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3年秋期九年級上政治第三單元復習教學案第三單元 發展科技 振興教育一復習目標1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現狀。2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3認識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二考點解讀考點一: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現狀1科技現狀2教育現狀考點二: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1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標志;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和標志。2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民族素質的競爭;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最根本事業;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3科教興國的意義4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房子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入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造就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和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考點三:認識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增強民族創新能力關系中華民族的興衰存亡。2科技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的發展靠創新,教育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基礎。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3、實施科教育興國戰略,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4、未成年人要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要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培養想象力,勇于在實踐中大膽探索。考點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人才是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只有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尊重人才,關心人才,培養人才,才能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三、課堂復習研討 1 觀察與思考:材料一: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材料二:2012年 12月27日是南水北調開工10周年紀念日,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十年來,工程技術人員破解了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創下許多世界之最:東線一期工程全線設立13個梯級泵站是亞洲乃至世界大型泵站數量最集中的現代化泵站群;中線穿黃工程設計了具有內、外兩層襯砌的兩條長4250米隧洞,內徑7米,兩層襯砌之間采用透水墊層隔開,該結構形式在國內外均屬先例;湍河和沙河渡槽均為三向預應力U型渡槽,渡槽內徑9米,單跨跨度40米,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3項指標均屬世界首例等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黨和國家重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哪些重要意義?(4分) (2)作為中學生,你打算如何向南水北調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6分) 四、課內鞏固訓練1觀察與思考: 材料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材料二、截至2013年1月1日零時,有25個省份不同程度地出臺了“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升學考試方案”。這使異地高考即將從“夢想”變為現實。 閱讀上述材料,思考下列問題:(1)黨和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教育問題?(兩個方面即可。4分) (2)不同省份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有什么重要意義?(三個方面即可。6分) 2活動與探索材料一: 2012年9月17日從河南大學獲得喜訊,該校萬師強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全球變化對中國典型草地生態系統過程的影響及生態環境效應”項目,獲批2012年度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這是河南省首次獲得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資助,也是河南大學百年校慶前收到的又一份大禮。2012年9月25日,河大百年校慶在河大大禮堂舉行。溫家寶總理的題詞為校慶:“辦好河南大學振興中原教育”,材料二: 2012年9月18日訊鄭州日報報道:為做好“全國科普日”宣傳,鄭州市各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送科普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1)讀過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悟?(4分) (1)你校在“全國科普日”期間準備開展系列活動,請你向同學們宣傳這次活動的意義?(6分) 參考答案課堂復習研討:1(1)有利于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國家作出積極的貢獻;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建設,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等。(5分)(1)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積極培養自己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敢于創新,善于創新,不斷增強創新能力。(3分)(言之有理即可)課內訓練鞏固1答案:(1)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國際競爭,說到底是民族素質的競爭;教育是國際和民族發展的最根本的事業;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2)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有利于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給分)2答案:(1)我省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還不夠高;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我省教育事業的發展;我省重視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等。(答出2點即可得4分)(1)有利于建設創新型校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同學們樹立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思想;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有利于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