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四章 第二節 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 第一學時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動物的分類概述各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說出無脊椎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信息處理、概述總結和表達交流能力。 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員的觀點,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合作、學會傾聽,樂于討論,體驗與人交流合作的快樂。學習重點:各無脊椎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學習難點:各無脊椎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課堂導入: “同學們,你們認得所有的動物嗎?”你們也許會說,“不認得,我們只認得一些動物”。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的生活嗎?你們知道它們怎么出生的嗎?它們怎樣生活?它們如何保護自己?它們如何找到食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吧! 學習過程:自主學習:認真閱讀P11---24正文部分內容,完成1-6題1. 動物根據有無脊柱骨可以分成 和 兩大類。地球上已知動物 種,無脊椎動物約占 。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有: 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 、 、 等。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有: 、 、 、 、 動物。2. 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由許多形態相似的 組成,如 、 、 等。多分布于 、 、 中。3. 大多數軟體動物在身體腹面有塊狀 ,體外披覆堅硬的 ,如 、 、 等。廣泛分布于 、 、 。4. 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動物類群是 ,其主要特征是 ,體表有堅硬的 和分節的 ,頭部有 、 、 等器官。5.節肢動物主要包括: 動物、 動物、 動物和 動物。6.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 動物在整個動物界都占絕對優勢。合作探究:二、知識拓展(了解)節肢動物分類及主要特征甲殼綱 身體可分為頭胸部和腹部,2對觸角,1對復眼,有步足,有的有游泳足,用鰓呼吸。 如蟹、蝦等。蛛形綱身體可分為頭胸部和腹部,無觸角,有觸肢,只有單眼,4對步足,用肺或氣管呼吸。蜘蛛等。多足綱身體可分為頭部和軀干部,1對觸角,只有單眼或無眼,多對步足,用氣管呼吸。蜈蚣等。昆蟲綱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1對觸角,復眼1對,單眼2—3個,3對足,2對翅,用氣管呼吸。蝴蝶,蝗蟲,蜻蜓,螳螂等。討論:在不同環境中的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是否相同?為什么? 深入討論:無脊椎動物與其生活環境是如何相互適應、相互影響的?對照 P15---16的圖,結合實際,試著描述昆蟲的結構及其運動情況。討論:昆蟲都有哪些器官?分別有什么功能?昆蟲有哪些運動方式?分別與哪些器官有關?總結:動物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說明節肢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探究3:再認真閱讀P11---17最后一段文字,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達標檢測1.雨后,常見地面上有蚯蚓,是因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飲水C.蚯蚓喜歡在潮濕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濕的地面,蚯蚓可迅速改變生存環境2.下述動物中,身體分節的是( )A.蛔蟲 B.水螅 C.蜜蜂 D.蚯蚓3.節肢動物與環節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外骨骼 B.具有貝殼 C.身體分節 D.足分節4.下列四組動物中,都屬于昆蟲綱的是( )A.蝴蝶、蝗蟲、螞蟻 B.螃蟹、蜘蛛、蜈蚣C.蜘蛛、蝴蝶、螳螂 D.蝎子、蜈蚣、對蝦5.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 )A.無脊椎動物的種數約占動物種數的95% B.無脊椎動物的種數約占動物種數的5%C.無脊椎動物身體里面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D.無脊椎動物身體里面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6.在無脊椎動物中,昆蟲的分布最廣泛,活動范圍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昆蟲體表有外骨骼 B.昆蟲身體分節C.昆蟲有翅,能飛行D.昆蟲適于陸地生活思維拓展1.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的動物越多越好,對人類有害的動物越少越好。你有不同的意見嗎?說明理由。第十四章 第二節 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 第二學時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動物的分類概述各脊椎動物類群的重要特征說出脊椎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信息處理、概述總結和表達交流能力。 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員的觀點,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合作、學會傾聽,樂于討論,從而體驗與人交流合作的快樂。學習重點:各脊椎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學習難點:各脊椎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課堂導入:由復習動物的分類導入新課。 自主學習 : 閱讀教材P17—24脊椎動物的相關知識。完成表格:動物類群主要特征代表魚類魚類身體多呈 ,體表被被覆 ,用 呼吸,身體兩側大多有 ,能感知 的方向。魚運動時,掌握方向為前進提供動力的鰭是 。掌握平衡的是 。有能感知方向的 。把紅墨水滴在鯽魚口的前部,會看到 。(5)鯽魚的口一張一合是在 。常見淡水魚類主要有 等;海洋魚類主要有 等。兩棲類兩棲類是脊椎動物由 向 過渡的類型。兩棲類的幼體生活在 中,用 呼吸;大多數成體生活在 上,用 呼吸。皮膚 ,具有 作用。如:爬行類爬行類由于能 和 而成為真正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它們的共同特征是:體表一般 ,在 產卵,卵的表面具有 。如:鳥類類與其生活相適應的特征:身體大多呈 ,前肢變成 ,體表被覆 等。鳥的卵一般比較大,胚胎發育在 完成。現存 種,常見的有 哺乳類生物界中最高等的類群是。其特征是:體表一般有 ,胚胎發育在 內進行,幼體以 作為營養物質約有 種,常見的有 合作探究:探究1.按照P18的步驟觀察鯽魚的外形,體表,運動、以及呼吸,討論:鯽魚有哪些特點與它的水生生活相適應?探究2:閱讀教材并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脊椎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探究3. P24關注我國珍稀的動物:你知道的有哪些是我國珍稀動物呢?達標檢測1.魚在水中游泳時,即使視線不好,也能順利躲開礁石,這是因為( ) A.嗅覺在起作用 B.側線在起作用C.聽覺在起作用 D.視覺在起作用2.下列動物中屬于魚類的是( )A.章魚 B.鯊魚 C.娃娃魚 D.鯨魚3.鳥類外形上不同于其他動物的最顯著的特征是( )A.趾端具爪 B.披覆羽毛 C.翅膀一對 D.身體呈流線型4.下列動物中,屬于我國特產的珍稀哺乳動物的是( )A.褐馬雞 B.揚子鱷 C.娃娃魚 D.大熊貓5.被稱為“活化石”的爬行動物是( )A.蜥蜴 B.馬門溪龍 C.揚子鱷 D.蛇6.按照進化等級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A.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B.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C.爬行類、魚類、兩棲類、鳥類、哺乳類D.兩棲類、爬行類、魚類、鳥類、哺乳類7.現代更為先進的雷達,是人們通過研究模仿什么動物的超聲波定位機理研制出( ) A.貓頭鷹 B.蝙蝠 C.丹頂鶴 D.海燕 8.依據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下列的哪一組動物分類比較科學( ) A.蜜蜂 蜂鳥 蝙蝠 B 青蛙 揚子鱷 龜 C.鱷魚 娃娃魚 鯽魚 D 蝙蝠 鯨魚 貓思維拓展:9.白鰭豚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你知道白鰭豚屬于哪一類動物嗎?它有哪些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