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1.(2022秋 無為市期中)下列透鏡中,對光有會聚作用的有( ?。?br/>A.一種 B.兩種 C.三種 D.四種2.(2022 畢節市模擬)如圖所示,夏天的清晨,草地或樹木上露珠下面的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露珠產生 鏡功能的結果,此時形成的像是 像(選填“實”或“虛”);其露珠在形成過程中要 熱(填“放”或“吸”)。3. (2022 東湖區校級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能成一個清晰的像(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照相機就是根據這個成像規律工作的B.凸透鏡不動,把光屏與蠟燭交換位置,光屏上將出現清晰放大的像C.凸透鏡不動,當把蠟燭向左移動時,要成清晰的像,光屏需向左移動D.隨著蠟燭燃燒燭焰逐漸向下移動,光屏上的像也向下移動4. (2022 東方二模)如果不愛護眼睛容易患上近視眼。矯正近視眼應佩戴眼鏡,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分別表示近視眼及其矯正方法的是( )A.丙、甲 B.乙、甲 C.乙、丁 D.丙、丁5.(2022 渾南區一模)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使用的都是凸透鏡。當載物片在物鏡的 (選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或“一倍焦距以內”)時物體通過物鏡成一個 (選填“實”或“虛”)像,它的目鏡的成像特點與我們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成像性質相同。參考答案:1.B; 2. 凸透;虛;放;3.C;4. A;5. 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實;放大鏡。易錯點1 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與發散作用典例1:下列光學元件對光起發散作用的是( ?。?br/>A.凸透鏡 B.凹透鏡 C.平面鏡 D.凹面鏡【錯解】選D,理由:凹面鏡與凹透鏡對光的作用相同,對光都起發散作用。【析錯】(1)對光線會聚的光學元件有:凸透鏡、凹面鏡;(2)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的光學元件有:凸面鏡、凹透鏡;(3)平面鏡對光線既不發散也不會聚,凹透鏡和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正解】選B,理由:根據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可知,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的是凹透鏡和凸面鏡。故選:B。易錯點2 實像與物的上下左右關系典例2:用照相機拍攝,照片上像與物上下左右一致,一個同學用照相機(不用閃光燈)拍攝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其結果是( ?。?br/>A.拍攝不出,因為平面鏡成的是虛像B.拍攝不出,因為平面鏡發生的是鏡面反射C.能拍攝出,但照片上像的左、右與人相反D.能拍攝出,但照片上像的上、下、左、右與人相反【錯解】選D,理由:照相機成像是凸透鏡成像,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像與人比上下左右都顛倒了。【析錯】這里有兩次成像,一次是平面鏡成虛像,像與人比上下一致,左右相同,虛像又作為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像,成的像與虛像比是上下顛倒,左右顛倒,但照片上像的左、右與人相反.【正解】選C,理由:因為照相機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能夠拍出,并且底片上的像與鏡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但照片上的像左右與人相反.故選C.易錯點3 凸透鏡成像的變焦距問題典例3: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凸透鏡,并利用液體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按照圖甲測出水凸透鏡的焦距,如果將該水透鏡放在圖乙所示位置,光屏上恰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若在圖乙中蠟燭和透鏡間放一近視眼鏡,要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將光屏向左移動C.若保持圖乙中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3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右移動的距離應大于3cmD.如圖甲所示,在透鏡中繼續注入少許水,發現焦點位置左移,這一現象說明:凸透鏡的凸出程度越大,焦距越小【錯解】選C,理由:水凸透鏡的物距減小3cm,像距也增大3cm。【析錯】(1)根據焦點讀出焦距;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成像的特點;(2)近視鏡是凹透鏡,凹透鏡有發散光線的作用;(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4)根據焦點的變化判斷焦距的變化。【正解】選B,理由: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52.0cm-40.0cm=12.0cm;由圖乙可知,物距u=30cm-10cm=2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正確;B、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由于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通過凸透鏡的光線比以前會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即將光屏向右移動,故B錯誤;C、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大于物距,將蠟燭向右移動3cm,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光屏應向右移動,且移動距離大于3cm,故C正確;D、在透鏡中繼續注入少許水,焦點左移,即焦距減小,說明水透鏡的凸出程度越大,焦距越小,故D正確。故選:B。易錯點4 成實像時物距和像距的變化規律典例4: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焦距是10cm,蠟燭放在A處,位于C處的光屏(圖中未畫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B處,移動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關于光屏移動的方向和移動距離L屏與蠟燭移動距離L燭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br/>A.向右移動光屏,L屏<L燭 B.向左移動光屏,L屏<L燭C.向左移動光屏,L屏>L燭 D.向右移動光屏,L屏>L燭【錯解】選B,理由:將點燃的蠟燭向凸透鏡靠近,物距減小,像距也減小,則向左移動光屏,且L屏<L燭。【正解】選A,理由:將蠟燭放在A處時,此時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縮小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向右移動蠟燭至B處,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像變大,則像距變大,由于實像與成像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兩側,光屏應向右移動;在物距大于像距時,移動蠟燭,蠟燭移動的距離要大于像移動的距離,即L屏<L燭;故A正確。故選:A。易錯點5 物和光屏互換位置成像情況典例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某同學先用圖甲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然后把蠟燭、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放置,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是5cmB.圖乙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C.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一下,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錯解】選C,理由: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一下,由于物距小于像距,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析錯】(1)根據焦距的定義求出焦距的大??;(2)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正解】選D,理由: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f=40.0cm-30.0cm=10.0cm,故A錯誤;B、圖乙中u=47.0cm>2f=20.0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原理是相同的;故B錯誤;C、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一下,根據光路可逆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的、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D、近視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成像會推遲,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確。故選:D。易錯點6 透鏡部分被遮擋的成像情況典例6:一物體位于凸透鏡前的主光軸上,當把透鏡擋住一半后,物體AB在光屏上的像( ?。?br/>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變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變C.與原來相同,亮度不變D.與原來相同,亮度變暗【錯解】選B,理由: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線通過透鏡折射后會聚而成的像,當把透鏡擋住一半后,光線只能由下部分折射,所以所成的像只有下半部分,且下半部分的亮度不變。【析錯】凸透鏡成實像是因為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到像點,若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則凸透鏡其它部分仍然能夠會聚光線,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線數量減少,像比原來變暗。【正解】選C,理由:用一不透光的物體擋住半個透鏡,透鏡的上半部分仍能會聚燭焰發出的光線,成燭焰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來變暗,所以ABC錯誤,D正確。故選:D。知識點一:透鏡1.透鏡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兩種,兩者的特征比較凸透鏡 凹透鏡外形特征 中間厚、邊緣薄 中間薄、邊緣厚對光的作用 會聚 發散相關 概念三條特 殊光線知識點二: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其應用1.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物距(u) 和焦距(f) 的關系 像的性質 像和物的位置關系 像距(v) 和焦距(f)的關系 應用正立或倒立 放大等大或縮小 實像或虛像 像和物同側或異側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 f<v<2f 照相機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 v=2f 測焦距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 v>2f 投影儀u=f 不成像 —— —— —— —— 不成像會聚一點u<f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 —— 放大鏡理解規律: ①焦點分界:2f是成放大實像與縮小實像的分界點,f是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②凸透鏡成實像的動態規律:物體沿主光軸移動時,像和物移動方向一致,即物距減小(增大),像距增大(減小),像變大(小);成虛像的動態規律:物體沿主光軸移動時,像和物移動方向一致,物近像近像變小,物遠像遠像變大。2.生活中的透鏡3.凸透鏡成像變化規律口訣法: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體移向凸透鏡,實像變遠且變大,虛像變近且變小。4.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注意問題:(1)做實驗時,根據光具座的長度l與透鏡焦距f的關系是l>4f。(2)實驗中,先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的某一刻度處,做好記錄,再將蠟燭和光屏分別置于兩側。(3)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燭焰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4)如果燭焰的像靠近光屏上端,原因可能是凸透鏡太高、燭焰太低、光屏太低,調整的方法分別是透鏡下移、燭焰上移、光屏上移。(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凸透鏡不動,將蠟燭逐漸靠近凸透鏡,光屏則相應地遠離凸透鏡直到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6)凸透鏡在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在u>2f時,物距的變化量Δu大于像距的變化量Δv,在f(7)若將凸透鏡的一部分遮住,成像的性質不變,但像變暗。(8)成實像,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顛倒。知識點三:眼睛與眼鏡1.眼睛與照相機比較眼睛 照相機折光元件 晶狀體、角膜 凸透鏡成像元件 視網膜 光屏看遠近不同 物體的調節 調節晶狀體的彎曲 程度(調節焦距) 調節像距2.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比較近視眼 遠視眼視覺特征 近處清,遠處模糊 遠處清,近處模糊形成原因 晶狀體太厚 眼球前后方向太長 晶狀體太薄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成像情況矯正眼鏡 凹透鏡 凸透鏡知識點四:顯微鏡和望遠鏡1.顯微鏡的結構與作用物體―→物鏡目鏡眼睛2.望遠鏡的結構與作用物體―→物鏡目鏡眼睛3.視角:物體對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與物體本身的大小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知識點一:透鏡典例1:(2022 長春模擬)如圖所示,關于近視眼和遠視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為遠視眼,應配戴凸透鏡矯正B.乙為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矯正C.甲為遠視眼,應配戴凹透鏡矯正D.甲為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矯正【考查方向】凸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名師點睛】(1)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強,使遠處物體射來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確定哪一個圖表示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近視眼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2)遠視眼的晶狀體較薄,會聚能力較弱,看近處的物體時,將像成在視網膜的后面,遠視眼配戴凸透鏡進行矯正。【答案】A【解析】甲圖的入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方,是晶狀體折光能力太強,所以甲圖表示了近視眼的成像情況;為了使光線會聚在原來的會聚點后面的視網膜上,就需要在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以前發散一下,因此應配戴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乙圖的入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后方,是晶狀體折光能力太弱,所以乙圖表示了遠視眼的成像情況;為了使光線會聚在原來的會聚點前面的視網膜上,就需要在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以前會聚一下,因此應配戴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的凸透鏡來矯正。綜上所述,只有A說法是正確的。故選:A。典例2:(2022 蘇州模擬)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靠近紙的過程中光斑先變小后變大,該凸透鏡的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查方向】主光軸、光心、焦點和焦距.透鏡的主光軸與焦點.【名師點睛】根據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前的光斑,根據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可推斷焦點在光斑之前,從而判斷焦距。【答案】A【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時,即像距為l時,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先變小后變大,說明凸透鏡的焦點不在光斑之后,故焦點應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錯誤,故A正確。故選:A。知識點二: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典例3:(2022 山西)如圖所示,是創新小組的同學們自制的照相機。在較暗的教室內,讓凸透鏡對著明亮的室外,拉動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實驗樓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實驗樓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A.相機向前移,紙筒向前伸B.相機向后移,紙筒向后縮C.相機不移動,紙筒向后縮D.相機和紙筒的位置均不變【考查方向】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其他應用【名師點睛】在該模型中,凸透鏡是照相機的鏡頭,半透明膜相當于照相機的底片。根據選擇項中提到的操作結合凸透鏡成像規律加以分析即可得到答案。【答案】A【解析】A、相機向前移,紙筒向前伸,即物距減小,像距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近像遠像變大,故A正確;B、相機向后移,紙筒向后縮,即物距增大,像距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遠像近像變小,故B錯誤;C、D、相機不動,即物距不變,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距不變,凸透鏡成像大小不變,故C、D錯誤。故選:A。典例4:(2022 泰山區三模)如圖,移動支付迅猛發展的時代,掃碼支付逐漸普及。用手機掃碼支付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商店里貼在墻上的二維碼是光源B.二維碼要位于鏡頭一倍焦距以內C.二維碼通過鏡頭成倒立、縮小實像D.手機遠離二維碼時,所成的像會變大【考查方向】凸透鏡成像的應用.照相機、幻燈機和放大鏡的原理【名師點睛】(1)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2)手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凸透鏡成像時,物距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3)凸透鏡成實像的規律:物遠像近像小。【答案】C【解析】A、二維碼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BC、使用手機的攝像功能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兩倍焦距以外,故B錯誤、C正確;D、手機鏡頭遠離二維碼時,物遠像近像變小,故所成的像會變小,故D錯誤。故選:C。知識點三:眼睛與眼鏡典例5:(2022 虞城縣二模)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功能,可以使遠處和近處的物體都成像在視網膜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焦距變短B.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凸度變小C.正常人看很遠處物體時分辨不清,是由于物體不能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D.人眼晶狀體凸度過大時為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制作的眼鏡進行矯正【考查方向】眼睛及其視物原理;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名師點睛】(1)眼睛的晶狀體是一個焦距可調凸透鏡,眼睛通過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凸度: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凸度變小,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睛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凸度變大,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大,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2)近視眼可通過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進行糾正。【答案】A。【解析】AB、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此時的物距變小,像距會變大,像成在視網膜的后面,為了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需要增大眼睛晶狀體對光的偏折能力,即要增大晶狀體的凸度,使得焦距變短,故A正確,B錯誤。C、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本領,可以使遠處的物體和近處的物體都能成像在視網膜上。正常人看很遠處物體時分辨不清,是由于物距太大,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太小,故C錯誤;D、人眼晶狀體凸度過大時為近視眼,近視眼矯正的方法是配戴一副焦距合適的、由凹透鏡片做成的眼鏡,使光線發散一些,故D錯誤。故選:A。知識點四:顯微鏡與望遠鏡典例6:一場新冠肺炎疾病影響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某醫療機構利用顯微鏡觀察新型冠狀病毒,而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關于電子顯微鏡的知識,電子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所成的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B.目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C.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D.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考查方向】顯微鏡【名師點睛】解答此題要明確顯微鏡的構造和成像原理:顯微鏡有物鏡和目鏡組成,目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顯微鏡的物鏡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實像。【答案】A【解析】顯微鏡的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所以放在載物臺上的物體在物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顯微鏡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這個實像位于目鏡的焦點之內,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典例7:(2022 荷塘區模擬)對下列四幅圖闡述正確的是( ?。?br/> A.甲圖: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用凹透鏡矯正B.乙圖: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用凹透鏡矯正C.丙圖: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D.丁圖: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投影儀,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考查方向】望遠鏡;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顯微鏡.【名師點睛】(1)近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增強,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應配戴凹透鏡矯正;(2)遠視眼是晶狀體會聚能力減弱,使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鏡進行矯正。(3)光學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數較大。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是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數。(4)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物鏡成縮小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答案】AC。【解析】A、由甲圖可知,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故該眼睛是近視眼,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發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即用凹透鏡矯正,故A正確;B、乙圖中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面,該眼睛是遠視眼,遠視眼應該配戴凸透鏡進行矯正;故B錯誤;C、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成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相當于放大鏡,故C正確;D、天文望遠鏡中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正好落在目鏡焦距內的位置,目鏡再對這個像進行放大。因此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故D錯誤。故選:AC。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分)(2022 桂林)在如圖所示的光學元件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A. B. C. D.2.(2分)(2022 青島)“愛護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其成像原理與凸透鏡類似,要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可位于圖中的( ?。?br/>A.A點 B.B點 C.C點 D.D點3.(2分)(2022 淄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應用此成像規律工作的是( ?。?br/>A.照相機 B.投影儀 C.放大鏡 D.潛望鏡4.(2分)(2022 黔西南州)如圖所示,小明媽媽用手機拍視頻。下列關于手機鏡頭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手機攝像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媽媽通過手機鏡頭成正立的虛像C.要拍面部特寫,可以把手機靠近面部一些D.手機鏡頭的成像規律與投影儀的成像規律相同5.(2分)(2022 梧州)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經系統自動拍照掃描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B.攝像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相同C.“刷臉”時,面部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以內D.“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6.(2分)(2022 長沙)我國出土的文物“水晶餅”為中部鼓起的透明圓餅,古籍記載“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關于“水晶餅”利用太陽光生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光的反射現象 B.這是光的色散現象C.“水晶餅”對光有會聚作用 D.“水晶餅”對光有發散作用7.(2分)(2022 資陽)為嚴控新冠疫情,保護師生生命安全,我市部分中小學對校園門禁系統進行了升級,配備了人臉識別和測溫系統,如圖所示。通過校門時,只需將人臉面向屏幕攝像頭,該系統就能將測試者的面部信息與備案信息進行比對并獲取體溫,決定放行與否。關于門禁系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系統屏幕邊框呈黑色是由于所選材質對光的反射能力較強B.該系統的核心光學元件是凸透鏡C.該系統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D.該系統的攝像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8.(2分)(2022 達州)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云縫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讓我們的大千世界五彩繽紛,讓我們的世界擁有了無窮奧妙。下列對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結論正確的是( )A.甲圖,通過注入氣泡的水球,我們看到太空授課的王亞平成“一正一倒”兩個像,其中正立的是虛像,倒立的是實像B.乙圖,央視春晚節目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臨水起舞畫面中,舞者在舞臺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丙圖,光源經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時飛來一只小蟲落在凸透鏡上,則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D.丁圖,小薇按照圖示將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清晰的像變模糊,只將光屏靠近凸透鏡時,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近視眼鏡9.(2分)(2022 北京)小京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看到了提示牌上“關燈”兩字放大的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關燈”兩字放大的像是實像B.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在凸透鏡的焦點上C.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D.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10.(2分)(2022 十堰)如圖是某校園監控攝像頭,從安保室電腦上可以看到此攝像頭拍攝的學生出入校園的畫面,攝像鏡頭所成的像與下列設備成像特點相同的是( ?。?br/>A.汽車觀后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放大鏡二.多選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11.(2分)(2022 聊城)下列對各光學現象的相應解釋或描述,正確的是( )A.甲:入射光垂直射向鏡面時,入射角等于0°B.乙:蠟燭遠離玻璃板時,玻璃板后面蠟燭的像大小不變C.丙:點燃蠟燭前,需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D.?。菏沁h視眼矯正后的成像光路圖12.(2分)(2022 黑龍江)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導致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圖中能反映出近視成因及矯正方案的是( ?。?br/>A.B. C.D.13.(2分)(2022 天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投影儀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律B.照相機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律C.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將蠟燭靠近透鏡,光屏遠離透鏡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將蠟燭靠近透鏡,光屏靠近透鏡三.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4.(4分)(2022 泰州)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該透鏡的焦距為 cm。實驗中,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變,把點燃的蠟燭放在“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燭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 ?。ㄟx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生活中利用這類透鏡來矯正 眼的視力缺陷。15.(4分)(2022 晉中)如圖所示,西漢時期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闭埬阌脤W過的光學知識判斷“削冰令圓”就是把冰塊制成 鏡,若要“火生”應把“艾”放在鏡的 位置。16.(4分)(2022 賀州)如圖所示的四個透鏡,屬于凸透鏡的有 ,屬于凹透鏡的有 (兩空均填編號)。17.(4分)(2022 襄陽)新冠病毒仍在,防疫意識不減。照相機記錄下了各地醫護人員辛勞抗疫的工作畫面。照相機的鏡頭是 透鏡,當鏡頭靠近醫護人員時,所成像的大小會變 。18.(4分)(2022 寧夏)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靶略肼暦ā敝薪故覂妊b修和鄰里噪聲擾民,這是 減弱噪聲。疫情防控期間,進入公共場所需要手機掃碼登記,如圖所示。手機攝像頭相當于 透鏡,當手機遠離二維碼時,所成的像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9.(4分)(2022 廣西)在較暗的室內,手持一個凸透鏡,在白墻和點燃的蠟燭間移動(離墻近些),在墻上能看到燭焰 ?。ㄟx填“正立”或“倒立”)縮小的像,根據這個原理可制成 ?。ㄟx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四.作圖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20.(2分)(2022 黔東南州)如圖所示,請分別畫出AB的入射光線和CO的折射光線。21.(2分)(2022 百色)如圖所示,請完成圖中兩條入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光路圖。22.(2分)(2022 鄂爾多斯)如圖,MN為透鏡主光軸,S'是光源S通過透鏡所成的像,請在圖中畫出透鏡位置和種類,并確定透鏡右側焦點F的位置。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23.(5分)(2022 長春)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1)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 。(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實像, 就是應用這一成像規律制成的。(3)完成圖乙中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光路圖。24.(5分)(2022 益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1)若發現凸透鏡表面沾滿了灰塵,下面去除灰塵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ㄟx填序號);A.直接用手將灰塵擦去B.先用水沖洗,再用柔軟紙巾輕輕擦干C.用毛巾將灰塵擦去(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須將蠟燭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鏡的 ?。ㄟx填“同側”或“異側”),并且燭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3)做完實驗后,將凸透鏡平放在物理課本封面上,通過透鏡看到書名《物理》的“物”字形狀是下圖中的 。25.(5分)(2022 錦州)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 cm。(2)小明在某次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 ?。ㄟx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依據此成像原理制成的;(3)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則人眼在圖中 ?。ㄟx填“A”或“B”)處能觀察到燭焰的像;(4)小明在圖乙中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的適當位置放一副眼鏡,發現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 ?。ㄟx填“近視”或“遠視”)眼鏡。26.(5分)(2022 南充)小明在科技節上利用凸透鏡制作一個照相機,他找到了一個凸透鏡和一些器材,首先在實驗室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部分操作如下:(1)實驗前先調節燭焰、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2)當蠟燭到凸透鏡距離為20cm時,能在光屏上呈現等大的像,則該凸透鏡焦距f= cm;(3)小明將蠟燭移動到距離凸透鏡30cm處,調節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呈現清晰倒立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4)小明用一個凸透鏡做成照相機的鏡頭,能在底片上呈現清晰的近處景物的像,而遠處景物的像卻相當模糊,小明找來了家中廢棄的眼鏡鏡片放在自制照相機鏡頭前,發現遠處景物的像也變得清晰了,則該鏡片屬于 ?。ㄟx填“近視”或“遠視”)眼鏡;取走鏡片,他 (選填“增大”或“減小”)相機鏡頭與底片的距離也能使遠處景物的像變得清晰。六.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27.(3分)(2021秋 大連期末)學習了透鏡知識,同學找來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如圖所示,把一只鉛筆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瓶,可以看到筆放大的像。將筆逐漸遠離玻璃瓶,看到筆的像逐漸變大,之后看到“筆”水平方向上翻轉了過來,繼續遠離,發現翻轉的“筆”逐漸變小。請根據所學的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上述現象。28.(3分)(2022秋 龍勝縣期中)在一些森林地區,常見到警示牌上寫著:不要在林中隨便丟棄盛有飲料的透明飲料瓶。這是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利用所學光學知識解釋該現象。29.(3分)(2022 福建模擬)在居室養幾尾漂亮的金魚,既能美化環境,又能調節心情,但是今年夏天,小林家擺放在窗臺上的球形金魚缸竟然引燃了附近的窗簾,稱為火災的“縱火犯”如圖示,請運用所學的光學知識,系統的解釋一下原因。七.綜合應用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30.(5分)(2022 南海區模擬)現如今的大街小巷,不論哪里,都能看到這樣的人:他們齊刷刷低頭盯著屏幕,手里拿著手機:玩游戲、看視頻、發微信……這就是“手機依賴癥”的表現,他們被稱為“低頭族”。(1)如圖甲所示,用相機拍照時,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 ?。ㄟx填“倒立”或“正立”)的、縮小的實像。鏡頭靠近人時,像的大小將變 ,此時像會 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用相機拍攝遠近不同的物體時,通過伸縮鏡頭,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這個操作過程便是“調焦”,如圖乙所示。(2)小春同學發現手機不能“調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將手機拿到實驗室去探究,實驗數據如表,根據表中數據,判斷手機鏡頭的焦距大約為 。序號 1 2 3 4 5 6 7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A.0.005m B.0.05m C.0.5m D.5m(3)手機拍攝遠近不同的物體不需要“調焦”的原因:是因為手機鏡頭焦距 ?。ㄟx填“較大”或“較小”),拍攝時物距都遠大于2倍焦距,像距變化的范圍比較 ?。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所以不需要“調焦”。31.(5分)(2022 武漢模擬)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1)調整實驗器材高度時,蠟燭 ?。ㄟx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2)他用同一凸透鏡做了兩次實驗,如題1圖、題2圖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畫出),其中成縮小像的是題 ?。ㄟx填“1”或“2”)圖。(3)本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ㄌ钭帜福?。A.5cm B.8cm C.10cm D.15cm(4)在題2圖中將一鏡片放在燭焰和透鏡之間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將光屏向左移動,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則所加鏡片可以矯正題 (選填“3”或“4”)圖中的視力缺陷。(5)如題5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發光體AB所處的位置,請你根據所學的透鏡知識,用特殊光線作出AB在光屏上所成像A'B'的大致位置。32.(5分)(2021秋 金山區期末)小明學習凸透鏡的相關知識后,知道了遠視眼鏡鏡片是凸透鏡。他發現左右兩個鏡片的度數不同,那么遠視眼鏡鏡片的度數與其焦距存在怎樣的關系呢?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同一物體經度數不同的鏡片所成的實像,實驗現象及數據記錄在如表中。鏡片度數 序號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成像大小250度 1 60 120 放大2 80 80 等大3 100 67 縮小200度 4 80 133 放大5 100 100 等大6 150 75 縮小100度 7 等大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與4或3與5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 。②小明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驗序號2、5的數據,得出250度鏡片的焦距是 厘米、200度鏡片的焦距是 厘米,據此他得到鏡片度數和焦距的數量關系為 。③請將表格中的數據填寫完整。達標檢測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解答】AB、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凹透鏡,故AB錯誤;C、該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為凸透鏡,故C正確;D、該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凸透鏡,也不是凹透鏡,故D錯誤。故選:C。2.【解答】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其成像原理與凸透鏡類似,要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的物距應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體可以位于圖中的D點處。故選:D。3.【解答】由圖示和題意可知,此時的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實像),由凸透鏡成實像的規律可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實際應用是照相機。故選:A。4.【解答】手機的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利用其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要拍面部特寫,此時的像會變大,像距變大,物距變小,可以把手機靠近面部一些;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5.【解答】A、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故A錯誤;B、物體通過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故B正確;CD、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故CD錯誤。故選:B。6.【解答】“水晶餅”中間厚、邊緣薄,屬于凸透鏡,凸透鏡使太陽光發生折射,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7.【解答】A、系統屏幕邊框呈黑色是由于所選材質對光的反射能力較弱,故A錯誤;B、該系統的核心光學元件是凸透鏡,故B正確;C、該系統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故C錯誤;D、該系統的攝像頭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故選:B。8.【解答】A、水球被氣泡變為了兩部分,中間是空氣,氣泡周圍是水,這個時候整個水球就變成了兩個透鏡,外圈成為了一個凸透鏡,所以呈現出一個倒立的實像,內圈相當于變成了凹透鏡,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正立的虛像,故A正確;B、因為光滑的舞臺相當于平面鏡,所以看到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B錯誤;C、凸透鏡成實像時,所有透過透鏡的光會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蟲落在透鏡上后,整個物體發出的光雖有一小部分被擋住,但總會有一部分光通過凸透鏡而會聚成像,因此,像與原來相同,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故C錯誤;D、將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也變得模糊了,只將光屏靠近透鏡移動時,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說明眼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應用于遠視眼鏡,故D錯誤。故選:A。9.【解答】A、由圖可知,物體通過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錯誤;BCD、當物體通過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時,物距小于焦距,即提示牌上“關燈”兩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故BD錯誤、C正確。10.【解答】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A、汽車的觀后鏡是凸面鏡,主要利用凸面鏡能使光線發散的特點,可以起到擴大視野的目的,故A錯誤;B、照相機是把發光板放在較遠處,移動光屏,直至出現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C、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D、放大鏡是物體經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B。二.多選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11.【解答】A、入射光垂直射向鏡面時,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為0°,所以入射角等于0°,故A正確;B、蠟燭遠離玻璃板時,由于像與物體等大,所以玻璃板后面蠟燭的像大小不變,故B正確;C、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需要調整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所以該調節要在點燃蠟燭后,故C錯誤;D、由圖可知,該透鏡為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所以丁圖是近視眼矯正后的成像光路圖,故D錯誤。故選:AB。12.【解答】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所以A是近視眼的成像情況。近視眼需戴凹透鏡矯正,所以C是近視眼的矯正做法,故AC屬于近視眼成因及矯正。故選:AC。13.【解答】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此時成像的性質一定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屬于照相機原理,故A錯誤,B正確;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記憶口訣,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需將蠟燭靠近透鏡,光屏遠離透鏡,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三.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4.【解答】平行于主光軸的平行光線經過凸透鏡會會聚到焦點上,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凸透鏡的焦距;由圖可知凸透鏡在40cm刻度處,焦點在52cm刻度處,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透鏡的焦距為12.0cm;蠟燭在20cm刻度線上,凸透鏡在40cm刻度線上,u=40cm﹣20cm=20cm,凸透鏡的焦距是12.0cm,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故答案為:12.0;放大;遠視。15.【解答】要取火需要將光線會聚,所以應該將冰塊制成凸透鏡,透鏡會把光線集中在焦點上時,所以當把艾放在焦點上時,會隨著溫度的升高達到燃點時即可燃燒。故答案為:凸透;焦點。16.【解答】如圖,②③透鏡中間比邊緣厚是凸透鏡;①④透鏡中間比邊緣薄是凹透鏡。故答案為:②③;①④。17.【解答】(1)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當鏡頭靠近醫護人員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所成像會變大。故答案為:(1)凸;(2)大。18.【解答】(1)禁止室內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2)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手機掃描二維碼,二維碼在手機攝像頭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手機鏡頭遠離二維碼時,物距增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答案為:在聲源處;凸;變小。19.【解答】點燃的蠟燭在墻上能接收到像,由于凸透鏡離墻近些,說明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墻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人們利用這個原理制成了照相機。故答案為:倒立;照相機。四.作圖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20.【解答】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由此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如下圖所示:。21.【解答】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如圖:22.【解答】像物在凸透鏡主光軸的兩側,故是凸透鏡成實像的情況;連接物像的端點S、S′與主光軸交于O點,O點為凸透鏡的光心,過O點作出凸透鏡;從S點平行于主光軸作一條入射光線折射后過S′,與主光軸的交點為焦點F,如下圖所示:。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23.【解答】(1)實驗前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們在同一高度上,這樣使完整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時,光屏上出現一個清晰倒立的實像,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成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應用這一成像規律制成的;(3)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如下圖所示:。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縮??;照相機;(3)見解答圖。24.【解答】(1)A、凸透鏡上有灰塵,用手擦拭,因為灰塵是顆粒能夠劃傷凸透鏡,故A不合理;B、先用水沖洗,再用柔軟紙巾沿著一個方向輕輕擦干可減少對鏡頭的劃傷,故B合理;C、直接用毛巾將灰塵擦去,毛巾或灰塵顆粒能夠劃傷凸透鏡,故C不合理。故選:B;(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也就是得到實像,必須將蠟燭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鏡的左右異側;(3)將凸透鏡平放在物理課本封面上,書名《物理》的“物”字在凸透鏡的焦點以內,所以此時透過凸透鏡我們能看到正立、放大的“物”的虛像,故選:A。故答案為:(1)B;(2)異側;(3)A。25.【解答】(1)平行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就是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焦距,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50.0cm﹣40.0cm=10.0cm;(2)由圖丙可知,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為u=25.0cm 10.0cm=15.0cm,像距為u=55.0cm 25.0cm=30.0cm,凸透鏡的焦距為f=10.0cm,故2f>u>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是投影儀的制作原理;(3)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7.0cm刻度線處,此時u=17.0cm 10.0cm=7.0cm,u<f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接不到,透過凸透鏡觀察蠟燭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與成像物體同側,所以應從B處觀察;(4)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眼鏡的鏡片,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將光屏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說明該鏡片把光線會聚了,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該眼鏡是遠視眼鏡。故答案為:(1)10.0;(2)放大;投影儀;(3)B;(4)遠視。26.【解答】(1)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實驗前先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線上;(2)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u=v=2f=20cm,則f=10cm;(3)蠟燭距凸透鏡30cm處時,即u>2f時,調節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呈現清晰倒立縮小的實像;(4)小明用一個凸透鏡做成照相機的鏡頭,能在底片上呈現清晰的近處景物的像,而遠處景物的像卻相當模糊,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拍攝遠處景物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可使光線的會聚點推遲延后,即先讓光線發散,因此需要在自制照相機鏡頭前放一個凹透鏡,近視眼鏡的鏡片為凹透鏡,故該鏡片屬于近視眼鏡,取走鏡片,他應減小像距,即減小相機鏡頭與底片的距離也能使遠處景物的像變得清晰。故答案為:(1)凸透鏡;(2)10;(3)實;(4)近視;減小。六.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27.【解答】裝有水玻璃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鉛筆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的移動時,實際是物體逐漸遠離凸透鏡,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當物體在一倍焦距內靠近焦點時,透過透鏡會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像正立且會逐漸變長,繼續遠離,當到達一倍焦距以外時,鉛筆尖忽然改變方向,由正立的虛像變為倒立的實像;繼續向遠處移動,到達某一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并且像先變長后變短。28.【解答】盛有飲料的透明飲料瓶形狀是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形狀特點,它能使太陽光會聚于焦點,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容易使樹葉,樹枝或枯草燃燒,造成火災,所以不要在林中隨便丟棄盛有飲料的透明飲料瓶。29.【解答】球形魚缸相當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如果熱量集中,會引燃窗簾,造成了火災事故。七.綜合應用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30.【解答】(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鏡頭靠近人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會遠離透鏡,像要變大。(2)由表中數據可知,當物距u>0.50m時,像距v保持在0.5cm=0.005m左右,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當物距遠大于2倍焦距時,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選A。(3)因為這種手機鏡頭的焦距小,物距都遠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變化的范圍小,這樣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需要“調焦”。故答案為:(1)倒立;大;遠離;(2)A;(3)較??;小。31.【解答】(1)進行凸透鏡成像實驗時,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所以需要點燃蠟燭后再調節實驗器材高度。(2)凸透鏡成實像時,1圖,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圖,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3)1圖,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2f,2f>v>f 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50.0cm﹣20.0cm=30.0cm,30.0cm>2f,v=65.0cm﹣50.0cm=15.0cm,2f>15.0cm>f,解得,15.0cm>f>7.5cm﹣﹣﹣﹣﹣﹣①2圖,2f>u>f,v>2f 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50.0cm﹣32.0cm=18.0cm,2f>18.0cm>f,v=73cm﹣50cm=23cm,23cm>2f,解得,11.5cm>f>9.0cm﹣﹣﹣﹣﹣﹣②由①②得,11.5cm>f>9.0cm,ABD不在該范圍,C選項在此范圍,故選C。(4)3圖,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是近視眼,需要凹透鏡矯正。4圖,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是遠視眼,需要凸透鏡矯正。在題2圖中將一鏡片放在燭焰和透鏡之間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將光屏向左移動,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說明所放的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是矯正遠視眼的凸透鏡,故選4圖;(5)連接AO并延長,過A點作主光軸的平行線交凸透鏡一點,連接該點和凸透鏡的焦點F并延長,與AO的延長線交于一點A′,該點是物體AB的A點像的位置,作該點垂直于主光軸,即為AB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致位置。如下圖所示:。故答案為:(1)需要;(2)1;(3)C;(4)4;(5)見上圖。32.【解答】①驗序號2與4或3與5,物距相等,鏡片的度數不同,像距也不同,2比4的度數大,但2比4的像距小,3比5的度數大,但3比5的像距小,可得:物距相同,鏡片的度數越大,像距越小;②當u=2f時,成等大、倒立的實像,此時像距等于物距,由2組數據可知,物距與像距均等于80cm,可知250度鏡片的焦距f=×80cm=40cm;由5組數據可知,200度鏡片的焦距:f′=×100cm=50cm;250度鏡片的焦距f=40cm=0.4m,200度鏡片的焦距f′=50cm=0.5m,分析可發現鏡片度數與焦距的乘積均為100,則可得鏡片度數和焦距的數量關系為:度數=100×或度數=;③根據以上結論可知,100度鏡片的焦距為:焦距===1m=100cm;要成等大的像,像距=物距=2×焦距=2×100cm=200cm。故答案為:①物距相同,鏡片的度數越大,像距越??;②40;50;度數=;③200;200.。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