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3第十三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二)(第6-7課)【中考歷史總復習講練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3第十三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二)(第6-7課)【中考歷史總復習講練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十三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二)(第6-7課)
【時空坐標】
【考點梳理】
考點一 戊戌變法
課程標準: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史實。
1.背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簽訂以及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2.目的:救亡圖存。
3.過程:
(1)興起(序幕)——公車上書。
①時間:1895年春。
②領導人:康有為、梁啟超。
③意義: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2)發(fā)展——廣泛傳播維新變法思想。
①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等。(他們屬于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或維新派)
②具體措施:
a.組織學會,如:強學會、南學會等。
b.創(chuàng)辦報刊,影響最大的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
c.宣傳變法,如:梁啟超在《時務報》發(fā)表《變法通議》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嚴復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進化理論,他所主持的《國聞報》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為目的,號召變法圖強等。
(3)高潮——百日維新(戊戌變法)。
①時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共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②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實行變法。
(4)結果: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等“戊戌六君子”遇害,變法失敗。
4.主要內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經(jīng)濟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發(fā)展農、工、商業(yè);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思想文化 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即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
軍事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5.性質:是一次以愛國救亡為目的的自上而下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運動。
6.意義:在思想文化方面產(chǎn)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
7.變法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1)失敗原因:主觀上,脫離廣大人民群眾,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客觀上,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根本原因是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妥協(xié)性。
(2)啟示: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要救中國,必須推翻清朝的腐朽統(tǒng)治。變法改革必須維護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易錯點辨析
1.易錯字:戊戌變法;譚嗣同;梁啟超;慈禧太后;百日維新;明定國是;冗官冗員;《國聞報》。
2.易混點:戊戌變法失敗的標志是慈禧太后等發(fā)動戊戌政變。
考點二 八國聯(lián)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課程標準: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1.義和團運動:
(1)背景: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外國傳教士活動猖獗,激起中國人民強烈反抗。
(2)性質: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組織。
(3)概況:
①興起:19世紀末,山東、直隸一帶的民間反清結社和練拳習武組織逐漸轉變?yōu)榫哂袕V泛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組織。
②發(fā)展:1900年,義和團進入京津地區(qū),受到清政府招撫、利用,“扶清滅洋”逐漸成為義和團行動綱領。義和團用張貼文告、搗毀教堂、拆毀鐵道、砍斷電線等方式,表達對帝國主義的憤怒。
③高潮: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期間,義和團和清軍配合,在天津、北京、廊坊等地阻擊侵略軍。
④結束: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途中,下令剿殺義和團,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絞殺下,義和團運動失敗。
(4)影響: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列強壓迫的反抗精神,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2.八國聯(lián)軍侵華:
(1)目的: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直接目的);維護和擴大帝國主義在華權益(根本目的)。
(2)時間:1900—1901年。
(3)侵略軍統(tǒng)帥:前期是西摩爾(英國人),后期是瓦德西(德國人)。
(4)侵略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奧匈帝國)。
(5)結果:中國戰(zhàn)敗,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
3.《辛丑條約》:
(1)簽訂時間:1901年9月。
(2)國家:英、法、德、俄、美、日、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
(3)主要內容及危害:
方面 主要內容 危害
經(jīng)濟 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 嚴重加劇中國人民的負擔和清政府的財政危機
政治 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洋人的朝廷
軍事 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完全控制清政府,便于列強出兵鎮(zhèn)壓反帝運動
外交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使館區(qū)成為“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4)影響:
①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shù)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地位);
②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③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易錯點辨析
1.易錯字:《辛丑條約》;東交民巷;外務部。
2.易混點:(1)八國聯(lián)軍中的“奧”指的是奧匈帝國,不是澳大利亞,也不是奧地利。
(2)近代史上,北京三次被列強侵占:第一次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第二次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第三次是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占領北平。
(3)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是咸豐帝,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時期是光緒帝。慈禧太后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掌握清朝最高統(tǒng)治權。
【能力提升】
一、名詞解釋
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也叫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活躍于19世紀90年代的中國主要政治派別之一,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等為主要代表。他們主張學習西方實行政治制度的變革,希望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將君主專制轉變?yōu)榫髁椫啤?br/>二、聯(lián)系比較
1.戊戌變法與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相同點 都主張向西方學習,救亡圖存;都主張發(fā)展工業(yè)、建立新式軍隊,重視教育;都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不同點 領導階級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
側重領域 經(jīng)濟領域 政治領域
意義 開啟了經(jīng)濟近代化,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開啟了政治民主化
2.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
項目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
不同點 原因 鴉片戰(zhàn)爭后階級矛盾激化 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危機大大加深
斗爭對象 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 帝國主義列強
性質 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戰(zhàn)爭 反帝愛國運動
綱領/口號 《天朝田畝制度》 “扶清滅洋”
相同點 領導階級都是農民階級;都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都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剿殺下失敗
3.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項目 鴉片戰(zhàn)爭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甲午中日戰(zhàn)爭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不同點 發(fā)動國家 英國 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 日本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簽訂條約 《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條約影響 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最能反映侵略意圖的條款 五口通商、協(xié)定關稅 增開通商口岸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國際背景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列強所處階段 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
經(jīng)濟侵略方式 商品輸出 資本輸出
相同點 (1)發(fā)動戰(zhàn)爭的原因:侵略中國,占領商品市場和原料產(chǎn)地 (2)戰(zhàn)爭的結果:清政府戰(zhàn)敗,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3)戰(zhàn)爭的影響: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
項目 《南京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不同點 簽訂國家 清政府、英國 清政府、英國、法國、俄國 清政府、日本 清政府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11國
簽訂時間 1842年 1860年 1895年 1901年
主要內容 通商口岸 概況 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天津 重慶、沙市、蘇州、杭州 ——
特點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由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東部沿海并向內地推進
割地 香港島 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 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 ——
賠款 2 100萬銀元 賠償英法軍費各800萬兩 2億兩白銀 4.5億兩白銀
其他 協(xié)定關稅 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 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毀炮駐兵;劃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影響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喪失,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相同點 (1)都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都影響了中國社會性質 (2)開放通商口岸:《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 (3)割地:《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 (4)日本獲得賠款:《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英國獲得賠款:《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英法獲得賠款:《北京條約》《辛丑條約》
三、思維延伸
1.近代列強侵華的演變及其特征
時期 特征
鴉片戰(zhàn)爭至甲午中日戰(zhàn)爭前 主要為打開中國市場,進行商品輸出和掠奪原料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經(jīng)濟上以資本輸出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軍事上列強趨向聯(lián)合侵華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 日本攫取了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形成了獨霸中國的局面
20世紀20年代初 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20世紀30年代初 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妄圖獨霸中國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至新中國成立前 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以華制華,攫取在華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等特權
2.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進程:
四、單元啟示
1.不徹底變革中國落后的社會制度,不能夠實現(xiàn)國家的富強振興。
2.資產(chǎn)階級的改良道路無法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3.近代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程警醒我們一定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才能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4.中華民族有抗擊外來侵略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5.落后就會挨打,中華民族只有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增強綜合國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圖解歷史】
1.圖1是維新運動期間各地重要報紙。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中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fā)起公車上書運動,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在各地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標志戊戌變法正式開始。主要內容有: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發(fā)展農、工、商業(yè);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由于戊戌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捕殺維新人士,標志著戊戌變法運動的失敗。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chǎn)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同時,戊戌變法的失敗也說明了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
2.圖2是《辛丑條約》簽訂時的場景。1900—1901年,為鎮(zhèn)壓中國的義和團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與英、美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該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償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該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shù)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真題回顧】
1.(2022·山東聊城·中考真題)“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睋?jù)此可知,戊戌變法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 )
A.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 B.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
C.鞏固了儒學正統(tǒng)地位 D.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jù)材料“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笨芍?,材料強調的是“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戊戌變法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這次變法促進了思想解放,并且對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和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D項正確;“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與“社會文化運動”關聯(lián)不大,排除A項;戊戌變法并未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排除B項;維新派顛覆了儒家的正統(tǒng)經(jīng)學史學,動搖了儒學正統(tǒng)地位,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2·湖北襄陽·中考真題)“甲午大敗,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因“覺醒”而開始的愛國運動是( )
A.虎門銷煙 B.太平天國運動 C.戊戌變法 D.西安事變
【答案】C
【解析】
【詳解】
據(jù)材料“甲午大敗,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并結合所學知,這里“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的事件是戊戌變法。甲午戰(zhàn)后伴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進了民族覺醒。C項正確;AB項都是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排除;西安事變發(fā)生在甲午戰(zhàn)爭后,不符題意,排除。故選C項。
3.(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條條都很健全,條條都打中一個顯著的弊端,并且條條都是可以付諸實施的;但是這種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边@是一位外國人對近代中國某次運動的評價,他想要表達的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無可挑剔 B.洋務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變法沒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動員
【答案】C
【解析】
【詳解】
依據(jù)材料“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可知材料評價的是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只是局限于社會上層精英分子的活動,沒有廣泛的社會基礎,C項正確;材料不是評價戊戌變法方式,排除A項;材料評價的是戊戌變法,不是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排除B和D項。故選C項。
4.(2022·海南·中考真題)甲午戰(zhàn)爭期間,嚴復發(fā)表《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文章,同時致力于翻譯事業(yè),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嚴復此舉意在
A.宣傳民主科學 B.推動教育發(fā)展 C.號召救亡圖存 D.傳播傳統(tǒng)文化
【答案】C
【解析】
【詳解】
根據(jù)材料信息“甲午戰(zhàn)爭期間,嚴復發(fā)表《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文章,同時致力于翻譯事業(yè),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再結合所學,甲午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的簽訂,國內的知識分子開始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進行了戊戌變法。嚴復宣傳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一時成為仁人志士的救國宣言,表明此舉意在號召救亡圖存,C項正確;宣傳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排除A項;推動教育發(fā)展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物競天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排除D項。故選C項。
5.(2022·湖南邵陽·中考真題)為落實“雙減"要求,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某班成立了歷史興趣小組。在討論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時,同學們提出了以下觀點,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都主張學習西方 B.都主張暴力革命
C.都主張民主共和 D.都主張君主立憲
【答案】A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二者都是學習西方,A項正確;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不屬于革命,排除B項;辛亥革命主張民主共和,排除C項;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2·四川樂山·中考真題)下面是某班同學為藝術節(jié)演出而編寫的歷史人物劇的提綱。據(jù)此推斷這位歷史人物是
A.李鴻章 B.康有為 C.孫中山 D.陳獨秀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jù)材料“六次上書皇帝,提出變法改良主張……參與百日維新運動……組織?;蕰钡刃畔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人物主張改良變法,參與維新變法,說明該人物是維新變法的代表人物,維新派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B項正確;李鴻章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孫中山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代表人物,而題干體現(xiàn)的是維新派代表人物,排除C項;陳獨秀是資產(chǎn)階級激進派代表人物,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
7.(2021·四川宜賓市·中考真題)嚴復翻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在思想界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主要是因為當時( )
A.民族危機日益加深 B.變法圖強成為國民共識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科學思想成為主流
【答案】A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嚴復將達爾文的進化論引入到中國,認為這一規(guī)則也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這對于激發(fā)民眾的救國意識,宣傳變法主張發(fā)揮了巨大作用,A項正確;B項錯在“共識”,排除;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項排除;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是民主、科學,且戊戌變法時期的西方科學思想并未成為主流,D項排除。故選A。
8.(2021年廣西賀州市中考歷史試題)下圖為維新變法期間各地創(chuàng)辦的重要報刊。這些報刊
A.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B.主要宣傳民主共和進步思想
C.推動維新變法思想廣泛傳播 D.為變法成功奠定了理論基礎
【答案】C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維新變法期間各地創(chuàng)辦的重要報刊,主要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故C符合題意;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排除A;辛亥革命時期的報刊主要宣傳民主共和進步思想,排除B;戊戌變法失敗了,排除D。故選C。
9.(2021·內蒙古中考真題)表1可以用來說明,維新變法運動表1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的活動
A.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B.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
C.促進了思想啟蒙 D.抨擊了封建道德
【答案】C
【詳解】
根據(jù)所學可知,這些學堂、報刊、學會,宣傳西方資產(chǎn)階級思想,促進了思想啟蒙,故C符合題意;維新運動主張建立君主立憲政體,洋務運動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新文化運動抨擊了封建道德,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
10.(2021·北京中考真題)從19世紀60年代起,經(jīng)過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 在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批近代知識分子卻認為西方的技術與制度是統(tǒng)一的,因此 他們介紹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從制度上進行變革。材料反映的史實是
A.虎門銷煙、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B.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C.洋務運動、維新變法
D.甲午中日戰(zhàn)爭、義和團運動
【答案】C
【詳解】
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開始,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維新派認為西方的技術與制度是統(tǒng)一的,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開展維新變法運動,故選C;1839年虎門銷煙,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A項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太平天國運動是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不符合“從19世紀60年代起”“清政府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排除B;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不符合“從19世紀60年代起”,排除D。
11.(2021·江蘇中考真題)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馬士函)中說:“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jīng)驗,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內都填塞給它吃了。”赫德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 B.維新派政治經(jīng)驗不足且急于求成
C.頑固守舊勢力過于強大 D.將變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緒帝身上
【答案】B
【詳解】
根據(jù)材料“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jīng)驗”,分析可知:赫德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jīng)驗;根據(jù)材料“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分析可知:赫德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康有為和其他人等急于求成。故選項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關于戊戌變法“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頑固守舊勢力過于強大”的內容,故選項AC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維新派的自身原因,且材料認為“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沒有關于“將變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緒帝身上”的內容。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12.(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題)1901年美國雜志《PUCK》發(fā)表了一幅漫畫《亞洲的潛在憂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國人的覺醒),只要懸吊大刀的繩一斷……,從漫畫中可以獲取的信息是( )
A.列強團結一致并開始聯(lián)合絞殺義和團
B.中國的民族意識覺醒引起列強的擔憂
C.列強徹底放棄侵略并瓜分中國的野心
D.義和團運動使列強在華利益?zhèn)涫芡{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jù)漫畫“《亞洲的潛在憂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國人的覺醒),只要懸吊大刀的繩一斷……”結合所學可知西方國家看到象征覺醒的刀在他們頭上懸著,說明西方列強對自己入侵中國的擔憂,即西方人擔憂中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會被趕出中國,不能在掠奪中國,B項正確;義和團運動開始于1900年,排除A項;C項說法不符史實,列強沒有放棄侵略中國,排除C項;義和團運動在1901年失敗,排除D項。故選B項。
13.(2022·浙江臺州·中考真題)《辛丑條約》第十款規(guī)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guī)定標志著清政府
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 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
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 D.成為了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詳解】
由“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條約》。1900年到1901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guī)定清政府嚴禁保證人民參加各種形勢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淪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正確;材料不是說明清政府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排除A項;《辛丑條約》沒有割讓土地,排除B項;材料中說明列強對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排除C項。故選D項。
14.(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題)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jié)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jù)如下圖提供的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shù)膯卧黝}( )
洋務運動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戊戌變法 八國聯(lián)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C.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答案】B
【解析】
【詳解】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屬于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八國聯(lián)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屬于民族危機的加劇。故最恰當?shù)膯卧黝}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B項正確;1840年到1842年的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排除A項;材料沒有顯示資產(chǎn)階級推翻清王朝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的信息,排除C項;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標志,排除D項。故選B項。
15.(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如圖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是
A.使中國開始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br/>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jù)漫畫的時間和內容可知反映的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辛丑條約》?!缎脸髼l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D正確;《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排除A項;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故排除B項;《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故排除C項。故選D。
16.(2021·內蒙古中考真題)有學者說:“《辛丑條約》使中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承受了賠款之苦,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據(jù)此可知,《辛丑條約》的簽訂
A.推動辛亥革命的發(fā)生 B.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fā)生變化
C.導致義和團運動爆發(fā) D.使中國社會面臨被瓜分的危機
【答案】A
【詳解】
根據(jù)材料中的“《辛丑條約》……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辛丑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促進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從而引發(fā)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發(fā)起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所以A項符合題意;鴉片戰(zhàn)爭后,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fā)生變化,所以B項不符合題意;義和團運動爆發(fā)是在《辛丑條約》簽訂之前,所以C項不符合題意;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面臨被瓜分的危機,所以D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為A。
17.(2021·山東中考真題)清廷稱其“戰(zhàn)平發(fā)捻諸匪,厥功甚偉”,尤其稱其在庚子事變中通過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滅的功績。譚嗣同稱其“辦洋務至精至當,惜晚節(jié)不終”。此人應是( )
A.林則徐 B.嚴復 C.李鴻章 D.康有為
【答案】C
【詳解】
題干的“戰(zhàn)平發(fā)捻諸匪,厥功甚偉”稱贊的是李鴻章鎮(zhèn)壓太平天國和北方的捻軍起義。庚子事變指的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李鴻章是簽訂《辛丑條約》的清政府代表之一,因此說“晚節(jié)不終”?!稗k洋務至精至當”稱贊的是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的功績。故C符合題意;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排除A;嚴復與辦洋務無關,排除B;康有為領導了戊戌變法,排除D。故選C。
18.(2021·青海中考真題)學習歷史可以知往鑒今。1901年當喪權辱國的某條約簽訂后,慈禧太后對列強沒有把她作為“禍首”來懲辦,感激涕零,保證今后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該條約是( )
A.《璦琿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詳解】
依據(jù)題干關鍵信息“1901年”“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可知,該條約是《辛丑條約》。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國組成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1901年,清政府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缎脸髼l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深淵,所以D項符合題意;A項簽訂于1858年,排除;B項簽訂于1842年,排除;C項簽訂于1895年,排除。故選D。
19.(2021·山東中考真題)通過梳理歷史線索可以明確學習主題。對下圖反映的學習主題概括最準確的是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外國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C.西方列強瓜分狂潮與中國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答案】B
【詳解】
根據(jù)圖示信息“英國走私鴉片、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可知都屬于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信息“林則徐虎門銷煙、陳化成督戰(zhàn)吳淞、鄧世昌黃海海戰(zhàn)、義和團廊坊阻擊戰(zhàn)”可知是中國的抗爭史。故上圖反映的主題英概括為外國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B正確;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者半封建社會的是鴉片戰(zhàn)爭,排除A;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內容,排除D。故選B。
20.(2021·江蘇中考真題)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說:“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我)輩為亂臣賊子。凡認識者,視(吾人)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敗之后,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毙蝿莸淖兓从吵?br/>A.革命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B.革命時機和條件已經(jīng)成熟
C.清王朝的統(tǒng)治已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觀念已深人人心
【答案】C
【詳解】
1900 年 6 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奧匈等國組成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淪為洋人的朝廷?!扒叶酁槲崛硕笸髧@惜,恨其事之不成”體現(xiàn)出國人對于清政府統(tǒng)治已經(jīng)失望透頂。故C符合題意;材料中并不能說明革命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排除A;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期,革命時機和條件還不成熟,排除B;民主共和觀念已深人人心是辛亥革命之后,排除D。故選C。
21.(2020年浙江杭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倘若沒有先進的造船工藝和導航技術,即使是最強烈的動機也無法使歐洲航海者完成他們的探險,遠洋航行時,……(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吸收了中國和阿拉伯的技術要素。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材料二: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葉,現(xiàn)代科技通過各種方式從歐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中國受西學影響,……1862年在北京開設同文館,聘請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譯西文書籍;……1898年批準興辦京師大學堂,開啟了中國現(xiàn)代科學教育的大門。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二中“開設同文館”“興辦京師大學堂”分別是中國近代哪一次運動中的具體措施?試從目的和影響的角度,寫出這兩次運動的共同點。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目的:救亡圖存(維護清政府的統(tǒng)治),影響:都對中國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2)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作為“新政”,創(chuàng)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chuàng)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從目的上來看,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都是為了救亡圖存,維護清朝統(tǒng)治;從影響上來看,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都使中國走向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本國封建勢力, 對中國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目的:救亡圖存(維護清政府的統(tǒng)治),影響:都對中國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的史實。
22.(2020年四川廣安節(jié)選)冷戰(zhàn)結束后,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格局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撫今追昔,能引起我們諸多思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從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共計105年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戰(zhàn)爭.沒有一次戰(zhàn)爭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
——毛澤東
(1)從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初,列強發(fā)動了四次大的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其中1856—1860年、1900年兩次侵華戰(zhàn)爭侵略軍都打進了當時中國的都城京師(北京),請分別說出這兩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危害。
【答案】(1)①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進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1900年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以答出具體的不平等條約及其危害)
【解析】
(1)根據(jù)所學可知,1856~1860年,英法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進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00年,西方列強進行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3.(2020年山東濟寧節(jié)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們都要把國家和民族發(fā)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自強的民族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空前兇猛,中國的抗爭亦隨之激烈??範幱袃煞N類型,動機雖都是為了自教,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徑庭。一為觀察世界形勢,認為必須進行政治改制運動,才能與西方并駕齊驅;一為昧視時代潮流,對洋人、洋教以及輪船、鐵路等統(tǒng)統(tǒng)排斥,成為暴力反洋運動。
——據(jù)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中“政治改制運動”“暴力反洋運動"各指什么運動?二者出現(xiàn)的社會根源是什么?
【答案】(2)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帝國主義侵略。
【解析】(2)根據(jù)所學和材料二“……政治改制運動……對洋人、洋教以及輪船、鐵路等統(tǒng)統(tǒng)排斥,成為暴力反洋運動”可知,前者是戊戌變法,后者是義和團運動。根據(jù)所學可知,兩者出現(xiàn)的根源,均是帝國主義侵略。
16.(2020年新疆節(jié)選)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陷入深淵】
材料一從1840年開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社會蹣跚地走入了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中國“走入了近代"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的三大喪權辱國條約依次是什么?
【前赴后繼】
材料二
(2)依據(jù)材料,義和團將矛頭指向什么人?結合所學知識,“民族主義"的含義是什么?“三民主義”的提出有什么意義?
(4)綜合上述材料,從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中,你得到什么啟示?請從兩個方面回答。
【答案】(1)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2)帝國主義;含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反對民族壓迫。意義:是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
(4)啟示:落后就要挨打;中國的農民階級、資產(chǎn)階級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能救中國,發(fā)展中國。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越西县| 芜湖县| 江北区| 安岳县| 崇州市| 宁乡县| 营山县| 甘谷县| 大丰市| 佛山市| 神池县| 东兴市| 绥中县| 临夏市| 宁南县| 凤山市| 德保县| 吉木萨尔县| 郧西县| 中牟县| 东乡| 广安市| 新和县| 乐安县| 册亨县| 华安县| 冷水江市| 荔波县| 北流市| 苍溪县| 济源市| 吴江市| 石景山区| 永康市| 仪陇县| 盐池县| 额济纳旗| 那坡县| 垫江县|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