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姓名: 學科: 歷史 第 周 八 年級 班 授課時間: 課題: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課型: 新 課 第 1 課時一、學習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識記七七事變的結果和影響;知道南京大屠殺。二、學習重點:七七事變的影響。三、學習難點:理解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四、 “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1.七七事變時間:1937年7月7日夜。過程:日軍在北平郊外的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以尋找一名失蹤士兵為由,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被中國守軍嚴詞拒絕。第二天凌晨,中日雙方仍在交涉,日軍卻突然炮轟盧溝橋和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反擊,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爆發。影響: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國抗戰的起點。進展:七七事變后,日軍大肆增兵華北,進一步擴大侵略;7月29日,北平淪陷;30日,天津陷落。2.國共第二次合作背景: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悍然發動了八一三事變,直接威脅南京,局勢愈發嚴峻。國民政府組織了規模空前的淞滬會戰,11月12日,上海淪陷。過程:9月,國民黨公布了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標志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開始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意義:中華民族出現了空前團結 的抗日局面,對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重大意義。3.南京大屠殺背景:日軍占領上海后,分幾路進攻南京。國民政府由南京遷至重慶。過程: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后,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被日軍屠殺的南京和平居民、放下武器的中國軍警達30多萬人。評價: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罕見暴行,充分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環節一:圖片還原歷史(1)結合上面的形勢圖,簡要指出日軍為什么選擇在盧溝橋制造事變。面對日軍的侵略,中國守軍是怎樣應對的?盧溝橋背靠宛平城,1936年,日軍從東、南、北三面包圍了北平,盧溝橋成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也是日軍南下入侵華北的必經交通要道。中國守軍奮起抵抗。環節二:誓言弘揚正氣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身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當以死報國。-------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2)材料中佟麟閣的話語體現了他怎樣的優秀品質?不怕犧牲,將自己的榮辱與人民、國家、民族利益聯系在一起。探究問題2: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環節一:材料提示材料一 第一步占領中國臺灣;第二步征服朝鮮;第三步侵占中國東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中國;第五步征服世界。材料二 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的逐步進逼,使中國處于亡國滅種的危險之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在政治比重上,降低了國內階級的矛盾和政治集團的矛盾地位,使它變為次要和服從的地位。材料三 下圖是九一八事變后,張貼在上海街頭的反日標語。(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國共兩黨合作的背景分別是什么?分別是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國的陰謀和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2)材料三中的情景說明了推動國共合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推動了國共合作的形成。環節二:措施解讀材料一 1936年10月26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及紅軍將領46人聯名寫信給蔣介石及國民革命軍西北軍將領,明確指出,“果實垂危,不容再有其斗之爭”,并主動做了讓步。毛澤東等表示已單方面發出停戰命令,一切紅軍部隊,停止對國民革命軍發出任何攻擊行為,僅在被攻擊時,允許采取必要之自衛手段。(3)材料一敘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促成國共合作采取了怎樣的行動?主動做出了讓步。材料二 我們這次舉動,無疑的,對于國家的秩序或有相當的影響,但權衡輕重,為了拯救國家的危機,是不得不如此,這樣做,對于國家終于是有好處的!這次事件實關系我們國家民族興亡,務望諸位集中全力格外努力任事!都要下最大決心,獻身國家民族!我真不信我們中國不能脫離日本帝國主義的羈絆!----《一二·一二事件的原委》(4)材料二敘述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這一事件得到了怎樣的解決?有何意義?西安事變。最終得以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環節三:觀點歸納材料三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及陜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終于通過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了《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5)材料三敘述的事件有何影響?事實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標志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開始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1.下列關于盧溝橋事變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蠻橫要求進入宛平縣城內搜查B.日本軍隊要求搜查宛平城,遭到拒絕后,隨即炮擊盧溝橋C.面對日軍的進攻,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D.日軍在盧溝橋事變中沒有遭到抵抗2.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抗日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下列成語中最合適的是 ( c )A.同室操戈 B.各自為政C.同仇敵愾 D.不謀而合3.抗戰時期,中共領導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第八路軍,接受國民政府的指揮。這充分說明了( C )①國共兩黨實現了軍隊合并②共產黨真正代表全民族利益③國共兩黨的矛盾已經消除④日本侵華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敵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15年11月20日宣布,由中國7家單位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這一項行動有助于 ( B )A.國際社會對日本的關注B.國際社會對日本在南京侵略罪行的深入了解C.為譴責日本的罪行提供了法律依據D.世界上所有國家反對日本的侵略行為5.下圖報紙登載的事件發生在 ( D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九運動C.西安事變 D.盧溝橋事變6.毛澤東在《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中指出,“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這將給予中國革命以廣大的深刻的影響,將對打倒日本軍國主義產生決定的作用”。這里的新紀元主要指的是 ( A )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華民族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戰B.七七事變發生,全國性抗戰開始C.日本發動了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變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五)、課后拓展提升(課后檢測)為了更加詳細地了解本課內容,某歷史小組搜集了一些資料,請你和他們…起探究吧。環節一:電影篇(l)請寫出能夠了解到下列歷史事實所對應的圖片。(寫字母代號即可)①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三省,中國局部抗戰開始:A②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③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C(2)如果想了解日本在中國的侵略行徑,我們應該觀看的影片有哪些?通過這些影片我們可以了解到日本在中國犯下的哪些罪行?A、C、D。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三省;發動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制造南京大屠殺。環節二:資料篇自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審定發行的教科書因明顯地篡改歷史、肆無忌憚地美化侵略戰爭:1982年第一次審定“侵略華北”成了“進入華北”;把日軍“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改成“全面進攻”;1986年第二次審定只字不提日本曾侵略過別的國家;2001年第三次審定將南京大屠殺修改為“南京事件”;2005年第四次審定篡改歷史的錯誤仍比比皆是。(3)日本政府的這種舉動的目的是什么?右翼勢力妄想掩蓋事實真相,歪曲歷史事實,美化侵略戰爭,敵視中國。(4)自2012年以來,針對日本政府的種種挑釁,你認為我們應怎樣做?從國家來說,要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加強國防科技創新;對個人而言,要理性愛國,努力學習。【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