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泰安市近八年中考試題分類匯編11. 圖形與變換考點一:軸對稱與中心對稱1.(2006.3.)下列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最多的是( ?。?br/>答案:B2. (2013.4.)下列圖形:其中所有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條數之和為( ?。?br/> A.13 B.11 C.10 D.8 解答:解:第一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有1條對稱軸;第二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有2條對稱軸;第三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有2條對稱軸;第四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有6條對稱軸;則所有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條數之和為11.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及對稱軸的定義,屬于基礎題,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3. (2011.3.)下列圖形:其中是中心對稱圖形的個數為( ?。?br/> A、1 B、2 C、3 D、4解答:解:一圖是軸對稱圖形,二圖是中心對稱圖形,三圖是軸對稱圖形,四圖即是中心對稱圖形,也是周對稱圖形;所以,中心對稱圖形的個數為2.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心對稱圖形與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圖形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圖形兩部分沿對稱軸折疊后可重合;中心對稱圖形是要尋找對稱中心,旋轉180度后與原圖重合.4.(2010山東泰安,3,3分)下列圖形其中,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個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分析】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的識別,第1個、第3個、第4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第1個、第2個、第3個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因此第1個、第3個的圖形既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故選B. 【答案】B 【涉及知識點】軸對稱圖形 中心對稱圖形【點評】在識別某個圖形為軸對稱圖形還是中心對稱圖形時,要抓住軸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圖形的特性,看看能否找到其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再去作出判斷.考點二:平移與旋轉5. (2006.9.)如果在正八邊形硬紙板上剪下一個三角形(如圖①中的陰影部分),那么圖②,圖③,圖④中的陰影部分,均可由這個三角形通過一次平移、對稱或旋轉而得到.要得到圖②,圖③,圖④中的陰影部分,依次進行的變換不可行的是( ?。?br/>A.平移、對稱、旋轉 B.平移、旋轉、對稱C.平移、旋轉、旋轉 D.旋轉、對稱、旋轉【答案】A考點三:坐標系中的圖形變換6. (2006.13).已知點在第四象限,它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的和為,則點的坐標是_________(寫出符合條件的一個點即可).7. (2008.15) 在如圖所示的單位正方形網格中,將向右平移3個單位后得到(其中的對應點分別為),則的度數是 ?。?br/>答案: 8. (2009.19)如圖所示,△A’B’C’是由△ABC向右平移5個單位,然后繞B點逆時針旋轉90°得到的(其中A’、B’、C’的對應點分別是A、B、C),點A’的坐標是(4,4)點B’的坐標是(1,1),則點A的坐標是 。答案: (-1,-2)9. (2013.11.)在如圖所示的單位正方形網格中,△ABC經過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點P(2.4,2)平移后的對應點為P1,點P1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得到對應點P2,則P2點的坐標為( ?。?br/> A.(1.4,﹣1) B.(1.5,2) C.(1.6,1) D.(2.4,1)解答:解:∵A點坐標為:(2,4),A1(﹣2,1),∴點P(2.4,2)平移后的對應點P1為:(﹣1.6,﹣1),∵點P1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得到對應點P2,∴P2點的坐標為:(1.6,1).故選:C.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旋轉的性質以及平移的性質,根據已知得出平移距離是解題關鍵. 10. (2011.12.)若點A的坐標為(6,3)O為坐標原點,將OA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得到OA′,則點A′的坐標是( ?。?br/> A、(3,﹣6) B、(﹣3,6) C、(﹣3,﹣6) D、(3,6)解答:解:由圖知A點的坐標為(6,3),根據旋轉中心O,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角度90°,畫圖,點A′的坐標是(3,﹣6).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圖形的旋轉,抓住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O,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角度90°,通過畫圖得A′.11.(2010.18.)如圖,△ABC經過一定的變換得到△,若△ABC上一點M的坐標為(m,n), 那么M點的對應點的坐標為 .【分析】通過觀察圖形,△是由△ABC向右平移4個單位,再向上平移2個單位得到的,點M在△ABC上,因此的坐標為(m + 4,n + 2). 【答案】(m + 4,n + 2)【涉及知識點】平移 點的坐標【點評】此類題詩圖形變換的題目,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認真觀察圖形、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距離,若是旋轉,看清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12 .(2007.10)如圖,方格紙的兩條對稱軸相交于點,對圖分別作下列變換:①先以直線為對稱軸作軸對稱圖形,再向上平移4格;②先以點為中心旋轉,再向右平移1格;③先以直線為對稱軸作軸對稱圖形,再向右平移4格,其中能將圖變換成圖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考點四:翻折變換(折疊問題)13.(2011?19)如圖,點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點,沿CE折疊后,點B恰好與點O重合,若BC=3,則折痕CE的長為( ) A、 B、 C、 D、6解答:解:∵△CED是△CEB翻折而成,∴BC=CD,BE=DE,∵O是矩形ABCD的中心,∴OE是AC的垂直平分線,AC=2BC=2×3=6,∴AE=CE,在Rt△ABC中,AC2=AB2+BC2,即62=AB2+32,解得AB=3,在Rt△AOE中,設OE=x,則AE=3﹣x,AE2=AO2+OE2,即(3﹣x)2=(3)2+32,解得x=,∴AE=EC=3﹣=2.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翻折變換,熟知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位置變化,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的知識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4(2010.15.)如圖,將矩形紙片ABCD沿EF折疊,使D點與BC邊的中點重合,若BC = 8,CD = 6,則CF = .【分析】設CF = x,則DF = 6﹣x,△DEF≌△EF,所以DF =F = 6﹣x,C== 4, 在Rt△CF中,根據勾股定理,,則,解得,x =. 【答案】【涉及知識點】矩形 勾股定理 折疊【點評】本題以矩形紙片為模型,通過折疊,采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利用勾股定理構建方程求解出未知量,情景新穎,難度適中.15.(2009.11)如圖,在△ABC中,AD是BC邊的中線,∠ADC=30°,將△ADC沿AD折疊,使C點落在C’的位置,若BC=4,則BC’的長為(A) (B)(C)4 (D)316.(2008.8.) 直角三角形紙片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6,8,現將如圖那樣折疊,使點與點重合,折痕為,則的值是( )A. B. C. D.17.(2007.14) .如圖,和是分別沿著邊翻折形成的,若,則的度數是 .18(2006.19)將矩形紙片如圖那樣折疊,使頂點與頂點重合,折痕為.若,,則的周長為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