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劍河縣第四中學導學案姓名: 龍安金 學科: 歷史 第 14 周 八 年級 1、2、9、11、14、15班授課時間: 2018、11課題: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課型: 新 課 第 1 課時一、學習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識記九一八事變的過程和影響;了解華北事變的背景和危害。二、學習重點:西安事變爆發的背景和影響。三、學習難點:知道“一二·九”運動及影響。四、 “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1.九一八事變時間:1931年9月18日。過程:日軍在沈陽城北的柳條湖村蓄意炸毀了南滿鐵路一段路軌,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日軍以此為借口,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進攻,并在第二天占領沈陽。影響:不到半年,日軍占領了東北三省。2.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表現: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廣泛開展抗日武裝斗爭;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國民黨部分愛國將領也英勇抗擊日寇的進攻。背景:1935年,日本逼迫中國簽署《何梅協定》等系列協定,控制了察哈爾、河北的大部分主權;隨后,日本又積極策動所謂的“華北五省自治運動”,企圖使華北五省成為第二個東北,中華民族的危機到了空前嚴重的程度。主要表現: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影響: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3.西安事變背景:①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在莫斯科發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內戰,建立民族統一戰線。②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到西安督促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張、楊多次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但均遭到蔣介石的拒絕。時間:1936年12月12日。過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通電全國,闡明救國八項主張,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結果:在各方努力下,蔣介石接受了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1、為什么日軍不到半年就占領了東北三省?華北事變后,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而國民黨仍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2、為什么開始蔣介石不愿意聯共抗日?國民黨政府對日抱有幻想,主張對日妥協外交者大有人在。(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探究問題1:多種資料了解歷史環節一:歌曲中的歷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3)歌曲中對東北是怎樣進行描述的?土地肥沃、物產豐富。(4)造成歌曲中鄉親們“背井離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一種心情?九一八事變后,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軍占領了東北三省。表達了作者對鄉親們流亡生活的哭訴和憤慨以及渴望平安回家的心情。探究問題2:了解西安事變的前前后后2016年是西安事變爆發80周年,某歷史興趣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環節二:走近紀念館(l)在 “西安事變紀念館”的展廳內,同學們看見了這樣一道試題:請用下列選項中的一句歌詞概括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 (B)A.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B.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C.打倒列強,除軍閥D.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環節三:觀點辨析蔣介石在十年內戰(1927~1936年)中,曾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因此有的同學認為,西安事變扣押了蔣介石,應該讓他“血債血還”。(2)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說明理由。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如果殺掉蔣介石,國共之間就有可能會爆發更大規模的內戰,日本將乘機擴大侵略中國的戰爭,那樣將不利于抗日,不利于人民,不利于革命。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提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釋放蔣介石的主張,有力地推動了國民黨向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方向轉變。(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1.“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蔣介石的這一命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 (A)A.東北三省迅速淪陷B.華北局勢危機C.河北大片領土淪陷D.北平淪陷2.義勇軍成分特別復雜,包括正規軍隊和警察大隊、舊軍政人員、收編的胡匪、農民秘密會社及青年學生等。義勇軍當時打擊的主要敵人是 (c)A.八國聯軍 B.北洋軍閥C.日本侵略者 D.國民黨反動派3.“由于準備不充分,日本采取了以軍事力量為后盾,在經濟上加緊掠奪華北資源,在政治上制造分裂,策動華北五?。ê颖薄⑸轿鳌⑸綎|、察哈爾、綏遠)‘防共自治運動’,通過華北政權特殊化的方式,達到占有華北的目的?!鄙鲜鰞热莸闹黝}是(B)A.日本陰謀侵占東北三省B.日本策劃“華北五省自治”C.日本建立“偽滿洲國”D.八一三事變發生的結果4.下圖書籍中“拐彎”的含義是 (A)圖見“導學測評”。A.國共由對峙分裂開始走向合作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C.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局部侵華D.華北成為日本的殖民地5. 1936年12月9日,西安近萬名學生為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舉行愛國請愿游行,游行隊伍唱起了《松花江上》這首歌。學生的愛國情懷,感動了口口口,他當即表示要用實際行動報答學生的愛國精神??崭裉帒畹娜宋锸? (A)A.張學良 B.楊虎城C.蔣介石 D.張作霖【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