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戊戌變法導學案一、學習目標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的背景、經過、代表人物、內容、結果、性質、影響、失敗原因等等二、重難點1、重點:戊戌變法的背景、影響2、難點:戊戌變法的性質和失敗原因三、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與檢測及課堂展示【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指導 檢測及課堂展示目標導學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學科課本、學案文具)。2.目標導入(即情景引入,微視頻、舊知識回顧、故事引入等)。3.設計有學習目標(學生讀或者教師解讀) 自學自研 一查: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 1.教師查。 2.組長交叉查打分 交流展示 1.交流:(5-10分鐘)對學、合學(共同討論研究預習時留下的難題,并訂正好標準答案)。 2.展示:(展示每組5分鐘之內、板書預展3-5分鐘)抽簽展示導學案上的相關知識點。 3.二查:教師參與學生的合學,檢查各組學習的具體情況,有無學生不參與、不認真的現象。 4.此環節教師確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個共同體上去板書時,另一共同體在下面進行預展。 5.查學情。學生的導學案是否用雙色筆。 6.學生的導學案里,上過的內容是否訂正好答案。 7.教師是否及時進入點評。 鞏固提升 (三查) 教師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通過練習試題 學教反思 課堂小結,學生的相關練習冊里是否按時按量完成,是否也用雙色筆。 第6課 戊戌變法 模塊一 1、拉開維新變法序幕的歷史事件: 2、維新變法運動中,創辦報刊,宣傳變法,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 3、在維新變法運動中,成為北方最有影響的報紙: 模塊二 1、維新變法 (1)開始時間: (2)結束時間: 2、維新變法的目的: 3、維新變法的主張: 模塊三 1、維新變法的領導階級: 2、維新變法的代表人物: 3、在進行維新變法時,當時的皇帝: 模塊四 1、維新變法的主要內容: 模塊五 1、維新變法的性質: 2、維新變法的歷史地位: 3、維新變法運動中的思想家嚴復的作品: 4、嚴復的生物進化論理論: 模塊六 1、維新變法的影響: 2、中國政治近代化探索的開端,加速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的歷史事件: 3、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 4、在白日維新期間,清政府決定創辦的學堂: 5、維新變法失敗的教訓: 參考答案 模塊一 1、公車上書 2、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 3、《國聞報》 模塊二 1、(1)1898年6月11日(2)1898年9月21日 2、救亡圖存、變法圖強 3、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亡 模塊三 1、資產階級(維新派) 2、康有為、梁啟超 3、光緒帝 模塊四 1、①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員(觸及了封建頑固派的利益)。允許官民上書言事(有利于具有維新理念深入知識分子參與政治)②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教育上: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有利于西學的傳播)④軍事上: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等(有利于增強軍事實力、國防力量) 模塊五 1、戊戌變法是一場救亡圖存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制度變革的一次嘗試 3、《天演論》 4、“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模塊六 1、在思想文化業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2、戊戌變法 3、(1)主觀原因:資產階級的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沒有充分發動群眾,只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變法觸動了頑固派(2)客觀原因:頑固派勢力強大,維新派力量薄弱 4、京師大學堂 5、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課堂小結】 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奮斗 【板書設計】 第6課 戊戌變法 一、公車上書(拉開序幕) 1.背景:《馬關條約》的簽訂,民族危機加劇 2.時間:1895年 3.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參加會試的舉人 4.影響: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二、組織學會、創辦報刊(輿論造勢) 1.《時務報》,上海,梁啟超,《變法通議》 2.《國聞報》,天津,嚴復,《天演論》 三、百日維新(高潮) 1.人物:光緒帝、康有為 2.內容:政治、經濟、教育、軍事 四、戊戌政變(失敗) 1.原因: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 2.影響: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隨堂練習】 一、選擇題 1.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關于公車上書的資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上書的時間 B.上書的領導者 C.上書的內容 D.上書的背景 2.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提到了以下建議,其中你認為最重要的一項是( ) A.“拒和爭民族志氣” B.“遷都是天下之本” C.“變法成天下之治” D.“練兵強天下之勢” 3.下圖是某報刊登的上海廣智書局的新書廣告,其內容表明當時知識界流行的思想是( ) A.“自強”“求富” B.變法、圖強 C.三民主義 D.民主科學 4.“公車上書”里提出要“變法”,這里的“變法”是要建立資產階級( ) A.君主專制政體 B.君主立憲制度 C.民主共和政體 D.三權分立制度 5.宋琦非常喜歡看歷史小說,可他碰到了一個難題:各種小說對戊戌變法運動開始的標志說法不一。請你幫他選擇一個符合史實的說法( ) A.1898年6月“明定國是”詔書的頒布 B.公車上書 C.嚴復譯著《天演論》的出版 D.《馬關條約》的簽訂 6.某班同學正在演出歷史劇《百日維新》,其中一個演員慷慨激昂地說:“各國變法,都是經過流血才成功的,中國還沒人流血,讓我來做第一個吧!”請問這個演員扮演的角色是誰(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光緒帝 D.譚嗣同 7.維新派想要通過光緒皇帝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同時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但是他們并沒有群眾基礎,廣大的人民群眾依舊被封建思想所毒害,統治者內部也有一大批的守舊派。上述材料論述了維新變法最終失敗的原因是( ) ①缺乏民眾的支持 ②封建思想的影響 ③統治者內部反對者居多④光緒帝的軟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觀察下面兩幅圖片,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1)上圖人物分別是誰?他們代表的是當時的哪一政治派別? (2)1895年春,他們親自參與并領導了什么事件?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義? (3)1898年夏,他們又積極籌劃了什么變法?結果如何?有何歷史影響? 參考答案 1.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由此可見,資料卡片中上書的背景表述錯誤,故選D。 2.C 解析:A項指的是通過拒絕和平談判的方式,維護民族志氣和尊嚴;B項是以遷都來維護清朝政府的統治;C項是主張變法,即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D項是指通過練兵讓國家強大起來。康有為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基本主張是變法維新,故選C。 3.B 解析:抓住圖片中的關鍵信息“日本維新三十年史”,結合相關知識可知,這里體現的是維新變法思想,故選B。 4.B 解析:結合相關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是指1898年(農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維新派希望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發展資本主義,故選B。 5.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時期掌權者采取的首個行動就是頒布“明定國是”詔書,故選A。 6.D 解析:結合相關知識可知,戊戌變法遭到頑固勢力的竭力反對,1898年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譚嗣同等六人慷慨就義,故選D。 7.A 解析:題干材料認為維新變法最終失敗的原因是“沒有群眾基礎”“廣大的人民群眾依舊被封建思想所毒害”“統治者內部也有一大批的守舊派”,材料沒有論及“光緒帝的軟弱”。 8.(1)圖一:康有為,圖二:梁啟超。政治派別:資產階級維新派。 (2)歷史事件:公車上書。重大意義: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變法運動由一股社會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3)變法:戊戌變法。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廢除變法詔令,變法運動失敗。影響:戊戌變法是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它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