 2與5相加是多少 2+52個5相加是多少? 5+5 、 2個5相乘是多少? 5×52與5相乘是多少 2×5 2和5相乘是多少? 2×52的5倍是多少? 2×5第5單元 觀察物體(一)可以從前、后、左、右觀察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一定相同。看到一個面的形狀,不能確定是什么物體。第7單元 認識時間鐘表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是1分,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時針走1大格,分針就要走60個小格,所以1時=60分,1分=60秒。15分也可以說成是一刻,30分也可以說成半小時。看時間的方法:先看時針,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第8單元 數學廣角——搭配(一)1.解決擺數的問題,關鍵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可以用列舉的方法,先考慮高位,再考慮低位,有順序地依次排列,一一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數。2.交換法:先任意選兩個數,再把選出的兩個數交換十位與個位上的位置,寫出不同的兩位數。3.固定法:將兩位數中的其中一位固定,再將另一位依次有序的排列,從而寫出所有可能的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