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使用時間:2022年10月21日 導案編號:12號一、 預習要求 1.閱讀課文第56頁到第57頁,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開始標志、主要陣地、代表人物和主要的思潮; 2.閱讀課文第57頁到第58頁,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內容和性質; 3.思考:結合課本第58頁第2段、課本58頁的“課后活動”部分,總結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區分清楚進步性和局限性)。二、 預習檢測 用5分鐘時間完成練習冊第56頁的填空題。三、 合作探究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是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范單位,這里每年接待參觀游客十余萬人次,到2021年,這里將真正成為突出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紅色基地”。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是依托原北京大學紅樓建立的舊址類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運動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 【歷史解釋·魂之由】 材料一 民國初建,百姓起初歡呼雀躍,許多人家的門口上都貼著“民國萬歲,天下太平”的對聯。……旋即,軍閥混戰,政治黑暗,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對聯遂改為“民國萬稅,天下太貧”。…… (1)閱讀材料一,聯系所學知識回答新文化運動產生的背景。 【【時空觀念】·魂之核】 材料二 (2)說出材料二中向西方學習的先進人物的名字(按順序依次說出)。 (3)仔細觀察下列圖表,填寫出其中畫橫線的部分。 【史料實證·魂之聲】 材料三 新文化運動促使人們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進步,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開拓了前進的道路。 ——毛澤東 (4)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結合所學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材料四 將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閣,廢除漢字,采用“世界語”。 ——錢玄同 “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國情的話來搗亂。” ——陳獨秀 (5)從材料四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運動存在怎樣的局限性 今天的我們應該對傳統文化采取什么態度 【感悟提升】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百日維新失敗,辛亥革命也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發起了新文化運動,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在運動中起到敢為人先的先鋒作用,首次動搖了霸占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封建傳統文化一統天下的局面,打破了權威。激發我們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熱愛 祖國、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感,增強民主與科學意識。四、 我的疑問五、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的括號里。 ( )1.(2018·煙臺學業考) “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來了,風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這是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和文言文相比,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 )2.(2018·孝感學業考)下圖中幾位人物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 A.中國同盟會會員 B.新文化運動主將 C.五四愛國運動的領導者 D.中國共產黨黨員 ( )3.(2018·百色中考)陳獨秀等人“認定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從根本上改造國民性”。為此,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一本刊物為主要陣地,掀起了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這本刊物是 A.《民報》 B.《申報》 C.《新青年》 D.《每周評論》 ( )4.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一頁都寫著‘仁義道德’……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吃人”指的是 A.北洋軍閥政府 B.吃人的世界 C.封建家庭 D.封建禮教 ( )5.(2019·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中)陳獨秀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是指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學 D.科學、平等 ( )6.歷史學家唐德剛談到新文化運動時說:“白話文運動,在他畫龍點睛之后,才走上正軌。”“他”指的是 A.李大釗 B.胡適 C.陳獨秀 D.魯迅 ( )7.沈從文曾讓兒子讀胡適的詩《希望》:“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兒子沒看完便說:“這種詩像是小孩子寫的。”沈從文說:“那時候能寫這種小孩子的東西已經很了不得了,沒人提倡這些,你就讀不到那么多新書,我也不會寫小說。”這個故事與新文化運動內容聯系最緊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 )8.她們撕掉學校發的《列女傳》,讓父母退掉包辦的婚姻,有的就 干脆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對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她們就是民國 初期的女學生(如圖)。這表明當時 A.維新思想開始傳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學思想沖擊封建禮教 D.近代學校開設修身課程 ( )9.(2019·深圳龍崗實驗學校期中)這一時期,中國社會變革進入思想文化的深層領域,標榜“綱常名教”、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舊文化受到猛烈沖擊。材料評述的是 A.洋務運動的影響 B.維新變法的后果 C.辛亥革命的作用 D.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 )10.徐中約在《中國的奮斗》一書中指出:“采用共和政體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鼓吹在國民生活的哲學基礎方面,進行一場激烈變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變革” A.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進了國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為中國革命開辟了正確道路知識鏈接 1.民國成立后,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1917年蔡元培主政北大,陳獨秀、胡適等一批新學人進北大,北大革新換面! 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都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他們都屬兔,時稱攪動中國的三只兔子!這三只兔子在當時北大學術論爭中異軍突起,老兔子蔡元培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治校理念,使北大學術空氣為之一新。中兔子陳獨秀提出“打倒孔家店”,猶如一顆重磅炮彈轟塌了舊式國文門。小兔子胡適在美國讀書時便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等文章,自視甚高更不待言。 對于陳獨秀與胡適這兩只安徽兔子性格之異同,魯迅巧設譬喻說:《新青年》每出一期就開一次編輯會,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時最惹我注意的是陳獨秀和胡適之,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面豎著一面大旗,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那門卻開著,里面有幾枝槍,幾把刀,一目了然,用不著提防。適之先生的是緊緊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武器,請勿疑慮”……由此,我們姑言蔡元培是只不溫不火的老兔子,那么陳獨秀則是只火兔子,胡適自是只溫兔子。如若不然,胡適那早于陳獨秀《文學革命論》的《文學改良芻議》又豈有孰先孰后之爭哉! 附:還有一只“中兔子”朱希祖,兩只“小兔子”劉半農和劉文典,各有所長,任教北大。 2.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3.“德先生和賽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賽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學)。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 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把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但這一口號仍屬于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有它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的樹立,使中國許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論廣泛傳播的大好機遇。 關于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即: 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后期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 4. 新文化運動真的只是要打倒孔家店嗎? 當辜鴻銘站出來為孔子辯駁時,陳獨秀在一邊冷笑,稱其為詭辯,但難掩才華。 據北大教授王東考證,新文化運動的各種代表人物,從蔡元培、陳獨秀、胡適到最激進的錢玄同,都沒有提出過要“打倒孔家店”,而當時新文化運動的干將們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至于說打倒“孔家店”那是陳伯達等人的加工改造。(據《五四精神新論》) 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是什么》一文中說:“我們不滿意于舊道德,是因為孝悌范圍太狹了。說什么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猾頭了。就是達到他們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世界,那時社會的紛爭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現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現在有一班青年卻誤解了這個意思,他并沒有將愛情擴充到社會上,他卻打著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幟,拋棄了他的慈愛的、可憐的老母;這種人豈不是誤解了新文化運動的意思?因為新文化運動是主張教人把愛情擴充,不主張教人把愛情縮小。” 從這樣的論述不難看出,其實陳獨秀并非要認為傳統文化一無是處,只是覺得太過狹窄了,需要進行擴充。 同樣的態度,在李大釗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1917年李大釗在《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一文中寫到:“余之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之本身,乃掊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掊擊孔子,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可以想見,李大釗也不是單純的反對孔子本身,他要反對的是那些假孔子之名行事的所謂“傳統”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2課導案 第1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