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五四運動導學案一、教學目標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學習五四精神二、重難點1、重點:如何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難點:中學生如何學生五四精神?三、課前預習(學生自主學習)第13課 五四運動模塊一1、五四運動爆發(fā)時間:2、五四運動爆發(fā)地點:3、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模塊二1、五四運動的口號:2、五四運動前期的主力: ,后期的主力:模塊三1、五四運動的結果:2、五四運動的影響:模塊四1、五四運動的性質(zhì):2、五四運動的特點:模塊五1、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五四運動中的五四精神:模塊六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最能體現(xiàn)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性質(zhì)的口號:參考答案模塊一1、1919年5月4日2、第一階段地點:北京;第二階段地點:上海3、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模塊二1、“外爭主權,內(nèi)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2、學生(先鋒隊)、工人(主力軍)、商人模塊三1、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2、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模塊四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2、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模塊五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核心是愛國主義模塊六1、五四運動2、外爭主權,內(nèi)除國賊四、鞏固提升練習一、 選擇題1.某作品收錄了33位五四運動的親歷者回憶“五四事件”的文章。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C.新文化運動的興起D.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2.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下列標語和口號中,最能體現(xiàn)這一性質(zhì)的是(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C.外爭主權,內(nèi)除國賊D.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3.觀察下圖,從圖中的信息可以歸納得出( )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時受到熱烈歡迎罷免曹汝霖等的命令 拒簽和約的報道A.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引發(fā)五四運動B.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主力C.五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zhuǎn)移到上海D.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4.主力:學生( );地點:北京( )。這一表述反映了五四愛國運動前后的變化,其中缺少的內(nèi)容應該是( )A.商人、上海 B.工人、上海C.商人、南京 D.工人、南京5.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nèi)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上述口號所體現(xiàn)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A.愛國 B.進步C.民主 D.科學6.“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鼻嗄陮W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的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B.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代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像巴黎和會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zhuǎn)給日本這樣的民族恥辱,在中國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獨1919年的這一次,激發(fā)了一場意想不到的人民運動。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人經(jīng)歷了難以承受的從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材料二 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一文中說:“五四運動所反對的是賣國政府,是勾結帝國主義出賣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壓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對的話,那么,五四運動就是錯的?!?br/>材料三 胡適在1922年回憶說:“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之前,中國的新派期刊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過10種,而在五四運動之后的半年中,中國出現(xiàn)了大約400種新的白話文期刊,大約350種周報,而且皆以‘傳播新思想,改造舊社會’為己任。各種思潮和主張背后的支點,都是救國強國的信念……那些后來成為著名共產(chǎn)黨人的青年人,無不是在對各種各樣的強國思路和手段的比較選擇中確立起自己的信念的?!?br/>(1)依據(jù)材料一,指出導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運動”發(fā)生的原因,并用史實佐證“這樣的民族恥辱,在中國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說法。(2)材料二中的“賣國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zhì)。(3)依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運動的重大意義,并指出五四運動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4)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你應該發(fā)揚五四運動的哪些精神?參考答案1.B 解析:在1919年1月至6月召開的巴黎和會上,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zhuǎn)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nèi),長期積壓在中國人民心里的怒火爆發(fā)了。1919年5月4日,北京愛國學生集會、游行,五四運動爆發(fā)了,故選擇B項。2.C 解析:“外爭主權”體現(xiàn)了反帝的一面,“內(nèi)除國賊”體現(xiàn)了反封建的一面,故選擇C項。3.D 解析:三幅圖片反映的內(nèi)容分別是:被捕學生釋放、曹汝霖等賣國賊被免職、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這些內(nèi)容說明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故選擇D項。4.B 解析:五四運動爆發(fā)于北京,6月5日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zhuǎn)移到上海,主力也由學生變?yōu)楣と?,故選擇B項。5.A 解析:五四運動口號中的“爭國權”“除國賊”“還青島”等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故選擇A項。6.C 解析:1919年5月4日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選擇C項。7.(1)巴黎和會上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zhuǎn)讓給日本(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赌暇l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2)北洋政府。性質(zhì):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3)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地位: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4)愛國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強暴、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勇于抗爭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