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2022年課標】
通過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知道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
【思維導學】
【背記要點】
知識點1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政策調整:將抗日戰爭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法令文件: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4.結果: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歷時一年多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5.改革意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為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識點2 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
1.戰略反攻: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2.戰略決戰:
名稱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時間 1948.9 1948.11—1949.1 1948.11—1949初
指揮 林彪、羅榮桓 劉伯承、鄧小平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地點 錦州、長春、沈陽 以徐州為中心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張家口
意義 解放東北全境 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被廣大地區 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3.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知識拓展】
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感想
(1)主要原因: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擁護;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英明決策,靈活的戰略戰術;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國民黨統治腐朽。
(2)感想:任何一個政黨或政權,必須順應歷史潮流,順應民心,否則就會衰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易錯易混】
1.三大戰役的勝利,最終結束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 )
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南京解放 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2.三大戰役與渡江戰役的區別: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的是三大戰役;最終結束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是渡江戰役。
3.解放戰爭勝利的標志是新中國的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垮臺的標志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名師點撥】
1.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解放區不再是解放戰爭的主戰場,戰爭主要在國民黨統治區進行。
2.三大戰役與渡江戰役的區別: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的是三大戰役;最終結束國民黨政權在全國統治的是渡江戰役。
3.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標志著統治中國達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的垮臺,人民解放戰爭尚未結束,新民主主義革命也沒有結束。
4.解放戰爭勝利的標志是新中國的建立,而不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或西藏的和平解放。
5.在中國近代史上,國共關系變化呈現什么特征?出現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1)特征: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2)主要原因: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國共兩黨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國際環境和國際勢力的影響等。
(3)啟示:和則兩利,分則兩傷。
【三年真題】
(一)、2022年中考真題
1.(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1947年,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一文中指出:“如果我們能夠普遍地、徹底地解決土地問題,我們就贏得了足以戰勝一切敵人的最基本條件?!庇刹牧峡芍袊伯a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能夠( )
A.壯大中國工農紅軍的力量 B.團結農民贏得抗戰勝利
C.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保障 D.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奠定基礎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如果我們能夠普遍地、徹底地解決土地問題,我們就贏得了足以戰勝一切敵人的最基本條件?!笨芍?,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為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提供保障,C項正確;壯大中國工農紅軍的力量、團結農民贏得抗戰勝利、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奠定基礎與題干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
2.(2022·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948年,解放區的農民群眾在“參軍保田”的口號下,將糧食、被服等送上前線,大批青壯年農民踴躍參加人民軍隊,農民的革命積極性高漲。這是因為( )
A.三民主義的提出 B.《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C.土地改革的進行 D.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歷時一年多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C項正確;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革命的思想,排除A項;《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排除B項;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在1912年,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2·山東煙臺·中考真題)電影《車輪滾滾》主要內容為:1948年冬,膠東解放區的一支民工小車隊在淮海戰場冒著槍林彈雨運送彈藥。隨后,小車隊又隨大軍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戰爭勝利。該電影的主題應該是( )
A.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B.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C.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D.人民支持是解放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1948年冬,膠東解放區的一支民工小車隊在淮海戰場冒著槍林彈雨運送彈藥。隨后,小車隊又隨大軍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戰爭勝利”分析可知,材料重點強調了民工的支援是解放戰爭勝利的一個原因。解放戰爭中,解放區的人民群眾組成運輸隊、擔架隊隨軍擔負戰地勤務,為解放軍運送糧食、彈藥,救護傷員。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戰爭勝利的一個主要原因。D項正確;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的時間是1947年,排除A項;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排除B項;1946年8月6日,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診斷,排除C項。故選D項。
4.(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1947年,毛澤東提出人民軍隊“作戰十大軍事原則",其中,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后奪取之?!币韵麦w現這一原則的是( )
A.秋收起義 B.四渡赤水 C.百團大戰. D.三大戰役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的十大軍事原則,是人民解放軍徹底打敗國民黨軍隊的主要方法,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生動體現出戰爭要做周密的計劃和準備,盡可能有充分的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D項正確;秋收起義是1927年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排除A項;四渡赤水是1935年長征途中重要戰役,排除B項;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戰役,提高了八路軍的地位和威望,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小小的西柏坡,毛澤東在此指揮了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戰略大決戰。其中,解放東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戰役(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答案】A
【詳解】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林彪、羅榮桓發起遼沈戰役。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A項正確;平津戰役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排除B項;淮海戰役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排除C項;渡江戰役使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放線,頃刻間土崩瓦解,隨后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2·山東菏澤·中考真題)這次戰役“大約有55萬國民黨軍隊被消滅。國民黨的失敗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著國共雙方和談的條件將由共產黨說了算。”該戰役是( )
A.孟良崮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平津戰役
【答案】C
【詳解】據材料“大約有55萬國民黨軍隊被消滅。國民黨的失敗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著國共雙方和談的條件將由共產黨說了算。”可知,淮海戰役殲敵55萬,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C項正確;孟良崮戰役全殲美械裝備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74師三萬余人,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遼沈戰役殲敵47萬多人,解放了東北全境,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平津戰役殲敵52萬多人,解放了華北全境,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7.(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下圖是某同學在“研學旅行·紅色記憶”考察活動中,拍攝的一件革命文物。這一文物反映的歷史時期是( )
淮海戰役中農民支援前線用的獨輪車
A.北伐戰爭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抗美援朝時期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中共中央認為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決定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8年11月,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等指揮下,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發起淮海戰役,殲滅大量敵軍。題干圖片是淮海戰役中農民支援前線用的獨輪車,因此判斷這一文物反映的歷史時期是解放戰爭時期,C項正確;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都有淮海戰役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
8.(2022·寧夏銀川·中考真題)20世紀40年代,紀實漫畫《小克日記》在《南京晚報》連載?!靶】恕彪m是虛構人物,但代表的是各種身份的真實人物。如圖是《小克日記》的最后一幅,它創作的背景是( )
A.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B.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C.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 D.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就是1949年4月28日,在解放戰爭中,1949年,發動了渡江戰役,南京解放,圖片三就體現了這一點,D項正確;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在民國元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在民國三十四年, 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在民國四十六年,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9.(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边@體現出渡江戰役勝利的原因是( )
A.人民群眾的支持 B.國民黨軍隊的裝備先進
C.抗日戰爭的正義性 D.國民黨將領的錯誤指揮
【答案】A
【詳解】根據“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笨傻贸鲞@強調的是人民群眾對解放戰爭的大力支持,A項正確;BD項與主旨無關,排除BD項;渡江戰役是解放戰爭,而不是抗戰,排除C項。故選A項。
10.(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痹撛姺从车氖牵?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答案】D
【詳解】根據“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笨傻贸鍪敲珴蓶|寫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D項正確;ABC項是三大戰役,與南京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
11.(2022·貴州黔西·中考真題)國民黨軍人回憶淮海戰役時說:“從雙堆集戰斗到徐州撤退,基層官兵哭喊、哀嘆的厭戰情緒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陳官莊被圍,官兵悲觀情緒惡化到極致。結果,未及解放軍攻擊,即不戰自潰?!币陨匣貞洷砻鳎? )
A.士氣往往決定戰爭成敗 B.國民黨軍隊內部的矛盾重重
C.國民黨軍隊的貪腐嚴重 D.戰略戰術錯誤導致戰爭失敗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國民黨軍人回憶淮海戰役的話說明當時解放戰爭時期,士氣往往決定戰爭成敗,A 項正確;材料沒體現國民黨軍隊內部的矛盾重重, 國民黨軍隊的貪腐嚴重, 戰略戰術錯誤,排除BCD。故選A項。
12.(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題)如圖是王剛同學繪制的人民解放戰爭年代尺,其中“戰略進攻”開始的主要標志是( )
A.轉戰陜北 B.發動三大戰役 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
【答案】C
【詳解】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開始。C項正確;ABD項都不是反攻的標志,排除ABD項。故選C項。
13.(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題)在中國革命史的歷史長卷中不難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它就是大別山。大山無言,卻在1947年見證了( )
A.解放戰爭的打響 B.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
C.戰略決戰的開始 D.人民解放軍徹底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處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的大別山在中國解放戰爭中有重要的意義,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渡過黃河,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敵人統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漢,標志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B項正確;解放戰爭打響從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開始,排除A項;戰略決戰是三大戰役的開始,排除C項;三大戰役人民解放軍基本消滅國民黨軍隊的主力,不是徹底,排除D項。故選B項。
14.(2022·山東臨沂·中考真題)1950年6月9日,毛澤東說:“我們的勝利是從哪里來的呢?就是靠這一萬萬六千萬人打勝的。這一萬萬六千萬人給了他們什么東西呢?他們為什么能夠發動起來呢?為什么能夠組織這么大(三百萬)的軍隊呢?就是因為在這一萬萬六千萬人中間進行了土改。”“要肯定這個偉大的勝利,有了這個勝利,才有了打倒蔣介石的這個勝利?!逼渲小斑@個偉大的勝利”是指( )
A.國共對立時土地革命的開展 B.解放前解放區土改順利完成
C.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D.解放后新解放區土改的完成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中毛澤東講的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民獲得了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所以“這個偉大的勝利”是指解放前解放區土改順利完成,B項正確;國共對立時土地革命的開展,沒有打倒蔣介石,排除A項;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的標志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建國后新解放區的土改時,已經打倒了蔣介石,排除D項。故選B項。
15.(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解放戰爭初期,國共兩黨軍事力量懸殊。但人民解放軍卻在短短的三年內由弱變強,最終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其原因有( )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③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④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1945年國共兩黨進行重慶談判,簽訂了有利于和平的“雙十協定”,但1946年蔣介石撕毀了“雙十協定”,發動了內戰,排除④,排除BCD項。故選A項。
16.(2022·安徽·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鍛造出了有效的克敵制勝的武器。毛澤東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br/>——本書編寫組編著《中國共產黨簡史》
(1)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給材料一擬個恰當的標題:________。將材料一所示歷史事件進行歸類,屬于“統一戰線”的是______;屬于“武裝斗爭”的是______;屬于“黨的建設”的是________(填寫編號即可)
(2)根據上述材料一、二并結合相關史實,請人選其中一個“法寶”予以闡釋(要求觀點正確,史實準確,表述清晰。
【答案】(1)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的不懈探索等,圍繞中國共產黨,符合材料主題即可) ④ ⑤② ①③
(2)示例:選擇法寶:“統一戰線"。觀點:堅持統一戰線能夠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闡釋: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中日民族矛屠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實現了全民族抗戰局面,推動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谷諔馉幍膭倮侵腥A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為了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中國共產黨決定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戰爭勝利之后,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促進國家發展。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次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會議正式確立,愛國統一戰線形成。愛國統一戰線的形成有利于最廣泛的團結和凝聚各民族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的力量,聚合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力量。)
綜上所述,建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主要法寶,堅持統一戰線能夠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觀點:建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主要保障(運用兩個中史實加以論證,要求史實準確,表述清晰,論證充分。)
【解析】(1)根據材料“1921.7、開天辟地”、“1927.8 武裝起義”、“1935.1、生死攸關”、“1936.12、扭轉時局”、“1948.9 戰略決策”及所學知識可得,其標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的不懈探索等,圍繞中國共產黨,符合材料主題即可);根據材料“1936.12、扭轉時局”及所學知識可得,這指的是④西安事變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根據所學可知②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⑤三大戰役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屬于“武裝斗爭”的是⑤三大戰役和②南昌起義;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屬于“黨的建設”的是①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③遵義會議的召開。
(2)本小題課任意選擇一個法寶,解釋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選擇法寶:“統一戰線"。觀點:堅持統一戰線能夠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闡釋: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中日民族矛屠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實現了全民族抗戰局面,推動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谷諔馉幍膭倮侵腥A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為了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中國共產黨決定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戰爭勝利之后,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促進國家發展。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次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會議正式確立,愛國統一戰線形成。愛國統一戰線的形成有利于最廣泛的團結和凝聚各民族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的力量,聚合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力量。)綜上所述,建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主要法寶,堅持統一戰線能夠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確偉力。觀點:建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主要保障(運用兩個中史實加以論證,要求史實準確,表述清晰,論證充分。)
(二)、2021年中考真題
1.(2021·遼寧丹東·中考真題)與下側圖中空白處相符的戰役是
戰役:___________時間:1948年11月-1949年1月指揮者:劉伯承、陳毅等結果: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A.平津戰役 B.遼沈戰役C.渡江戰役 D.淮海戰役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48年11月-1949年1月,進行了淮海戰役,指揮者劉伯承、陳毅等結果,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D項正確;平津戰役解放了華北, 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 渡江戰役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2.(2021·山東濟南·中考真題)據記載,到1948年底,在山東解放區,有2000多萬翻身農民從地主、富農手中獲得了近3000萬畝土地。山東解放區農民獲得土地得益于(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C.實行耕者有其田 D.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C
【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于1947年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在根據地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實行耕者有其田,因此出現題干中山東解放區許多農民獲得土地的現象,C項正確;國共十年內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排除A項;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排除B項;新中國成立后于1950年在全國范圍開展土地改革運動,規定將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1·山東濟寧·中考真題)根據如圖反映的史實,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是
A.抗日烽火遍九州 B.劉鄧大軍逐中原
C.三大戰役定乾坤 D.百萬雄師過大江
【答案】C
【詳解】依據材料中三幅圖片信息“沈陽、徐州、北平”可知,三幅圖片分別是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的形勢圖。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戰略大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所以三幅圖片確定的主題為三大戰役定乾坤,C項正確;由圖片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三幅圖片分別是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的形勢圖,與抗日戰爭無關,排除A項;劉鄧大軍逐中原、百萬雄師過大江主要發生在華中地區,與東北地區無關,排除B項、D項。故選C項。
4.(2021·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解放戰爭時期的民謠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到戰場上?!贝烁柚{場景出現的原因是
A.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B.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權
C.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D.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A
【詳解】材料“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到戰場上。”反映了人民對解放戰爭的大力支持,結合所學知識,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廣大農民獲得了土地,從而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可靠保障,A項正確;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權,發生在國共十年內戰時期,排除B項;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排除C項;新中國建國初期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于1952年底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題)“毛澤東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里,指揮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并且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完全勝利”。三大戰役取得完全勝利的歷史意義是( )
A.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 B.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C.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 D.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故C項正確;1947年2月到6月,人民解放軍基本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與題干“三大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不符,排除A項;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與題干“三大戰役”不符,排除B項;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與題干“三大戰役”不符,排除D項。
6.(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題)1949年8月16日,毛澤東、朱德在對和平起義將士的嘉勉電文中寫道:“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南望湘云,謹致祝賀……”。材料中的“諸公”指的是( )
A.程潛 黃克誠 B.傅作義 陳明仁 C.程潛 陳明仁 D.傅作義 黃克誠
【答案】C
【詳解】依據題干“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南望湘云,謹致祝賀……”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8月4日,陳明仁與程潛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通電,宣布脫離國民黨政府,率一個兵團部和三個軍起義。長沙起義部隊編入人民解放軍序列,授予第21兵團番號,陳明仁為兵團司令員、湖南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
7.(2021·山東濱州·中考真題)運用時間軸培養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與下面時間軸上1947年相對應的事件是
A.中共七大的召開 B.“雙十協定”的簽署
C.全面內戰的爆發 D.千里挺進大別山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選項D正確;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雙十協定”簽署,選項AB錯誤;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選項C錯誤。故選D。
8.(2021·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解放戰爭期間,東北解放區有100多萬農民參軍,華北解放區有近100萬農民參軍;廣大農民還積極參加民兵,民兵參戰者200多萬人,作戰10多萬次,共殲敵20多萬人。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戰爭順應民意 B.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C.國民黨的黑暗統治 D.共產黨的宣傳動員
【答案】B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就提出了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領導了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因此出現了廣大農民積極參軍參戰的現象,主要是為了保衛革命的果實,B正確;ACD是出現這一現象的影響因素,但是并非是根本因素,均排除。故選B。
9.(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題)整理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圖示有助于我們了解.
A.國共十年內戰的主要進程 B.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
C.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歷程
【答案】C
【詳解】觀察結構圖從轉戰陜北、挺進中原、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可見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戰爭從戰略防御到轉入戰略進攻到戰略決戰再到向全國進軍、解放全中國。所以結構圖描述的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C符合題意;AB項題干沒有涉及,排除;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五四運動時期開始,D排除。故選擇C。
10.(2021·河北·中考真題)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軍總部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發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氣壯山河的號召,中國革命的高潮到來了?!靶浴卑l布于
A.國共兩黨重慶談判期間 B.中共中央轉戰陜北期間
C.解放軍進行戰略進攻期間 D.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期間
【答案】C
【詳解】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宣言”發布于戰略進攻期間,故選C;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國共兩黨重慶談判,排除A;1947年3月國民黨重點進攻期間,中共中央轉戰陜北,排除B;1948年9月,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排除D。
11.(2021·山東日照·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田會議決議》明確指出:軍隊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強調紅軍必須健全黨的各級組織,每連建設一個支部,每班建設一個黨小組。所以,羅榮桓說:古田會議召開后,“我們要建立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就已經定型了。”
——摘自賈永《歷史選擇了古田》
(1)你怎樣理解羅榮桓所說的軍隊“已經定型”?
材料二 我軍將大量地轉入敵后,比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敵人未占區域,配合民眾武裝,向敵人占領地作廣泛的和猛烈的游擊戰爭,并盡可能地調動敵人于運動戰中消滅之……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摘自《毛澤東選集》第2卷
(2)材料二取自毛澤東的哪一篇著名文獻?八路軍、新四軍是如何貫徹這一戰略方針的?
材料三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雕塑
(3)毛澤東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本C合上述三則材料,說明人民軍隊能夠克敵制勝的原因。
【答案】(1)因為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把基層黨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軍隊必須服從黨的領導的原則。
(2)《論持久戰》;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開辟大量敵后抗日根據地,打擊日本侵略者;在八路軍、新四軍帶領下,國家隊軍民實行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等戰法,大量殲滅日軍有生力量等。
(3)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堅持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官兵浴血奮戰等。(有理即可)
【詳解】(1)據題干材料“《古田會議決議》明確指出:軍隊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強調紅軍必須健全黨的各級組織,每連建設一個支部,每班建設一個黨小組”并結合所學,因為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把基層黨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軍隊必須服從黨的領導的原則,所以羅榮桓所說的軍隊“已經定型”。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古田會議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召開,即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即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這次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材料二取自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八路軍、新四軍貫徹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挺進敵后,開辟大量敵后抗日根據地,打擊日本侵略者;在八路軍、新四軍帶領下,國家隊軍民實行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水上游擊戰等戰法,大量殲滅日軍有生力量等。
(3)據材料一可知,人民軍隊能夠克敵制勝的原因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據材料二可知,人民軍隊能夠克敵制勝的原因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仔細觀察圖片“圖1紅花緞帶纏繞著人民群眾支前手推車車輪”“圖2 勝利花環上面的解放軍軍帽”并結合所學,人民軍隊能夠克敵制勝的原因堅持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官兵浴血奮戰等。
(三)、2020年中考真題
1.(2020·廣西梧州·中考真題)“1947年,……這種改革和其他改革將解放軍攻勢所及的數百萬農民吸引進了人民解放軍的陣營,國民黨后方的成千萬的農民也紛紛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軍和國民黨政權。”與材料所反映的現象相關的是( )
A.《天朝田畝制度》的頒布 B.《中國土地法大綱》的實施
C.“平均地權”政策的提出 D.“減租減息”政策的實施
【答案】B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中共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參戰,促進了解放戰爭的勝利,B符合題意;ACD三項的內容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B。
2.(2020·廣西桂林·中考真題)淮海戰役中,承擔運輸等任務的民工有543萬人,他們提供擔架30.5萬副,大小車88萬輛,牲口76.7萬頭,船只8500艘。這段描述反映淮海戰役勝利的條件是
A.解放軍的英勇奮戰 B.解放軍作戰指揮正確
C.人民群眾積極支持 D.國民黨軍隊裝備落后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淮海戰役中,承擔運輸等任務的民工有543萬人,他們提供擔架30.5萬副,大小車88萬輛,牲口76.7萬頭,船只8500艘”可以看出,黃海戰役的勝利,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民群眾的支持,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解放軍的英勇奮戰、解放軍作戰指揮正確的內容,排除AB;國民黨軍隊裝備落后,不符合史實,排除D。故選C。
3.(2020·廣西柳州·中考真題)毛澤東在一首詩中吟道:“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痹娭小鞍偃f雄師過大江”的意義是( )
A.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B.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C.解放了東北全境
D.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答案】D
【詳解】“百萬雄師過大江”指的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故D項正確;A項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排除A;B項是抗戰,與解放戰爭無關,排除B;長江與東北無關,排除C。
4.(2020·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表是中國共產黨在大中城市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情況概覽。與表中序號 ④所示信息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答案】D
【詳解】根據“1949年4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戰役后,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渡江戰役開始,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28日中國共產黨在南京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D符合題意;ABC項發生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排除。故選擇D。
5.(2020·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塔斯社莫斯科三十日電:一九四七年后半年的特點,就是中國內戰戰線上情勢已根本改觀?!辈牧现虚_始實現“根本改觀”的軍事行動是( )
A.淮海戰役 B.轉戰陜北C.挺進大別山 D.平津戰役
【答案】C
【詳解】1947年6月,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渡過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故說“中國內戰戰線上情勢已根本改觀”,C符合題意;淮海戰役發生在戰略大決戰時期,A排除;轉戰陜北發生在“根本改觀”之前,B排除;平津戰役發生在戰略大決戰時期,D排除。故選擇C。
6.(2020·山東青島·中考真題)觀察下圖,可以看出中國人民解放軍采取的軍事行動是( )
A.挺進大別山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解放南京
【答案】A
【詳解】考查點: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解題思路:分析形勢圖可知,當時國民黨發動對山東、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大軍躍進大別山,插入了敵人的心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鄧大軍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和經濟壓力,開辟了新解放區,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A正確;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是在戰略決戰階段,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已經失敗,BC錯誤;解放南京是渡江戰役的成果之一,與材料不符,D錯誤。綜上故選A。
7.(2020·湖南懷化·中考真題)三大戰役使國民黨軍隊人數從365萬下降到204萬,主力基本被消滅。下列屬于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是( )
①平津戰役②遼沈戰役③淮海戰役④威海衛戰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因此①②③正確。B正確;威海衛戰役發生于甲午中日戰爭期間,不屬于解放戰爭時期,④錯誤。因此ACD錯誤。綜上故選B。
8.(2020·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非常形象地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地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毕铝惺疽鈭D中,實現了毛澤東這一戰略意圖的是
A. 臺兒莊戰役示意圖 B. 挺進大別山示意圖
C. 三大戰役示意圖 D. 渡江戰役示意圖
【答案】B
【詳解】依據題干“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地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笨芍菍⑧嚧筌娡M大別山戰略部署的生動比喻。結合課本所學,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向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直接插入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B正確;臺兒莊戰役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A排除;三大戰役分別發生在東北、長江中下游、華北等地區,C排除;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人民解放戰爭結束。D排除;故選B。
9.(2020·湖南岳陽·中考真題)毛澤東在《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中指出:“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開做,這里的“基本任務”是
A.收復延安 B.挺進大別山 C.解放北平 D.渡江作戰
【答案】B
【詳解】考查點: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史實。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據“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達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這段材料可知,“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中國共產黨開始由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B符合題意;收復延安與“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等不符,A排除;解放北平是在1949年,C排除;渡江戰役發生在1949年,D排除。故選擇B。
10.(2020·遼寧沈陽·中考真題)觀看下面兩幅圖片并閱讀相關文字介紹,回答問題。
圖一地道戰 圖二人民群眾積極支前
圖一: 1937年夏,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根據地軍民以主力部隊和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基礎,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創造了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等戰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圖二: 1946年6月,國民黨向解放區晨開大規模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1948年秋開始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1)圖二的照片屬于史料類別中的哪一類
A.第一手資料
B.第二手資料
(2)根據以上圖片及文字介紹,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 (寫出三點即可)
信息點一:___ 信息點二:________ 信息點三:________
(3)根據以上圖文內容,你能得出什么歷史結論
【答案】(1)A
(2)抗戰時間、抗戰軍隊、戰爭形式、戰役名稱等。
(3)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詳解】(1)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圖片2是對當時支前情況的客觀反映,是第一手資料。故A。
(2)本題是歸納類的試題,讓學生學會提取信息的方式,從歷史基本要素入手,即時間、地點、內容、影響等,注意語言簡練,表述完整。例如,信息點一:根據材料“1937年夏,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可以得出1937年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時間;信息點二:根據材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抗擊日本侵略者”可以得出中國共產黨成為抗出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抗戰軍隊);信息點三:根據材料“1948年秋開始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可以得出三大戰役的名稱。
(3)根據材料“以廣大群眾為基礎,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創造了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等戰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體現了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凤庆县| 福建省| 鄂伦春自治旗| 本溪| 义马市| 鄱阳县| 佛山市| 玉山县| 吉木乃县| 长丰县| 比如县| 浦北县| 德清县| 林周县| 天气| 秀山| 莒南县| 商丘市| 荔浦县| 岑巩县| 綦江县| 济源市| 莱芜市| 文昌市| 济源市| 托克托县| 军事| 丰镇市| 靖边县| 新郑市| 曲阳县| 麻栗坡县| 泰安市| 且末县| 郓城县| 新丰县| 通山县| 微山县| 朝阳县|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