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學習目標】1. 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歷史必然性。2. 通過對史料的研讀,深入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3. 認識戰后簽訂的條約,理解鴉片戰爭對中國的重要影響。【重難點】重點:鴉片戰爭前的世界形勢、《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等條約的不平等性質、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難點:鴉片戰爭的性質。【名詞解釋】領事裁判權:帝國(資本)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攫取的一種特權,即它的僑民在當地的民事、刑事訴訟,所在國法庭無權審理,而由它派駐當地的領事依照本國法律審判。此特權亦稱“治外法權”,嚴重侵犯了所在國的司法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謂半殖民地,是相對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喪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獨立自主權,即主權不能完全自主。所謂半封建,也是相對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狀態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學習過程】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完成表格——英國與中國的對比英國 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二、兩次鴉片戰爭2. 找出兩次鴉片戰爭的原因。3. 完成表格戰爭 條約 內容 影響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第二次 鴉片戰爭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三、開眼看世界找出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們有哪些著作?著作地位如何?【合作探究】探究一 鴉片戰爭的原因材料一 此次的戰爭,表面上是因禁止鴉片問題而起,是中英兩國的戰爭,然而就戰爭的真正意義說,可稱為中西文化的沖突。因為中西人士對于國家政治及一切社會生活的觀念完全不同,所以才生出許多不易解決的糾紛問題來。——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根據材料一,指出李劍農認為的鴉片戰爭的原因。你認同這種觀點嗎?為什么?材料二 美國漢學巨擘費正清,就以亞當·斯密在世也很可能會認同的字句說明這場戰爭:“中國看待對外關系的觀點……落伍且不合理……英國要求彼此平等往來,要求給予通商機會,其實代表了西方所有國家的心聲……英國把對中貿易的重心不只放在茶葉上,還放在鴉片上,這是歷史的偶然。”他的一位學生則寫道,戰爭若未因鴉片而爆發,可能也會因棉花或糖蜜而同樣輕易地爆發。——[美]彭慕蘭等著《貿易打造的世界》根據材料二,指出費正清認為的鴉片戰爭的原因。你認同這種觀點嗎?為什么?表格一: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情況表年度 英國輸華 中國輸英 中對英貿易總值 總值 出(+)入(-)超情況1765-1769 119 2915 219 0619 (+) 99 77041795-1799 537 3015 579 9722 (+) 34 69571830-1833 733 5023 995 0286 (+)261 5263表格二:鴉片在中英貿易中的比重年份 英國輸華 中國輸英 中對英貿易總值 總值 出(+)入(-)超情況1837-1838 220萬 340萬 560萬 310萬 (-)250萬材料三 “中國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能輕易放過的。”——《安德魯-韓德森致拉本特函》根據表格一、二,指出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據材料三,思考這場戰爭的性質。探究二 鴉片戰爭的影響對條約內容的不同解讀A割香港島給英國 B協定關稅英:巴麥尊:“插入中國領土的一個“楔子”“良港” 英: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清:琦善:彈丸之地” 耆英:荒島、孤峙海中、貧窮 道光:有傷國體、暫行資供 清:“可省除爭執”“新的稅則比舊日繁榮自主關稅略高,所以揚揚得意,以為是外交成功”C領事裁判權 D賠款2100萬兩白銀英:英人在中所涉訴訟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 英:賠款是“為恢復和平狀態最絕對必不可少的”;賠款含“被焚鴉片賠償費,遠征軍軍費、英商債務”清:“杜絕釁端,永遠息爭”“免致小事釀成大案”“不過是讓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辦法” 清:琦善:“煙土本系違禁之物,斷無賠償之理,必能使貴統帥有以登復貴國王。” 道光朱批:“又合體統,朕心嘉悅之至。”根據表格中中英雙方對條約內容的不同解讀,分析清朝與英國對同一條約內容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反映出什么問題?【體系構建】【鞏固練習】1. “(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表明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 B.林則徐的禁煙運動C.英國力圖打開中國市場 D.英國在中英貿易中處于逆差地位2. 近代某不平等條約中規定:“佛(法)蘭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協爭執事件,均歸佛蘭西官辦理。遇有佛蘭西人與外國人有爭執情事,中國官不必過問。”法國據此攫取的特權是( )A.領事裁判權 B.開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國待遇 D.居住及租地權3. 1854年,英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一、廣泛地進入中華帝國的整個內地,以及沿海各域。二、在揚子江可自由航行,并進入沿江兩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實行鴉片貿易合法化……據此可知,“修約”要求的實質是( )A.打開中國門戶 B.進一步擴大侵略權益C.實現鴉片貿易合法化 D.獲取更多的戰爭賠款4. 鴉片戰爭后,魏源《海國圖志》判斷中西關系仍為華夷秩序,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和相對具體的籌海策。徐繼畬《瀛寰志略》則意識到中西關系已面臨“大變局”,應“取法泰西文明”“以商賈為本計”,提出較為長遠的自強說。二者皆( )A.堅守傳統華夷觀念 B.直接推動洋務運動興起C.代表新興階級利益 D.啟迪國人尋求御侮之路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學習目標】1. 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歷史必然性。2. 通過對史料的研讀,深入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3. 認識戰后簽訂的條約,理解鴉片戰爭對中國的重要影響。【重難點】重點:鴉片戰爭前的世界形勢、《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等條約的不平等性質、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難點:鴉片戰爭的性質。【名詞解釋】領事裁判權:帝國(資本)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攫取的一種特權,即它的僑民在當地的民事、刑事訴訟,所在國法庭無權審理,而由它派駐當地的領事依照本國法律審判。此特權亦稱“治外法權”,嚴重侵犯了所在國的司法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謂半殖民地,是相對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喪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獨立自主權,即主權不能完全自主。所謂半封建,也是相對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狀態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學習過程】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完成表格——英國與中國的對比英國 中國政治 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 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經濟 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軍事 堅船利炮(熱兵器) 裝備落后(冷兵器)外交 殖民擴張 閉關鎖國二、兩次鴉片戰爭2. 找出兩次鴉片戰爭的原因。鴉片戰爭:直接原因:虎門銷煙。根本原因:扭轉貿易逆差,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3. 完成表格戰爭 條約 內容 影響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協定關稅;五口通商 破壞領土主權、關稅主權、司法主權、貿易主權,長期影響近代中國的歷史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虎門條約》 協定關稅 領事裁判權 片面最惠國待遇 通商口岸傳教權《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第二次 鴉片戰爭 《天津條約》 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內河航行權、鴉片貿易合法化 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犯,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北京條約》《璦琿條約》 搶占100余萬平方千米的領土三、開眼看世界找出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們有哪些著作?著作地位如何?林則徐——《四洲志》魏 源——《海國圖志》——了解外國知識的“百科全書”,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徐繼畬——《瀛寰志略》——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合作探究】探究一 鴉片戰爭的原因材料一 此次的戰爭,表面上是因禁止鴉片問題而起,是中英兩國的戰爭,然而就戰爭的真正意義說,可稱為中西文化的沖突。因為中西人士對于國家政治及一切社會生活的觀念完全不同,所以才生出許多不易解決的糾紛問題來。——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根據材料一,指出李劍農認為的鴉片戰爭的原因。你認同這種觀點嗎?為什么?李劍農認為中西文化沖突引起戰爭,鴉片戰爭是一場文化戰爭。不認同。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貢獻,沒有高下、優劣之分,文明的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材料二 美國漢學巨擘費正清,就以亞當·斯密在世也很可能會認同的字句說明這場戰爭:“中國看待對外關系的觀點……落伍且不合理……英國要求彼此平等往來,要求給予通商機會,其實代表了西方所有國家的心聲……英國把對中貿易的重心不只放在茶葉上,還放在鴉片上,這是歷史的偶然。”他的一位學生則寫道,戰爭若未因鴉片而爆發,可能也會因棉花或糖蜜而同樣輕易地爆發。——[美]彭慕蘭等著《貿易打造的世界》根據材料二,指出費正清認為的鴉片戰爭的原因。你認同這種觀點嗎?為什么?費正清認為中國拒絕了英國平等通商的請求,引起鴉片戰爭,這是一場通商戰爭。不認同。鴉片不是合法商品,走私鴉片不是正當通商貿易。表格一: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情況表年度 英國輸華 中國輸英 中對英貿易總值 總值 出(+)入(-)超情況1765-1769 119 2915 219 0619 (+) 99 77041795-1799 537 3015 579 9722 (+) 34 69571830-1833 733 5023 995 0286 (+)261 5263表格二:鴉片在中英貿易中的比重年份 英國輸華 中國輸英 中對英貿易總值 總值 出(+)入(-)超情況1837-1838 220萬 340萬 560萬 310萬 (-)250萬材料三 “中國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能輕易放過的。”——《安德魯-韓德森致拉本特函》根據表格一、二,指出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據材料三,思考這場戰爭的性質。英國試圖扭轉貿易逆差,打開中國市場。侵略戰爭。探究二 鴉片戰爭的影響對條約內容的不同解讀A割香港島給英國 B協定關稅英:巴麥尊:“插入中國領土的一個“楔子”“良港” 英: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清:琦善:彈丸之地” 耆英:荒島、孤峙海中、貧窮 道光:有傷國體、暫行資供 清:“可省除爭執”“新的稅則比舊日繁榮自主關稅略高,所以揚揚得意,以為是外交成功”C領事裁判權 D賠款2100萬兩白銀英:英人在中所涉訴訟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 英:賠款是“為恢復和平狀態最絕對必不可少的”;賠款含“被焚鴉片賠償費,遠征軍軍費、英商債務”清:“杜絕釁端,永遠息爭”“免致小事釀成大案”“不過是讓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辦法” 清:琦善:“煙土本系違禁之物,斷無賠償之理,必能使貴統帥有以登復貴國王。” 道光朱批:“又合體統,朕心嘉悅之至。”根據表格中中英雙方對條約內容的不同解讀,分析清朝與英國對同一條約內容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反映出什么問題?西方秉持侵略態度,攫取利益,而清朝還用天朝上國、朝貢貿易的觀念處理國際事務,不重視國家主權,極力保全天朝顏面。【體系構建】【鞏固練習】1. “(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表明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C )A.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 B.林則徐的禁煙運動C.英國力圖打開中國市場 D.英國在中英貿易中處于逆差地位2. 近代某不平等條約中規定:“佛(法)蘭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協爭執事件,均歸佛蘭西官辦理。遇有佛蘭西人與外國人有爭執情事,中國官不必過問。”法國據此攫取的特權是( A )A.領事裁判權 B.開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國待遇 D.居住及租地權3. 1854年,英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一、廣泛地進入中華帝國的整個內地,以及沿海各域。二、在揚子江可自由航行,并進入沿江兩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實行鴉片貿易合法化……據此可知,“修約”要求的實質是( B )A.打開中國門戶 B.進一步擴大侵略權益C.實現鴉片貿易合法化 D.獲取更多的戰爭賠款4. 鴉片戰爭后,魏源《海國圖志》判斷中西關系仍為華夷秩序,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和相對具體的籌海策。徐繼畬《瀛寰志略》則意識到中西關系已面臨“大變局”,應“取法泰西文明”“以商賈為本計”,提出較為長遠的自強說。二者皆( D )A.堅守傳統華夷觀念 B.直接推動洋務運動興起C.代表新興階級利益 D.啟迪國人尋求御侮之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學生版】.docx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