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技術與設計1第四章第一節 發現問題嘉積中學 郭一志一、教材分析:“發現問題”是《技術與設計1》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它是技術設計過程首要階段,對學生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建立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的意識,形成對問題的敏感性,對“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進行系統闡述并進一步拓展,有助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敏睿地發現問題。本節內容是本冊教材分階段探討設計過程的部分內容,是學生確立設計項目,進入獨立設計活動的第一步。二、學情分析學生對問題本身并不陌生,但對什么是技術領域內的問題不太了解;傳統的應試教育使學生只關注書本知識,很少關注自己身邊的問題和生活中的問題。對高中生而言,學生并不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只是缺乏對問題的敏感性。高中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文化基礎,認識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具備了發現問題的初步知識,但判斷能力較差,難以發現有設計價值的問題。三、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知道問題來源的3種情況,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途徑與方法(2).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2. 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看視頻、引導、啟發,讓學生體驗和認識到發現問題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促進了人類的進步。(2).培養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勤于思考的習慣,初步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小組試驗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合作精神。3. 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熱愛生活的性格,在生活中善于發現經常接觸到,卻容易被人忽略的問題;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激發探究欲望和主動發現問題的熱情。(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精神,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2、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途徑與方法。3、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難點:1、培養學生對問題及問題價值的敏感性。2、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五、教學方法、策略講授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小組合作試驗探究法、體驗教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目的或意圖興趣導入新課認識發現問題的重要性1、問題的來源播放視頻“領帶架”引出本節內容“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對發現問題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發現問題更需要創造力,更體現科學的真正進步。 思考:如果我們人類不能發現問題,我們現在的生活會是怎樣一幅景象?引出問題的來源:提問:你認為問題是從哪兒來的?1、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舉例:⑴、為了解決進食的問題? ⑵、碰到河流阻擋了去路?2、由別人給出問題,設計者必須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舉例:⑴、汽車速度與空氣阻力問題 ⑵、雨雪天氣開車車輪容易打滑問題 ⑶、發動機受凍,起動不了問題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設計者自己主動地發現問題,并試圖解決它案例分析:⑴、蘋果手機受歡迎原因?引導學生分析第三種問題產生的原因。⑵、課本78頁案例分析“電話的發明”的講解進一步強化主動發現問題也是問題來源的一種。提問:哪一類問題最挑戰和拓展我們的能力啊?分析和講解主動發現重要性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意識所有的發明創造源于發現問題學生回答中最精彩的一句:“如果人類不能發現問題,我們就不能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更不能稱自己為人類,我們只是普通的動物。通過分析案例得出“問題的來源”有3中情況聽講解、加深理解學生:第三類,主動發現的問題用視頻生動地展示了發現問題是發明產品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應重視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發現問題的熱情和興趣。引用愛因斯坦的話,啟發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從實踐上升到理論階段。拓展學生知識面,訓練學生思維靈活性。使學生體會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的樂趣。引起重視,引出“要主動發現問題”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意識2、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1)、觀察日常生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如何找到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呢?這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內容。一、觀察日常生活引入本校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從而設計出《多功能物流裝卸小幫手》的例子,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和主動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列舉兩個常見的例子,讓學生仔細觀察,看能否發現一些問題?使學生保持較高的興趣。1、公共衛生間的馬桶2、馬路邊的紅綠燈二、收集和分析信息以“萬泉河水清又清”視頻對比沒有被污染前和現在受污染后的萬泉河景象為伏筆,巧妙引入兩位學生為了了解事實的真相,親身參與調查萬泉河美麗環境被破環的根源?調查實踐活動例子。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在開展此活動中所運用了那些方法和手段來發現問題,讓學生自己歸納和總結出收集和分析信息也是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的一種。收集方法的介紹及拓展(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詢問法介紹)三、 技術研究和技術試驗圖片展示材料和周長一樣,但截面形狀不同的5種材料,請學生判斷它們強度大小?引導學生得出要想發現問題可通過技術試驗來探討。技術試驗:不同截面形狀材料的強度測試⑴老師演示試驗過程和注意內容⑵學生分組試驗老師巡視、指導---- 分析試驗結果:通過活動讓學生理解通過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也更夠發現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案例分析:伽利略和體溫計強調伽利略是在技術研究和試驗中發現問題學生觀看、思考、回答思考,參與交流,加深對“觀察日常生活”這一方法途徑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注意和興趣理解分析信息的重要性收集資料方法的學習和分類學生配合老師演示學生分組試驗探究閱讀教材P82“伽利略和體溫計”案例以學生真實的生活例子為切入點,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引用生活常見的例子,啟發學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其實并不難。讓學生明白收集分析信息可以發現更廣更深的問題體驗分析信息的過程使學生學會處理收集到的信息實現收集方法的拓展,知識的延伸培養學生集體合作和科學探究精神及讓學生明白進行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也可以發現問題總結總結本節的學習內容:1、問題的來源(3種)2、發現問題的途徑(3種)加強記憶歸納知識點板書設計: 發現問題問題的來源1.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遇到的問題2.別人給出的問題3.自己主動發現的問題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1.觀察日常生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第四章第一節?《發現問題》說課稿嘉積中學 郭一志一、說教材1、本課的地位“發現問題”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它是技術設計過程的首要階段,對學生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樹立發現問題的意識,形成對問題的敏感性,對“問題來源”、“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進行系統闡述并進一步拓展,有助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敏睿地發現問題,形成對問題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動發現問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2、教學目標以上分析,我認為本節的教學目標有:(1)?了解發現問題在設計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2)?通過在課堂活動中親歷“發現問題”的過程,養成細心觀察生活、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形成對問題及問題價值的敏感性;(3)?知道“觀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術研究和技術試驗”是主動發現問題的重要方法。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途徑與方法,特別是要增強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2、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難點:培養學生對問題及問題價值的敏感性二、說學情對高中生而言,學生并不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只是缺乏對問題的敏感性。高中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文化基礎,認識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具備了發現問題的初步知識,但判斷能力較差,難以發現有設計價值的問題。三、說教法1.通過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2.通過對學生在發現問題過程中的心理進行分析和引導,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對問題和問題價值的敏感性。3.通過通過技術試驗活動,讓學生親歷“發現問題”的過程,加深對“發現問題”的認識,提高“發現問題”的信心。四、說學法指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技術試驗”“評價”等方式來進行學習。五、說教學程序(一)、趣味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視頻“領帶架”,激發學生對發現問題的興趣,同時引出本節內容“發現問題”。再通過愛因斯坦說過的話,讓學生意識到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它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二)、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問題的三種來源接下來通過精彩的案例分析和講解介紹問題的三種來源:1、生活中必然會碰到的2、別人給的3、主動發現的。并重點分析“主動發現問題”重要性,讓學生形成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三)、搭腳手架、協作學習構建發現問題的3種方法知識體系在講發現問題的第一種方法,觀察日常生活時,我引入本校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從而設計出作品(多功能物流裝卸小幫手)解決問題的例子,本例子貼近學生實際,學生興趣較高。通過該例子的講解引導學生平時要善于觀察生活和主動思考,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再通過兩個常見的產品,讓學生仔細觀察,看能否發現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其實并不難,增強學生的信心。 在學生對發現問題產生濃厚興趣后,趁熱打鐵,通過觀看視頻對比萬泉河污染前和受污染后景象對比為伏筆,巧妙引入兩位學生為了解事實的真相,親自參與調查活動的例子。從中引導學生分析在開展此活動中是運用了收集和分析信息的手段來發現萬泉河環境被破環原因,并進一步介紹“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具體做法和注意事項。在處理發現問題的第三種方法上,通過興趣提問,讓學生判斷5種材料強度大小?老師再適當的點撥和引導,學生自然會想到通過技術試驗來探究。這樣順勢就引入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技術試驗來探究。(四)、小組合作探究、成果匯報試驗活動設計思路:學生分組試驗、討論,然后再由各組代表匯報試驗結果。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出通過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也更夠發現問題,同時對學生表達不完善的地方或出現試驗誤差的地方加以說明和補充,該活動培養了學生集體合作和科學探究精神。最后通過課本上伽利略和體溫計”案例的解讀讓學生進一步深化認識。小結本節內容。(五)、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升華感情課件25張PPT。視頻欣賞第四單元 發現與明確問題嘉積中學 郭一志第一節 發現問題發現問題的意義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 更重要。” 問題的來源外出活動時需過河?溜索( 1 )有人提出:“當汽車的速度超過200Km/h時,空氣阻力的問題 越來越明顯。”問題的來源二、別人給出的問題,設計者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流線型車輪防滑鏈有人提出:“雨雪天氣開車,車輪容易打滑”很危險。 ”( 2 ) 新款蘋果手機上市時引發搶購風潮三、主動發現問題問題的來源( 3 )喬布斯布2010年6月發布第四代iPhone手機 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認為,蘋果手機與其他品牌的相比其優勢在于蘋果產品擁有更好的設計和更靈活的軟件。 哪一種問題最具挑戰和拓展我們的能力呢?(第一種)必然碰到的(第二種)別人給出的(第三種)主動發現的生活(衣、食、住、行等)需要(別人發現不足)主動思考(全新的)問題的來源(第三種)主動發現問題高二(8)班 周何(同學)-------喜歡觀察日常生活探討--- 在超市里她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超市送貨員搬運貨物時需要手推車,而要把貨物放置到超市里高處的支架上時需要梯子,經常來回更換工具很麻煩,工作效率較低。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貨物多時,轉化成大推車當梯子使用貨物搬運多功能轉換裝置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1.觀察日常生活 周何同學是如何發現這個問題的,還設計出作品把它解決了的呢?( 1 )仔細觀察下面的例子中,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嗎?公共衛生間的馬桶 海南國際旅游島---魅力海南視頻欣賞景色宜人的萬泉河: 現在萬泉河畔某些地方: 調查實踐活動:調查萬泉河環境遭破環的根源?研究成員:史宛艷 陳文納(高二22班)學校名稱: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指導老師:郭一志研究時間:2012年7月 15日—2012年9月3日家庭走訪詢問法收集信息的多種方法調查問卷法:以問卷的方式進行實際調查、獲取信息發現問題。 問卷分類:1.開放式問卷 2、封閉式問卷 3、混合式問卷文獻法:對已有的文獻信息進行收集、分析發現問題的方法。 詢問法:以詢問的方式收集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的方法。種類多樣。調查論文:非法采沙對萬泉河周邊環境破壞的調查分析信息餅形圖柱形圖2.收集和分析信息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2 )以圖形的形式呈現信息統計的結果篩選和處理信息 繼續探討還有其他發現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嗎? 試驗要求:1、每組測試一種材料2、分工合作3、測試3次,求出平均值,寫在試驗記錄表上技術試驗:不同截面形狀材料的強度測試試驗工具:彈簧秤一個試驗材料:厚紙板做成的周長一樣,但截面不同的5種材料。( 1、長方形 2、正方形 3、圓形 4、U字形 5、三角形)試驗步驟:1、固定好材料2、把彈簧秤掛在材料中間處,慢慢用力 往下牽拉彈簧秤3、記錄材料斷裂時承受的最大千克力 (范圍:0---2.5 kg)正方形圓形長方形U字形 三角形注意事項:按此截面形狀放置測試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 )1. 觀察日常生活2. 收集和分析信息3. 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課堂總結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請大家就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填入下表中:課堂練習 【馬上行動】(P79 )①病人躺著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飲料,如果管子彎折,就喝不到飲料。②人們在喂嬰兒食物的時候不知道冷熱,會燙著孩子。③在使用折疊剃須刀時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膚。你知道這些問題的發現引發了哪些設計和發明嗎?答案:①帶彎折的吸管 ②變色防燙勺 ③電動剃須刀 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發現問題》教學資料.doc 《發現問題》教學資料說課.doc 發現問題(嘉積中學 郭一志)1.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