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第19課 七七事變和全民族抗戰導學案一、教學目標七七事變爆發時間及影響、國共第二次合作時間,正式形成標志及影響、淞滬會戰爆發時間及影響、南京大屠殺發生時間及影響二、重難點:1、重點: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2、難點: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影響三、課前預習(學生自主學習)第19課 七七事變和全民族抗戰模塊一1、七七事變的爆發(1)時間:(2)地點:(3)歷史意義:(4)七七事變又叫:模塊二1、七七事變發生過程中犧牲的愛國將領:2、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內容:模塊三1、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標志:2、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歷史意義:模塊四1、日本局部侵華,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的是:2、日本全面侵華,中國軍民開始全面抗戰的是:模塊五1、淞滬會戰的爆發時間:2、淞滬會戰中的主要戰役:3、淞滬會戰的歷史意義:模塊六1、南京大屠殺的爆發(1)時間:(2)地點:(3)概況:2、南京大屠殺的特點:3、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4、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紀念日:5、南京大屠殺爆發,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的中國人數是:參考答案模塊一1、(1)1937年7月7日(2)盧溝橋(3)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盧溝橋事變模塊二1、趙登禹、佟麟閣2、根據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模塊三1、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2、(1)以國共為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2)國共第二次合作壯大了抗日力量,對全民族抗戰的勝利起著關鍵的作用模塊四1、九一八事變2、七七事變模塊五1、1937年8月13日2、寶山保衛戰(姚子青)、四行倉庫戰斗(謝晉元)3、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模塊六1、(1)1937年12月13日(2)南京(3)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2、規模大、時間長、手段殘忍、危害嚴重、遇害人數多3、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犯下的嚴重罪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4、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5、30萬人以上四、鞏固提升練習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一、選擇題1.標志著中國人民局部抗日戰爭開始和全民族抗日戰爭開始的歷史事件分別是( )A.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B.西安事變、七七事變C.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D.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2.中國近代史上,佩戴下圖所示臂章的軍隊,應出現在哪一歷史時期( )A.北伐戰爭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C.長征時期 D.十年內戰時期3.為了取得抗戰的勝利,國共兩黨實現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成立中國同盟會B.組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C.組成民主聯合戰線D.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4.1937年,某報紙評論:“平時軍人開小差,一般人夸為精明干練;今日壯丁逃兵役,人人普遍罵為冷血動物。”這主要是因為( )A.井岡山根據地創建B.抗日救亡運動高漲C.百團大戰鼓舞人心D.抗日戰爭即將勝利5.日本三菱綜合材料公司承認在二戰期間侵犯中國勞工人權的歷史事實,并向中國受害勞工謝罪。勞工問題只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眾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體現日本法西斯滅絕人性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C.八一三事變 D.南京大屠殺6.下列事件能說明國共兩黨合作就有利于中國社會發展的是( )①五四運動 ②北伐戰爭 ③抗日戰爭 ④解放戰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材料分析題7.近代以來,日本是侵略我國的主要國家。日本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浴血奮戰,保家衛國!請根據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務。【永定河的怒吼】說起“盧溝橋”,老人眼中立刻閃爍著淚花,深邃的目光將我們帶入他記憶中的1937年7月7日。那天夜里……日軍揚言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內搜查,并鳴槍示威。中國守軍……拒絕日軍入城。日軍即于當夜炮擊宛平城。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掄起大刀向侵華日軍沖殺而去。(1)上述材料是《我在盧溝橋保家衛國的日子》中的文字,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盧溝橋事變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2)材料中“日軍揚言一名士兵失蹤”是事實嗎?為什么?第二十九軍的將士中犧牲的代表人物是誰?他的行為體現了怎樣的民族精神?【危機中再合作】國民黨中央通訊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國公開發表了共產黨于7月15日遞交的《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當此國難極端嚴重民族生命存亡絕續之時,我們為著挽救祖國的危亡,在和平統一團結御辱的基礎上,已經與中國國民黨獲得了諒解,而共赴國難了……”(3)材料中所說的國共兩黨“共赴國難”體現在哪些方面?【牢記侵略戰爭】2016年12月13日上午,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清晨7時,紀念館舉行了國旗下半旗儀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具有世界意義和重大影響的歷史教科書,將向所有世人和來者表明“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諼,祈愿和平”。(4)我國設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有何意義?參考答案1.C 解析:本題考查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故選擇C項。2.B 解析: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根據國共兩黨的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故選擇B項。3.D 解析: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這樣,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故選擇D項。4.B 解析:1937年發生的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題干材料所描述的情況,故選擇B項。5.D 解析: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大屠殺,犯下了滔天罪行。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這一事件最能體現日本法西斯滅絕人性的暴行,故選擇D項。6.B 解析: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進行的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使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故選擇B項。二、材料分析題7.(1)盧溝橋(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不是。因為當中日雙方仍在交涉之時,日軍卻突然炮轟盧溝橋和宛平城。可見,士兵失蹤只是日本發動事變的借口。佟麟閣和趙登禹。體現了堅決抵抗侵略、誓死保衛國土的愛國精神。(合理即可)(3)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被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國共兩黨軍隊與日軍作戰,實現了全民族的抗戰。(4)提醒國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合理即可)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