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姓名: 學科: 歷史 第 周 八 年級 班 授課時間: 課題: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課型: 新 課 第 1 課時一、學習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紅軍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婚L征的開始;遵義會議及其 偉大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二、學習重點: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遵義會議。三、學習難點:遵義會議。四、 “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原因:由于當時中共領導人博古等的錯誤指揮,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目的:實現戰略轉移。初期困難: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萬多人,從江西瑞金、福建長汀等地突圍,開始長征。沖破4道封鏝線后,紅軍只剩下3萬余人。遵義會議的召開:會議認為反“圍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軍事領導和戰略戰術的錯誤,并批評了博古等人,肯定了毛澤東指揮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進發:遵義會議后,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隨后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走過草地。勝利會師: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同陜北紅軍會師。(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偉大的長征,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為了慶祝中國工農紅軍勝利長征80周年,某合唱團再次演繹膾炙人口的紅色經典《長征組歌》。以下是《長征組歌》中的部分歌詞,讓我們跟隨著激動人心的音樂一起感受這英雄的史詩。:第一首: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烏云遮天難持久,紅日永遠放光芒。革命一定要勝利,敵人終將被埋葬。(l)依據所學知識指出,“子弟兵,別故鄉”的具體時間?!盀踉普谔臁敝傅氖悄男┦录??1934年10月。國民黨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划敃r中共臨時中央的錯誤指揮。第二首:苗嶺秀,旭日升。百鳥啼,報新春。遵義會議放光輝,全覺全軍齊歡慶…(2)遵義會議是在什么時候召開的?為什么遵義會議的召開使“全黨全軍齊歡慶”?1935年1月。因為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第三首: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3)根據歌詞內容分析,這是對紅軍長征途中哪些“艱難困苦”的生動描寫?紅軍戰士在此期間表現,出一種怎樣的精神?爬雪山、過草地等。革命樂觀主義和堅定的英雄主義的精神。(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1.遵義會議后,紅軍攻克婁山關,毛澤東寫了《憶秦娥·婁山關》一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睂@一詩句的理解,最貼近其歷史寓意的是 (B)A.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從此一路坦途B.遵叉會議是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遵義會議前的中國革命徹底失敗,必須從頭再來D.革命道路漫長而艱巨,前途不容樂觀【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