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知道水與生命的關系;2.運用示意圖,掌握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以及洋流的分布規律;3.通過電解水實驗知道水的組成,學會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授課內容 模塊一 地球上的水 模塊二 水的組成教學內容2021年從7月19日6時到20日晚,河南鄭州出現暴雨。鄭州全市多條河流水位持續上漲并出現險情,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城區積水嚴重。從7月20日17時起,鄭州市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于7月20日20時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19日,河南有794個站出現大暴雨(100毫米以上),河南鄭州和平頂山局地出現特大暴雨,嵩山等5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的日雨量已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據@鄭州氣象 消息,20日08時至17時,鄭州市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強度達到“千年一遇”。這么多降水都是怎么“從天而降”的呢? 一、水的分布1.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 和 形式存在。2.水的分布: 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覆蓋了地球大約71%的表面。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在陸地上的淡水水體中, .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 ,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氣水所占比例極小。3.地球上各種狀態的水,在溫度等條件的改變下,會發生變化,因此地球上各種水體是 的。二、水的循環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 、 、 、 、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循環。水循環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1)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會以 、 和 三種形態出現。(2)導致水循環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環:<1>小循環:① :陸地—大氣;② :海洋—大氣。 <2>大循環: :海洋—陸地—大氣。 (4)水循環的重要性: 。(5)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主要體現在下列三點: ①水循環 ,促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地更新; 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 ③影響著全球氣候,塑造著 。三、水資源的分布 1.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內陸和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貧乏。2.我國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3.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 ;時間分布不均衡, 。 思考與討論:中國作為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我們能夠在當中做些什么呢? 題組一 水的分布【例題1】以下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B.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 D. 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例題2】水是生命的乳汁、經濟的命脈,是自然界奉獻給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關于地球上的水說法錯誤的是( ) A. 水循環按照固態→液態→氣態的固定順序循環進行B. 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C. 大量開采地下水,對環境會造成損害D.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華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滿大地 【例題3】“山上多植物,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這句諺語形象地說明了( )A. 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 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庫C. 治山要治水 D. 根的特性 【例題4】2012年,大旱第三年襲擊云南,全省90個監測站出現氣象干旱,120多條中小河流斷流,400多座小型水庫和壩塘干涸。昔日碧波蕩漾的水庫干涸見底,郁郁蔥蔥的森林正在焦渴中枯死;政府的送水車奔馳在塵土飛揚的村村寨寨,村民們排著長隊在驕陽下等待著一瓢一瓢地取水,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人背馬馱行走在陡坡峭壁,找水拉水;大批工廠和服務行業因缺水停產停業……閱讀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問題。(1)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水資源不足,將嚴重影響人類生存。請結合下表回答:水資源緊缺程度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1 700~3 0001 000~1 700500~1 000<500我國人均水量為2 300 m3·a-1(m3·a-1為單位符號:立方米/年),居世界第八十幾位,水資源緊缺程度為________。(2)緩解旱情,從我做起。你對節約用水有何建議?(至少答兩條) .【變式1】關于“井水不犯河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確,井水不會流到河水中去 B.錯誤,井水一定會流到河水中去 C.錯誤,井水和河水有流通,取決于哪個水位高 D.錯誤,是河水流到井水中【變式2】2017 年 10 月 1 日,三峽大壩首次開啟深孔泄洪,5 日開啟 4 個深孔泄洪,7 日則開啟全部 6 個深孔泄洪,控制三峽水庫蓄水進程平穩有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從地球水體分類和比例來看,陸地水資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B. 從水循環角度講,“三峽泄洪”會影響地表徑流這一環節 C. 三峽水庫投入使用后,影響了三峽水庫周圍的水循環 D. 在泄洪過程中,水庫水位逐漸下降,大壩底部承受水的壓強逐漸減小【變式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寶貴。下列對水的“多”與“少”的描述錯誤的是 ( ) 地球上水的總量多,淡水少 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水量少C. 生活中接觸的純水多,水溶液少 D. “南水北調”工程說明我國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 【變式4】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下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 全球淡水資源分布不均衡 亞洲的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多C. 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 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題組二:水的循環【例題1】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下圖所示,該圖表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X、Y和Z表示水循環中的三個階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X是蒸發,Y是水汽輸送,Z是降水 B.X是蒸騰,Y是徑流,Z是降水C.X是水汽輸送,Y是蒸發,Z是凝固 D.X是蒸發,Y是水汽輸送,Z是凝結【例題2】根據水循環的環節圖,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人類活動對下列的哪個環節施加影響(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例題3】讀“水循環示意圖”,關于圖中水循環各環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對③的影響B. 人工增雨會改變④的時空分布C. 圖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是降水D. 植樹造林種草會造成⑥的減少 【例題5】請分析下列水資源的相關圖示,回答問題: (1)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⑥表示的環節是________。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長江水引至華北地區)主要是通過改變水循環中的________環節(填序號.),來達成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3)請閱讀資料一和資料二: 資料一:水資源緊缺指標緊缺程度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人均水量(米 3/年)1700-30001000-1699500-999<500資料二: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上述資料顯示,浙江省用水緊缺程度屬于________。(4)水資源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節約用水,請你說出一種節約用水的具體方法________。 考點二:水的電解1.水電解器、直流電源,如圖所示。 2.電解水的實驗及結論:顏色無色沸點100℃氣味無味凝固點0℃狀態液態水的異常現象一定質量4℃時體積最小(1)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2)可以觀察到: , ;(3)用點燃的火柴接觸液面下降較多(即產生氣體體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 ,(火焰呈淡藍色,點燃時發出一聲輕微的爆鳴聲),這個玻璃管中產生的是 ;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 ,這是氧氣;(4)產生氫氣的那個電極是 ,產生 的那個電極是 ; (口訣: )(5)通過精確實驗測得電解水時, 。(6)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過程的文字表達式:(7)實驗結論: , 。氣體體積體積比檢驗氣體是什么氣體正極少=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氧氣負極多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氫氣考點三:水分子的構成1.如圖所示,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 和 ,氫原子兩兩結合形成 ,氧原子兩兩結合形成 。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氫和氧(元素)組成的。( )題組一: 水的三態【例題1】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汽化形成的,后者是液化形成的【變式1】圖中,水的三態之間轉化過程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標注都正確的是( )A. B. C. D.【變式2】關于水的性質:純凈的水的顏色是______色, 水的氣味是______氣味,水的味道是_______味道,水在常溫下的狀態是_______。 在1標準大氣壓下, 水的凝固點為_____℃, 沸點為_______℃, 水的異常現象是 水結冰時體積________, 所以冰能_______ 在水面上。題組二: 水的電解【例題1】下列證明水電解的實驗兩極產生什么氣體的方法正確的是( )A.用燃著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氣體燃燒,出現淡藍色火焰證明是氫氣B.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木條立即復燃,證明是氧氣C.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氣體燃燒,證明是氧氣D.用燃著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氣體燃燒,出現淡藍色火焰證明是氫氣【例題2】電解水的實驗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濃硫酸,目的是( )A.增強水的導電性 B.濃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C.使電解水生成的氫氣和氧氣更加純凈 D.使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之間不發生反應【變式2】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有以下描述:① 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② 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且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 ③ 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 2:1 ; ④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則能使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快。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D. ① ② ③ 【變式3】在電解水的實驗中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A.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有氫氣和氧氣產生,且體積比為2﹕1C.在電極上均有氣泡產生,兩個玻璃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D.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變式4】某研究性學習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研究,得到如右圖的圖像。根據這個圖像,可說明水的溫度從2 ℃ 升高至8 ℃ 的過程中( )A.水的密度先變小后變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變 C.水的密度先變大后變小 D.水的密度一直變大【變式5】理論上,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B.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已經成功C.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D.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變式6】只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結果,還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水由氫和氧組成 B.水分子由氫、氧原子構成C.通電條件下,水能發生分解 D.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題組三: 實驗題【例題1】學習了水的電解實驗之后,某位同學就在家做實驗,找到兩個裝純凈水的塑料瓶、電線、臉盆、水。還缺少的儀器 。在爸爸的指導下,組裝如圖裝置。 (1)由實驗現象可知,右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左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2)圖上電源 A 代表 極。電源 B 代表 極。 (3)做實驗時發現產生氣體的速度很慢,爸爸告訴他應該加一點食鹽,果然速度加快了。這食鹽的作用可能是 。 【例題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根據電解水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從宏觀上觀察:如圖所示,試管a和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b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填化學式)。(2)從微觀上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3)從符號上表示: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題3】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注: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于圖中D線)。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閉合開關后可以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式1】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B.電解水屬于化學變化C.化學變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D.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變式2】如圖是水的電解實驗裝置圖。(1)該實驗中,與兩個電極相連的a、b兩支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體積比約為_________。(2)該實驗證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組成的。(3)下列行為,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_______(填序號)。A.工業用水重復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C.加強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D.用噴灌方法給農作物澆水【變式3】下圖(Ⅰ)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Ⅱ)是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試回答下列問題:(甲管生成氣體A、乙管生成氣體B)(1)圖中a、b兩極分別是電源的 極和 極。(2)氣體B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現象是 ,說明氣體B能夠 ;氣體A能夠 ,火焰呈淡藍色,混有一定量空氣的氣體A遇明火會發生 (3)甲、乙兩個量筒內匯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4)此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用分子、原子的觀點來解釋:在電解水的實驗過程中, 分解成______和 ,它們再分別重新組合成 和 。【變式4】下面左圖是改進的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示意圖,下面右圖是課本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左圖實驗裝置的優點是:___。(2)與右圖裝置相比,用左圖裝置進行該實驗的主要不足之處是:____。【變式5】某課外小組的同學想通過實驗探究水的組成。請你一起參與探究過程,并填寫下列空白。[作出猜想] 水中含有氫、氧兩種元素。[設計并進行實驗](1)甲同學用小試管收集了一試管氫氣,然后用手指堵住試管口,使試管口朝下慢慢靠近酒精燈火焰,聽到了很小的聲音,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然后甲同學(如圖甲所示)點燃氫氣,觀察到氫氣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出現________,說明氫氣燃燒生成了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學用圖乙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實驗一段時間后,與電源正、負極相連接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大約為________,用燃著的木條靠近正極產生的氣體,發現木條______________,證明是________,然后又用合理的方法檢驗了負極產生的氣體。[得出結論] 甲、乙兩同學通過實驗得出水組成的結論是 。[反思與評價](1)甲、乙同學研究物質組成的方法是:根據化學反應前后________不變的原理,設計實驗讓物質參與一個化學反應,通過分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組成進一步確定該物質的組成元素。(2)通電后中間球形容器內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中a、b、c表示電解水時,反應實質的微觀示意圖,其正確的順序_________(填序號)。【變式6】有人利用自來水做了如下的甲、乙2個實驗。因在乙實驗中得到一些有色沉淀,于是就說“自來水沒有純水好”。某校興趣小組同學為驗證上述說法的真偽,又增做了丙和丁2個對比試驗(均在室溫下)。項目甲乙丙丁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區域現象不明顯有小氣泡產生,漸有有色沉淀生成,沉淀顏色逐漸加深有刺激性氣味的較多氣泡產生,且有許多有色沉淀生成有小氣泡產生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區域現象不明顯有小氣泡產生有較多氣泡產生有小氣泡產生,漸有少量沉淀生成(1)上述實驗中能量轉換的形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上述4個對比試驗可知:__________裝置(填序號)中水樣的導電能力最強。在上述對比試驗中,生成有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小蘭已經知道,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 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已經成功C. 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D. 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2.如圖是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 水的電解與我們在說的電離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出的三條科學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B,則B是________氣。 (2)如果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體積是8毫升,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是________毫升。 (3)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了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________興趣廣場模塊一 地球上的水同步知識梳理同步題型模塊二 水的組成同步知識梳理同步題型歸納與提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知道水與生命的關系;2.運用示意圖,掌握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以及洋流的分布規律;3.通過電解水實驗知道水的組成,學會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授課內容 模塊一 地球上的水 模塊二 水的組成教學內容2021年從7月19日6時到20日晚,河南鄭州出現暴雨。鄭州全市多條河流水位持續上漲并出現險情,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城區積水嚴重。從7月20日17時起,鄭州市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于7月20日20時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19日,河南有794個站出現大暴雨(100毫米以上),河南鄭州和平頂山局地出現特大暴雨,嵩山等5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的日雨量已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據@鄭州氣象 消息,20日08時至17時,鄭州市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強度達到“千年一遇”。這么多降水都是怎么“從天而降”的呢? 一、水的分布1.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態和氣態形式存在。2.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覆蓋了地球大約71%的表面。陸地淡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2.53%,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在陸地上的淡水水體中,冰川水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地下水,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氣水所占比例極小。3.地球上各種狀態的水,在溫度等條件的改變下,會發生變化,因此地球上各種水體是相互聯系的。二、水的循環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循環。水循環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1)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水的物理屬性,即水隨著溫度的不同,會以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出現。(2)導致水循環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環:<1>小循環:①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 <2>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 (4)水循環的重要性:通過水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滋潤土地,哺育生命。(5)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主要體現在下列三點: ①水循環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地更新; 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 ③影響著全球氣候,塑造著地表形態。三、水資源的分布 1.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內陸和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貧乏。2.我國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3.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東南多西北少;時間分布不均衡,夏多冬少。 思考與討論:中國作為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我們能夠在當中做些什么呢? 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等題組一 水的分布【例題1】以下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B.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 D. 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答案】 C 【例題2】水是生命的乳汁、經濟的命脈,是自然界奉獻給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關于地球上的水說法錯誤的是( ) A. 水循環按照固態→液態→氣態的固定順序循環進行B. 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C. 大量開采地下水,對環境會造成損害D.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華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滿大地【答案】 A 【例題3】“山上多植物,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這句諺語形象地說明了( )A. 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 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庫C. 治山要治水 D. 根的特性【答案】 A 【例題4】2012年,大旱第三年襲擊云南,全省90個監測站出現氣象干旱,120多條中小河流斷流,400多座小型水庫和壩塘干涸。昔日碧波蕩漾的水庫干涸見底,郁郁蔥蔥的森林正在焦渴中枯死;政府的送水車奔馳在塵土飛揚的村村寨寨,村民們排著長隊在驕陽下等待著一瓢一瓢地取水,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人背馬馱行走在陡坡峭壁,找水拉水;大批工廠和服務行業因缺水停產停業……閱讀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問題。(1)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水資源不足,將嚴重影響人類生存。請結合下表回答:水資源緊缺程度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1 700~3 0001 000~1 700500~1 000<500我國人均水量為2 300 m3·a-1(m3·a-1為單位符號:立方米/年),居世界第八十幾位,水資源緊缺程度為________。(2)緩解旱情,從我做起。你對節約用水有何建議?(至少答兩條)【答案】 (1)輕度缺水(2)①使用節水馬桶;②用洗菜水澆花(其他合理答案皆可)【變式1】關于“井水不犯河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確,井水不會流到河水中去 B.錯誤,井水一定會流到河水中去 C.錯誤,井水和河水有流通,取決于哪個水位高 D.錯誤,是河水流到井水中【答案】 C【變式2】2017 年 10 月 1 日,三峽大壩首次開啟深孔泄洪,5 日開啟 4 個深孔泄洪,7 日則開啟全部 6 個深孔泄洪,控制三峽水庫蓄水進程平穩有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從地球水體分類和比例來看,陸地水資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B. 從水循環角度講,“三峽泄洪”會影響地表徑流這一環節 C. 三峽水庫投入使用后,影響了三峽水庫周圍的水循環 D. 在泄洪過程中,水庫水位逐漸下降,大壩底部承受水的壓強逐漸減小【答案】 A 【變式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寶貴。下列對水的“多”與“少”的描述錯誤的是 ( ) 地球上水的總量多,淡水少 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水量少C. 生活中接觸的純水多,水溶液少 D. “南水北調”工程說明我國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答案】 C 【變式4】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下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 全球淡水資源分布不均衡 亞洲的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多C. 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 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答案】 A 題組二:水的循環【例題1】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下圖所示,該圖表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X、Y和Z表示水循環中的三個階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X是蒸發,Y是水汽輸送,Z是降水 B.X是蒸騰,Y是徑流,Z是降水C.X是水汽輸送,Y是蒸發,Z是凝固 D.X是蒸發,Y是水汽輸送,Z是凝結【答案】A【例題2】根據水循環的環節圖,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人類活動對下列的哪個環節施加影響( )A. ② B. ③ C. ④ D. ⑤【答案】 D 【例題3】讀“水循環示意圖”,關于圖中水循環各環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對③的影響B. 人工增雨會改變④的時空分布C. 圖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是降水D. 植樹造林種草會造成⑥的減少【答案】B 【例題5】請分析下列水資源的相關圖示,回答問題: (1)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各序號分別代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序號⑥表示的環節是________。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長江水引至華北地區)主要是通過改變水循環中的________環節(填序號.),來達成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3)請閱讀資料一和資料二: 資料一:水資源緊缺指標緊缺程度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人均水量(米 3/年)1700-30001000-1699500-999<500資料二: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上述資料顯示,浙江省用水緊缺程度屬于________。(4)水資源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節約用水,請你說出一種節約用水的具體方法________。 【答案】 (1)水汽輸送(2)⑤(3)輕度缺水(4)隨手關水龍頭,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考點二:水的電解1.水電解器、直流電源,如圖所示。 2.電解水的實驗及結論:顏色無色沸點100℃氣味無味凝固點0℃狀態液態水的異常現象一定質量4℃時體積最小(1)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2)可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出現氣泡,兩玻璃管內液面下降;(3)用點燃的火柴接觸液面下降較多(即產生氣體體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點燃時發出一聲輕微的爆鳴聲),這個玻璃管中產生的是氫氣;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是氧氣;(4)產生氫氣的那個電極是負極,產生氧氣的那個電極是正極; (口訣:氧正氫負)(5)通過精確實驗測得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 。(6)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7)實驗結論:氫氣中的氫和氧氣中的氧是從水中產生的,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氣體體積體積比檢驗氣體是什么氣體正極少=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氧氣負極多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氫氣考點三:水分子的構成1.如圖所示,水分子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兩兩結合形成氫分子,氧原子兩兩結合形成氧分子。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氫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題組一: 水的三態【例題1】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汽化形成的,后者是液化形成的【答案】B【變式1】圖中,水的三態之間轉化過程所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標注都正確的是( ) B. C. D.【答案】C【變式2】關于水的性質:純凈的水的顏色是______色, 水的氣味是______氣味,水的味道是_______味道,水在常溫下的狀態是_______。 在1標準大氣壓下, 水的凝固點為_____℃, 沸點為_______℃, 水的異常現象是 水結冰時體積________, 所以冰能_______ 在水面上。【答案】無、無、無、液態、0、100.反常膨脹、增大、浮題組二: 水的電解【例題1】下列證明水電解的實驗兩極產生什么氣體的方法正確的是( )A.用燃著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氣體燃燒,出現淡藍色火焰證明是氫氣B.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木條立即復燃,證明是氧氣C.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氣體燃燒,證明是氧氣D.用燃著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處的氣體,氣體燃燒,出現淡藍色火焰證明是氫氣【答案】A【例題2】電解水的實驗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濃硫酸,目的是( )A.增強水的導電性 B.濃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C.使電解水生成的氫氣和氧氣更加純凈 D.使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之間不發生反應【答案】A【變式2】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有以下描述:① 甲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② 乙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且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 ③ 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為 2:1 ; ④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則能使產生氣體的速度變快。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D. ① ② ③ 【答案】B【變式3】在電解水的實驗中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A.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有氫氣和氧氣產生,且體積比為2﹕1C.在電極上均有氣泡產生,兩個玻璃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D.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答案】C【變式4】某研究性學習課題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研究,得到如右圖的圖像。根據這個圖像,可說明水的溫度從2 ℃ 升高至8 ℃ 的過程中( )A.水的密度先變小后變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變 C.水的密度先變大后變小 D.水的密度一直變大【答案】C【變式5】理論上,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B.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已經成功C.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D.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答案】B【變式6】只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結果,還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水由氫和氧組成 B.水分子由氫、氧原子構成C.通電條件下,水能發生分解 D.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答案】D題組三: 實驗題【例題1】學習了水的電解實驗之后,某位同學就在家做實驗,找到兩個裝純凈水的塑料瓶、電線、臉盆、水。還缺少的儀器 。在爸爸的指導下,組裝如圖裝置。 (1)由實驗現象可知,右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左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2)圖上電源 A 代表 極。電源 B 代表 極。 (3)做實驗時發現產生氣體的速度很慢,爸爸告訴他應該加一點食鹽,果然速度加快了。這食鹽的作用可能是 。【答案】電池( 1 )氫氣 氧氣 (2)正負( 3 )增加水的導電性 【例題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根據電解水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從宏觀上觀察:如圖所示,試管a和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b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填化學式)。(2)從微觀上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3)從符號上表示: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1 O2 (2)C (3)H2O =通電==H2+O2【例題3】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注: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于圖中D線)。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閉合開關后可以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兩電極上均產生氣泡,一段時間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液面上升 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C管中(2)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氫氣難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 (3)帶火星的木條【變式1】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B.電解水屬于化學變化C.化學變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D.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答案】D【變式2】如圖是水的電解實驗裝置圖。(1)該實驗中,與兩個電極相連的a、b兩支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體積比約為_________。(2)該實驗證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組成的。(3)下列行為,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_______(填序號)。A.工業用水重復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C.加強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 D.用噴灌方法給農作物澆水【答案】(1)氫氣 氧氣 2﹕1 (2)氫元素和氧元素 (3)B【變式3】下圖(Ⅰ)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Ⅱ)是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試回答下列問題:(甲管生成氣體A、乙管生成氣體B)(1)圖中a、b兩極分別是電源的 極和 極。(2)氣體B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現象是 ,說明氣體B能夠 ;氣體A能夠 ,火焰呈淡藍色,混有一定量空氣的氣體A遇明火會發生 (3)甲、乙兩個量筒內匯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4)此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用分子、原子的觀點來解釋:在電解水的實驗過程中, 分解成______和 ,它們再分別重新組合成 和 。【答案】(1)負;正(2)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支持燃燒;燃燒;爆炸(3)2:1 (4)2H2O2H2↑+ O2 ↑(5)水分子;氫原子;氧原子;氫分子;氧分子【變式4】下面左圖是改進的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示意圖,下面右圖是課本中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左圖實驗裝置的優點是:___。(2)與右圖裝置相比,用左圖裝置進行該實驗的主要不足之處是:____。【答案】(1)儀器和裝置都用生活中廢舊物品制成,體現了環保與節約資源的理念;硬質塑料管沒有刻度,無法測量兩種氣體的體積比【變式5】某課外小組的同學想通過實驗探究水的組成。請你一起參與探究過程,并填寫下列空白。[作出猜想] 水中含有氫、氧兩種元素。[設計并進行實驗](1)甲同學用小試管收集了一試管氫氣,然后用手指堵住試管口,使試管口朝下慢慢靠近酒精燈火焰,聽到了很小的聲音,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然后甲同學(如圖甲所示)點燃氫氣,觀察到氫氣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出現________,說明氫氣燃燒生成了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學用圖乙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實驗一段時間后,與電源正、負極相連接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大約為________,用燃著的木條靠近正極產生的氣體,發現木條______________,證明是________,然后又用合理的方法檢驗了負極產生的氣體。[得出結論] 甲、乙兩同學通過實驗得出水組成的結論是 。[反思與評價](1)甲、乙同學研究物質組成的方法是:根據化學反應前后________不變的原理,設計實驗讓物質參與一個化學反應,通過分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組成進一步確定該物質的組成元素。(2)通電后中間球形容器內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中a、b、c表示電解水時,反應實質的微觀示意圖,其正確的順序_________(填序號)。【答案】(1)檢驗氫氣的純度、水霧、水、氫氣+氧氣水(2)1∶2 燃燒得更旺 氧氣 [得出結論] 水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反思與評價] (1)元素種類(2)a、b兩管內匯聚氣體,氣壓變大,將液體壓入中間球形容器中 (3)bca【變式6】有人利用自來水做了如下的甲、乙2個實驗。因在乙實驗中得到一些有色沉淀,于是就說“自來水沒有純水好”。某校興趣小組同學為驗證上述說法的真偽,又增做了丙和丁2個對比試驗(均在室溫下)。項目甲乙丙丁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區域現象不明顯有小氣泡產生,漸有有色沉淀生成,沉淀顏色逐漸加深有刺激性氣味的較多氣泡產生,且有許多有色沉淀生成有小氣泡產生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區域現象不明顯有小氣泡產生有較多氣泡產生有小氣泡產生,漸有少量沉淀生成(1)上述實驗中能量轉換的形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上述4個對比試驗可知:__________裝置(填序號)中水樣的導電能力最強。在上述對比試驗中,生成有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電能→化學能 (2)丙 在通電情況下,銅電極與溶液中的某些離子發生了反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小蘭已經知道,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 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以認為實驗已經成功C. 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D. 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答案】 B 2.如圖是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 水的電解與我們在說的電離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出的三條科學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電解是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氧氣是有氧元素組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 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B,則B是________氣。 (2)如果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體積是8毫升,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是________毫升。 (3)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了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________ 【答案】 (1)氧(2)16(3)水 氫氣+氧氣興趣廣場模塊一 地球上的水同步知識梳理同步題型模塊二 水的組成同步知識梳理同步題型歸納與提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球上的水 水的組成 (學生版).doc 地球上的水 水的組成 (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