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通過觀察家蠶和蝗蟲的發育過程,舉例說出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的異同點。(二)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與思考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描述生命現象的能力。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合作、交流與創新。(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關注昆蟲在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及關系。2.辯證地看待昆蟲與人類的關系。二、教學重點1.描述家蠶、蝗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異同點。三、學時難點舉例說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異同點。四、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情境導入,引人入勝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 引人入勝 觀察圖片,聽詩句,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1.展示教師大學時期野外實習制作標本的照片和外出旅游時見到的“繅絲”照片。 2.提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科學么? 用教師親身經歷拉近學生的距離。用詩句設置懸念,用優美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活動2【活動】呈現目標,明確任務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呈現目標 明確任務 學生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學習任務。 幻燈片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任務明確化、具體化,對學生學習具有導向、激勵、凝聚等心理作用。活動3【講授】探索新知 ——學習任務一,家蠶的生殖和發育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探索新知 ——學習任務一 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學生介紹自己對家蠶的了解,回答相關問題。 活動一:“話說家蠶” 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你知道家蠶的一生是怎樣的么?有關家蠶,大家對它有哪些了解么?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1.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學案1-3題。 2.表達交流。 (1)學生上臺進行排序,使用電子白板交互,明確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 (2)在教師指導下梳理家蠶生殖和發育的特點,生殖方式為有性生殖,發育過程:卵、幼蟲、蛹、成蟲。 (3)比較家蠶的幼蟲、蛹和成蟲的形態特點及生活習性,歸納總結出變態發育的概念。(4)觀看視頻,明確家蠶的發育過程。 (5)在教師指導下,修改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活動二:觀察與思考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頁,完成學案1-3題。題如下: (1)將課本第10頁圖片按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進行排序 。家蠶的一生要經過 、 、 和 時期。 (2)指導學生說出家蠶的生殖特點:家蠶的生殖方式是 。這種生殖方式的特點是 。 (3)比較家蠶的幼蟲、蛹和成蟲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完成學案表格) 2.指導學生表達交流。 (1)播放ActivInspire(普羅米修斯電子交互白板)的家蠶發育過程的排序,指導學生排序。 (2)引導學生梳理家蠶的生殖和發育的特點。 (3)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變態發育的重要概念。 (4)播放視頻“家蠶的發育”。 (5)“小小詩人我來當”,指導學生修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使之變得既科學,又具有藝術性。 通過學案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借助白板交互性,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使活動更有針對性。 理解家蠶的生殖和發育特點,完成知識目標。 幫助學生形成重要概念。 通過視頻,明確家蠶的發育過程。 既加深對家蠶的發育過程理解,又與課前導入相呼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1.學生舉例回答。 2.學生進行貼圖游戲,并進行描述蝴蝶的發育過程。 3.總結歸納完全變態的概念。 活動三:貼圖小游戲 1.提問:與家蠶生殖和發育一樣的昆蟲還有哪些? 2.組織學生做貼圖小游戲。請同學上臺將蝴蝶發育的四個階段簡筆畫圖片進行排序,并講解。 3.引導學生歸納完全變態的概念。 學生舉例,同時利用游戲進行對知識的鞏固,內化知識,并形成重要概念。活動4【講授】探索新知 ——學習任務二,其他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蝗蟲部分)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探索新知 ——學習任務二 其他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蝗蟲部分)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蝗蟲的生活史標本,自主學習蝗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思考、討論問題。 1.蝗蟲的一生經歷了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2.蝗蟲的幼蟲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被稱為若蟲。 3.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的發育過程為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蟋蟀、螻蛄、螳螂等。 展示蝗蟲的生活史標本,組織學生閱讀課本第11頁“其他昆蟲的發育”,思考學案問題,并在書中圈畫。 1.蝗蟲的一生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2.蝗蟲的幼蟲有什么特點? 3.什么是不完全變態發育?有哪些昆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 此環節主要為學生觀察標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既體現學科特點,又達成了學習目標。活動5【活動】思維拓展,生物論壇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思維拓展 生物論壇 1.觀察圖片,思考問題。總結得出外骨骼不能隨蝗蟲身體長大而長大,因此需要蛻皮。 2.觀看圖片,思考問題。了解生物防治。 1.展示“金蟬脫殼”的圖片,引導學生解釋金蟬脫殼的現象呢?那這里的殼指的是什么呢? 2.展示蝗蟲危害的圖片,提問滅蝗的最佳時期是什么?介紹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 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拓展思維。 辯證地看待昆蟲與人類的關系,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了解科學前沿知識。活動6【活動】知識小結,思維導圖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知識小結 思維導圖 學生談學到了什么?并歸納總結,填寫表格。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帶領學生總結、歸納,完成表格家蠶和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的異同。 圍繞學習目標,以表格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加深理解。活動7【練習】自我診斷,反饋補償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自我診斷 反饋補償 完成教師展示的習題進行檢測。 展示習題,指導學生完成。 進行終結性評價。活動8【活動】技能訓練,提出問題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技能訓練 提出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提出問題,其他組同學作答。學生討論,進行評價。 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提出問題,其他組同學作答,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評價。 采取自己提出問題的方式,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學會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