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姓名: 學科: 歷史 第 周 八 年級 授課時間: 課題:第9課 辛亥革命 課型: 新 課 第 1 課時【學習目標】:1. 了解武昌起義。2.理解辛亥革命及其重大意義。【學習重點】:武昌起義。【學習難點】:辛亥革命的性質與功績。【“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革命志士的奮斗:2016年既是辛亥革命爆發105周年,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興先生誕辰150周年?;仡欉@位偉人的一生,他為了挽救中國的命運,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對此,某歷史興趣小組針對下圖中的書籍進行了相關的探究。環節一:導言總結知識(l)在上圖著作開篇導言部分的“立志與求索”中寫有“上書李鴻章遭拒”和“萌生反清之志”等內容,請結合當時的實際形勢談談二者之間的關系。孫中山“上書李鴻章遭拒”使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清王朝的腐敗,結合他的所見所聞,加強了其思想認識,認為只有推翻清王朝才能從根本上挽救中國。(2)書中如果出現了一些同辛亥革命相關的城市(①武漢②沈陽 ③南京④天津),你認為應該是哪幾個?理由是什么?武漢和南京。因為1911年10月10日,武漢爆發了起義,經過一夜激戰,起義軍完全占領了武昌城;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環節二:書籍見證歷史(3)上圖書籍再現了孫中山先生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民族自由所做出的哪些努力?請你至少列舉出三項史實。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多次起義;發動武昌起義;等等。探究問題2:探究辛亥革命歷程環節一:“山雨欲來風滿樓”——辛亥革命前的中國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內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太乎太瞽(gu)!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秋瑾《如此江山》(l)根據詩歌指出,當時的中國面臨著一種怎樣的局面?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列強侵略和清政府政權的腐敗。(2)政黨的特征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利益 ,并以 奪權、行使和參與行使國家權力為目標 的政治組織。政黨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具有特定的政治綱領 ,具有自己的組織和紀律。請根據上述劃線部分內容對“中國同盟會”進行合理的解釋說明。中國同盟會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其奮斗目標是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三民主義”是其政治綱領。環節二:驚天動地譜春秋(3)上圖照片再現的內容是“湖北軍政府的成立”。軍政府成立的前提是什么?武昌起義的勝利。(4)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中這樣寫道:“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什么,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么——這些名目,未莊人都說不明白——官,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边@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出現了怎樣的后果?說明了當時革命黨人在政權建設過程中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和采取恰當的方式。革命潛伏著失敗的危機。武昌起義:背景:①革命黨人在武漢活動頻繁,他們在年輕的官兵中發展革命力量;②1911年10月9日,起義計劃泄露。過程:①10月10日晚,武昌的革命黨人奔向楚望臺軍械庫,奪取槍支彈藥,武昌起義爆發;②經過一夜激戰,革命黨人攻占了武昌。很快,漢口、漢陽的新軍也紛起響應,革命首先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得名:因為這一年是舊歷辛亥 年,因此此次革命被稱作“辛亥革命”。直接結果:起義成功后,湖北軍 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清王朝土崩瓦解:加速滅亡:①起義后不到一個月,十幾個省份相繼宣布獨立。統治中國長達200余年的清王朝已難逃其覆亡的命運;②舊官僚和立憲派面對勢如破竹的革命形勢,站到了 革命陣營 的一邊,加速了清朝的覆滅,但舊官僚也給后來的政權建立埋下了隱患。辛亥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 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