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使用時間:2022年11月12日 導案編號:16一、 預習要求 1、閱讀課文第75頁,了解南昌起義的背景和概況,劃出國民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南昌起義的時間、主要領導人、地點及其歷史意義; 2、閱讀課文第76頁到第77頁: (1)劃出八七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主要內容; (2)了解秋收起義的概況,劃出秋收起義的時間、領導人、主要的起義地點; (3)在77頁的“相關史事”部分劃出三灣改編的歷史作用; (4)劃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的時間、主要領導人、地位; (5)劃出井岡山會師的時間、地點、會師的雙方,軍隊改編后的名稱、主要領導人; (6)劃出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歷史意義。 3、閱讀課文第78頁到第79頁: (1)劃出“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含義,結合第79頁的地圖了解革命根據地的發展情況,劃出最大的革命根據地的名字; (2)劃出古田會議確立的建黨建軍原則; (3)了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的情況。二、 預習檢測 完成練習冊P76填空題。三、 合作探究 【情景再現】 又到了井岡山杜鵑花開的時候。90年前的春天,連天的烽火中,兩支紅色鐵流在井岡山會師,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里漸成燎原之勢,紅遍全中國。90年后的春天,井岡山花開成海,舊貌變新顏,這片浸染著烈士鮮血的土地,已是風景如畫的美麗家園。銘記歷史,踏上征程,井岡山會師90周年,轉發紀念。 《銘記歷史 踏上征程》 ——2018年4月28日井岡山會師90周年:銘記歷史 踏上征程(新華網) 【史料實證 勇者的亮劍】 材料一 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現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 ——1927年周恩來在歡慶勝利時講話摘選 (1)材料一中的“起義”指的是哪次起義 這次起義的爆發有何意義 材料二 共產黨應當轉變過去的方向,堅決地發展與提高農民革命……共產黨現時最主要的任務是有系統的有計劃的盡可能的在廣大區域中準備農民的總暴動,利用今年秋收時期農村中階級斗爭劇烈的關鍵。……對軍事方面,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改編自《最近農民斗爭的議決案》《在中央緊急會議上的發言》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課本,概括八七會議做出了哪些重要決議。 【歷史理解 智者的轉身】 材料三 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和,創建四軍建奇功。 (3)材料三的歌謠涉及了哪些歷史事件 反映了中國革命的重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家國情懷 歷史的感悟】 材料四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各地的共產黨人也領導了武裝起義,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到1930年夏天,全國已有大小十幾塊根據地。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4)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說明了什么問題 我們從中可得到哪些啟示 【感悟提升】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井岡山道路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找到的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從中學習共產黨人的大無畏精神和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勇于探索的斗爭精神,體會先烈們不畏艱難、勇于獻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學習先烈們排除萬難、不斷前進的堅強意志。四、 我的疑問五、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的括號里。 ( )1.(2019·南昌質檢)網絡歌曲:“陜西人說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下列能夠反映出最早發生在江西的革命史實是 A.南昌起義 B.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首都瑞金 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D.井岡山會師 ( )2.“對軍事方面,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提出材料中論斷的“會議”應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國民黨一大 D.八七會議 ( )3.(2019·北京海淀質檢)某班同學為一些地方設計“歷史名片”宣傳語,下列適用于井岡山地區的是 A.辛亥首義,共和號角 B.五四中心,風云新途 C.八一槍響,軍旗升起 D.革命搖籃,紅軍故鄉 ( )4.(2018·臨沂學業考)如圖所紀念的歷史事件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當時,率領南昌起義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的是 A.劉伯承 B.周恩來、賀龍 C.彭德懷 D.朱德、陳毅 ( )5.習近平用“五個創造性地”總結毛澤東在黨的歷史上所作的重要貢獻,強調毛澤東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其中的“創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資本主義道路 B.社會主義道路 C.井岡山道路 D.俄國革命道路 ( )6.觀察圖片,下列兩次起義給中國革命最重要的啟示是 A.必須盡快發動農民起來革命 B.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 C.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 D.必須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 )7.“工農武裝割據”是毛澤東提出的關于中國革命新道路理論的一個科學概念,它的內 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 B.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 C.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 D.必須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 )8.習近平總書記提議召開“新古田會議”: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下列符合“初心”要求的建黨建軍原則是 A.槍桿子里出政權 B.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C.工農武裝割據 D.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 )9.“一圖一歷史”,下列對右圖中建筑的敘述正確的是 A.見證了井岡山會師 B.是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的產物 C.是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見證 D.見證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共政府的成立六、 知識鏈接 (一)簡介:周恩來(1898~1976),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淮安。字翔宇,小名大鸞,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功勛卓著、品德高尚的周恩來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二)周恩來經典語錄: 1.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2.中國人幾乎占世界人口的1/4 。這樣大的國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對世界有所貢獻,經濟上不能有較快的發展,那我們就對不住世界人民,也對不住我們的祖宗。 3.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4.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于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5.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好像一輛車子的兩個輪子,相輔而行。 6.敢于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現,這樣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夠自強的民族。 7.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8.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 9.今天的現實是不夠美滿的,但是美滿的現實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創造。 10.只有忠實于事實,才能忠實于真理。 11.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遮掩錯誤就是躲避真理! 12.一帆風順是不能磨練人的。 13.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14.我們國家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 15.要大家講真話,首先要領導上喜歡聽真話,反對說假話。 16.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是老實人才能經得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17.青年人沒有不栽幾個跟頭的,沒有不碰幾個釘子的。碰了釘子以后,不要氣餒。 18.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現實有了理想的指導才有前途,反過來也必須從現實的努力中才能實現理想。 19.我們的下一代,總是要把自己擺在勞苦大眾一起,要能夠吃得起苦。因為我們的革命精神,就是從吃苦中得來的。 (三)周恩來外交軼事:作為新中國的開國總理和外交部長的周恩來,他的敏捷機智和人格魅力可以說無處不在。 1、“我們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曾有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么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2、“中國人低頭是因為埋頭苦干”: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周總理不慌不忙,面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由于在外交場合,所以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那么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卻是美國人自己。 3、“我用的鋼筆是繳獲美軍的”: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 周總理聽后,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么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 4、“18元8角8分”: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是想刺探出經濟情報。周總理在高級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才華,讓人折服。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6課導案 第4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