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末復習】人教版物理八年級高頻考點精準練第三章 物態變化(基礎自測+易錯分析+典例精講+知識點梳理+達標檢測+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末復習】人教版物理八年級高頻考點精準練第三章 物態變化(基礎自測+易錯分析+典例精講+知識點梳理+達標檢測+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章 物態變化
1.(2022秋 洮北區)醫院的B超檢查病情是利用聲可以傳遞 ;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 。
2.(2022 肥城市三模)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得到如圖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  )
①該物質是非晶體
②該物質的熔點為80℃,熔化過程持續了大約15min
③該物體在20min時的內能等于15min時的內能
④采用水浴法加熱可讓試管內的物質受熱更均勻
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①④正確
C.只有②④正確 D.只有②③④正確。
3.(2022 天寧區二模)冬天,汽車擋風玻璃上會出現水霧影響駕駛員開車。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霧形成是液化現象,附著在內側,開啟車內冷風來吹玻璃效果更好
B.水霧形成是汽化現象,附著在外側,開啟車內熱風來吹玻璃效果更好
C.水霧形成是液化現象,附著在外側,開啟車內冷風來吹玻璃效果更好
D.水霧形成是液化現象,附著在內側,開啟車內熱風來吹玻璃效果更好
4.(2022 鐵嶺模擬)如圖是解凍神器“超導料理盤”。它采用的是鋁合金復合材料和新型高效的熱管技術,導熱性能是銀的3萬多倍,在室溫下約15分鐘就可解凍150g由冷凍室拿出的凍肉,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超導料理盤”使用中出現的熱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從冷凍室拿出的凍肉上面的霜,是凝固現象,對外放熱
B.凍肉周圍的“白氣”和料理盤面上的水霧是同種物態變化
C.凍肉解凍過程是液化現象,需要對外放熱
D.由于環境溫度低,所以盤上的水霧不會發生汽化
參考答案:1. 信息;熱脹冷縮;
2. C;
3.D;
4. B。
易錯點1 晶體、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及溫度變化圖象
典例1:如圖甲是某物質凝固時的圖象,由圖象可知:
(1)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圖甲中的這種物質是 ;
(2)物質在BC段這個過程中要 熱;
(3)這種物質在某點時,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如圖乙所示為 ℃。
【錯解】晶體;不吸不放;76。
【析錯】該物質在BC段,因溫度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既不吸收熱量,也不放出熱量。
【正解】晶體;放;76。理由:(1)讀圖甲可知,該物質是在約80℃左右凝固的,因此屬晶體;(2)BC段物質正在凝固,這個過程雖然溫度不變,但仍是放熱的;(3)圖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4℃,其示數為76℃。故答案為:(1)晶體;(2)放;(3)76。
【變式】1. (鹽城期中)小燕同學用酒精燈對100kg的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水在E點時的內能   D點時(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從圖象中看出整個實驗過程持續了20分鐘,請問整個實驗過程中熱源放出的熱量為      J。(不考慮熱量的損失及水的質量的變化)
參考答案:小于;水因汽化而質量減小;1.4×108 
易錯點2 六種物態變化名稱及吸熱和放熱
典例2: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霧、霜等千姿百態的奇觀,如圖所示。下列描述的幾種現象中,通過汽化形成的是(  )
【錯解】選A或B或D。理由:液化、凝華、凝固吸熱。
【析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正解】選C。理由:A、冰雪消融屬于熔化現象,故A錯誤;B、潑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現象,故B錯誤;C、露珠消失是水的汽化現象,故C正確;D、霧凇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C。
【變式】2. (2022 二道區模擬)下列現象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
A.滴水成冰     B.冰雪消融    C.云開霧散     D.白露為霜
參考答案:C
易錯點3 生活中一些物態變化形成的原因----“白氣”的成因
典例4:炎熱的夏天,吃一杯液氮冰淇淋降溫是件快樂的事。如圖所示,以下關于液氮冰淇淋旁出現的“白氣”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A.凝固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錯解】選C,理由:“白氣”是氣態,由水汽化為的“白氣”。
【析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正解】選D,理由:液氮在常溫常壓下會迅速汽化,同時吸收大量的熱。導致空氣溫度明顯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白氣”。故選:D。
【變式】3. (2022 澄城縣模擬)在牛奶內加各種調料并充分攪拌,將液態氮(沸點為-196℃)緩緩倒入盆內,邊倒邊攪拌,當混合液體形成固體狀,“液氮冰淇淋”就制作成了,這時可以觀察到盆的外壁出現了白霜,盆的周邊冒“白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吃冰淇淋感到涼爽,是由于升華需要吸熱   B.液態氮在-196℃時會凝固
C.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
參考答案:C
知識點一 溫度和溫度計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測量溫度的工具是溫度計。溫度反映了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物體溫度越高,物體內分子運動越劇烈。
2.溫度計: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里面的液體有酒精、水銀和煤油。
3.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沸水的溫度為100 ℃。在0~100 ℃之間分100等份,每一等份為1 ℃。
4.溫度計的使用:(1)估測被測物體的溫度;(2)看清溫度計的量程;(3)選擇合適的溫度計;(4)讓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5)待示數穩定再讀數;(6)讀數時玻璃泡留在液體中;(7)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的液面相平。
5.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主要區別
實驗室溫度計 體溫計 寒暑表
原理 液體的熱脹冷縮 液體的熱脹冷縮 液體的熱脹冷縮
玻璃泡內液體 水銀、煤油 水銀 煤油、酒精
刻度范圍 -20 ℃~110 ℃ 35 ℃~42 ℃ -30 ℃~50 ℃
分度值 1 ℃ 1 ℃ 1 ℃
構造 玻璃泡與直管之間都是均勻細管 玻璃泡與直管之間有細而彎的縮口 玻璃泡與直管之間都是均勻細管
使用方法 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不能甩 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使用前要甩幾下 放在被測環境中直接讀數,不能甩
6.注意:
①溫度只能說“是多少”或“達到多少”,不能說“有”或“沒有”;
②溫度計讀數時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線以下,應從零刻度線往下讀,反之往上讀;
③使用溫度計時不能使被測物體的溫度越過溫度計內液體的沸點,或低于液體的凝固點。
知識點二:熔化和凝固
1.晶體和非晶體: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
2.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晶體熔液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3.晶體和非晶體的比較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明礬、萘、各種金屬 松香、蠟、玻璃、瀝青
相 同 點 狀態 固體 固體
熔化過程 吸熱 吸熱
凝固過程 放熱 放熱
不 同 點 熔化過程中的溫度 保持不變 不斷升高
凝固過程中的溫度 保持不變 不斷降低
熔點和凝固點 有 無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持續吸熱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持續放熱
知識點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方式: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液體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液體的沸點與液面上的氣壓、液體含有的雜質等有關。
2.蒸發與沸騰的異同點
蒸 發 沸 騰
不 同 點 發生部位 只在液體表面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
發生條件 任何溫度下 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影響因素 液體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速、液體溫度 供熱快慢
溫度變化 降溫致冷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相同點 都屬汽化現象,都要吸熱
3.液化方式:氣體液化通常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氣體液化要放熱。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水蒸氣液化為水,氣體液化的好處是便于貯存和運輸。
知識點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吸熱有致冷作用;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要放熱。生活中利用升華吸熱達到致冷。
2.了解生產生活中的物態變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環、人工降雨、電冰箱、航天技術中的物態變化等。
3.注意:①判定物態變化時,要先明確物質的初態和終態,然后根據定義判別;
②圖象分析方法:明確圖象中橫軸、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確圖象表達的物理過程→分析圖象變化的特點,理解特殊點和特殊線段代表的物理意義;
③生活中看見的“白氣”,“霧狀物”,蒸騰的“熱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
知識點一:溫度與溫度計
典例1:(2022 尋烏縣三模)如圖是世界上最早的伽利略溫度計。當外界溫度增大時,瓶內氣體會向下運動使玻璃管內的液柱下降。可見伽利略溫度計是根據    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如果外界溫度不變,而周圍大氣壓突然增大,則該溫度計的示數會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考查方向】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溫度.
【名師點睛】(1)氣體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2)當外界溫度增大時,瓶內氣體受熱膨脹使液柱下降,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瓶內氣體遇冷收縮使液柱上升;(3)周圍大氣壓突然增大時,玻璃管內的液柱會上升。
【答案】氣體;減小
【解析】伽利略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當外界溫度增大時,瓶內氣體受熱膨脹,會向下運動使玻璃管內的液柱下降,所以玻璃管上的溫度刻度值越向下越大,如果外界溫度不變,而周圍大氣壓突然增大,則玻璃管內的液柱會上升,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會減小。故答案為:氣體;減小。
典例2:(2022 天津模擬)2020年是不平凡一年,為了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溫度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里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     規律制成的,如圖所示,若圖中是測正在用酒精燈加熱的液體的溫度,測得的數值比液體實際溫度高的圖是        。
【考查方向】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溫度計的使用及其讀數.溫度計的使用。
【名師點睛】(1)常用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2)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
【答案】熱脹冷縮;甲。
【解析】實驗室里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規律制成的。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酒精加熱,火焰溫度高于容器底溫度,容器底溫度高于液體溫度,液體溫度高于室溫。甲: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溫度計的示數高于液體實際溫度,故甲符合題意。乙: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側壁,溫度計的示數低于液體實際溫度,故乙不符合題意。丙: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溫度計的示數低于液體實際溫度,故丙不符合題意。丁: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玻璃泡沒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的示數等于液體的實際溫度,故丁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熱脹冷縮;甲。
知識點二:認識物態變化現象
典例3:(2022 南京模擬)下列場景與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對應完全正確的是(  )
A.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溫度加快蒸發
B.手拿著一瓶冰凍礦泉水,一段時間后冰減少,手感到涼——熔化吸熱
C.清晨操場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霜——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D.戴眼鏡的小卉從寒冷教室外走進溫暖的教室內,眼鏡鏡片模糊不清——汽化放熱
【考查方向】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的放熱特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與特點.
【名師點睛】(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表面積大小;液體的溫度;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2)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熔化吸熱;(3)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4)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液化放熱。
【答案】B
【解析】A、春季,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這是通過提高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來加快汗液的蒸發,故A錯誤;B、礦泉水瓶中的冰塊熔化吸收熱量,故B正確;C、秋季,小明發現操場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霜,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D、冬季,戴眼鏡的小明從教室外走進教室內,鏡片模糊不清,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熱,故D錯誤。故選:B。
典例4:(2022 桐廬縣一模)如圖電熱水器下面連接熱水管和冷水管,洗熱水澡時經常發現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卻沒有水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左水管是冷水管
B.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是汽化,需要放熱
C.夏天比冬天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更明顯
D.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是液化,需要吸熱
【考查方向】液化及液化的放熱特點
【名師點睛】根據液化的定義分析水管外壁水的來源。
【答案】A
【解析】 ABD.洗熱水澡時會有大量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水管會放出熱量而發生液化現象形成小水珠,附著在管外壁上,左水管為冷水管,故A正確,BD錯誤;C.由于冬天的溫度較低,冷水管內溫度更低,洗熱水澡產生的水蒸氣更容易在冷水管發生液化,因此,冬天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更多,故C錯誤。故選:A。
知識點三:物態變化與熱量
典例5:(2022 西安模擬)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放熱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考查方向】升華和凝華的定義與特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的放熱特點
【名師點睛】(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答案】A
【解析】①金屬盤下水滴變多,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②燒杯中的冰變少,是冰熔化為水,熔化過程吸熱;③碘顆粒變少,是碘升華為蒸氣,升華過程吸熱;④冰水混合物中的冰變多,是水的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所以放熱的是①④。故選:A。
典例6:下列對自然現象中所涉及的物態變化、吸放熱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冬天鐵絲網上出現霜—凝固、吸熱 B.深秋草葉上出現露珠—液化、放熱
C.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熔化、放熱 D.食品盒中的干冰變小—汽化、吸熱
【考查方向】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
【名師點睛】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熔化吸熱;物質從液體變為固態是凝固過程,凝固放熱;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過程,液化放熱;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汽化吸熱;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過程,升華吸熱;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
【答案】B
【解析】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是放熱過程,故A錯誤;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是放熱過程,故B正確;C、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是吸熱過程,故C錯誤;D、食品盒中的干冰變小是干冰由固態直接變成了氣態了,屬于升華現象,是吸熱過程,故D錯誤。故選:B。
知識點四:晶體與非晶體
典例7:(2022 蘇州模擬)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上升
B.晶體有確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吸熱
D.修公路用的瀝青是晶體
【考查方向】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名師點睛】晶體和非晶體的特性:晶體有固定的熔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熔點,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逐漸升高。
【答案】B。
【解析】A、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上升,晶體則溫度不變,故A錯誤;B、晶體有確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故B正確;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也吸熱,故C錯誤;D、修公路用的瀝青是非晶體,故D錯誤。故選:B。
知識點五:探究物態變化的規律
典例8 (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在兩個試管中分別放入質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蠟,將兩個試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熱。請你完成下面探究實驗:
(1)開始實驗后,某一時刻B試管中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溫度為 ℃。
(2)A、B兩試管內的兩種物質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實驗中會觀察到,第10min時海波的狀態是 態。0-6min海波比石蠟的吸熱能力 (填“強”或“弱”)。
(3)8min~10min內,海波的內能 (填“增加”或“不變”)。
(4)海波熔化的特點是:持續吸熱, 。
【考查方向】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名師點睛】(1)在觀察溫度計進行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溫度計的分度值;
(2)晶體在熔化過程總為固液共存態;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弱;(3)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大。
【答案】(1)25;(2)固液共存;弱;(3)增加;(4)溫度不變。
【解析】(1)由圖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其示數為25℃;(2)由圖像可知,第10min時海波在熔化,此過程溫度不變,海波在熔化過程中為固液共存態;由圖可知,在0 6min內,海波升高的溫度多,由于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弱,所以0~6min海波比石蠟的吸熱能力弱;(3)8min~10min內,海波處于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大;(4)海波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1)25;(2)固液共存;弱;(3)增加;(4)溫度不變。
典例9:(2022 杭州模擬)同學們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丁所示。
(1)如圖甲所示,為了正確測量水溫,此時應將 (選填“A處向下”或“B處向上”)調整。
(2)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水溫為 ℃,水中氣泡的情形應如圖丙中 所示。
(3)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考查方向】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名師點睛】(1)要正確解決此題,需要掌握酒精燈與溫度計的使用規則。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2)溫度計讀數時,先確定是零上還是零下,認清分度值,再讀數;根據沸騰現象分析;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到水面消失。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最后破裂,釋放出里面的水蒸氣;(3)沸騰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不變。
【答案】(1)B處向上;(2)84;(b);(3)不變。
【解析】(1)因為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據圖可知,應該從B處向上調;(2)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準了80℃上面第4個小格處,讀作84℃;沒有達到水的沸點,水還沒有沸騰,所以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故選(b);(3)由圖像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1)B處向上;(2)84;(b);(3)不變。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2分)(2022 丹東)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變為水蒸氣”的物態變化屬于(  )
A.熔化 B.汽化 C.升華 D.液化
2.(2分)(2022 湘潭)下列實例中屬于熔化的是(  )
A.積雪消融 B.濕手烘干 C.瓦上結霜 D.湖面起霧
3.(2分)(2022 通遼)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關于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初春,萬物復蘇、冰雪消融,這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B.夏天,將糖水放入冰箱制成冰棍,這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晶瑩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冬天,房屋上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4.(2分)(2022 大連)下列溫度最接近4℃的是(  )
A.冰箱冷凍室的溫度 B.冰箱冷藏室的溫度
C.剛煮熟雞蛋的溫度 D.剛溫好牛奶的溫度
5.(2分)(2022 濰坊)如圖所示是一種從空氣中制水的設備,溫度較高的空氣被吸入到溫度較低的銅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氣在銅管中冷凝成水。該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液化 B.凝華 C.升華 D.汽化
6.(2分)(2022 沈陽)如圖所示,炎熱的夏季,小雨向盛有常溫飲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塊,一段時間后冰塊變小,同時觀察到杯的外壁出現一些小水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杯中冰塊的內能為零
B.杯中飲料含有的熱量減少
C.杯外壁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
D.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7.(2分)(2022 貴港)中華詩詞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物態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
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8.(2分)(2022 鞍山)千山四季風景如畫,其中有關物態變化的現象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
A.春天,湖面的冰逐漸消融       B.夏季,綿綿細雨落入山澗
C.秋天,山頂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慢慢消散   D.冬季,皚皚白雪覆蓋山峰
9.(2分)(2022 青海)以下是某同學對自身情況的估測,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身高約1.60m B.步行速度約1m/s
C.眨一次眼的時間約10s D.體溫約36.3℃
10.(2分)(2022 錦州)中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驚艷亮相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對下列節氣中涉及到的物態變化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11.(2分)(2022 煙臺)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日恰逢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立春”,倒計時以二十四節氣為序,驚艷世界。以下節氣中蘊含的物態變化知識正確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要放出熱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要吸收熱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要吸收熱量
12.(2分)(2022 張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學在勞動實踐活動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為了減緩蒸發的是(  )
①使用酒精燈加熱,不使用時蓋上燈帽
②植樹時剪掉多余的枝葉
③把洗過的衣服晾曬在通風處
④培育玉米苗時蓋上地膜
⑤將收割的小麥攤開晾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多選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13.(3分)(2022 日照)某科考隊員在海拔5500m的高山上進行了下列實驗探究。
(1)首先利用隨身攜帶的普通燒水壺燒水,發現壺中水溫才80℃就沸騰了。
(2)利用圖甲所示裝置安裝兩套相同的實驗器材,在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固體P和固體Q,點燃酒精燈進行實驗。利用實驗測得的數據得到它們的溫度與加熱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
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固體P熔化經歷了15min
B.固體P的熔點為50℃,一定是晶體
C.固體Q的熔點為80℃,在0~35min內持續吸熱
D.水80℃沸騰,說明實驗時的大氣壓高于1標準大氣壓
14.(3分)(2022 大連)下列古詩句中加點字都對應著一種自然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屬于凝華的是(  )
A.胡天八月即飛雪 B.天接云濤連曉霧
C.羌管悠悠霜滿地 D.欲渡黃河冰塞川
三.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5.(4分)(2022 常州)1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小于/等于/大于)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熔化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小于/等于/大于)水凝固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16.(4分)(2022 張家界)北京冬奧會賽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機將液態的水粉碎成霧狀的小水滴,當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氣    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從而    成微小的冰晶,這些冰晶聚集起來變成雪花飄落大地。(填寫物態變化名稱)
17.(4分)(2022 河南)在干旱缺水的地區,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圖所示。露形成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該物態變化過程要    熱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間。
18.(4分)(2022 棗莊)小剛同學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其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
19.(4分)(2022 十堰)2022年6月4日,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開始加注燃料推進劑,于6月5日圓滿完成神舟十四號發射任務。運載火箭燃料推進劑選擇密度小、熱值    的氣體燃料,采用    和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燃料液化。神舟飛船進入太空后,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太陽能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0.(4分)(2022 湖州)2022年4月16日,“天宮一號”的三位宇航員乘坐返回艙回到了地球。進入大氣層時,返回艙外包裹的燒蝕材料在高溫下發生分解、熔化、蒸發和升華等變化。燒蝕材料發生上述變化的過程中會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四.作圖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
21.(2分)(2022秋 上蔡縣期中)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部分數據記錄如表,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22.(2分)(2021秋 惠安縣期末)如圖中OAB表示水沸騰時水溫隨時間化關系圖,若其它條件不變,僅減少了水的質量,再重新做實驗,請在圖中大致描繪出水溫隨時間變化圖像。
五.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23.(2分)(2022春 興仁市期末)爸爸開車送小明上學的過程中,小明發現一個現象。人在車內,車窗關閉時,汽車前面擋風玻璃上很容易起霧。起霧后,爸爸打開冷風吹向前擋風玻璃,就不再起霧,而且原先的霧也很快消散了。
(1)請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玻璃上“起霧”的原因。
(2)為什么吹風能讓霧很快消散?
(3)小明想:“如果向玻璃吹熱風,把玻璃吹熱了,就不會起霧了。”某一次,當玻璃剛剛起霧時,小明讓爸爸打開熱風吹向玻璃,結果發現熱風吹向玻璃的時候,玻璃上起霧反而更嚴重了。請問:小明的想法有沒有道理?為何實際情況與他的想法不符?
24.(2分)(2021秋 永吉縣期末)冬天坐車時,汽車的前窗玻璃常常蒙上一層霧氣,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請你用物理知識解釋霧氣產生的原因。
25.(2分)(2022 大連模擬)如圖所示,把燒瓶里的水燒開后用瓶塞將瓶口密封,將燒瓶倒置過來,并在燒瓶底部澆冷水,會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六.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6.(6分)(2022 朝陽)圖甲是小麗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有關數據如表所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溫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1)圖乙是1min時溫度計的示數,此時水的溫度是    ℃。
(2)請在圖丙的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3)根據圖象可知,水沸騰時    熱量,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4)另外一名同學采用了相同的裝置進行實驗,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過長,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條即可)。
27.(6分)(2022 沈陽)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小雨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為了使冰受熱均勻,試管中應加入    (選填“碎冰塊”或“大冰塊”);
(2)小雨繪制出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小雨還想利用這套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他先把試管和攪拌棒取出,再把溫度計插入燒杯的水中。為了縮短給水加熱的時間,燒杯中的水應該    (選填“增加”或“減少”)一些。記錄測量數據后,小雨又繪制出了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
(4)小雨通過對比圖乙和圖丙,發現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有著相同的特點:都需要吸收熱量,溫度都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28.(6分)(2022 臨沂)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盛水的燒杯和測水溫的溫度計,應先調整    (選填“燒杯”或“溫度計”)的位置。
(2)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    ℃。
(3)觀察到水沸騰后的實驗現象:①溫度計的示數保持不變;②水中產生大量氣泡,氣泡不斷上升且    (選填“變大”或“變小”),到達水面破裂。
(4)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會,這說明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這種判斷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由實驗數據作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根據圖象,請給實驗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
七.綜合能力題(共1小題,共6分)
29.(6分)(2022秋 陽高縣期中)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星辰之上的中國超級“凈化器”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乘組成功進駐天宮空間站,開啟了新的旅程,他們將在軌生活6個月。圖甲是航天員太空起床后洗漱的情形。在空間站長期工作,航天員喝的水從哪里來?
據專家介紹,我國空間站的水資源主要來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員(貨運飛船)上行時攜帶的少量的水。另外的兩部分水,自來空間站的“環控生保系統”———其工作原理圖如圖乙所示。“環控生保系統”啟動后,冷凝水系統會把收集起來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經凈化系統凈化后,存入飲水儲水箱,供航天員飲用。尿處理系統采用蒸汽壓縮蒸餾技術,從“尿”中取得“蒸餾水”,這些水經電解系統電解后得到氫氣(H2),氫氣(H2)在“薩巴蒂爾反應器”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經凈化系統深度凈化后,也存入飲水儲水箱。尿處理系統能夠從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餾水。薩巴蒂爾反應器最大產水速度為2.5升每小時。凈化后的水,可以滿足在空間站中長期作業的航天員飲用、清潔和制氧等用途。
(1)以地球為參照物,天宮空間站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在圖甲所示的情形下,三名航天員間交談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通過無線電進行。
(2)冷凝水系統中將水蒸氣凝結成水,這是一種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尿處理系統采用    技術,從“尿”中取得“蒸餾水”的。
(3)若薩巴蒂爾反應器以最大產水速度產水,3小時可生產出    升再生水。
(4)“環控生保系統”實現了水資源重復利用,這項新技術,還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   (列舉一例即可)。
八.計算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0.(6分)(2022秋 峰峰礦區校級期中)某同學自制了一只溫度計,通過實驗發現此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并不準確,他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示的溫度計示數(T)與實際準確溫度(t)的關系圖象。
(1)分析圖象信息推出T與t的數學關系式;
(2)若將此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的示數為多少;
(3)若用此溫度計測出教室的氣溫為23℃,計算教室實際氣溫有多高。
31.(6分)(2022春 東麗區期末)高壓鍋是家庭廚房中常見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將食物加熱到100℃以上,它省時高效,深受消費者歡迎。
(1)為了防止出氣孔堵塞致使高壓鍋發生爆炸的危險,放氣孔是它的第二道安全防線。放氣孔封口是易熔片(熔點較低的合金材料),試說明采用易熔片的科學道理。
(2)小明測得家中高壓鍋出氣孔的直徑為4mm,壓在出氣孔上的安全閥的質量為80g。當高壓鍋內氣壓增大到某一值時,鍋內氣體就能自動頂開安全閥放氣。在外界為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下,該高壓鍋內的氣體能達到的最大壓強是多少?對照乙圖所示水的沸點與氣壓關系圖線,說明利用這種高壓鍋燒煮食物時,可以達到的最高溫度大約是多少?(g取10N/kg)
(3)假若要把這種高壓鍋向西藏地區銷售,你認為需要如何改進?
過關檢測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解答】液態的水變為氣態的水蒸氣屬于汽化,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解答】A、積雪消融是固態的冰變為液態水的過程,是熔化,故A 正確;
B、濕手烘干是液態的水變為氣態的水蒸氣,是汽化,故B錯誤;
C、瓦上結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形成的,是凝華現象,故C錯誤;
D、湖面起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故D錯誤;
故選:A。
3.【解答】A、冰雪消融,這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故A錯誤;
B、將糖水放入冰箱制成冰棍,這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B錯誤;
C、花草上出現晶瑩的露珠,這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C正確;
D、房屋上出現白色的霜,這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需要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4.【解答】A、水的凝固點是0℃,冰箱冷凍室中的水會結冰,說明溫度不高于0℃,故A不符合題意;
B、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在4℃左右,故B符合題意;
C、剛煮熟的雞蛋的溫度在100℃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
D、剛溫好牛奶的溫度在40℃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解答】水蒸氣在銅管中冷凝成水,是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故選:A。
6.【解答】A、任何溫度下物體都有內能,所以杯中冰塊的內能不為零,故A錯誤;
B、熱量為過程量,不能說飲料含有熱量,故B錯誤;
C、杯外壁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熱量,故C錯誤;
D、杯外壁小水珠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D正確。
故選:D。
7.【解答】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A不正確;
B、雪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B不正確;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確;
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正確。
故選:C。
8.【解答】A、冰逐漸消融,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過程,故A不符合題意;
B、細雨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霧在太陽出來后慢慢消散,小水滴吸收熱量汽化成為水蒸氣,故C符合題意;
D、雪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解答】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此數值,在1.60m左右,故A合理;
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大約為4km/h=4×m/s≈1m/s左右,故B合理;
C、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暫,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時間不到0.5s,故C不合理;
D、人體的正常體溫約37℃,體表溫度略低一點,在36.3℃左右,故D合理。
故選:C。
10.【解答】A、雨水主要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正確;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正確;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C正確;
D、雪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D不正確。
故選:C。
11.【解答】A、雨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需放出熱量,故A不正確;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放出熱量,故B正確;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需放出熱量,故C不正確;
D、雪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需放出熱量,故D不正確。
故選:B。
12.【解答】①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控制了液體的表面積,同時避免了空氣流動的影響,可減緩蒸發;
②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可減小枝葉蒸騰作用的表面積,從而可減緩蒸發;
③將洗過的衣服晾在通風處,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可加快蒸發;
④利用地膜培育玉米苗,控制了液體的表面積,同時避免了空氣流動的影響,可減緩蒸發;
⑤將收割的小麥攤開晾曬,增大了液體的蒸發面積,同時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可加快蒸發。
綜上所述,各措施中為了減緩蒸發的是①②④。
故選:D。
二.多選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13.【解答】A、從圖像中可看出:固體P從第5分鐘開始熔化,第20分鐘結束,一共經歷了15分鐘,故A正確。
B、固體P在50℃時開始熔化,熔化期間,溫度保持不變,故熔點是50℃,固體P是晶體,故B正確。
C、固體Q在80℃時溫度不變,是因為燒杯中的水80℃時就沸騰了,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固體Q無法繼續吸收熱量,固體Q的熔點不一定為80℃,故C錯誤。
D、在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水80℃就沸騰,說明說明實驗時的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故D錯誤。
故選:AB。
14.【解答】凝華指的是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
A、“雪”是固態,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
B、“霧”是液態,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霜”是固態,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故C符合題意。
D、“冰”是固態,是由液態的水遇冷形成的,是凝固;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三.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5.【解答】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不變,為0℃,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不變,為0℃,所以兩者溫度相同;冰熔化過程中需要繼續吸熱,所以所需環境溫度大于0℃,水凝固過程中需要繼續放熱,所以所需環境溫度小于0℃。
故答案為:等于;大于。
16.【解答】人工造雪是液體變成固體,是凝固現象;自然降雪是水蒸氣直接變成固體,是凝華現象。
故答案為:凝固;凝華。
17.【解答】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液化放熱。
故答案為:液化;放出。
18.【解答】由圖象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BC段)吸收熱量,溫度保持80℃不變,則該物質為晶體,這個不變的溫度叫做熔點,即該物質的熔點是80℃;
在熔化過程中,雖然該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但要繼續吸收熱量,所以其內能變大;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故答案為:晶體;80;不變;固液共存態。
19.【解答】火箭采用液態氫作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氫具有密度小、熱值大,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液態氫和其它燃料相比,液態氫可以釋放出更多的熱量。
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劑是液態的,它是通過采用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燃料液化;
太陽能可以從自然界源源不斷獲得,屬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為:大;降低溫度;可再生。
20.【解答】航天器返回艙返回大氣層時,返回艙外殼上的燒蝕層先熔化后汽化,熔化和汽化過程中物質需要吸收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故答案為:吸收。
四.作圖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
21.【解答】根據表中數據,先描點、再連線,如圖所示:。
22.【解答】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壓強不會變化,所以水的沸點不會改變,但水量減少會使水的溫度上升變快,即加熱時間變短;如下圖中的虛線部分:
五.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23.【解答】(1)車內溫暖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液化成小水珠,所以玻璃會起霧。
(2)吹風能加快小水珠的蒸發,所以霧很快消散了。
(3)小明說的有道理,玻璃熱了,水蒸氣就不容易在玻璃上液化了。但剛開始吹熱風時,玻璃還沒有那么快熱起來,熱風里水蒸氣的溫度比原來車內的水蒸氣溫度更高了,所以玻璃上起霧更嚴重了。
24.【解答】前窗玻璃的霧氣是由于車內空氣中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5.【解答】會看到燒瓶中的水重新沸騰。
因為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的。
六.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6.【解答】(1)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準了90℃上面第2個小格處,讀作92℃;
(2)根據表格中數據進行描點,將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

(3)根據圖象可知,水沸騰過程中要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
(4)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的時間過長,可能是水的質量太大,或水的初溫太低。
故答案為:(1)92;(2)見解答圖;(3)吸收;不變;(4)水的質量太大。
27.【解答】(1)為了使冰受熱均勻,試管中應加入碎冰塊,更容易攪拌;
(2)由冰熔化圖像發現,冰熔化時溫度有一段保持不變,說明持續吸熱溫度不變,即為晶體的熔點,所以冰是晶體;
(3)為了縮短給水加熱的時間,燒杯中的水應該減少,質量越少,吸收同樣多的熱量,升溫更快;
(4)由冰的熔化圖像和水的沸騰圖像發現,冰熔化過程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水達到沸點后溫度不變,持續吸熱,故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有著相同的特點:都需要吸收熱量,溫度都不變。
故答案為:(1)碎冰塊;(2)晶體;(3)減少;(4)不變。
28.【解答】(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盛水的燒杯和測水溫的溫度計,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應先調整燒杯的位置,再固定溫度計;
(2)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溫度計示數是94℃;
(3)觀察到水沸騰后的實驗現象:①溫度計的示數保持不變;②水中產生大量氣泡,氣泡不斷上升且體積逐漸變大,到達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表明水沸騰了。
(4)當水沸騰時,撤去酒精燈后,水還能繼續沸騰一段時間,原因是撤去酒精燈后,石棉網上有余熱,水仍能從石棉網上吸熱,故仍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所以判斷水沸騰時不需要吸熱是錯誤的;
(5)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有:減小水的質量、用熱水實驗、給燒杯加蓋等。
故答案為:(1)燒杯;(2)94;(3)變大;(4)錯誤;(5)減小水的質量、用熱水實驗、給燒杯加蓋等。
七.綜合能力題(共1小題,共6分)
29.【解答】(1)以地球為參照物,天宮空間站的位置是變化的,所以天宮空間站是運動的;在天宮空間站內有空氣,空氣能夠傳聲,所以三名航天員間交談不需要通過無線電進行;
(2)冷凝水系統中將水蒸氣凝結成水,這是一種液化現象;由短文知,尿處理系統采用蒸汽壓縮蒸餾技術,從“尿”中取得“蒸餾水”的;
(3)薩巴蒂爾反應器最大產水速度為2.5升每小時,由此計算出3小時可生產出7.5升再生水;
(4)“環控生保系統”可用于污水處理。
故答案為:(1)運動;不需要;(2)液化;蒸汽壓縮蒸餾;(3)7.5;(4)污水處理。
八.計算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0.【解答】(1)測量溫差:32℃﹣14℃=18℃,實際溫差:30℃﹣10℃=20℃,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分析圖象可以發現:14℃﹣0.9×10℃=5℃,32℃﹣0.9×30℃=5℃,由此得出測量的溫度值與實際溫度值的關系為:T=0.9t+5℃;
(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該溫度計的示數就是:T=0.9×0℃+5℃=5℃;
(3)將23℃代入T=0.9t+5℃,可得:23℃=0.9t+5℃,則0.9t=23℃﹣5℃,所以t=20℃。
答:(1)分析圖象信息推出T與t的數學關系式T=0.9t+5;
(2)若將此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溫度計的示數為5℃;
(3)若用此溫度計測出教室的氣溫為23℃,計算教室實際氣溫為20℃。
31.【解答】(1)高壓鍋一旦安全閥失效,即出氣孔被堵塞,鍋內氣體壓強就會過大,水的沸點也隨之升高,當鍋內溫度達到易熔片的熔點時,再繼續加熱易熔片就開始熔化,鍋內氣體便從放氣孔噴出,使鍋內氣壓減小,從而防止爆炸事故發生;
(2)安全閥的重力:G=mg=80×10﹣3kg×10N/kg=0.8N,
出氣孔的半徑為:r===2mm=0.002m,
出氣孔的面積為:S=πr2=3.14×(0.002m)2=1.256×10﹣5m2
安全閥自重對氣孔處氣體產生的壓強:
p===≈6.4×104pa;
由題意可知,鍋內最大氣壓等于一標準大氣壓與安全閥對氣體壓強之和,
則該高壓鍋內的氣體能達到的最大壓強:p內最大=1.0×105Pa+6.4×104pa=1.64×105pa,
對照圖像可知,當氣壓為1.64×105pa時,所對應的溫度大約是120℃,即達到的最高溫度為120℃;
(3)西藏地區外界大氣壓低,可以增加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安全閥的面積來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沸點。
答:(1)高壓鍋一旦安全閥失效,即出氣孔被堵塞,鍋內氣體壓強就會過大,水的沸點也隨之升高,當鍋內溫度達到易熔片的熔點時,再繼續加熱易熔片就開始熔化,鍋內氣體便從放氣孔噴出,使鍋內氣壓減小,從而防止爆炸事故發生;
(2)在外界為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下,該高壓鍋內的氣體能達到的最大壓強是1.64×105pa;利用這種高壓鍋燒煮食物時,可以達到的最高溫度大約是120°C;
(3)增加限壓閥的質量或減小安全閥的面積來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沸點。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上林县| 思茅市| 大丰市| 涟水县| 同德县| 宾川县| 秦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丰台区| 三河市| 明星| 台北市| 页游| 定安县| 商都县| 綦江县| 连云港市| 梁平县| 高尔夫| 新邵县| 祥云县| 长乐市| 北碚区| 措美县| 喀喇沁旗| 荔波县| 宝兴县| 合山市| 皋兰县| 油尖旺区| 新田县| 广州市| 太原市| 清水县| 阳朔县| 长海县| 桃源县| 泸定县| 天峨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