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9第二十九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第20、21課,九下第5、6課)【中考歷史總復習講練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9第二十九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第20、21課,九下第5、6課)【中考歷史總復習講練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十九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的興起
【考點梳理】
考點一 工業革命
課標要求:通過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等的出現,初步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
1.時空背景:
(1)含義:生產領域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革命性變化。
(2)時間地點: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從英國開始,18世紀后期向法美德等西方國家傳播。
(3)最早發生在英國棉紡織業的原因。
①英國較早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政治)
②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棉紡織品需求增長。(經濟)
③英國通過殖民掠奪,獲得了資本和原料。
④手工工場積累了生產技術,比如1733年凱伊發明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
2.經過:
(1)開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棉紡織業的生產效率。
(2)標志性發明: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
意義:
①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推動工業革命向縱深發展。
②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來源,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傳統的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
(3)交通運輸業發明:1825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火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
3.影響:
(1)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英國資產階級為開拓世界市場和原料產地,對外侵略擴張,1840年發動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建立現代工廠制度,推動工業化、城市化、人口增長、婦女地位提高、大眾教育推廣。
(4)形成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社會矛盾激化,為馬克思主義誕生提供了條件。
(5)帶來環境污染、城市病等社會問題。
易錯點辨析
1.易錯點:瓦特是改進蒸汽機,而不是發明蒸汽機。
2.易混點:瓦特改進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成就,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考點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
課標要求:通過電的利用,內燃機與汽車、飛機的誕生等史實,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
1.時空背景: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初,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美國、德國領先。
2.特點: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3.重大成就:
(1)標志性發明: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成就。
①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人們據此發明了發電機和電動機。
②美國人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火力發電站、輸電網;電焊、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應用技術領域另一重大成就。
①1876年,德國人奧托發明煤氣內燃機;1883年,德國人戴姆勒發明汽油內燃機;德國人狄塞爾發明柴油內燃機;
②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發明了汽車;1913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
③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輪船、拖拉機等陸續出現。
(3)現代化學工業的產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應用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①19世紀60-80年代,人們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
②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無煙炸藥,廣泛應用軍事、工程。
③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誕生。
④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人造纖維,開辟紡織品生產新領域。
4.影響:
(1)生產力:促進生產力發展,進入“電氣時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化強國。
(2)生產關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
(3)世界: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增強,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列強瓜分世界,矛盾加劇,引發一戰)
5.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1)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為其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2)大眾教育:19世紀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3)城市化: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到19世紀后期,大部分英國人已經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4)社會問題。
①環境污染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②社會矛盾激化:隨著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
易錯點辨析
1.易錯字:戴姆勒中的“戴”“勒”,狄塞爾中的“狄”“塞”,海厄特中的“厄”,賽璐珞。
2.易混點: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考點三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課標要求: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1.背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運動的發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2.標志: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3.主要內容: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階級創造了巨大社會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4.歷史意義: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5.知識聯系:1917俄國十月革命把馬克思主義從理論變成現實;新文化運動后期,李大釗率先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1921中國共產黨誕生,1949新中國成立,1956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易錯點辨析
易錯點: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
【能力提升】
一、思維延伸
1.推動西方社會進步的三次“革命”: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學革命使西歐在思想文化領域從封建社會的專制思想、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資產階級革命則使西歐在政治領域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兩次工業革命則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增強了資產階級的力量,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風起云涌,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2.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列強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開始于英國,是“一枝獨秀”;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德領先,遍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遍地開花”。
4.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大多是生產經驗的總結;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
二、聯系比較
三次工業革命之比較表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標志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電力的廣泛使用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
時代特征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信息時代
能源 煤炭 電力、石油 原子能
新動力 蒸汽機 電動機、內燃機 核動力
重要發明 珍妮機、改進蒸汽機、火車 電燈、電話、電報、汽車、飛機、炸藥、塑料、人造纖維等 電子計算機、原子能、航天工程、生物工程
影響 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
三、單元啟示
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才能繁榮富強。
2.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發展科技的時候也要關注科技帶來的負面作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圖解歷史】
1.工業革命開始于英國的棉紡織業,開始標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圖1)。標志性發明是1785年瓦特改進蒸汽機(圖2),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來源,傳統手工工場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確立。1825年斯蒂芬森發明火車(圖3),標志著鐵路時代開始。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2.19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圖4)發明了電燈等,發電機、電動機、電話、電報等紛紛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德國人本茨制造出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圖5),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圖6),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現代化學工業、新材料產生,諾貝爾(圖7)發明了現代炸藥,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誕生,夏爾多內發明人造纖維。
3.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真題回顧】
1.(2021·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1800年,大約五分之一的英國人口居住在城鎮,而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龐大的鄉村社會被城市化了,全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來城里工作和生活。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啟蒙運動的巨大影響 B.英國殖民擴張及其掠奪
C.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 D.工業革命的產生與發展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英國的城市近代化過程,這是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帶來的影響,工業革命后,人口大量從農村涌向城市,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所以上述材料最可以說明工業革命的影響。D項正確;ABC不是材料中現象變化的原因,排除。
2.(2021·貴州銅仁·中考真題)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
B.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1862年聯邦政府頒布了《宅地法》
【答案】C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是對“《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的客觀評價,“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屬于歷史事實,不屬于歷史解釋,不符合題意。故選C。
3.(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西方“步入近代”的過程: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是器物(技術)方面的變革,以下符合這一變革順序的是
A.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文藝復興
C.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 D.工業革命→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
【答案】A
【解析】
【詳解】
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屬于精神層面的變革;資產階級革命屬于制度層面變革,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發展,屬于器物層面變革。A項正確;排除B、C和D項。故選A項。
4.(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題)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了詩歌《郊游》,發出了圖中的感嘆。據此判斷,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 B.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
C.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 D.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圖片信息,可知19世紀初期,由村莊變成大城鎮,同時帶來環境污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出現廢氣、廢水污染,帶來環境問題。因此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B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世紀,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后期,排除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排除D項。故選B項。
5.(2022·廣西桂林·中考真題)觀察圖,分析1750-1865年英國資本總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革命的開展 B.君主專制的建立 C.文藝復興的興起 D.宗教改革的推動
【答案】A
【解析】
【詳解】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使英國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圖中數據是英國資本總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可知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資本的增加,A項正確;1689年的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排除B項 ;文藝復興的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排除C項; 16世紀到17世紀的宗教改革與英國資本總額變化關聯不大,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2·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某電視劇需要設置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場景。下列與之相符的是( )
A.斯蒂芬森在電燈下繪制火車圖紙 B.牛頓在電腦前推演萬有引力定律
C.本茨試駕自己制造的第一輛汽車 D.達爾文在野外用手機與家人聯系
【答案】C
【解析】
【詳解】
本題考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成就。
【解答】
結合所學知識,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德國人卡爾 本茨在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C項正確;火車發明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電腦、手機發明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排除ABD項。故選C項。
7.(2022·湖南婁底·中考真題)閱讀如表,結合所學,請判斷導致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產量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產量(萬噸) 400 2100 4600 9400
A.蒸汽機的改良 B.火車的發明 C.內燃機的不斷增加 D.電燈的廣泛使用
【答案】C
【解析】
【詳解】
依據所學可知,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除了電力的發明和應用以外又一項重要發明,這直接刺激了石油產量的提升,C項正確;蒸汽機的改良應用,引起了煤炭的開采量的猛增,排除A項;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發明的火車的動力機器是蒸汽機,以煤炭為燃料,引起煤炭的開采量的增加,排除B項;電燈消耗的是電能,與石油無關,排除D項。故選C。
8.(2022·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與其結論對應正確的
選項 史實 結論
A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
B 莫斯科保衛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C 工業革命 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
D 新航路的開辟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D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排除A項;莫斯科保衛戰打敗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排除B項;工業革命完成后,人類歷史進入了“蒸汽時代”,排除C項。故選D項。
9.(2022·四川涼山·中考真題)“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人了( )
A.電氣時代 B.蒸汽時代 C.信息時代 D.經濟全球化時代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 蒸汽時代,B項正確;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進入 信息時代,現在處于經濟全球化時代,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
10.(2022·云南·中考真題)開工業文明先河的國家是( )
A.荷蘭 B.英國 C.西班牙 D.葡萄牙
【答案】B
【解析】
【詳解】
依據所學可知,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開展起來。1865年,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標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同時,英國也是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故開工業文明先河的國家是英國,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
11.(2022·四川瀘州·中考真題)下圖是創作于1858年的漫畫《泰晤士老爹的子女》。該漫畫反映了
A.工業革命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 B.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C.工業革命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D.石油開采與石油化工飛速發展
【答案】C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英國工業革命給倫敦的泰晤士河帶來了嚴重的污染,使泰晤士河充滿了大量的傳染病菌,給倫敦市帶來了威脅,C項正確;材料的主旨不是說明“工業革命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排除A項;“1858年”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石油開采與石油化工飛速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
12.(2022·湖南益陽·中考真題)“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上述觀點出自( )
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
C.《共產黨宣言》 D.《聯合國家宣言》
【答案】C
【解析】
【詳解】
據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觀點出自《共產黨宣言》,C項正確;《獨立宣言》《人權宣言》《聯合國家宣言》都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
13.(2022·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兩次獲獎、1個團體三次獲獎。為該獎項奠定基礎的科技發明出現于( )
A.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B.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
【答案】B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1867年,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現代炸藥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就。諾貝爾逝世后,根據他的遺囑,他的大部分財產被用來設立獎勵基金,這就是諾貝爾獎。由此可知,為諾貝爾獎奠定基礎的科技發明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B項正確;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還未發明現代炸藥,排除A項;為諾貝爾獎奠定基礎的科技發明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排除CD項。故選B項。
14.(2022·湖南懷化·中考真題)《共產黨宣言》自發表以來已經有200多種文字譯本,傳遍世界各個國家。《共產黨宣言》既是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必讀經典,也是全人類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下面關于《共產黨宣言》的表述,錯誤的是
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共產黨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所取代
C.《共產黨宣言》認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不曾起到革命作用,號召工人階級推翻資
產階級統治
D.《共產黨宣言》號召無產階級建立自己的政黨,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答案】C
【解析】
【詳解】
據所學知識,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所取代;《共產黨宣言》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作用;同時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C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項正確;ABD說法正確,不符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
15.(2022·四川遂寧·中考真題)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證明,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是與馬克思主義直接關聯的。下列事件與馬克思主義直接相關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義 B.巴黎公社建立 C.俄國1861年改革 D.太平天國運動
【答案】B
【解析】
【詳解】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建 立起無產階級政權的一次偉大的嘗試,巴黎公社運動的理論與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B項正確;印度民族大起義是1857-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排除A項;俄國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排除C項;太平天國運動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
16.(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題)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第一國際的的成立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十月革命的勝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
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第一次出版。它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C項正確;巴黎公社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排除A項;第一國際的的成立是在馬克思主義誕生后,排除B項;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一次成功的實踐,排除D項。故選C項。
17.(2022·廣西梧州·中考真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與此相關的時代是
A.電氣時代 B.信息時代 C.原子能時代 D.蒸汽時代
【答案】A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愛迪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學家,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電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其正式注冊的發明就有1300種,被譽為“發明大王”,此他點燃世界的因素是電,A項正確;信息時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B項;二十世紀,被人們稱為“原子時代”,與核武器相關,排除B項;蒸汽時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排除D項。故選A項。
18.(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題)下圖為英國1750—1870年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比例變化示意圖。從圖中可知英國( )
A.農村人口呈上升趨勢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城市數量不斷增加
D.城市化不斷推進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所給數據分析可知,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小于農村。隨著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的進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故D正確;農村人口呈下降趨勢,故A錯誤;材料不能體現英國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故B錯誤;材料不能體現城市數量增加,故C錯誤。故選D。
19.(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下圖為1860-1900年英、法、德、美四國年平均工業增長率情況。德、美兩國的數據明顯高于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A.在科技革命中領先于英法 B.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
C.占有的殖民地比英法更多 D.城市化進程早于英法兩國
【答案】A
【解析】
【詳解】
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各國的工業水平,德、美兩國的數據明顯高于英、法,表明德、美兩國在科技革命中領先于英法,A項正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不符合材料,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英法的殖民地比美德兩國家多,排除C項;英法兩國城市化進程早于美德,排除D項。故選A。
20.(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下圖是“世界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示意圖”,對①時段描述正確的是( )
A.生產方式產生壟斷組織
B.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C.發明火車,鐵路時代開始
D.電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
【答案】C
【解析】
【詳解】
依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斯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人類進入“鐵路時代”,C符合①時段的描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后期,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生產方式產生壟斷組織。AB屬于②時段的描述;第三次工業革命時間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電子計算機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得到廣泛應用,D屬于③時段的描述。綜上故選C。
21.(2022·山東聊城·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有關工業革命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過分。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人類也由此而結束了長期以來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新能源。
材料二 1830年,喬治·史蒂芬孫的機車“火箭號”以平均14英里的時速行駛了31英里,將一列火車從利物浦駛到曼徹斯特。短短數年內,鐵路就因為它能夠以比公路或運河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而支配了長途運輸。
——材料一、二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的變化
1750年 1851年 1870年
農業人口 84% 46% 30%
城市人口 16% 54% 70%
——根據《世界歷史》編制材料四這是個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煙囪的市鎮……鎮上有一條黑色的水渠,還有一條河,這里面的水被氣味難聞的染料沖成深紫色,許多龐大的建筑物上面開滿了窗戶,里面整天只聽到嘎啦嘎啦的顫動聲響,蒸汽機上的活塞單調地移上移下,就像一個患了憂郁癥的大象的頭。
——[英]狄更斯在《艱難時世》中對19世紀中期一座工業城鎮的描述
(1)根據以上四則材料,概述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
(2)上述變化主要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1)變化: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近代鐵路時代到來;社會流動性增強;城市化進程加快(或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2)道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能改變人類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體制機制創新有助于推動生產力發展。
【解析】
(1)
根據材料一“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人類也由此而結束了長期以來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新能源。”可歸納出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根據材料二“短短數年內,鐵路就因為它能夠以比公路或運河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而支配了長途運輸”可歸納出近代鐵路時代到來;社會流動性增強;根據材料三“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的變化”數據可歸納出城市化進程加快(或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根據材料四“鎮上有一條黑色的水渠,還有一條河,這里面的水被氣味難聞的染料沖成深紫色,許多龐大的建筑物上面開滿了窗戶……”可歸納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
(2)
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能改變人類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體制機制創新有助于推動生產力發展。
22.(2022·江蘇泰州·中考真題)東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來自各諸侯國活躍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師、道家傳人、法家骨干、朗陽家領袖,他們互相對立、互相爭鳴、互相吸收、互相促進,共同培養了特殊的理想人格民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編自王立《百家爭鳴與大一統》
(1)根據材料說明各思想流派之間的關系。寫出儒家代表示范后世的一句良言。
材料二 (它)并非對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這個時期產生的文學、藝術作品及政治、哲學著作都鮮明地表現出斷的時代精神。
——摘編自關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近代史編》(上卷)
(2)材料中“新的時代精神”指什么?根據材料指出這一運動的實質。以上兩場運動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三 馬克思主又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
(3)閱讀上面示意圖,回答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及在俄國的革命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哪些特點使其富有強大的生命力?
【答案】(1)互相對立、互相爭鳴、互相吸收、互相促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人文主義;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促進思人們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社會進步。
(3)《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實踐了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先進性、辯證性、實踐性。
【解析】
(1)
根據材料“他們互相對立、互相爭鳴、互相吸收、互相促進,共同培養了特殊的理想人格民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可知,各思想流派之間互相對立、互相爭鳴、互相吸收、互相促進;儒家代表名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等等。
(2)
根據材料“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程格下解放出來”可知這是文藝復興運動,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反對封建神學,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新的時代精神”指的就是人文主義;文藝復興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實質是一場資產階級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不管是百家爭鳴還是文藝復興都屬于思想領域的變革,他們宣傳的進步思想,都促進了思想的解放和社會進步。
(3)
根據材料示意圖,再結合所學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指導;根據材料在俄國的革命實踐活動指的是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是指,從實際出發,運用科學的態度和手段,對社會歷史領域最基本的問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等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學結論;馬克思主義最大的先進性,在于它揭示了人尤其是工人的經濟、社會地位,指出了私有制的本質,明白無誤的確定了資本主義的掘墓人——無產階級;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性在于它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在于以實踐為基礎,從根本上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不徹底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泸西县| 湄潭县| 齐齐哈尔市| 廉江市| 罗田县| 桐乡市| 西城区| 泸西县| 彭泽县| 紫云| 怀宁县| 亚东县| 杭锦旗| 六安市| 商城县| 襄垣县| 云林县| 沁源县| 印江| 武川县| 晋中市| 阳原县| 乡宁县| 五峰| 余庆县| 柳河县| 甘南县| 榆中县| 唐河县| 湖州市| 陇南市| 建宁县| 泽普县| 宁武县| 巴彦淖尔市| 陆河县| 资兴市| 昌邑市| 稷山县|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