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鴉片戰爭導學案一、學習目標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林則徐虎門銷煙壯舉及影響,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及影響,鴉片戰爭的影響二、重難點1、重點:鴉片戰爭的經過及影響2、難點:如何理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三、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與檢測及課堂展示【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指導 檢測及課堂展示目標導學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學科課本、學案文具)。2.目標導入(即情景引入,微視頻、舊知識回顧、故事引入等)。3.設計有學習目標(學生讀或者教師解讀) 自學自研 一查: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 1.教師查。 2.組長交叉查打分 交流展示 1.交流:(5-10分鐘)對學、合學(共同討論研究預習時留下的難題,并訂正好標準答案)。 2.展示:(展示每組5分鐘之內、板書預展3-5分鐘)抽簽展示導學案上的相關知識點。 3.二查:教師參與學生的合學,檢查各組學習的具體情況,有無學生不參與、不認真的現象。 4.此環節教師確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個共同體上去板書時,另一共同體在下面進行預展。 5.查學情。學生的導學案是否用雙色筆。 6.學生的導學案里,上過的內容是否訂正好答案。 7.教師是否及時進入點評。 鞏固提升 (三查) 教師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通過練習試題 學教反思 課堂小結,學生的相關練習冊里是否按時按量完成,是否也用雙色筆。 第1課 鴉片戰爭 模塊一 1.林則徐虎門銷煙爆發的時間: 2.林則徐虎門銷煙爆發的原因: 3.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 4.虎門銷煙留下的啟示: 模塊二 1.鴉片戰爭爆發時間: 2.鴉片戰爭結束時間: 3.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模塊三 1.發動鴉片戰爭的國家: 2.鴉片戰爭爆發時的皇帝: 3.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模塊四 1.《南京條約》簽訂時間: 2.《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模塊五 1.鴉片戰爭的影響: 2.鴉片戰爭中,中國軍民的抵抗: 3.《南京條約》的簽訂,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模塊六 1、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是 ,從中又得到的權利有: 2、1844年,清政府被迫與美國、法國分別簽訂的條約是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客觀原因: .鴉片戰爭留下的啟示: 參考答案 模塊一 1.1839年6月3日----25日(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 2.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 3.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4.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模塊二 1.1840年6月 2.1842年8月 3.(1)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傾銷商品(2)林則徐虎門銷煙(導火線) 模塊三 1.英國 2.道光帝 3.《南京條約》 模塊四 1.1842年8月 2.(1)開放通商口岸: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2)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3)賠款:2100萬銀元(4)協定關說: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模塊五 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關天培戰死虎門炮臺、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陳化成戰死長江門戶吳淞 3.領土主權、關說主權、貿易主權 模塊六 1、《虎門條約》、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2、《望廈條約》、《黃埔條約》 3.(1)中國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2)英國綜合國力強大 4.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發展才是硬道理、勿忘國恥,奮發圖強 【課堂小結】 鴉片戰爭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經濟上是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社會性質是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后,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列強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人民開始肩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因此,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在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板書設計】 【課堂檢測】 一、選擇題 1.右圖是1820-1840年間,中國一項進口物品的統計圖。請根據這一時段的歷史知識作出判斷,該物品指的是( ) A.谷物 B.棉紗 C.鴉片 D.茶葉 2.1840年,英國侵略軍的進攻路線是 ( ) 虎門→定海→上海 B.廣東海面→定海→天津 C.吳淞口→鎮江→南京海面 D.虎門→定海→吳淞口 3.在中國近代史上,我國領土主權不再完整開始于( )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北京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 4.中英《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是( ) ①廣州 ②天津 ③廈門 ④福州 ⑤南京 ⑥漢口 ⑦寧波 ⑧上海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⑦⑧C.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⑦⑧5.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軍事裝備落后 B.封建制度腐朽C.推行閉關政策 D.軍事指揮失當6.《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以下屬于《南京條約》內容的是: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②割香港島給英國 ③開放五處通商口岸 ④賠款2100萬銀元(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極其野蠻的國家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給予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狠狠地教訓它!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 ——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發表的講話 材料二 下圖是1842年,中英雙方在英國軍艦“皋華麗”號上簽訂條約的場景。 (1)材料一中所謂的“極其野蠻的國家”指哪一國家?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借口又是什么? (2)材料二,這是哪一個不平等條約簽訂時的場景?該條約是在哪次戰爭簽訂的?這個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 二、合作探究 8.有人說,如果沒有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就不會爆發,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9.有人說,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說,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針對材料中某一觀點或你自己有什么新的觀點,結合中國近代史的有關知識予以評析。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A 4.D 5.B 6.B 7.(1)中國;根本原因(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市場。借口是虎門銷煙。 (2)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二、合作探究 8.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鴉片戰爭英國蓄謀已久,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廣闊市場,傾銷商品和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廉價的勞動力。所以,即使沒有虎門銷煙,英國也會找其他借口發動戰爭。這場戰爭是在所難免的。 9.觀點: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理由:英國殖民者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絕對不是傳播什么“近代文明”,而是要以武力保護骯臟的鴉片貿易,并用武力強行打開中國市場。這場戰爭從性質上來說,完全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英國通過這次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不僅利用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而且使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的損害。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它帶給中國人民的,不僅是野蠻和掠奪,更是民族的創傷與屈辱。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