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姓名: 學科: 歷史 第 周 八 年級 班 授課時間: 課題: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課型: 新 課 第 1 課時一、學習目標:1.識記南昌起義,知道秋收起義的過程,了解井岡山會師;2.掌握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二、學習重點:秋收起義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開創。三、學習難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四、 “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1.南昌起義與秋收暴動(1)南昌起義背景:四一二政變后。時間:1927年8月1日。經過: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占領了南昌城。意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2)秋收暴動背景: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時間:1927年9月9日。2.井岡會師(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時間:1927年10月。經過:毛澤東率部到達井岡山地區,在當地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建立工農民主政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評價: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2)井岡山會師時間:1928年4月。經過: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分隊伍登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發展:后來紅四軍主力轉戰贛南、閩西,建立了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探究問題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城市轉向農村】由于城市敵人勢力比較強大,工農革命軍受到嚴重損失,毛澤東決定放棄攻取長沙的計劃,改成從農村進軍。(l)根據材料說說,為什么要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是因為城市敵人勢力比較強大,而工農革命力量薄弱,相對而言,農村敵人力量也比較薄弱,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有利于壯大自己的力量。【革命走向勝利】下圖是雄偉的“井岡山紅旗”雕塑,其寓意是象征著新中國在井岡山奠基;寓意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從井岡山燎原;昭示著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向勝利!(2)請用史實說明“井岡山紅旗”的寓意。①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領部隊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②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分隊伍登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開始。(3)結合材料談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有何意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1.“北伐戰火正燃燒,立功壯士遭屠刀。含悲英豪赴國難,風雨南昌應軍操。”上述詩詞主要描寫的是 (C)A.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B.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C.南昌起義的發生D.秋收起義的勝利2.有學者認為:“隨著這些城市起義(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接連失敗,毛澤東在農村的活動開始呈現出重要性。”此時,毛澤東在農村進行的“重要性”活動之一是 (B)A.參加中共一大B.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C.領導南昌起義D.領導了北伐戰爭3.下圖是著名的國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圖中的毛澤東正凝視遠方,思索問題。他最有可能思索的是 (C)A.要去哪兒建立革命根據地B.秋收起義如何攻打城市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如何鞏固和擴大D.如何取得南昌起義的勝利4.“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里論述的是 (D)A.南昌起義的背景 B.南昌起義的經過C.南昌起義的結果 D.南昌起義的意義【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