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導學案一、教學目標抗日戰爭進行相持階段后,日軍對國民政府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政策變化、全民族抗戰中涌現的民族英雄、中共七大的召開時間、內容及影響、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間、原因和抗戰勝利的原因二、重難點1、重點:中共七大的召開時間、內容、影響、抗戰勝利原因2、難點:日本為何無條件投降?三、課前預習(學生自主學習)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模塊一1、日本改變侵華策略:2、國民政府的抗戰:3、中共抗日斗爭:模塊二1、中國全民抗戰具體事例:2、中共七大的召開(1)時間:(2)地點:模塊三1、中共七大的主要內容:2、中共七大的歷史意義:模塊四1、中國軍隊戰略反攻的形勢:2、中國軍隊展開全面反攻的標志:3、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間:4、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時間:模塊五1、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影響:2、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模塊六1、抗戰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2、中國人民勝利紀念日:3、抗日戰爭勝利留下的啟示:4、中國近代史上兩次中日戰爭:5、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參考答案模塊一1、(1)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輔之以軍事打擊(2)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3)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2、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國民黨頑固派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3、中國共產黨在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了大生產運動,打破日偽軍的封鎖模塊二1、棗宜會戰中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2、(1)1945年4月(2)延安(3)模塊三1、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2、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模塊四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發起的局反攻取得一系列勝利;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并出兵東北;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站》的聲明2、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站》的聲明3、1945年8月15日4、1945年9月2日模塊五1、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2、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建立了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史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模塊六1、它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2、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3、落后就要挨打、團結就是力量,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主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4、甲午中日戰爭、抗日戰爭5、抗日戰爭四、鞏固提升練習一、選擇題1.日本侵略軍占領廣州、武漢后改變了侵華戰略方針,主要因為( )A.日本戰線太長,兵力與財力不足B.英美等國政府支援中國抗戰C.國民政府在抗日問題上出現動搖D.汪精衛成立了效忠日本的偽政權2.1941年,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是( )A.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B.主張和平解決C.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D.支持事件制造者3.皖南事變發生后,周恩來發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題詞。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A.認定國共合作實際上已經破裂B.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C.要獨立自主地擔負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責任D.堅持抗戰,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4.這是一次明確確定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大會,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戰勝利后中國光明前途的大會。這次大會是( )A.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B.遵義會議C.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5.下列圖片反映了中國歷史上臺灣回歸祖國的史實,這兩次回歸分別結束了哪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殖民者的投降書 慶祝臺灣光復A.西班牙、日本 B.荷蘭、法國C.荷蘭、日本 D.葡萄牙、日本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這首童謠反映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A.實行了全民族抗戰B.建立了敵后抗日根據地C.進行了正面戰場抵抗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7.七七事變后,面對日軍大舉入侵,中國軍民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道捍衛民族尊嚴的銅墻鐵壁,用誓死不屈的意志豎起了國家獨立的風帆。重溫抗戰史再次感受悲壯而振奮的過去,并完成相關問題。【震撼的戰役】材料一 這是抗戰爆發后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傷亡失蹤數萬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戰果,殲滅日軍1萬余人。材料二 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曾對某次戰役作了這樣的描述:“從晉西高山,到東海海岸,從黃河畔到長城邊,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戰斗是熾烈而無情的。”(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哪次著名戰役?這次戰役在中國抗戰爭史上有何重大意義?(2)材料二中“某次戰役”指什么?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這場戰役的目標及重大影響。【勝利的奠基】材料三 這次會議會期50天,共舉行全體會議21次,是黨的歷史上時間最長、舉行全會最多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獨立制定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正確路線和方針。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真正成熟,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統一。(3)材料三中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哪次重要會議?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次會議的內容。【歡慶的日子】日本向盟軍投降的儀式臺灣人民歡慶勝利(4)根據所學知識,指出加速并促進以上兩個場面到來的重大因素。(5)依據以上材料及問題,概括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原因。答案1.A解析:廣州、武漢淪陷后,日軍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和國內資源緊張,遂改變策略,故選擇A項。2.A 解析: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并堅持抗戰,故選擇A項。3.D 解析:由“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可知,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抗戰,故選擇D項。4.C 解析:1945年,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中共七大,在這次會議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故選擇C項。5.C 解析: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故選擇C項。6.A 解析: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全民族抗戰,并最終取得了勝利,故選擇A項。7.(1)臺兒莊戰役。臺兒莊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2)百團大戰。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重大影響:百團大戰歷時數月,戰果輝煌,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3)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七大)。內容: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抗日戰爭的豐富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4)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9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5)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②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