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14章 分子熱運動和內能(考綱解讀+思維導圖+考點解析+易錯分析+真題訓練)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14章 分子熱運動和內能(考綱解讀+思維導圖+考點解析+易錯分析+真題訓練)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14章 分子熱運動和內能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內容 命題趨勢
1.分子熱運動 ★★★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并能解釋某些現象。 2.了解內能和熱量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3.區分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 本章常考內容有:分子作用力、分子運動與機械運動區別、內能改變的兩種方法、吸熱能力(比熱容)、熱量計算,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熱綜合計算題中分值約4分。
2.內能 ★★★
知識點一:分子熱運動
1.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擴散: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不同物質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表現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間隙。
3.熱運動: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所有分子的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熱運動。
4.注意:擴散現象證明分子運動利用了轉換法。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由質子和電子組成 B.“塵土飛揚”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D.空氣容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2. 為了觀察氣體的擴散現象,把分別裝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和空氣的瓶子,如圖所示放置,兩瓶子中間用玻璃片隔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抽掉玻璃片后,兩種氣體將混合
B.二氧化氮應放在B瓶內,如果放在A瓶將不能有擴散現象
C.二氧化氮應放在B瓶內,因為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大
D.二氧化氮放在A B兩個瓶內都不影響實驗效果
參考答案:1.D;2.A、C.
知識點二:內能
1.內能概念: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同一物體,內能與溫度有關,溫度升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內能越大,此外,內能還與物體質量、種類、結構、狀態有關。
2.熱傳遞:內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轉移到低溫部分的現象,叫做熱傳遞,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或物體各部分之間存在溫度差,熱傳遞達到平衡時溫度相同。
3.熱量: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放出熱量,內能減小。
4.改變內能的途徑是:做功和熱傳遞,它們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變內能實質上是能的轉化,熱傳遞改變內能實質是能量的轉移。
5.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系
(1)溫度是一個狀態量,常用“是”、“物體的”等詞描述。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了熱。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也可能升高。
(2)熱量一個過程量,不能離開熱傳遞,常用“吸收”、“放出”等詞修飾,不能用“有”、“含有”、“物體的”等詞修飾。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的過程。
(3)內能是一個狀態量,常用“物體的”、“物體有”等詞修飾。物體內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3. 1.下列實例中屬于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是_______,屬于做功改變內能的是______.
A.烤火取暖 B.鐵鍋熱得燙手 C.用熱水袋取暖
D.鉆木取火 E.鐵絲反復彎折后發燙 F.用電熨斗燙衣服,衣服溫度升高
4.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 0 ℃的水沒有內能(  )
(2)物體內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熱量(  )
(3)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
(4) 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  )
(5)同一物體的內能越大,含有的熱量越多(  )
(6)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
(7) 只要物體的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  )
參考答案:3. ABCF;DE;4. ×;×; √; ×;×;×; ×。
易錯點1 誤認為細小物體的機械運動當作分子的運動。
典例1: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秋天落葉紛飛 B.在花園中聞到陣陣花香
C.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吸引小紙屑 D.打掃衛生時灰塵飛揚
【錯解】選D,理由:灰塵是分子,灰塵飛揚是分子的無規則的運動。
【析錯】要解答本題需掌握:擴散現象是分子運動,以及機械運動和分子運動的區別。分子是看不見的。
【正解】選B,理由:A、秋天落葉紛飛,屬于宏觀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B、花園中聞到陣陣花香,屬于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B正確;C、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吸引小紙屑,說明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故C錯誤;D、灰塵飛揚屬于宏觀物體的運動,是機械運動,不是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D錯誤。故選:B。
▲▲變式練習1
1. (2022春 博羅縣)每年3月份,河源市連平縣的鷹嘴桃花競相開放(如圖所示),花香清淡,讓人心曠神怡。下列詩句或諺語中與上述加點文字描述情景物理原理不同的是(  )
A.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B.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C.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  
D.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2. (2022 漢陽區模擬)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可通過飛沫傳播。如圖所示,人在打噴嚏、咳嗽時會噴出大量的飛沫,飛沫一般是直徑大于5微米的含水顆粒,它里面包裹分泌物或病原菌,飛沫可漂浮在空氣中。因此,建議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并做好個人防護。關于飛沫及飛沫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沫傳播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B.體積較大的飛沫才能在空氣中漂浮
C.飛沫漂浮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飛沫在空氣中不受力的作用
參考答案:1.C;2.C。
易錯點2 不能正確理解溫度、內能、熱量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典例2: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物體也具有內能
B.只要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就一定降低
C.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錯解】選C,理由: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含有熱量越多。
【析錯】(1)一切物體都有內能;(2)內能的大小與溫度、質量和狀態有關;(3)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存在于熱傳遞過程中,只能說吸收或者放出熱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4)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
【正解】選A,理由:A、一切物體都有內能,0℃的物體也具有內能,故A正確;B、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可能降低,可能不變,如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溫度不變,故B錯誤;C、熱量是出現在熱傳遞過程中的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可以說吸收或放出熱量,故C錯誤;D、發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故D錯誤。故選:A。
▲▲變式練習2
3. (2022 安徽模擬)下列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熱量總是從內能多的物體傳到內能少的物體
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C.物體內能減少,它一定放出熱量
D.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4. (2022 連云港)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的冰塊內能為0
B.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C.汽油機做功沖程氣缸內燃氣的內能增加
D.兩個發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
參考答案:3.D;4.D.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2 鄂州)做完廣播體操后,來到餐廳,媽媽為你端上香噴噴的早餐。關于人能聞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一種擴散現象
B.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產生的
C.溫度越高,香味越濃
D.溫度越高,香味越淡
2.(2022 赤峰)如圖所示,一只錐形瓶中灌入氨氣,另一只錐形瓶內壁貼一條浸過酚酞溶液的試紙。打開活塞,一會兒就可以看到試紙逐漸變紅。這個現象主要表明(  )
A.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 B.分子間有間隙
C.分子間有作用力 D.分子是很微小的
3.(2022 揚州)蜜蜂能循著花香四處采蜜,表明(  )
A.分子間有斥力 B.分子間有間隙
C.分子間有引力 D.分子是運動的
4.(2022 鎮江)端午節民間有戴香包的習俗,香包內有艾草,遠遠地就能聞到艾香,這是因為(  )
A.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分子間有空隙
C.分子間有引力 D.分子間有斥力
5.(2022 益陽)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航天員老師王亞平用水將兩個塑料板連接起來,搭建了一座液體橋,如圖所示。水在兩板之間連接成為橋,這說明(  )
A.分子之間有引力 B.分子之間有斥力
C.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 D.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6.(2022 吉林)下列實例中,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搓手取暖 B.用冷水冷卻熱雞蛋
C.鉆木取火 D.磨刀時刀的溫度會升高
7.(2022 無錫)如圖所示,“天宮課堂”上王亞平老師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
A.水分子間有空隙
B.水分子間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間存在排斥力
D.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
8.(2022 河北)對圖所示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A.甲:頭發被帶電的氣球吸引,說明頭發原來一定帶電
B.乙:兩個鉛柱沒有被重物拉開,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C.丙:一段時間后,只有①中鐵釘生銹,說明鐵生銹與水有關
D.丁:干冷的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說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
9.(2022 徐州)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分子是運動的
C.分子間存在引力 D.分子間存在斥力
10.(2022 攀枝花)下圖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B.C.D.
11.(2022 威海)小明從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熱水中加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水冒出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
B.熱水將溫度傳遞給牛奶,使牛奶的溫度升高
C.隨著牛奶溫度升高,牛奶的內能保持不變
D.加熱后牛奶香氣四溢,是因為牛奶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更劇烈
12.(2022 聊城)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做功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覺到涼 B.冬天人們在室外曬太陽,感覺暖和
C.汽油機的壓縮沖程,燃料溫度升高   D.把水放進冰箱冷凍室,水變成冰塊
13.(2022 西藏)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下列生活現象能體現分子熱運動的是(  )
A.酥油茶飄香 B.賽馬塵土飛揚
C.歌聲余音繞梁 D.冬天大雪紛飛
14.(2022 菏澤)下列現象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落葉在風中飛舞表明空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B.鐵塊很難被壓縮表明分子間沒有間隙
C.鮮花香氣四溢是一種擴散現象
D.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少表明分子間有引力
15.(2022 湘西州)“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寒冬梅花香氣撲鼻而來,這是因為(  )
A.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B.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C.分子之間沒有空隙       D.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16.(2022 南通)如圖所示,用充氣的氣球模擬“噴氣火箭”,把封口的夾子松開,球內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此過程中(  )
A.氣球的彈性勢能增大
B.噴出的氣體內能減小
C.噴出的氣體熱運動加劇
D.噴出的氣體向外界傳遞熱量
17.(2022 淮安)日常生活中,物體內能的改變,通過做功方式實現的是(  )
A.照曬取暖 B.摩擦生熱 C.冰敷降溫 D.爐火加熱
18.(2022 黑龍江)下列關于內能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所以0℃的冰沒有內能
B.溫度越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越多,所以0℃的冰沒有熱量
C.摩擦生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了物體的內能
D.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19.(2022 寧夏)媽媽過生日時,小寧為媽媽做了一盤西紅柿炒雞蛋,其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切西紅柿的刀刃較薄是為了減小壓強
B.加鹽后菜會變咸是因為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C.油煙機抽走油煙的過程是利用了流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大
D.雞蛋在碗沿上一磕就碎是因為碗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碗的力
20.(2022 晉中)小明踏青歸來,日記中寫到“空中彌漫著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人能聞到“花香”說明(  )
A.分子間存在斥力      B.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C.分子間存在引力        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慢
二.填空題(共14小題)
21.(2022 遵義)“七一”建黨節前夕,名城遵義老城區被各色鮮花裝扮起來,人們聞到撲鼻而來的花香,這是    現象;人們從不同方向都能看到道路兩旁迎風招展的鮮紅旗幟,這是光的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現象。
22.(2022 遵義)今年端午節期間,某同學一家駕駛小汽車從遵義城區前往赤水探親,全程250km,用時約3.25h,該小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約    km/h(計算結果保留整數);該小汽車的發動機是汽油機,汽油機工作時主要通過    方式改變氣缸內氣體的內能。
23.(2022 攀枝花)攀枝花四季花果飄香,我們能聞到香味,是因為香味分子的    現象。5月正是油桃成熟的時節,油桃受到陽光照射,內能增加,是通過    的方式實現的。
24.(2022 淮安)如圖所示,向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滿酒精,封閉管口。反復翻轉玻璃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到水和酒精的總體積變小,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間存在    ;
加注酒精過程中,能明顯聞到酒精的氣味,說明    。
25.(2022 青島)在踐行青島市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活動中,小明掌握了滑板運動技能,增強了體質,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1)小明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走,他對滑板    (選填“做功”或“不做功”),畫出滑板的受力示意圖。
(2)滑板滑行過程中,輪子發熱,其內能    ,這是通過    方式改變內能的。
26.(2022 東營)如圖甲,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熱水,另一個同樣的燒杯中裝等量的冷水。同時滴入一滴紅墨水,發現裝熱水的杯子變紅的速度更快,這說明了分子的運動跟    有關。如圖乙,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在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這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    。
27.(2022 煙臺)裝修房屋時,如果選用不環保的材料會聞到對人體有害的刺激性氣味。材料散發出刺激性氣味是    現象,說明了    。這種現象在夏天特別明顯,原因是    ,所以我們要選用優質環保的材料進行裝修。
28.(2022 青海)如圖所示,是某款儲水式“暖手寶”,銘牌上標有“220V 440W”的字樣。接入家庭電路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    A,此時它將    能轉化為內能,通過    (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使手變暖。
29.(2022 荊州)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的比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從50m高的跳臺由靜止出發,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難度的1620度旋轉,獲得本項目的金牌。現將運動軌跡簡化如圖所示,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和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以運動員為參照物,下滑過程中跳臺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滑行過程中滑雪板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運動員(含滑雪板)到達O點時受到    個力的作用;運動員利用    從B點飛出后在空中完成動作。
30.(2022 青島)“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它的雛形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1)“二十四節氣歌”中有“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的描述,立春后冰河解凍,這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現象,此過程需要    熱量。
(2)“節氣百子歌”中有“五月端陽吃粽子,六月天熱買扇子”的句子,端陽節粽香四溢,這是    現象。
31.(2022 濟南)圖甲所示的實驗常用來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但小亮覺得也可能是大氣壓力把兩塊鉛柱擠壓在一起使之難以分開,于是他想在真空罩內重做這個實驗,如圖乙所示。當逐漸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氣時,若兩塊鉛柱被重物拉開了,則說明兩塊鉛柱難以分開是因為它們受到了    的作用;若兩塊鉛柱仍然沒有被重物拉開,則說明它們難以分開是因為它們受到了    的作用。
32.(2022 無錫)如圖所示,在試管里裝入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試管口,將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使水沸騰,水蒸氣會把軟木塞沖開,在這一過程中,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    ,水蒸氣的一部分    能轉化為軟木塞的    能,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熱機。
33.(2022 菏澤)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的理療方式中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如“拔火罐”時玻璃罐能被吸附在皮膚上利用了    ;“艾灸”時通過    (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穴位處的內能。
34.(2022 黑龍江)在商場中,推動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該過程中,貨物受到的地面支撐力與貨物受到的重力是一對    力;推動貨物的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是通過    (熱傳遞/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35.(2022 六盤水)小明發現籃球的氣壓不足,于是用打氣筒給籃球打氣。在收起打氣筒時發現外壁有些發熱。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導致打氣筒的外壁發熱呢?小明就這個問題與同學小紅進行了交流,聯系所學物理知識,他們提出了以下兩個猜想:
A.活塞在筒內往復運動時,與筒壁摩擦導致發熱
B.活塞在筒內往復運動時,不斷壓縮氣體做功導致發熱
于是他們設計了實驗進行探究,選用的實驗器材有:打氣筒、測溫槍、計時器、氣壓不足的籃球等,分別在打氣筒的上部和下部標注兩個測溫點,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打氣筒內壁的熱量是通過    的方式傳遞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氣筒內向下運動時的能量轉化過程,與四沖程內燃機的    沖程相同。
(3)用打氣筒往氣壓不足的籃球內打氣,10秒內使活塞在筒內往復運動20次,立即用測溫槍測出此時兩個測溫點的溫度。待打氣筒外壁溫度降至室溫(25℃)后,放出籃球中的部分氣體,重復上述操作。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實驗次數 時間t/s 活塞往復次數 上部溫度t/℃ 下部溫度t/℃
1 10 20 30.7 36.6
2 10 20 30.2 36.2
3 10 20 30.5 36.3
小明分析上表實驗數據得出:導致打氣筒外壁發熱的原因是    。
(4)小紅回顧整個實驗過程,分析實驗數據,認為小明得出的結論不夠嚴謹,理由是    。于是他們對實驗進行改進,對猜想A再次進行探究,你認為他們的改進方法是    。
36.(2022 長沙)如圖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看到的現象是    。這是因為活塞壓縮空氣,使空氣的內能    ,溫度升高,這一過程與內燃機工作的    沖程原理相同。
四.簡答題(共3小題)
37.(2022 安順)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科學家為了說明戴口罩防護的重要性,拍下打噴嚏的照片(如圖)。打噴嚏噴出的數萬個幾微米到幾十微米的小液滴,噴出距離最遠可達8米,大量病毒隨小液滴傳播開來。有人認為噴出的小液滴向四周飛散是擴散現象。你認為這種看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
38.(2022 貴陽)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號”和“祝融號”已分別成功登陸月球和火星。未來人們對宇宙的探索會不斷深入,假如你是航天員,你想登錄宇宙中的哪顆星球,并希望發現什么?(舉出一例即可)
39.(2022 麗水)火的使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中的點火方式越來越便捷多樣,但火柴仍是實驗室常用的點火工具。火柴引燃過程:劃動火柴→擦火皮(含微量易燃物)產生火星→引發火柴頭燃燒。圖乙是小麗設計的三種引燃火柴的方式,若F1=F2>F3,且B、C的火柴棒與擦火皮夾角相同,則哪種方式更容易將火柴引燃?請用所學知識解釋。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解答】聞到了食物香味,這表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香味越濃。故ABC說法正確,D說法錯誤。
故選:D。
2.【解答】由題意可知,打開活塞后,右側浸過酚酞溶液的試紙逐漸變紅,說明氨氣從左側的瓶中運動到了右側的瓶中,這一現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故選:A。
3.【解答】蜜蜂能循著花香四處采蜜,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4.【解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遠遠地就能聞到艾香,是因為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艾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
故選:A。
5.【解答】水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才會形成水橋。
故選:A。
6.【解答】
ACD、搓手取暖、鉆木取火、磨刀,克服摩擦做功,使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CD不符合題意;
B、把熱雞蛋放入冷水中,雞蛋的內能轉移到冷水中,使雞蛋的溫度降低,是通過熱傳遞改變雞蛋的內能,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7.【解答】在“天宮課堂”上,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都說明了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8.【解答】
A、頭發被帶電的氣球吸引,說明頭發可能帶與氣球相反的電荷,也可能不帶電,故A錯誤;
B、兩個鉛柱沒有被重物拉開,這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正確;
C、潮濕的環境中含有較多的水,只有①中鐵釘生銹,說明鐵生銹與水有關,故C正確;
D、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內壁出現小水珠,說明蠟燭燃燒生成水,從而說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故D正確。
故選:A。
9.【解答】把加熱后的細管推進粗管,減小了PPR管分子間的距離,分子間存在較大的引力,使兩根管子很難被拉開了,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0.【解答】A、進氣口和排氣口均關閉,活塞向上運動為壓縮沖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
B、橡皮塞崩出去,試管內氣體內能轉化為橡皮塞的機械能,故B正確;
C、小孩滑滑梯,為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C錯誤;
D、熱水壺燒水,將消耗的電能轉化為水的內能,故D錯誤。
故選:B。
11.【解答】A、熱水冒出的“白氣”,是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錯誤。
B、熱水將熱量傳遞給牛奶,使牛奶的溫度升高。故B錯誤。
C、隨著牛奶溫度升高,牛奶分子運動加劇,內能增加,故C錯誤。
D、加熱后,牛奶分子運動加劇,所以牛奶香氣四溢,故D正確。
故選:D。
12.【解答】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酒精從手吸收熱量,使手的溫度降低,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
B、冬天人們在室外曬太陽,人體從陽光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
C、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壓縮氣體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符合題意;
D、把水放進冰箱冷凍室,水變成冰塊,水放出熱量,溫度降低,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3.【解答】A.酥油茶飄香是芳香分子在空氣中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是擴散現象,故A符合題意;
B.賽馬塵土飛揚,塵土飛揚屬于機械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歌聲余音繞梁,是聲現象,不是分子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
D.冬天大雪紛飛屬于機械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4.【解答】A、落葉在風中飛舞是物體在運動即機械運動,不能說明空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
B、鐵塊很難被壓縮表明分子間存在斥力,故B錯誤;
C、鮮花香氣四溢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形成的,是擴散現象,故C正確;
D、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少,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故D錯誤。
故選:C。
15.【解答】寒冬梅花香氣撲鼻而來,是因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向四周擴散,使詩人聞到梅花花香。
故選:D。
16.【解答】A、把封口的夾子松開,球內氣體向外噴出,氣球彈性形變變小,氣球的彈性勢能變小,故A錯誤;
B、噴出的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故B正確;
C、噴出的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熱運動變慢,故C錯誤;
D、噴出的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從外界吸熱,故D錯誤。
故選:B。
17.【解答】
A、照曬取暖,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錯誤;
B、摩擦生熱,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正確;
C、冰敷降溫,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錯誤;
D、爐火加熱,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錯誤。
故選:B。
18.【解答】A、因為物體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所以任何物體都有內能,0℃的冰仍具有內能,故A錯誤;
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B錯誤;
C、摩擦生熱是通過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C正確;
D、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但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而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9.【解答】A、切西紅柿的刀刃較薄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錯誤;
B、加鹽后菜會變咸是擴散現象,是因為鹽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故B正確;
C、抽油煙機是使空氣流速加快,油煙機內的空氣壓強減小,外界壓強大,從而把油煙抽走,故C錯誤;
D、雞蛋在碗沿上一磕就碎,因碗對雞蛋的力和雞蛋對碗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二力的大小相等,故D錯誤。
故選:B。
20.【解答】人能聞到花香,是氣體分子的擴散現象,說明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共14小題)
21.【解答】“七一”建黨節前夕,名城遵義老城區被各色鮮花裝扮起來,人們聞到撲鼻而來的花香,是花的芳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是擴散現象;
人們從不同方向都能看到道路兩旁迎風招展的鮮紅旗幟,這是因為光在旗幟表面發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為:擴散;漫反射。
22.【解答】小汽車的平均速度v==;汽油機壓縮沖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氣缸內氣體的內能。
故答案為:77;做功。
23.【解答】(1)我們能聞到香味,是因為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發生了擴散現象。
(2)油桃受到陽光照射,油桃從太陽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故答案為:擴散;熱傳遞。
24.【解答】因為分子間存在著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
加注酒精過程中,能明顯聞到酒精的氣味,是發生了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故答案為: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25.【解答】(1)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行,此時力的方向豎直向上,與距離的方向垂直,故不做功;滑板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作用點在滑板的重心上,如圖所示:

(2)滑板滑行過程中,輪子發熱,這是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變大,是通過做功的改變內能的。
故答案為:(1)不做功;見解析;(2)變大;做功。
26.【解答】(1)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熱運動越劇烈。由于熱水的溫度高,熱水中的墨水擴散的快,所以熱水的杯子變紅的速度更快,這說明了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
(2)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兩鉛塊的底面分子間的距離較小,分子間的引力使兩鉛塊結合起來,甚至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
故答案為:溫度;引力。
27.【解答】由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裝修材料散發出刺激性氣味,這種現象叫做擴散現象;
夏天天氣炎熱,溫度高,分子的熱運動會加快,所以夏天這種氣味會更明顯。
故答案為:擴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快。
28.【解答】(1)“暖手寶”標有“220V 440W”字樣,表示燈的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440V,
根據P=UI,“暖手寶”正常工作時的電流:
I===2A;
(2)“暖手寶”接入家庭電路正常工作時,消耗電能,產生內能,將電能轉化為內能;使用“暖手寶”時,手吸收熱量,手會變暖,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手的內能。
故答案為:2;電;熱傳遞。
29.【解答】(1)以運動員為參照物,下滑過程中跳臺的相對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是運動的;
(2)滑行過程中,滑雪板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滑雪板的溫度升高;
(3)運動員到達O點時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共受到4個力的作用;
(4)運動員由于具有慣性,會從B點飛出,并在空中完成動作。
故答案為:運動;做功;4;慣性。
30.【解答】(1)立春后冰河解凍,屬于熔化現象,會吸收熱量;
(2)端陽節粽香四溢,說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擴散到空氣中被我們聞到了。
故答案為:(1)熔化;吸收;(2)擴散。
31.【解答】
(1)在抽氣的過程中,鐘罩內氣體的壓強逐漸變小,下方鉛柱受到向上的氣體壓力和上方鉛柱受到向下的氣體壓力都變小,
若在抽氣的過程中,鐘罩內兩鉛柱分開了,說明兩塊鉛柱難以分開是因為它們受到了大氣壓的作用;
(2)如果在抽成真空時,兩鉛柱不受氣體壓力的作用,由鐘罩內兩鉛柱也不分開可知,圖甲所示的兩鉛柱間有分子間引力存在。
故答案為:大氣壓力;分子間引力。
32.【解答】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這些高溫水蒸氣對塞子做功,將塞子沖出;則該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塞子由靜止變為運動,其機械能增大,故能量轉化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故答案為:做功;內;機械。
33.【解答】拔火罐時,先把酒精在罐內燒一下,罐內空氣受熱排出,此時迅速把罐扣在皮膚上,使罐內氣體溫度升高,等到罐內的空氣冷卻后壓強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氣壓,外面的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所以“拔火罐”利用的是大氣壓;
“艾灸”時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穴位處的內能。
故答案為:大氣壓;熱傳遞。
34.【解答】(1)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豎直向上的地面支持力與貨物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2)推動貨物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這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
故答案為:平衡;做功。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35.【解答】(1)打氣筒內壁的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傳遞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氣筒內向下運動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能量轉化情況與內燃機壓縮沖程相同;
(3)由表中數據可知,打氣筒下部溫度高于上部溫度,說明活塞在打氣筒內向下運動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造成下部溫度高于上部溫度,故導致打氣筒外壁發熱的原因是活塞在筒內往復運動時,不斷壓縮氣體做功導致發熱;
(4)在實驗過程中,活塞向下運動時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壓縮空氣做功,無法準確的確定外壁發熱的原因;
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探究猜想A,應讓活塞只克服摩擦做功,而不壓縮空氣做功,故他們的改進方法是:打氣筒不與籃球連接,直接讓活塞在相同的時間內往復運動相同的次數,用測溫槍測出打氣筒外壁的溫度與打氣筒往氣壓不足的籃球內打氣時打氣筒外壁的溫度進行比較,進而得出結論。
故答案為:(1)熱傳遞;(2)壓縮;(3)活塞在筒內往復運動時,不斷壓縮氣體做功導致發熱;(4)在實驗過程中,活塞向下運動時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壓縮空氣做功,無法準確的確定外壁發熱的原因;打氣筒不與籃球連接,直接讓活塞在相同的時間內往復運動相同的次數,用測溫槍測出打氣筒外壁的溫度與打氣筒往氣壓不足的籃球內打氣時打氣筒外壁的溫度進行比較,進而得出結論。
36.【解答】當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筒內空氣的內能就會增加,溫度就會升高,達到硝化棉的燃點,硝化棉就燃燒起來;
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故答案為:硝化棉燃燒起來;增大;壓縮。
四.簡答題(共3小題)
37.【解答】病毒隨噴嚏向四周飛散不是擴散現象,因為: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運動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
38.【解答】假如我是航天員,我想登錄火星,探索火星地面附近大氣壓的大小。
39.【解答】火柴頭與擦火皮之間的壓力越大,產生的摩擦力越大;火柴滑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越多,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越多;內能增大,溫度很高;溫度達到擦火皮上易燃物的著火點,產生火星;放出的熱量傳遞到火柴頭,引發火柴頭燃燒。方式B中,柴頭與擦火皮之間的壓力最大更容易點燃火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崇仁县| 济阳县| 平利县| 汉中市| 蕉岭县| 手游| 灯塔市| 黄浦区| 大悟县| 大足县| 永福县| 祁东县| 高平市| 常宁市| 城市| 梁山县| 通渭县| 丰城市| 黔西县| 家居| 凉城县| 徐州市| 濉溪县| 竹溪县| 婺源县| 赫章县| 陇南市| 黄龙县| 徐闻县| 文成县| 洪泽县| 奉贤区| 江孜县| 茶陵县| 阿合奇县| 枝江市| 日土县| 沧源| 高雄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