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生物冀少八下6.2.2 變異 教學設計課題 6.2.2 變異 單元 六 學科 生物 年級 八教材分析 冀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中的第二節變異。教材主要內容包括:變異的原因、類型、意義及應用等知識。這節課是生物遺傳的延續篇并為下一節《生物的進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本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答案,并能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 目標 探究實踐:舉例說明兩種變異及其原因。理解變異對生物的影響。 科學思維:增強對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護意識。 態度責任:舉例說明生物變異的應用。鼓勵學生觀察分析,培養探索精神。對生活中的變異現象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 生命觀念:認知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物現象的能力重點 1.生物變異的類型及原因 2.理解變異對生物的影響難點 1.生物變異的類型及原因 2.理解變異對生物的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個母貓生出了一窩體色、花紋不同的貓寶寶,這是怎么回事? 分析問題 導入新課,引發探究興趣講授新課 一、變異的概念、原因及類型 1.概念 同一物種內不同個體之間性狀的差異,叫作變異。變異現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界中幾乎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兩個生物 2.分析變異產生的原因 (1)教材第41頁資料1中谷穗的形狀、大小不同是一種變異現象,從資料中可以看出,引起變異的原因是染色體數目的改變。 (2)教材第41頁資料2中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患者體內控制合成血紅蛋白的基因結構發生改變導致的。 由這兩個資料可以看出染色體和基因的改變導致生物體發生了變異。 3.類型 按照能否遺傳可將變異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 (1)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變異。例如,玉米果實的顏色有白色的、黃色的,還有紫色的等。 可遺傳的變異有三個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結構的改變;基因重組是指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 (2)不可遺傳的變異:只是由外界環境條件變化而引起的變異,并未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例如,將植物放到有光的環境中時葉子是綠色的,而長時間放到暗處則變成黃白色。 水毛茛伸出水面的葉片呈扁平狀,而長期浸沒在水中的葉片深裂成絲狀 (3)關系圖 ①生物的遺傳是相對的,變異是絕對的。生物在遺傳的同時,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 ②變異是普遍規律,但無方向性。 4.變異對生物的影響 (1)有利變異 對于某種生物個體來說,有的變異能提高生物體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這種變異叫有利變異。例如,小麥中出現的矮稈抗倒伏性狀,就屬于有利變異。 (2)不利變異 因變異無方向性,有的變異會降低生物體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這種變異叫不利變異。例如,一些玉米植株中出現的白化苗,綠色植物的生長要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白化苗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無法生存下去,屬于不利變異。 (3)中性變異 有的變異不會影響生物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這樣的變異是中性的。 注意 變異對生物個體是否有利,是對生物本身而言的,就是說這種變異是否使生物更加適應環境。 (4)生物的變異有利于整個物種的生存和發展 生物都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物的變異會產生不同的變異個體,有的個體剛好能夠適應變化了的環境,這些個體就能生存和發展;不適應環境的個體將被淘汰,這樣整個物種便能不斷進化。 拓展 正是由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才使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地進化發展。生物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視頻: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二、遺傳變異的原理在育種上的應用 點撥 自然界中,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能夠遺傳給后代;生物有時會出現對人類有利的變異,人們可以利用這些變異選育出對人類有利的新品種。 1.人工選擇育種 (1)概念:在長期的栽培中,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和喜好,對生物產生的變異進行逐代挑選、培育,從而獲得很多不同的品種。 (2)舉例:繁育高產奶牛、培育不同品種的南瓜等。 2.人工誘變育種 (1)概念:人們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對生物進行處理,使生物體內的染色體或基因發生改變,產生新的變異個體,再從中選擇對人們有用的變異類型進行培育,從而獲得新的品種。 (2)舉例: ①多倍體草莓和無籽西瓜就是利用染色體數目改變培育出的新品種。 ②太空椒是普通甜椒的種子在太空微重力、宇宙強輻射等條件下,基因發生改變而培育成的新品種。 拓展 雜交育種 ①概念:將具有不同性狀的生物個體雜交,使基因重新組合,從而形成新的性狀組合的品種,這種育種技術稱為雜交育種。 ②舉例:高產抗倒伏小麥的培育。通過將低產抗倒伏小麥與高產不抗倒伏小麥雜交,使抗倒伏基因與高產基因組合到一起,從而培育出高產抗倒伏的小麥新品種。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區別 ①雜交育種:生物體的基因沒有發生變化,新品種的產生是因為基因的重新組合。 ②誘變育種:生物體的基因或染色體發生了改變。 知道什么是變異,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 分析變異產生的原因 知道什么是可遺傳變異 拓展了解可遺傳三個來源 知道什么是不可遺傳變異 總結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知道什么是有利變異 知道什么是不利變異 了解中性變異 知道生物的變異有利于整個物種的生存和發展 知道什么是人工選擇育種 知道什么是人工誘變育種 拓展了解雜交育種 總結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區別 圖文介紹變異 引導分析變異產生的原因 舉例介紹可遺傳變異 拓展介紹可遺傳三個來源 圖文介紹不可遺傳變異 引導總結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介紹有利變異 介紹不利變異 介紹中性變異 介紹生物的變異有利于整個物種的生存和發展 介紹人工選擇育種 介紹人工誘變育種 拓展介紹雜交育種 引導總結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區別課堂練習 1.(四川樂山)菊花品種繁多,花色多樣。同種生物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源于( B ) A.生物的遺傳 B.生物的變異 C.光照的不同 D.環境溫度不同 2.(2020 沈陽)變異現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下列現象中,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B ) A.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B.農民伯伯長期在田間勞作,皮膚被曬黑 C.父母都有耳垂,孩子無耳垂 D.采用輻射誘變的方法培育出產量高、含油量也高的大豆新品種 3.(2021 陜西)經飛船搭載后,選育出的新品種番茄比普通番茄個大、口感好,其實質是改變了番茄的( B ) A.細胞數目 B.遺傳物質 C.營養物質 D.細胞大小 4.下列對變異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 ) A.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B.生物的變異往往對其本身是有利的 C.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 D.人們可以利用對人類有利的生物變異選育新品種 5.感冒病毒不斷產生新的變異,對感冒藥的抗性不斷增強,這種變異對于病毒來說是( B ) A.不利變異 B.有利變異一酸 C.退化 D.由用藥引起的 6.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小麥育種專家李振聲歷時20多年,通過小麥與牧草雜交實驗培育出抗病、高產、優良的小麥品種。以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 ) A.培育新品種的方法有雜交、誘變等 B.該雜交育種過程是通過無性生殖實現的 C.小麥新品種具有的抗病、高產變異是可遺傳的 D.該雜交育種成功的關鍵是確保小麥與牧草進行異花傳粉 進行本節相關習題訓練 鞏固應用本節所學知識課堂小結 1.同一物種內不同個體之間性狀的差異,叫作變異。變異現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根據是否能夠遺傳,變異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只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遺傳物質并沒有發生變化的變異,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 3.根據變異對該生物的影響,可分為有利變異、不利變異和中性變異。有利的變異,能提高該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不利的變異會降低生物體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中性的變異不會影響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動。 4.生物的變異有利于整個物種的生存和發展。 談本節學習到的主要知識內容 歸納總結本節知識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