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學年紹興縣稽東鎮(zhèn)中學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社會試題卷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金銀土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40分。所有答案最后填入答題卷中的相應表格內,否則無效)1、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共同特點是①地處大河流域 ②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主 ③大致處于北溫帶 ④處于降水豐沛的地區(q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甲把一塊土地分封給乙,乙再把土地分封給丙,甲成為乙的封君,乙則成為甲的封臣,乙成為丙的領主,丙是乙的封臣卻不是甲的封臣。這種形式的分封制源自A、希臘 B、羅馬 C、西歐 D、中國3、“它是全希臘的學校,是民主政治的搖籃。”這里的“它”指的是A、斯巴達 B、雅典 C、羅馬 D、法蘭西4、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對這句話最準確的理解是A、埃及奴隸制國家建立在尼羅河畔 B、古埃及人都飲用尼羅河水C、尼羅河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羅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來的5、從查理曼帝國分裂出來的西歐封建國家有①法蘭西帝國 ②德意志帝國 ③意大利帝國 ④英吉利帝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每年12月25日的圣誕節(jié)是西方國家的一個盛大節(jié)日,這一節(jié)日源自哪一宗教A、佛教 B、伊斯蘭教 C、基督教 D、道教7、下列有關阿拉伯人的說法正確的是①亞州東部是阿拉伯人的家園 ②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信仰上帝③創(chuàng)作了文學名著《天方夜譚》 ④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中起了積極作用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8、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以下史實符合該主題的是①北魏孝文帝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 ②宋朝時黨項族吸取中原先進的農(nóng)耕文明③元朝時黃道婆把黎族棉紡織技術傳入松江 ④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經(jīng)典誦讀可以幫助我們提取豐富的歷史信息。《三字經(jīng)》“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字…元滅金,絕宋世。太祖興,國大明”中所反映的從長期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 元、明 D、隋、元、明10、考古學家在一座遼代契丹族公主墓中發(fā)現(xiàn),墓門兩側的仿木結構,都采用了漢族的營造方法,上面的浮雕風格已深受宋朝畫界的影響。這一發(fā)現(xiàn)最有助于我們研究以下選項中的( )A、禮樂文明的確立 B、科舉制度的沿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農(nóng)牧文化的交融11、中國古代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對今天倡導教育公平有借鑒意義的主張是A、以“德”教化人民 B、以“禮”治理國家 C、“有教無類” D、“因材施教”12、造就西方文化之根的是①古巴比倫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希臘文明 ④古羅馬文明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3、西周統(tǒng)治階級管理國家的制度有①分封制 ②郡縣制 ③禮樂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 ⑤行省制A、①③ B、②③ C、②⑤ D、③④14、比較北宋東京與唐朝長安的城市結構布局,兩座城市的最大區(qū)別在于A、建有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 B、設有皇帝的住所和中央政府衙門C、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 D、以大街為城市的中軸線,左右對稱15、繼漢唐之后的宋元時期,農(nóng)牧文化逐漸融合是這個時期的重要標志。下列選項的影響中客觀上促進了農(nóng)牧文化逐漸融合的有①宋遼澶淵之盟 ②宋金議和 ③西夏與北宋的戰(zhàn)爭 ④“陶瓷之路”貿(mào)易的繁榮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6、今天,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包括了省、縣、鄉(xiāng)(鎮(zhèn))三級。追根溯源,我國縣級行政區(qū)、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分別始于A、秦朝、漢朝 B、秦朝、元朝 C、秦國、元朝 D、漢朝、元朝17、某同學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圖片展覽。下列圖片應該入選“盛唐篇”的是地動儀模型 曲轅犁 筒車模型 羅盤針模型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8、加強中央集權是中國古代歷朝統(tǒng)治者關注的焦點。下列舉措中屬于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采取的措施有①頒布推恩令 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③建立刺史制度 ④派張騫出使西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對外開放與交流擴大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①穿著中國絲綢服裝成為羅馬貴族的時尚 ②隋朝大運河開通使沿線城鎮(zhèn)十分繁華③元代中國陶瓷風靡亞非歐 ④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促進佛教的傳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到南宋時,我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南方生產(chǎn)工具先進 B、北方長期戰(zhàn)亂,大量人口南遷,帶去先進生產(chǎn)技術C、南朝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沙漠廣布,沒有可耕之地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社會答題卷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金銀土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綜合題(共5大題,60分)21、(10分)不同文明的交流促進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閱讀后回答問題:(1)該帝國的疆域中包含了哪些文明古國?這些古老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分別是什么?(4分)(2)這是哪一帝國的疆域圖?該帝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哪里?請列舉相關成就加以說明。(6分)22、(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果奴隸主弄瞎了一個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數(shù)量的錢就可了事。兩個自由民打架,一個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對方就要同樣被打瞎一只眼睛作為懲罰。如果奴隸主在看病的時候死了,醫(yī)生就要被剁掉雙手。——《漢謨拉比法典》材料二:婆羅門可以確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羅的財產(chǎn)……婆羅門主人得強迫其“首陀羅執(zhí)行屈辱的服役,因為他是自在神創(chuàng)造出來為婆羅門服役的。“國王”應極力使吠舍與首陀羅執(zhí)行自己的勞動,因為他們逃避自己的義務時,則使整個世界動搖。——《摩奴法典》(1)材料一中的法典屬于哪一亞非文明古國?從材料看這部法典旨在維護哪類人的利益?(4分)(2)材料二中的法典與古代印度實行的哪一制度有關?這一制度與這部法典的規(guī)定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4分)(3)這兩部法典的規(guī)定與現(xiàn)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2分)23、(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續(xù)發(fā)展未遭中斷的文化。從西周禮樂、先秦諸子、漢唐氣象、宋明風韻……雖歷經(jīng)滄桑,卻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無窮的魅力,五千年文脈涵養(yǎng)出泱泱中華。(1)秦始皇、漢武帝的文化政策對促進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有何積極意義?(4分)(2)材料二中的“郡守”、“縣令”表明當時實行什么制度?這種制度與西周的分封制相比有什么變化?(4分)(3)材料三的政治制度名稱是什么?這一制度在什么時候創(chuàng)立?哪一朝代得以進一步完善?(4分)(4)材料二、三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古希臘的雅典民主制與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相比較最明顯的不同之處是什么?(4分)24、(12分)閱讀《貞觀政要》中唐太宗的相關言論,回答問題:①“要想當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須先正自身。安定百姓,就要輕徭薄賦;正自身,則以清心寡欲和虛心納諫為要。”②“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學識為本。”③“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故其種族皆依朕如父母”、“漢武帝窮兵三十余年,瘦弊中國,所獲無幾。豈如今綏之以德,使窮發(fā)之地盡為編戶乎?”(1)言論①中的治國思想符合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哪些思想家的那些主張?(4分)(2)唐太宗采取的哪些措施體現(xiàn)了言論①②中的治國思想?(6分)(3)從言論③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認為對待少數(shù)民族應當怎樣?(2分)25、(12分)在一次文史知識競賽中,小紅同學搶答了以下四題。請你指出小紅回答中的錯誤,并說明理由或改正。問題一:請說出著名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出自哪一民間故事集?小紅:“那太簡單了,選自古希臘的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問題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詩中描述的是哪一時期的繁榮景象?小紅:“唐太宗在位的時期,應政治清明,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史稱“開元盛世”。”問題三:《三國志》一書中,描寫的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是哪三位?小紅:“曹操、劉備、孫權。”問題四:岳飛在《滿江紅》詞中寫道:“靖康恥,猶未雪”,其中的“靖康”是年號即公元1127年,那么,“恥”指的是什么?小紅:“指的是公元1127年,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遼軍擄獲,北宋滅亡。”問題一:錯誤之處:理由:問題二:錯誤之處:理由:問題三:錯誤之處:理由:問題四:錯誤之處:理由:班級 姓名 學號 座位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